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年度河南師範學院物理系学生到附屬高中作课堂試教時,我在領導實習生鑽研教材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對教材作深入的鑽研是教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這是在教学過程中特别值得重視的一環。因為一個中畢物理教師必須根據部頒教學大綱所明確規定的任務來進行他的備課和講課,也就是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软材的目的性、科学系统性和政治思想性,而这一切都必須建築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 現在就我們對於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五章(固體的性質)第114節“結晶的空間點陣”这一課題所作的考慮,提出一點體會,供大家參考,並希望予以指正。我們首先閱讀了一兩遍課文,對於教材內容獲得了概略的認識。再圍繞着結晶的內部結  相似文献   

2.
向物理專業講“剛體動力學”時,是以福里斯和季莫列娃合著的普通物理學第一卷第五章作為主要參考材料。本文先初步討論一下福里斯書的第一卷第五章,然後提出一個如何講解剛體動力學的意见。下面谈福里斯書時,所引的頁數与節數是指中譯本的最新版(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北京版)而言。該版係根據俄文本一九五三年增訂版译出的。我個人認为該書第五章有下列幾點不妥: 1.在說明刚體繞定軸轉動的方程式 M=Iβ時,用力f对于转动中心O點的力矩[122頁(3)式]来说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对於轉動軸  相似文献   

3.
現在七年制普及教育正在有成效地實现着。這件事在物理教師面前提出了重大的任務——保證使學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識、奠定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這個任務的解决只有在最正確和合理地佈置物理教學的情形下才可能。物理教學法的很多問題已經有了相當詳細的研究。可是有些問題還是需要予以解决。在六—七年級,佔有重要地位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根據物理實驗獨立作出結論,能應用所得知識去解釋在日常生活上、在自然界裏、在農業里、在生產上所觀察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這篇文章中所談的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而提出的物理方面的評分標準。這些標準只能認為是供參考的。其他物理教師的經驗在解决学生知識評分標準這個問題上还將提供出許多寶貴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我校教師為了交流教學經驗,决定進行觀摩教學。現將我這次進行觀摩教學的備課情况、教學過程及體會等,總結於後,請同志們予以指正。一、教材陳、許合編初中物理學上册第7章‘物體的熱膨脹’第70節‘氣體的熱膨脹’、第71節‘液體的熱膨脹’及第72節‘固體的熱膨脹’。同書下册第10章‘電磁感應’第76節‘感生電流’及第77節‘感生電流的方向’。二、備課 (一) 鑽研課文——在鑽研課文時,不但要對教材內容徹底了解,而且要掌握教材的精神實質,找出新舊教材間有何聯系及每章每節  相似文献   

6.
一、蘇维埃学校中成绩考查的任務和意義學生成績考查的第一個任務是獲取改進教学工作的资料。它能提示教師:是否應當繼續按計劃進行或先復習一定的教材。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教師能根據知識考查的結果發現自己工作的缺點,並克服它們。有時常常需要根據成績考查的资料關照某些比較特殊的學生,給他們以補充作業等等。成绩考查的第二個任務是督促学生更好地学習。為了這個目的,成績考查應當很經常並且正確地進行,應當向学生指出其答案的優點和缺點。  相似文献   

7.
從一九五二年暑假院系調整起,開始認真的教學改革已經一年半多了,可是我們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直到去年秋季才摸索到一些改進的門徑。重新編寫實驗教材首先應該提到工业大学普通物理的教学時数和物理专业的普通物理的大不相同。一般专业大学的時数規定是每周五节課(講課三,實驗一,輔導一),一學年講完。自學時間一般規定為每週三小時。我們的實驗課是每次佔兩節課,隔週作一次。學生為實驗而自學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因此,教學改革以後,物理實驗首先碰到的一個困難就是‘作不完’。因為以前每次實驗是三節課(一百五十分鐘),還有學生作不完;現在是兩節課(九十分鐘),幾乎少了一半的時間,怎么能作完呢!經大家摸索了半年,這一困難算是克服了。即是對實驗內容  相似文献   

