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激光加电磁场诱变滇稻“三角大香糯”的育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He-Ne激光(1.5 mW,632.8 nm)辐照加电场磁场(电场强度1.2×106 m/V,2.0×106 m/V;磁感应强度4.8 T)激发处理了云南姚安三角大香糯稻种.通过育种和田间试验发现,多数处理种子仅产生非基因变异的表型变化,仅有5株发生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2.
激光与电场在滇稻育种中的微观作用机制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加电场进行育种研究 ,发现静电场和激光的作用效果是不相同的。这反映了它们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差异。本文用量子力学对此差异进行了解析分析 ,并与育种试验结果进行印证。得出电场辐照种子 ,可降低蛋白质分子的能级 ,增加种子的生物活性 ;激光辐照种子 ,有可能使DNA的构象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一定程度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的Raman -Nath衍射和光干涉进行纳米级测量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新方法 ,分析了数字鉴相、A/D变换和X/Y驱动的特点 ,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扼要地分析用激光加电场进行育种研究 ,发现静电场和激光的作用效果是不相同的。这反映了它们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差异。本文用量子力学对此差异进行了解析分析 ,并与育种试验结果进行印证。得出电场辐照种子 ,可降低蛋白质分子的能级 ,增加种子的生物活性 ;激光辐照种子 ,有可能使DNA的构象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一定程度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亚毫米波激光辐照水稻种子可以诱发单一性状的变异,并能真实遗传,可以在育种中利用。  相似文献   

5.
6.
姬亚玲  蒋毅坚 《中国激光》2007,34(s1):137-140
采用波长为248 nm的准分子激光辐照聚偏氟乙烯(PVDF)薄片,可使其表面电导率从10-13 (Ω·cm)-1上升到10-4 (Ω·cm)-1,实现了由绝缘到导电的转变。通过调整激光能量密度、环境气氛、脉冲频率和辐照脉冲数等参数,确定出激光辐照诱导PVDF导电性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被辐照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谱(XRD)、拉曼散射光谱和显微分析可知:紫外激光打断了PVDF的C-F键,并在样品表面生成了石墨导电层是PVDF由绝缘态向导电态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昆林  张金良  王莹 《应用激光》2006,26(3):198-200
用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和均强电场对水稻种子进行辐照、激发,并且选取不同的辐照时间,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萌芽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He—Ne激光和适量均强电场辐射的水稻种子可有效的提高发芽率。探讨了影响发芽率的几种因素,并对激光和均强电场诱变的机理和生物学效应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氦氖激光辐照对黄瓜萌发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He-Ne激光辐照后黄瓜种子萌发过程的能量-时间曲线,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后,能量-时间曲线有明显改变,发芽势、发芽率及酶活性等有相应提高,最佳辐照时间为13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XPS技术研究激光辐照区,报道了在激光辐照表面有高浓度氮的引入,在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表面氮浓度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化学位移理论和谱峰拟合技术,分析了辐照区表面氮的化学状态,结合离子刻蚀方法,研究了辐照区表面氮和硅沿深度方向的浓度分布和价态演变过程,讨论了氮的引入机理和它的扩散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从2001年开始,连续两年用激光辐照加电场、磁场激发对滇“三角大香糯”进行了育种研究和各生育期的田间试验观测,并得到了一些有较优变异的稻种。用喇曼光谱分析和量子力学方法对稻种的变异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激光育种中的强静电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ASDavydov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激光和强电场同时作用于生物大分子时强电场引起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裴旭  吴建华 《激光技术》2012,36(6):828-831
