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1×10~5L·mol~(-1)·cm~(-1),Co∶5-NO_2-PAMB=1∶2,Co浓度在0~1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金属有机化合物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新试剂5-(2′-氨基-4′-羟基苯偶氮)邻苯二甲酰肼的合成,并研究了该试剂用于光度法测定钴的反应条件.钴与试剂在 pH7.7~9.0(0.06mol·L~(-1)Na_2B_4O_7-HCl缓冲介质)时形成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2nm处,摩尔吸光率为5.7×10~3L·mol~(-1)·cm~(-1),配合物的组成为 1:2的 Co:AHPP,钴浓度在0~1.02×10~(-4)mol·L~(-1)范围内符合Beer′s law.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发现除Cu(Ⅱ),Ni(Ⅱ)略有干扰(可掩蔽)外,其它常见离子均允许大量存在,该法已直接用于不锈钢和维生素B_(12)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新显色剂2-[2-(6-溴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Br-BTAMB)。研究了钴与(6-Br-BTAMB)的反应。在TritonX-100存在下Co(Ⅱ)与6-Br-BTAMB在pH6.3~8.5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为Co(Ⅱ):(6-Br-BTAMB)=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27×10~5L·mol~(-1)·cm~(-1)。钴浓度在0~12.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用于测定VB_(12)和含钴分子筛中的微量钴。  相似文献   

4.
马会民  黄月仙  梁树权 《化学学报》1994,52(12):1199-1202
本文新试剂5-(2'-氨基-4'-羟基苯偶氮)邻苯二甲酰肼的合成,并研究了该试剂用于光度法测定钴的反应条件,钴与试剂在pH7.7-9.0(0.06mol.L~-1Na~2B~ 4O~ 7-HCI缓冲介质)时形成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2nm处,摩尔吸光率为5.7×10~L.mol~-~1.cm~-~1,配合物的组成为1:2的Co:AHPP,钴浓度在0-1.02×10~-~4mol.L~-~1范围内符合Beer'slaw.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发现除Cu(Ⅱ),Ni(Ⅱ)略有干扰(可掩敝)外,其它常见离子均允许大量存在,该法直接用于不锈钢和维生素B~1~2 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124)存在的条件下Co(Ⅱ)与硫氰酸根、中性红(NR)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考察了该体系的光谱特性,影响因素及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强度与Co(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酸性和PVA-124存在的条件下,配阴离子[Co(SCN)4]2-与NR形成离子缔合物,其RRS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592 nm处,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钴的方法。Co(Ⅱ)的浓度在0~0.48μg/mL范围内与△IRRS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方法检出限为4.4×10-5μg/mL。该法应用于维生素B12注射液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以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作柱前衍生试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钌(Ⅲ)、钯(Ⅰ)、锇(Ⅳ)、铱(Ⅳ)、铂(Ⅱ)、钴(Ⅱ)和镍(Ⅱ)。在C_8柱上,用含有12mmol/L苹果酸,20mmol/L pH6.0醋酸盐的甲醇-水(73:27)溶液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75nm,同时分离和测定七种金属络合物。各金属离子的检出限(S/N=3)分别为3.6μg/L Ru(Ⅲ),0.56μg/L Pd(Ⅱ),1.43μg/L Os(Ⅳ),17.15μg/L Ir(Ⅳ),6.5μg/L Pt(Ⅱ),o.11μg/L Co(Ⅱ)和0.093μg/L Ni(Ⅱ)。方法应用于阳极泥和贵金属矿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3.5-diBr-PADMA)作为测定钴的一种新显色剂。试验表明:在pH=6时,钴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n处,摩尔吸光系数ε=7.95×10~4,桑德尔灵敏度S=0.00074,钴浓度在0—12μg 25mL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钢样、VB_(12)针剂、小麦和分子筛中微最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5 羧基 1,3,4 三氮唑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胺与Co(Ⅱ )的显色反应 ,试剂与钴在pH 8.0~ 10 .0范围内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 ,其组成比为 3∶1,λmax=5 80nm ,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0 6× 10 4 L·mol- 1·cm- 1,Co(Ⅱ )在 0~ 0 .8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该络合物在强酸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可消除大量离子的干扰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维生素B12 和合成工业废水中的微量钴 ,加标回收率为 99.0 %~ 10 2 .0 % ,RSD(n =6 )为 1.3%~ 1.8%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2-(2-噻唑偶氮)-对-甲酚(TAC)与镍(Ⅱ)、钴(Ⅱ)螯合物的柱前衍生条件和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于KYWG-C_(18)柱上,用含有0.03mol/L KH_2PO_4-Na_2HPO_4(pH7.77)和2.5×10~(-4)mol/L TAC的甲醇-四氢呋喃-水(40∶10∶50 V/V)混合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于580nm处检测。该法用于四种标准合金中镍和钴的测定,回收率在98%~101.5%之间。Ni(Ⅱ)和Co(Ⅱ)的检出限(信噪比为2∶1)分别为0.2ng和1.5ng。建立了同时测定镍,钴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的HPLC-光度法。  相似文献   

10.
