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彭豪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6-120
萍乡人民对萍乡饮食文化的魅力钟情不已。本文从日常饮食和节日饮食两方面介绍萍乡独具一格的饮食民俗 ,并试图揭示其中隐藏的大众心理。 相似文献
3.
吴芳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7-118
饮用品,即饮料。它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节日饮食还是日常饮食,作为重要的辅助成分,饮料都是不可或缺的。吾乡人的饮料主要是酒、茶、水。 相似文献
4.
朱小琴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5,8(6):43-45
在我国古代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丧葬制度。作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丧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事死如生;奉行儒家礼仪;等级森严。丧葬制度内容很多,既表现在葬礼的过程中,又表现在坟丘的建筑规模上。丧葬制度直至今天还有着很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7.
杨剑影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06-108
吾乡位于北纬2720∽2801之间,属四季分明的亚热带,降水丰沛;加之吾乡地处江南丘陵,平地与山区两兼而有之,故植被丰富。俗话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吾乡人自古以来就善于运用身边伸手可及的野生植物资源,代代相传,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这种古老的民俗传承依然在吾乡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吾乡人对草药情有 相似文献
8.
何丹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3,(1):58-64,74
通过对《春秋》所记天子、诸侯、诸侯夫人的卒葬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春秋葬日制度存在着明显的阴阳观,即丧月等级用阳、葬日用阴,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念。除此,本文还对丧月不计闰、葬日不用疾、卜日先远日等规定进行了探究,对《春秋》卒葬的书写原则及体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布朗族的丧葬习俗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具有丧葬简朴,不重祭扫,土葬与火葬并行但以土葬为主,注重活人与死人灵魂的区隔,受小乘佛教的影响较深,有明显的尊老和敬老习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邓文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6,(1)
山子瑶人崇拜鬼魂,以复杂的丧葬仪式表示对鬼魂的安置、安慰、讨好,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乞求鬼魂宽恕、保护、相助,解除对死亡的恐惧,本文对此仪式作一描述。 相似文献
12.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3-56
萍乡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傩舞的研究者有必要对傩舞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傩舞在传承中的各种困境,从多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促进傩舞的创新研究并为今后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描述陕西关中富平县境内常见的丧葬礼仪,分析及其承载的社会功能,旨在探究千百年来人们面对生死的各种纠结,并将一个家族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及交往固化成型的特有亲情更为具体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丧葬艺术最初表现为西汉早中期的一些大中型木椁墓中体现某种丧葬观念的帛画与漆画。随着来自汉代社会以及其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转变,新兴的所谓开通型的室墓逐渐取代了传统密闭型的椁墓。以至于到了东汉以后各种类型的砖室墓、石室墓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流行。而正是这种墓葬形制的转变,为汉代的丧葬艺术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所以自从西汉中晚期以后,以壁画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为代表的汉代丧葬艺术得以迅速地发展,成为汉代丧葬制度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汉代丧葬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背后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5.
16.
冉凡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4)
纸钱是旧俗祭祀时烧化给死人当钱用的纸币、纸锭之类 ,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丧葬和祭祀用品 ,纸钱既是实物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并具有各种复杂的象征功能 ,其间折射出传统丧葬风俗的基本观念和心态。 相似文献
17.
过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1)
汪玢玲教授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中国民俗学史上 ,以《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一文 ,第一个起来破了民俗学是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坚冰 ;《蒲松龄与民间文学》将蒲松龄作为民间文学搜集家、民俗学家来研究 ;《中国虎文化研究》发现了中华万年虎文化 ;所主编的《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是篇幅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中国民俗典籍 ,她以“一文三书”奠定了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鲁南丧葬文化属于传统儒家大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其礼仪程序及其内容典型地反映了世俗道德准则的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他律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实用性、功利性特征。所以,鲁南丧葬文化所显示出来的基本伦理特征是功用性、外在性和随机性。与之相较,宗教道德与理性道德虽则各自有不同特点,但也具备自律性、稳定性的这样的共性,以及道德观念的严肃性、理智性和情感的真实性等共同性特征。虽然这两者之间的道德本质也有区别,但是在丧葬形式上,节制与节俭则构成了他们的共性和一致性。其实质在于其道德信念的本真。 相似文献
19.
张清水不仅记录、整理、发表了一批民俗材料,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研究依据,而且还间接地发表了一些民俗言论,提出了自己的民俗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丧葬文化总是与一定群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宗教道德观念相联系的.秦汉以后,三峡地区多次汉族移民,因此,汉族文化与三峡地区文化相互融合,并影响到三峡土著的丧葬文化,与汉族文化一起,汇聚成独具特色的三峡地域丧葬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