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津南部地区平流雾过程塔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天津255m大气边界层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平流雾天气过程塔层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为平流雾的形成和长时间维持提供了逆温和湿度条件,平流雾形成前4个小时,西南暖湿气流突然增强。深厚平流雾形成时,低层大气呈弱不稳定层结;雾形成和发展期间,低层大气维持增湿和双层逆温层结,风场减弱,风向切变增强;冷空气产生的下沉逆温使低层雾得以维持较长时间,西北干冷空气的逐层入侵导致平流雾从高到低逐步消散;雾消散期间,雾体低层呈现出超绝热递减层结特征。分析还显示:平流雾过程中,温度廓线特征与雾体厚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利用台站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月8~10日华北地区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热动力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揭示了该气象过程的高低空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口地区的能见度资料、地表气象观测、探空数据和再分析资料, 对2018年2月发生在海口和琼州海峡地区的持续低能见度过程的气象学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海口地区冬季的低能见度事件通常出现在暖湿条件下; 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温度和热力稳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风速和边界层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口地区空气质量良好, 其能见度与PM2.5浓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这一特点与我国其他污染较重的地区有所不同。在925 hPa 高度上, 当海口处于高压系统的南侧, 受到东北风控制时, 能见度状况较好; 当受东南风控制时, 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有利于低能见度事件的出现和维持。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确定岩石、岩相类型,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及地震微相分析,对扶余油层4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点砂坝、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其中曲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发育,为物性较好的储...  相似文献   

5.
塔东北孔雀河地区油气成藏过程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东北的孔雀河地区在区域构造上横跨满加尔坳陷和孔雀河斜坡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长期的构造演化、多期的构造运动及生排烃史造成油气勘探难度较大,油气分布规律很不清晰.作者从孔雀1井、英南2井、龙口1井、满东1井等含油气构造的构造演化出发,分析了成藏演化过程,总结了孔雀河地区油气成藏演化模式,认为主要成藏期为喜马拉雅期.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侏罗系烃源岩成熟度低,分布局限,贡献不大.孔雀河地区油气源主要为早期古油藏裂解气.  相似文献   

6.
利用天然气组成、轻烃指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以及生烃史-热史模拟研究长岭断陷南部的龙凤山地区油气成因及成藏过程,揭示其油气成藏机制。结果表明:龙凤山地区断陷层天然气属于腐殖型和腐泥型的混合气,且为裂解气和干酪根热降解气组成的混合气,油气源主要为本地的沙河子组烃源岩,原油成熟度低于天然气,为同一油源不同热演化阶段的产物,属于次生凝析气藏,成藏表现为"近源多向供烃,复合输导,早期干酪根热降解成气与晚期原油裂解成气"的多期成藏模式;长岭南部地区发育优质烃源岩、营城组末期形成的反转构造提供了圈闭条件,具备较好油气输导条件、存在多期油气充注,油气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扎纳若尔油田南部地区石炭系KT-II含油层系Д层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单层厚度薄、物性较差、横向变化块。针对这些特点,在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井震结合,从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入手,运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对Д层白云岩岩化带和孔隙度进行了横向预测。运用叠前地震资料对裂缝发育带进行了预测,并综合运用上述预测成果,对主力储层段Д1段进行了综合预测,指出了该层段的储层发育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
华池油田长3油层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华 1 5 2井区沉积微相与含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认为华 1 5 2井区长 3油层的沉积相为吴旗—华池三角洲前缘亚相的一个分支 .根据其岩性、电性及沉积构造特征 ,将其划分为 4个沉积单元 .每个单元又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天然堤、分流间洼地、分流间湾 5个沉积微相 ,每个沉积微相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沉积空间展布规律 .分析这些特征和规律 ,展示出华 1 5 2区长 3砂层是由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等多个微相叠合而成的复杂叠合体 ,从而构成典型的建设型鸟足状三角洲前缘砂体 .这一砂体的特征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上部储层的典型代表 ,也是形成油藏的主要砂体  相似文献   