为了研究脉冲激光辐照金属材料时温度场的变化,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激光辐照材料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激光辐照过程中,材料表层及内部的瞬态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辐照金属材料过程中,激光热作用时间很短,热影响区仅限于激光光斑作用区域的材料表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加载激光的工艺参数以及薄膜、基体的材料特性,建立了薄膜与基体的有限元模型,对高斯激光在加载在薄膜表面后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模拟,获得膜基系统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薄膜界面结合处的温升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薄膜和基体的热膨胀性能,进行薄膜和基体的应力场模拟,获得了膜基系统的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在激光加载过程中,薄膜和基体中的温度场随着时间增加,由于热传导系数的差异在薄膜和基体之间产生温差。在膜基系统中产生的应力场主要集中在薄膜内部,膜基界面结合处产生的应力较大会导致薄膜的脱粘。模拟结果定性地反映了薄膜和基体中温度和热应力的变化规律,为分析激光划痕法的作用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研究膜基系统失效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外加电场增强激光脉冲在靶中产生的冲击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一种以外加直流电场增强Q开关激光在靶中产生冲击波的新方法。实验表明 ,当巨脉冲激光所照射靶前面外加强直流电场时 ,Q开关激光在靶中产生的冲击波将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裂算符方法数值求解了真实氢原子在强激光场和静电场作用下的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静电场对强激光场中氢原子产生高次谐波的影响.研究表明,静电场加入后,奇次谐波的强度有所降低,并且谐波谱中出现偶次谐波和双平台结构.利用小波变换,观察了高次谐波在不同时刻的发射情况.借助于半经典理论,解释了在静电场作用下高次谐波发生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帆  牛燕雄  刘宁  梁振江  刘帅 《激光技术》2017,41(3):433-437
为了研究了激光与CCD传感器的作用过程及损伤机理,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波长1.06μm的连续激光辐照行间转移型面阵CCD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以基底Si表面激光辐照区域为热源建立热力耦合模型,模拟得出了CCD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其组成材料的温度损伤和应力损伤所发生的时间,发现应力损伤先于温度损伤。结果表明,作为固定边界和自由边界的交汇处,基底Si下表面边缘处热应力于激光作用0.1s时最先超过破坏阈值120MPa,发生应力破坏; Si材料产生由下表面边缘向中心的滑移,基底逐步脱离固定; 激光作用0.3s时,遮光Al膜与SiO2膜层也因热应力超过两种材料的附着力100MPa,而产生沿径向由内向外的Al膜层剥落的应力破坏行为,这种行为将加快基底Si材料的滑移,最终致使整个CCD因脱离工作位置而失效。该研究成果为CCD传感器的激光损伤及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激光辐照诱变鱼类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1990年开始,以鲤科观赏鱼类-锦鲫为材料作试验,采用不同波长、不同剂量的多种激光,对锦鲫的受精卵进行多次重复辐照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和探索,孵育苗,成功地获得了一个鱼类新品种,它具有单尾锦鲫观赏鱼的身躯而有金鱼的双尾形态,即由单尾变成了双尾(图1),体色多种,观赏价值大大提高,该研究成果于1992年5月8日通过了鱼类育种专家的鉴定,一致认为激光鱼类育种是快速育种的极好的途径,并命名这个新品种为中华彩鲤。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脉冲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的过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模型,模拟了喷有漆膜的不锈钢样品表面在移动脉冲激光作用下的温度场,研究了不同时刻漆膜表面的温度场分布以及激光参量对漆膜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并做了相关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漆膜表面温度随激光源的移动而变化,温度场呈现带尾的彗星状;漆膜表面的温度随激光能流密度和激光重复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而指数递减;激光能流密度和激光重复率越大而激光扫描速率越小时,激光除漆效率越高;温度的累积效应可以提高除漆的效率。该结果可以为实际激光除漆过程中激光参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读亮  梁勖  方晓东 《激光技术》2017,41(4):484-488
为了抑制电激励准分子激光系统产生的强电磁干扰,采用电磁辐射理论分析了准分子激光器电磁辐射机理,确定了激光器辐射干扰源主要来源于激光器的主放电回路、出光口和氢闸流管;采用近场探头分别对各关键部位不同距离电磁辐射进行了测试;结合测试结果与电磁屏蔽原理对激光器电磁辐射进行了屏蔽设计和屏蔽效能测试,针对准分子激光系统,提出了抑制电磁干扰的几种措施。结果表明,设计的屏蔽盒的屏蔽效能达到40dB;引入电磁干扰抑制措施后,准分子激光系统能稳定可靠工作。该研究满足了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0.
岳武  谢向晨  吴振铎  李红 《中国激光》1993,20(8):622-625
利用激光的热作用,能够进行神经系统占位病变的切割、气化。同时,亦可使病变周边的正常脑组织受到辐射损伤,其损伤程度、性质、范围如何?目前尚无统一认识。作者利用透射电镜对CO_2激光照射兔脑急性期损伤及修复期病理改变作了形态观察,报道如下。 采用YG CO_2-6型激光手术器,聚焦照射(f=70mm);强度为20~40W,照射时间为3s,光斑直径为0.16mm。取成年纯种家兔40只,体重3.0~3.6kg,平均分成4组,急性损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