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通过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GdmSCN/KSCN=1/1,GdmSCN/KS13CN=1/1和GdmSCN/KS13C15N=1/1三种混合晶体在熔融和溶液状态下的共振和非共振的分子间振动能量传递的性质. 在这些样品中,给体/受体的能量差越大,能量传递越慢. 而能量传递的快慢与拉曼光谱无关. 非共振能量传递与给体/受体的能量差的关系不能用声子补偿的机理来描述. 相反,它们的关系却可以用退相位机理来定量描述. 在熔融状态下,共振和非共振能量速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也与退相位机理的预测相符合. 这一系列的结果表明只要分子的运动(平动和转动)远远快于非共振能量传递速率,那么退相位机理不仅在溶液中占主导,而且在熔融状态下(纯液体,不含溶剂)也占主导.  相似文献   

2.
3.
外周天线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外周天线LHCII的吸收光谱和解叠谱,将LHCII中大量的色素分子分为4类色素分子团,建立了色素分子团的能量传递模型,并分别在436nm、480nm激励光下,对它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436nm和480nm激励下的荧光光谱相比要弱,可能是由于436nm激励下,受激的一部分色素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比较大,产生了激发态到基态的无辐射内转换,使得能量传递几率降低.同时也说明,不同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几率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对CP43进行不同温度处理5分钟,采用锁模Ar^ 激光器输出的514.5nm的皮秒光脉冲作为激励光,通过探测CP43的荧光光谱特性,来研究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分析表明,20℃处理后,CP43内Chla671向Chla679和Chla682同时传递能量,并且Chla679也向Chla682传递能量,Chla682获得的能量是Chla679获得能量的1.5倍。42℃处理后,Chla671向Chla679和Chla679向Chla682的能量传递加速,最终能量几乎全部由Chla682接收。48℃处理后,Chla679向Chla682的能量传递减慢,甚至断裂,Chla671将能量分别传递给Chla679和Chla682,但是Chla682接收到的能量略多于Chla679色素分子。60℃处理后,造成了Chla671向Chla679能量传递截止,Chla671向Chla682的能量传递发生了部分截止,因此Chla671的能量部分传递Chla682。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表明,Chla671接收到的能量受到蛋白空间构象的影响,在48℃处理后,接收到的能量是最多的,60℃处理后,接收到的能量最少。  相似文献   

5.
利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人工组装锌卟啉(ZnP)-苯桥(BB)-铁卟啉(Fe(Cl)P)超分子体系中给体三线态到受体的能量传递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着由给体ZnP三线态向受体Fe(Cl)P的超快能量传递过程,在室温和低温下通过激发给体ZnP,其单线态的激发能经由系间窜越过程使其三线态布居,在受体Fe(Cl)P存在的情况下,位于给体三线态的激发能经由桥联分子B传递到受体Fe(Cl)P,室温下传递速率为7.2×105s-1。由于体系中给体到受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约为2.5nm,由给体-受体直接耦合引起的传递机理可以排除,由桥联分子媒介的超交换机理是该能量传递过程的主要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6.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 fs、3.28 ps、32.15 ps.其中748 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 b649分子经Chl b658将能量传递给Chl a665分子的过程;3.28 ps时间常量反映单体内能量从Chl a677向吸收更长波长的Chl a688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Chl b643、Chl b658和Chl a668~670分子获得能量的过程;而32.15 ps的时间与三聚体内的单体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飞秒二维红外光谱(2DIR),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RDX)分子在DMSO溶液相中的振动能量传递过程。FTIR光谱结果表明,溶液相中RDX分子不再是自由的CS对称性,NO_2反对称伸缩振动的IR吸收带部分重叠。此外,2DIR光谱的指纹特征显示RDX分子中三个NO_2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振动耦合,同时三个NO_2基团之间有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8.
内周天线CP43、CP47中β-Car到Chla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超快荧光光谱动力学对从菠菜中分离纯化的内周天线CP43、CP47进行研究,获取了它们的动力学三维荧光谱,CP43的荧光光谱范围为640~780nm,最大峰位于680nm处,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3.54ns;CP47的荧光光谱范围为630~775nm,最大峰位于691nm处,在该峰值处的荧光寿命约为3.22ns,在CP43和CP47中,Chla分子发射荧光的效率分别约为38.3%和40.6%.依据分子的退激发途径,我们分析认为在CP43、CP47中β-Car→Chla分子的能量传递速率常量分别为9.06×1011s-1,1.3×1012s-1;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47.5%、66.5%;并估计β-Car分子与Chla分子外周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110nm、0.085nm.  相似文献   