8.
根據物理通報1953年12月號譯載蘇打整流可作實驗室直流電源的設備,作者在教研室同志们帮助下作了几次試驗,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数据,现在介紹如下。一、利用蘇打整流器應該注意的地方第一,鋁絲不可以鋁柱或大的铝片代替,如果沒有現成的鋁絲可用鋁用器(如破鋁鍋或翻料盒片等)剪成细絲使用,铝絲浸在溶液中的位置和深浅,都与整流的效果有密切的關系,在試驗時可從串聯的安培計中觀察铝絲放在什么位置,電流强度最大和最穩定。第二、整流器所用的碳酸氫钠可用碳酸鈉代替,鋁絲也可用鍈絲代替,鐵片則可代以碳棒、鋅板、或锡板等。不過所用材料不同,整流的效果有出入罷了,實驗者可根據具體情况進行試驗。第三、  相似文献   

9.
運動的合成是高中物理課本第一册第三章的教材。關於這一章的講課時數和教材計劃,本通報在今年8月號和去年9月號已分別有所刊載。本文只就教材的組織、系統和有關教學方法的問題提出一些初步意見,供大家參考並請指正。在開始講到這一章時,和開始講其他任何一章同樣,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們說明:在什麽基礎上講這一章,這一章主要的將討論和解决什麼問題。在以後一系列的講課中,則還需要隨時注意並貫徹這些說明的主旨,教學的目的性才能很明確。因此,在備課中需要注意到以  相似文献   

10.
在解答物理學課本或習題集裏的習題時,不需要把習題的全文抄錄在黑板上或練習本裏,而應當用規定的字母符號把習題簡短地寫下來。採用什么形式來簡寫物理習題呢?這是根據從這種寫法來回想習題原有的內容和它所涵的物理現象時是否方便來决定的。簡寫的形式應當使学生便於運用基本的合於邏輯的思維方法,也就是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在教學法文獻里都建議把物理習題裏的條件簡寫下來。茲那敏斯基教授在他所著的‘中學物理教學法’(1947年)一書中建議,在誦讀了習題里的條件,查明了學生是否了解所有這些條件,並為着揭露習題內容的物理本質而對這內  相似文献   

11.
“功与能”是普通物理学中比较难於講授的一部分教材。在師範學校中,因為根据教育部编訂的師範學校物理学教学大綱(草案)(以下簡称部訂大綱)的規定,要在5小時内授完,時間上比較緊迫;同時,师范學校所用課本是根據沙哈羅夫原著蘇聯師範学校課本的内容編譯的,文句較簡潔而涵義較深,在教材的编排取捨上也和普通中学課本有一定出入。因此很可能使教师产生“時間少,要求高”的感覺。我觉得要克服這样的困难,一方面要深入細緻的鑽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精神,深刻體会蘇聯教材的優越性;另一方面對於部订大纲的精神要作通盤的理解,明確师範學校課程的教学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確定教材的重點,决定教材  相似文献   

12.
这本书是根据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出版社1948年版譯出的。著者的这一套苏联七年制學校物理教學法一共是四卷,物理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術是其中的第二卷。第二卷包含三篇:第一篇的內容是關於学校物理研究室的設備問題,第二篇的內容是關於中等學校演示实驗的方法和技術問题,第三篇討論的是實驗室作業。譯本的第一分册是第二卷的第一篇。著者在本書的序言里說,這套教学法是在他自己“在培養物理教師和大學任教的二十五年工作經驗基礎上”來編寫的,換句話說,這套教學法是著者從二十五年工作經驗里總結出來的,因此它的內容非常充實,材料很丰富。  相似文献   

13.
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許多對於物理知識的形式主義的了解。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题時能够很熟練的背誦出教科書中的關於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詞句,但是對它們的意義的了解却非常不够,或者很不透澈。學生能够寫出物理定律的公式,但不能很好地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當學完了牛頓第三運動律後,由於教師的强調,都知道作用和反作用是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可是,在他們碰到實際問題時卻忘掉了這一點。例如,當回答‘人為什麼能够跳高’這一問題時,有不少學生是按照如下的理解回答的:‘當人在地面上站着  相似文献   