用2-QADN2,7-金属络合物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铜镍钴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2-QADN2,7-金属络合物的极谱特性。在pH9.60的缓冲溶液中,Cu(Ⅱ)、Ni(Ⅱ)、Co(Ⅱ)和Cd(Ⅱ)与2-QADN2,7的络合物在-0.37、-0.69、-0.77和-0.82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利用这些波可测定痕量的铜、镍、钴和镉。铜的检测下限为2.0×10~(-8)mol/L,镍、钴及镉的检测下限为5.0×10~(-8)mol/L。提出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头发和茶叶中的痕量铜、镍和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试剂1-(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PAN-S)与铁(Ⅱ)、钴(Ⅱ)和镍(Ⅱ)之螯合物的衍生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在Nova-PakTMC18柱上,用含10mmol/L的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的甲醇-水溶液(50:50,V/V)作流动相,溴化四丁基铵(TBA·Br)作离子对试剂,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在55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检测.在Ⅱmin内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了Fe(Ⅱ)、Co(Ⅱ)和Ni(Ⅱ)与PAN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NO_2-PADAP)为柱前衍生试剂,不需对离子试剂,用含40mmol/L 的 pH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10~(-4)mol/LEDTANa_2的甲醇-水溶液(67.5:32.5)为流动相,在 ODS 柱上,20min 内 HPLC 测定了 Fe(Ⅲ)、CO(Ⅱ)和 Ni(Ⅱ)的5-NO_2-PADAP 的络合物,这是同类衍生试剂中最简单流动相体系。当信噪比 SNR=2时,检出限分别为0.17、0.17和0.09ng/ml。是同类体系中灵敏度最高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硝酸试剂和茶叶中的铁、钴和镍,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4-氟苯甲酸桥联的新型双核钴(Ⅱ)配合物[Co2(2,2-bpy)2(μ-L)2(L)2(μ-H2O)](HL=4-fluorobenzoic acid)(1)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22.204(4),b=15.777(3),c=15.184(3),β=123.71(3)°,Z=4,Mr=1004.65,V=4424.7(15)3,μ=0.829 mm-1,Dc=1.508g/cm3,F(000)=2048,R1=0.0386,wR2=0.1006。配合物1具有双核蝴蝶状结构,中心钴(Ⅱ)离子处于CoN2O4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每个钴(Ⅱ)分别与来自一个2,2-联吡啶的2个N原子、三个4-氟苯甲酸根的3个O原子和一个配位水分子的1个O原子配位,两个钴(Ⅱ)被2个4-氟苯甲酸根和1个桥联水分子桥联为双核蝴蝶状结构。分子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构成了3D超分子网状结构。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5~300K范围内显示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新显色剂,2-〔2-(5-溴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5-Br-BTAMB),研究了在Triton X-100存在下它与镍的显色反应。发现在Triton X-100存在下,镍(Ⅱ)与5-Br-BTAMB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为Ni(Ⅱ):5-Br-BTAM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5L·mol~(-1)·cm~(-1),镍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大多数金属元素不干扰镍的测定,只有钴、铜和钯有干扰,其中铜和钯的干扰可用硫脲掩蔽,用于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镍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o(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聚乙二醇(PEG)-(NH4)2SO4体系的萃取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建立了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钴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结果表明,在pH 8.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在(NH4)2SO4存在下,Co(Ⅱ)-PAR的络合物可被PEG相富集萃取。在PEG相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9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68×104L.mol-1.cm-1,钴量在0~1.8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粮食、茶叶等生物样品中痕量钴的测定,回收率97.2%~103%。  相似文献   

16.
