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溢  江平开  金天雄  柯清泉 《化学进展》2007,19(11):1776-178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发挥纳米材料在电、磁、光等方面的优越性,也具有聚合物的易成型等方面的优点,正成为电介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介电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了电导、介电强度与空间电荷、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以及局部放电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超临界合成进展迅速。钟炳等人在超临界状态下利用正己烷、环已烷等液体介质,将一氧化碳合成甲醇[1],效率已达90%以上。作为基础工作,刘建国等人研究了水-正己烷-甲醇体系的液液平衡[2];冯耀声等人研究了水-丙烷-乙醇体系的相平衡[3];Letcher等人研究了水-正庚烷-醇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脉冲极谱法研究了针刺对黄杨、石竹花等植物体中抗坏血酸的影响,以测定植物体叶片中干物质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绣球花、夹竹桃和杜鹃等的影响,另外还进行了电针针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汪乃兴  王彦刚 《分析化学》1995,23(5):529-532
利用差示脉冲极谱法研究了针刺对黄杨、石竹花等植物体中抗坏血酸的影响,以测定植物体叶片中干物质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绣球花、夹竹桃和杜鹃等的影响,另外还进行了电针针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激光、微弱信号测量以及瞬态测量技术等发展,对溶液中激发态离子的化学和物理行为的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激发态铀酰离子发光衰减的研究尤为活跃.Marcantonatos 等、Formosinho 等以及郑企克、王志麟等对高氯酸溶液中激发态铀酰离子的发光衰减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ClO_4~-溶液中pH 等对激发态铀酰离子的发光衰减的影响,观察到了一定的pH 条件下激发态铀(Ⅵ)的非单一指数衰减,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值得提出的是,上述的一系列研究都是在高氯酸溶液中,其它体系中铀(Ⅵ)的发光哀减的研究进行得很少,报导则更少.1983年Joshi 等曾研究了80K 时SO_4~(2-)  相似文献   

6.
溶质迁移研究已成为水文地质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综述了溶质迁移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溶质迁移在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土壤盐碱化防治、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活性酯固化环氧树脂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活性酯固化环氧树脂的吸水性、高耐湿性、电气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其树脂极性、交联结构、分子链运动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20年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趋势和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宏佳 《化学教育》1998,(11):4-6,19
本文介绍了近20年来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趋势和走向.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理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评介.  相似文献   

9.
许多薄荷醇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香料成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对常见的乙酸薄荷醇酯、乳酸薄荷醇酯等单薄荷醇酯的合成,在催化剂、脱水剂筛选等条件优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开发了氨基酸薄荷醇酯、水杨酸薄荷醇酯等单薄荷醇酯以及由丁烯二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合成双薄荷醇酯,并进行了包括多薄荷醇酯在内的潜香添加剂研究。本文根据薄荷醇酯类香料的不同结构类型,综述了其近年来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作者等近十年来在生物降解聚合物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本文概述了聚乳酸、聚氨基酸、聚对二氧六环酮及其它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合成进展,综述了可生物降解温度敏感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生物活性大分子控释体系、超细纤维组织工程支架上的应用研究,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食品包装、纺织和汽车电子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医疗器械、药物制剂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产业化近况.最后展望了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降解法为研究腐植酸结构中受人注意的途径之一。Schnitzer 等利用差热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了土壤腐植酸在不同温度下热裂解后的残留物。发现在200—400℃之间酚羟基和羧基已被完全脱除。Martin 等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了土壤腐植质裂解产生的低沸点化合物。Wersha 等用同样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和黄腐  相似文献   

12.
唐劲军  李金莹  黄莹 《化学教育》2022,43(13):114-119
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74篇关于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经历了沉寂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等3个阶段,其中教材知识、教材改革、教材功能、教材结构等研究是70余年来中学化学教材研究领域的热点,揭示了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深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固体超强酸AlCl3.Fe2(SO4)3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新禧 《化学通报》1992,(12):23-26
自60年代末Olah等人研究液体超强酸以来,超强酸的催化作用的研究迅速发展。由于多相催化比均相催化具有许多优越性,人们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Ma-gnatta等报道AlCl_3与聚苯磺酸络合物在85℃下,能使已烷裂解异构化。Olah等发展了全氟磺酸树脂Nafion-H固体超强酸催  相似文献   

14.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胶束增溶过程的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束的增溶作用,可通过X射线,紫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潜等进行研究.Eriksson等[‘]用NMR法研究了芳香烃在CTAB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的增溶作用.李干佐等问用NMR法研究了件二甲苯和末甲醇在SDS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的增溶作用.然而,关于既非亲油也非亲水的某些小的极性分子的  相似文献   

15.
自六十年代末Olah等人研究液体超强酸以来,超强酸的催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Magnatta等研究AlCl_3与聚苯磺酸络合物能使己烷裂解和异构化。其中很有价值的是路易斯  相似文献   

16.
煤中氢键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东涛  李文  李保庆 《化学通报》2001,64(7):411-415
在讨论煤中氢键对煤的结构、性质及转化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煤中氢键的常见方法:红外光谱法(IR)及溶胀法等,并将红外研究结果分为3个阶段。总结了调控煤中氢键的方法,并对煤中氢键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林青松  王yu 《应用化学》1989,6(6):89-91
迄今为止关于锆的ESR研究报导甚少。CaMaTOB等发表了掺杂在YPO_4中的Zr~(3 )的ESR谱参数; Abraham等报导了俘获干磷酸单晶中Zr~(3 )的ESR研究;Kartel等用ESR手段表征了ZrPO_4的微孔结构;Robert等以LiAlH(OCMe_3)_3为还原剂由CP_2ZrCl(CH_2PPh_2)制得Cp_2ZrH(CH_2PPh_2),然后热解所得产物,观测到Zr~(3 )络合物的ESR信号;Atkinson等研究了有机金属锆系列化合物,获得有机自由基信号和Zr~(3 )的ESR信号。本文研究ZrCl_4的Ziegler-Natta体系催化乙烯齐聚中锆的价态及自旋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童星  肖小华  邓建朝  王家玥  李攻科 《化学进展》2010,22(12):2462-2468
低温微波技术可用于降低微波反应时体系的温度,减少或消除微波辐射时速热效应带来的副反应,具有快速高效、反应均匀、安全环保等优势,在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介绍了低温微波技术的实现方法,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蛋白质研究、合成反应、天然产物研究和微波化学机理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低温微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Ratajczak等研究了S-(1-二茂铁烷基)疏代乙醇酸的合成与反应(?)Ugi等将它们与羟胺反应,合成了一种有用的手性模板试剂。最近,Czech等用键合载体液相色谱对它们进行了光学拆分研究。本文报导了此类化合物与胺的反应,合成了一类新的化合物(?)二茂铁烷基)硫代乙醇酸胺。  相似文献   

20.
欧阳萌  龚克成 《高分子通报》1993,(2):105-107,90
本文介绍了有关压电性高分子材料研究的新进展及近几年来对于聚偏腈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磷腈等压电性的研究结果,并就高分子偶极结构、结晶性等因素与其压电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