14.
實踐指出,学生們對於他們在學生實驗中或在家庭作業中獨立進行的實驗和觀察總是能够作出比較好的解釋和樂意作為例子來引用谖医痰钠吣昙壚?女学生們從第一天上課時起就着手創作自製儀器,拿自製的儀器在完成家庭作業時作實驗之用。這樣可以幫助提高學生們對物理的興趣,激發他們加深和擴大自己关於這個科目的知識的願望。少先隊員們请求  相似文献   

15.
我們繼續着本通報54年7月號和8月號所發表的初中三年級上學期物理課教材分配計劃,现在再把初中三年級下学期物理課的教材分配計劃编寫出来,供同志們參考。 這學期的教学時數是34小時,擬分配如下: 第一課 電流的磁場(第50節) 第二課 螺線管的性質和電磁鐵(第51、52节) 第三課 電鈴和电报原理(第53、54節) 第四課 簡单的電報裝置和電话(第54、56節) 第五課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运動(第66、67節) 第六課 電動機(第58节) 第七課 學生實驗:安裝電動機模型,並實驗它的動作(第59節)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進行單元複習是鞏固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別對工農速成中學的學生來說,更有其重要意義。因為他們一般生活经验都很丰富,理解力較强,而對知識加以概括的能力却較差,也不容易牢固地記憶,因此我們除了在教學中必須經常注意鞏固所授的知识外,在每單元結束以後再加以綜合性的複習還是完全必要的。现在就“電场”這一章進行的單元複習談幾點體會: 一、複習什么 為了明確這個問題,我認為認真鑽研教學大綱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在每一堂課的備課時都应该认真鑽研教學大綱,領會它的精神實質,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学。而在進行複習時,  相似文献   

17.
在工作的進行中,物理教師要使用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的仪器、工具和物品;也要使用熱源、電源和光源。在教室中作示教實驗時,以及在学生自己作的實驗課的時間內,應當遵守保證教師和學生進行實驗時的充分安全的條件和消防的安全規則等等。遵守使用儀器的規則和小心謹慎地來作實驗。除了能保障一般的安全之外,又能使物理實驗室的设備,得到更好的保管。正当地使用学校物理實驗室裹所用的儀器和器具時,是沒有任何危險的。但是,使用有毛病的仪器,不正當地使用儀器,不遵守消防安全規則,或保存危險的和有毒的物品,就可能發生創伤性的損害、燒傷和中毒等等。  相似文献   

18.
近來本通報收到有些讀者來信,對於教科書和本通报上所用某些物理學名詞,特別是某些和已往所用的不相同的名詞,提出詢問。本通報常務编輯委員會認為為了提倡使用正確的名詞和促進学術名詞的統一,對於讀者的詢問,應該較有系统地、較詳細地作出說明,又因為我參加過物理学名詞的審查工作,要我來擔負这个任務。在原则上,这當然是義不容辭的。不過物理学名詞審查工作小組早已体會,何時再行召集,不得而知,因此我只能根據個人在參加工作中所得到的一些體會來作說明,所提出的意見容或与工作小組其他同志的意見不盡相同,责任應該由我個人來負,這是我要在這时預先  相似文献   

19.
‘物質的結構——分子論’這一課題是初中物理教學中較抽象的課題之一。理論與實際告訴我們,如果講解‘分子論’時,只是從理論上去抽象的解釋,或把結論教條式地硬灌給學生,那学生就會感到抽象而難接受。相反的,如果能多從觀察,實驗和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現象出發,盡量採取啟發談話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推理力,引導學生從鮮明的形象中和恰當的比喻中建立分子的概念,使學生對物質结構的學說有一初步的認識,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來解釋一些以前講過的簡单热現象,這樣学生就不會再感到枯燥而難理解了。因此,教師在講授這課時,必須認真備課,選择生動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兩年來,北京市的普通中學和師範学校,在中央教育部的重點裝備和北京市教育局的大力配發教學设備的計劃下,均已獲得了自然科學各科教学所需的各種仪器、药品、模型和標本等;物理方面的演示儀器和學生實驗仪器以及實驗室中必備的設備等也都已逐步充實起來。絕大部分學校都已能够根據教學大綱,配合教学进行演示和学生分組實驗,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貫澈理諭聯系實際的精神,因而教學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伹由於許多教師,特别是青年教師,對一些比較複雜的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