最后酸度为0.11—0.14mol/L的H_2SO_4介质中,在一定量Triton X-100存在下,双-(4-二甲胺苯基)-安替比林甲醇可与BiI_4~-生成组成比为Bi∶R=1∶2的三元络合物,其λ_(max)=650nm。铋量在0—10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ε_(650)为1.27×10~4,100mg Fe(Ⅱ)和Al(Ⅲ),5mg Fe(Ⅲ),150μg Cr(Ⅲ),108μg Ca(Ⅱ),100μg Co(Ⅱ),50μg Se(Ⅳ),7μg Pb(Ⅱ),6μg Sn(Ⅳ)、W(Ⅵ)、Ni(Ⅱ)和Zn(Ⅱ),5μg Hg(Ⅱ)、V(Ⅴ)和Cr(Ⅵ),4.5μg Mo(Ⅵ),2μg Sb(Ⅲ)和Cd(Ⅱ)不干扰测定。本法用于纯铁中微量铋(0.04—0.08%)及纯铝人工合成液中铋(0.04—0.1%)的测定,效果较好。标准加料试验的回收率为90—107%,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7.
间氯偶氮安替比林与钴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氯偶氮安替比林(MCAA)是测定钙的良好显色剂,用于测定钴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MCAA与CO(Ⅱ)显色反应的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等,并成功地用于铸铁样品中Co(Ⅱ)的测定,扩大了该显色剂的应用范围.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1-100型分光光度计Co(Ⅱ)标准溶液:用金属钴按常规方法配制为Co(Ⅱ)1.0mg·ml~(-1)贮备液,然后再用水稀释成10μg·ml~(-1)的钻标准液.酒石酸钾钠溶液:10%;MCAA溶液:0.04%缓冲溶液:pH=8.5,称取氯化铵40g溶于水,加氨水9.0ml,稀释至500ml.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试剂2-〔2-(3,5-二溴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和2-(2-苯骈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BTAMB)。发现在十二烷基硫酸钠(NaLS)存在下,Ni(Ⅱ)与BTAMB形成稳定的蓝色三元络合物。其组成为Ni(Ⅱ):BTAMB:NaLS=1:2:1,λ_(max)=642nm,ε_(642)为1.36×10~5。0—5μg 镍/l0ml遵守比尔定律。此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用于工业废水和钢样中镍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AMB)是最近几年合成的新显色剂之一,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TA与镍的显色反应,发现在乙醇介质中,对配合物的测定有显著的增敏作用。适宜酸度范围为pH 4.2~8.3,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配合物组成Ni(Ⅱ):TAM=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5×10~5 L·mol~(-1)·cm~(-1)。镍(Ⅱ)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采用硫脲-NH_4F-三乙醇胺作掩蔽剂,可消除铝、铁、铜等离子的干扰,该方法成功地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中的镍。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新试剂1-(4-磺基苯)-3-(6-溴-苯并噻唑)-三氮烯(SPBMBTT),并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 11.3的Na2CO3-HCl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钴(Ⅱ)形成配合比为1∶2的橙红色配合物,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9×105L.mol-1.cm-1,钴(Ⅱ)含量在0~240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已用于vita-min B12针剂和茶叶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