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有限数列的求和问题,在高中数学课本内只介绍了两种基本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然而,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数列,这些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求它们的前n项之和是困难的.利用拆项相消法可求某些数列的前n项之和.  相似文献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的应用朱辉华(湖北枣阳一中441200)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实质上是应用了倒序求和、错位相(加)减两种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两种方法的体会和应用.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先是利用倒序求...  相似文献   

3.
数列求和是高中代数主要内容之一,求数列的和关键在于分析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明这个数列的类型,然后转化为特殊数列求和。常见类型求和方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倒序相加②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之积所形成数列求和错位相减③由几个等差数列对应项之积所形成的数列...  相似文献   

4.
题目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 n)·3n,求Sn.分析乍看,使用错项相减法不能求得,不符合使用错项相减求和数列特征,因为使用该法时,数列an=bncn中有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为等比数列.本题cn=3n为等比数列,bn=n2 n不是等差数列.但该数列后半部分又确实成等比数列,前半部分又可  相似文献   

5.
数列的求和     
本文主要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中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以及可以转化为上述两种数列的求和问题。某些例题略有超出,但不作进一步的引申与推广,不涉及更深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知识要点]本章知识主要包括:数列的一般概念、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意义、数列{an}与{Sn}的关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判定、性质及其应用.数列的求和;数列极限的计算;数学归纳法及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关数列的问题,大多要归结...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设少一4,3乃一12,3一36,那么数列a,b,。().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I3)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C)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2.如果数列{a,}满足a,,aZ一al,a3一a:,…,a,一a,一:,…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8.
题目 (2009年湖北文9)设x∈R,记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为[x],令{x}=x-[x],则{√5+1/2},[√5+1/2],√5+1/2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相似文献   

9.
高考对数列问题的考查主要涉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以及数学归纳法.数列型客观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数列解答题大多以递推数列、数学归纳法内容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通过运用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与猜想、等价转化、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难度大、区分度高.  相似文献   

10.
2 题干条件不足以作出判断例2 数列{a_n}3,6,…,1800,…().(A)是等差数列,而不是等比数列;(B)是等比数列,而不是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11.
一个组合公式在数列求和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组合公式在数列求和中的作用王德培(云南省西畴县一中663500)关于数列求和问题,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而教材在数学归纳法一节中却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12.
设数列{an}为等差数列,数列{bn}为等比数列,则不妨称数列{anbn}为差比型数列.教材给出了这类数列的前”项和的求法——错位相减法,通过错位相减,消除{bn}中的各项系数差异,转化为等比数列(中间的(n=1)项构成一个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国恩 《数学通讯》2010,(7):110-115
数列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种最基本的数列,许多有关数列的问题常常可以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14.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的函数(“离散型”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则是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数列一章的内容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展开,主要研究了两个数列模型,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本章对等差数列这个特殊的数列模型的研究按照“建构定义-研究通项-研究求和”的顺序展开,而等比数列的研究是建立在等差数列的研究基础上的,运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对研究本章内容至关重要,本章内容也为研究“类比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数列的教学     
1.前言现在的教材中,数列求和的方法,是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不同种类的数列,而采取着不同的方法。如何把这些内容统一到一个研究课题中,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讨论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此本文提出一个试验方案,介绍一种类似微积分的研究方法应用差分、和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非常基本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已为大家所熟悉 .数列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 ,我们不能拘泥于几个公式和性质 ,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住这些公式与性质的本质 ,掌握其思想方法 ,特别是要注意培养熟练地求出其中任意一个元素的运算能力和把一个具体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的逻辑能力 .例 1  ( 1998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第二试试题 )在一个各项是实数的等比数列中 ,若前两项的和是 7,前六项的和是 91,那么前四项的和是 (   )(A) 2 8.  (B) 32 .  (C) 35.  (D) 4 9.解 因为S2 =a1…  相似文献   

17.
杨品方 《数学通讯》2012,(14):19-2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独特,让师生感觉耳目一新,大家从此记住了一个名词,那就是"错位相减".在往后的学习与解题训练中,基本上用不到这种方法,可以说唯一的题型就是数列{an.bn}的求和,而该数列还必须满足{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这样一种题型的唯一,再加上运算变形的容易出错,导致师生都觉得无奈.教师么,讲  相似文献   

18.
数列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数列求和”微专题复习为例,通过给学生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素材,引导学生就所给的素材构造新数列,并对新数列进行求和.以课前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构造新数列以及对新数列求和的过程”,探索“把课堂交给学生”的高三数学二轮深度复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黄汉桥  蔡青 《数学通讯》2012,(Z4):95-99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类基本的数列,它们是数列部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数列问题的解题方法灵活多样,有一定的技巧,考查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解读2012年高考对数列问题的考查.1.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素材,围绕着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