9.
ASAP谱,全称为带有辅助交叉峰的异步相关谱,相对于常规异步相关谱,ASAP谱在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方面更具有优势。模拟实验表明,当相互作用两物质的一维特征峰发生重叠时,ASAP谱中的辅助交叉峰能够反映出常规异步相关谱无法分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信息,为识别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共轭聚合物中的量子限制效应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共混的两种共轭聚合物中,采用分子自级装技术制备了嵌段共轭聚合物量子线的异质结构,通过室温下吸收光谱、发光光谱和激姨光谱的研究证实了在这种嵌段共轭聚合物量子线的异质结构中存在很强的激子限制效应以及链内和链间的有效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以丙基咔唑为能量传递给体,蒽为受体时分子电子激发态能量传递过程,用筒化模型计算可得其传递速率为kET=1。3×10^10mol/L)^-1S^-1,并且测定了丙基咔唑在苯溶液中的荧光寿命τD=8.3ns。  相似文献   

12.
藻红蛋白与叶绿素A之间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蓝、红光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紫菜、鹿角菜等红藻生活在海洋深水中,由于海水的光吸收,能透过深水的光仅有微弱的绿光,红藻却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茁壮地生长.这除了反映出红藻的光生态不同外还说明红藻中的天线色素与光合作用中心存在着高效率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3.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之间的敏化荧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继武  侯尚公  纪红 《发光学报》1987,8(4):323-328
本文采用Förster理论,分析了苯溶剂中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之间的敏化荧光.估算了传递效率,定性地分析了能量受体浓度对能量供、受体之间传递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激发态铯原子间的碰撞能量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异凡  李万兴 《物理学报》1993,42(11):1766-1773
用激光抽运基态Cs2分子,通过预离解或碰撞转移,由一部分的激发态Cs2产生Cs原子6P,5D激发态。测量了Cs(5D)+Cs(6P)→Cs(7DJ)+Cs(6S)碰撞激发能量转移截面σ(7DJ),以及Cs(7DJ)+Cs(6S)→除Cs(7D)外的态的截面σtr。结果是,对于J=5/2,3/2,σ(7DJ)(以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反应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KA1F4基质化合物及KA1F4∶Ce,Tb磷光体,测定了磷光体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在碱金属氟铝酸盐基质中Ce3+对Tb3+的能量传递,根据Ce3+、Tb3+在KAlF4中的能级关系,分析了其发光特性和Ce3+对Tb3+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们着重研究了高压H2气Q(1)振动跃迁(4155cm-1)受激喇曼散射(SRS)中,参与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几个参数(介质分子密度、跃迁线宽、泵浦光子密度以及非线性作用长度)对受激阈值与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给出了自零到24atmH2气压范围内阈值随H2气压变化的实验结果,它与根据Dicke-Doppler展宽和碰撞展宽的联合效应的分析是一致的。讨论了由于受激喇曼过程(SRP)和四波混频参量过程(FWPP)共同影响下能量转换效率、压力-色散效应对高阶反斯托克斯的能量输出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循环床中气固两相局部传热传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含湿颗粒在循环床中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发展的一种利用双热电偶参考标定法,获得了气、固两相沿床高的局部温度。对气体表观流速,固体循环率,颗粒初始含湿量对传热传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所获得的循环床中传热传质系数的实验关联式,可供干燥颗粒、造粒、粒面包裹等工业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5,10-二(对-氨基)四苯基卟啉和吖啶黄之间激发能量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长清  雷力 《发光学报》1991,12(4):334-338
利用Forster能量传递机制,研究了氯仿溶液中吖啶黄向5、10-二(对-氨基)四苯基卟啉(简称TBP)的激发能量传递和TBP.浓度变化时对能量传递速度常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吖啶黄和TBP之间具备能量共振传递的条件,并且计算了能量共振传递的临界距离为0.42nm、传递效率为0.72和传递速度常数为1.42×107s-1.这些数据对复合膜光电转换器件的设计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YAG:Ce,Tb磷光体中的能量传递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行仁  马龙 《发光学报》1984,5(2):93-96
引言 Ce3+和Tb3+等稀土离子激活的YAG发光材料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我们对YAG:Ce,Tb磷光体的阴极射线发光性质已进行了研究.在进一步研究时,我们发现在紫外线激发下,能量从Tb3+离子传递到Ce3+离子的现象.在过去的一些报导中,能量多是从Ce3+离子传递给Tb3+离子的.这种反过来传递的过程还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酸性水溶液中甘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稀土络合物(Ln=La、Pr、Nd、Eu、Tb、Dy、Ho、Er、Tm和Yb)的13C诱导位移。对位移试剂的分析指出,三种氨基酸通过α-羧基以双齿形式配位于稀土,配位键长为0.23nm~0.25nm,天冬氨酸的γ-羧基也是配位基团。由本文与文献中已报道的各种氨基酸稀土络合物的13C诱导位移的系统分析表明,配体13C超精细偶合常数A值和结构因子G值有如下规律:(1)│A(C0)│<│A(Cα)│;A(C0)为正,A(Cα)为负;(2)│G(C0)│>│G(Cα)│;配体碳核的G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