9.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岩石沉积时的重要地质信息,是研究沉积古环境、源区构造背景及源岩属性的有效手段.采用X衍射荧光光谱(XRF)、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CMS350A型岩心扫描仪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塔然高勒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地层岩心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黏土矿物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塔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重矿物组合、砂岩厚度及砂地比平面分布、沉积微相以及垂向厚砂体追踪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存在西南保康沉积体系和南部长春怀德沉积体系。并对每个沉积体系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厘定。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决定了松辽盆地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沉积物源的研究将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宁高速雾天安全管理为依托,基于雾天交通安全管制决策模型、高速公路雾天安全保障方案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应用技术,开发建立了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系统由雾情监测与信息采集、基于GIS的数据库管理、雾情预警与安全管理决策支持、雾情发布等子系统组成,可实现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制、路网交通流协调与应急处理等功能.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提出了管理单元划分原则、能见度采集设备布设原则和可变信息发布设施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12.
营口雾霾的地面形势和风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5~2012年辽宁省营口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地面形势场资料,对雾霾天气时的地面形势和风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发生时地面形势分为倒槽型、锋面气旋型、地形槽型、冷高压前部型、低压内部型、鞍型场型、均压场型和高压内部型8种类型。雾霾天气在高压内部型、鞍型场型、冷高压前部型和均压场型出现频率较高,分别占26.3%、17.6%、12.9%和12.5%。在高压内部、地面倒槽和冷高压前部容易出现雾;而轻雾易出现在鞍型场、高压内部和均压场;霾出现在高压内部型、鞍型场型、冷高压前部型和锋面气旋型的概率较高。雾霾时风速都较小,冷高压前部型、高压内部型、均压场型和倒槽型的雾霾易在风速小(0~4 m/s)的情况下形成和维持;鞍型场型和低压内部型的雾霾易在风速较小(1~5 m/s)的情况下形成和维持;锋面气旋型雾霾易在风速适中(2~6 m/s)的情况下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3.
1999年4月,在北京南苑机场进行了涡动加热消雾的试验。利用飞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改装成消雾装置,采用多点探测设备对消雾装置的温度、湿度和气流作用场进行了性能测试,首次取得了涡喷发动机消雾装置在单台、双台和多台组合情况下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单台涡喷发动机作用场分布以及与实际测试数据的对比情况和消雾效果,并给出了涡喷发动机消雾装置在单台、双台和多台组合情况下的分布曲线。最后结合一次野外消雾作业检验,给出涡喷发动机实际消雾效果及其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雾是影响飞行安全最主要的气象要素之一。结合太原机场10年大雾资料,分析总结了大雾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形成条件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大雾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的预报准确率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运用ANSYS的Flotran模块,对净化油烟漆雾的过滤孔气流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建立了油烟漆雾净化处理的分析模型,并比较分析不同形状滤孔、不同滤网厚度和不同进风速度等对气流场的影响,给出了较详细的解答。对设计高效率的净化处理过滤环节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雯 《科技信息》2012,(5):85-87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机场自动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的2.5°×2.5°格点的再分析资料对绵阳机场2011年12月的一次大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弱高压脊控制,地面处于均压场中,是有利于绵阳机场大雾形成的一个大气环流形式;中低层充足的水汽及较强的逆温层为大雾维持提供了有力条件;大雾开始生成时,中低层有弱辐散下沉区,使中下层水汽汇合,阻止水汽向上扩散;大雾维持阶段600hPa以下为弱辐散下沉作用,大雾消散阶段600hPa以下开始弱辐合上升为主,辐散场的变化对大雾的生消演变指示意义明显;机场的小气候环境决定了当机场风向由西南或偏西方向转为东南向的过程中,跑道能见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60~1980年佘山、引水船、龙华等站的雾情记录和1988~1991年长江口河口锋调查的水文气象资料,论述了长江口地区雾日时空变化和水陆雾季更替的原因,经海雾成雾机理分析,揭示了水~气海差≤2℃、水温≤20℃、相对湿度≥90%均是长江口海雾生成的重要条件。通过水温和气温相互关系的探索,发现河口锋对雾区的位置和大小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的海雾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60-1980年佘山,引水船,龙华等站的雾情记录和1988-1991年长江口河口锋调查的水文气象资料,论述了长江口地区雾日时变化和水陆雾季更替的原因,经海雾成雾机理分析,揭示了水-气海差≤2℃,水温≤20℃,相对湿度≥90%均是长江品海雾生成的重要条件。通过水温和气温相互关系的探索,发现河口锋对雾区的位置和大小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的海雾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天津 255 米气象塔层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 分析雾日各气象要素的特征, 研究湍流输送规律。结果表明: 雾前, 大气湿度较大, 逆温层高度约为 100 m, 辐射雾发生前的逆温强于平流雾; 雾中, 逆温层持续变强、增厚; 雾后, 逆温层出现抬升, 大气呈近中性偏不稳定的层结特征。辐射雾过程的逆温现象比平流雾明显; 辐射雾雾顶较低, 平流雾较高; 辐射雾的消散主要受温度影响, 平流雾主要受风速影响。雾天气过程改变了大气层结结构, 夜间可能呈现不稳定层结状态; 雾前和雾中不同高度的湍流垂直输送微弱, 雾过程后期的水平输送突然增强。辐射雾雾前不同高度的平均动能数值较小, 雾中呈增大趋势, 雾消散阶段逐渐增大, 湍流动能的增大是影响辐射雾消散的重要因素。雾前不同高度平均动能与湍流动能比值的突然增大可能是雾发生的湍流信号之一, 比值剧增之后降至雾前水平则为雾消散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