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专物理课程改革向何处去程川吉,中惠英(九江船舶工业学校332007)目前,有的中专校把物理课程内容分解,分别讲人力学和电工学,又有学校要求物理课程教学参加普通高中会考.种种迹象表明,中专物理课程的重大变革正在蕴酿之中.改革应向何处去?本文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理想气体的物理模型徐忠民(合肥电力学校230051)一般情况下,理想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只有在分子碰撞的瞬间,分子力才表现出来).该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中专物理教科书中没有作进一步回答.根据中专物理对理论要求不高以及该结论与后续课程没有什么联...  相似文献   

3.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法,时下也许可以说是教育界最时髦的言词.但到底如何深化,靠什么去深化?却没有见到太多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为学生开设了由恽瑛先生创立的“双语物理导论”课程.课程“两个及早(TWOAsEarlyAsPossible)”的教育理念中,要求学生3人为一组自主选定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并最终以英文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每年,学院还会组织选拔出表现优秀的小组作为代表去参加国际物理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或以海报张贴.2010年,我幸运地通过选拔获得了这次机会,在2010年的夏天赴美国俄勒冈州(Oregon)波特兰市(Portland)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美国物理教师联合会(AmericanAssociationofPhysicsTeachers,AAPT)夏季年会,并做了题为“浅谈光学与西方绘画”的海报.  相似文献   

5.
殷绍燕 《物理通报》2009,(11):15-16
圆周运动的实例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喜欢用它来开公开课.一次省物理新课程观摩课在我校举行,一位亲和力很强的年轻女教师,语言和思路都很清楚,课堂气氛也相当不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启发探究.就是在做水流星实验时启发学生思考了一个问题:要能使水在最高点不掉下来(实验成功),水流星在最低点处速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们使用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讲授大学物理课程,分析学生在讨论概念测试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表述,研究学生在动生电动势概念方面存在的错误概念.再基于研究得到的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发多项选择题,对130名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生进行测试,定量研究这些错误概念在他们中存在的普遍程度.研究表明:在动生电动势概念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错误概念.  相似文献   

7.
简易光电效应多用演示器张柏兴(福建省浦城一中353400)1.光电能量转换演示实验初中第二册物理讲到光能转化为电能,其转化靠什么器件?能否转化?笔者制作的光电转换多用演示器(见图)可以向学生说明这个问题.电路中要求工作电压是3V,工作电流是20~10...  相似文献   

8.
时间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离开时间便无质量可言.事实表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中专学校学生要在三四年内学完二三十门课程,课时安排比较紧张,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设法增加课堂45分钟的有效时间,以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怎样增加课堂45分钟的有效时间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须重新认识时间的含义.时间(主要指常规教学时间)可分两种: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有效时间是指学生个体实际有效学习的时间;个体学习时间的有效性,以个体情意(即非智力因素)和方法(即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知识、技能和习惯等)的优劣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物理学会中专教学委员会受国家教委高教出版社及全国中专物理课程组的委托,经研究把该项任务交给江苏省中专物理教研会与上海市中专物理协作组共同研订.并于去年6月在黄山举办了全国会议,进行讨论,后经整理再修改、再研讨写出新大纲初稿,由中国物理学会中专教学委员会交全国中专物理课程组审核.制订工科中专物理教学大纲(讨论槁)的指导思想中专学校开设物理课的目的是:(1)完成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历教育;(2)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3)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具有的科技素质;(4)物理课始终贯穿着各种能力培养,从…  相似文献   

10.
建立物理实验的层次教学体系谷晋骐,宋克威,郑永星,任隆良(天津大学物理系300072)1989年,实验物理获得我校首批优秀课程的光荣称号.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如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研发现,学生对物理...  相似文献   

11.
徐振林 《物理通报》2011,40(8):68-69
学生最常用的热学测量仪器水银温度计、力学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电学测量仪器电流表,它们的基本原理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此特点是什么呢?尝试让学生回答),即两个物理量一一对应:水银温度计中水银柱的长度L与水银的温度t、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角度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它的基础研究难度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体系.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处于什么状态说法不一,但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人工智能的五个基本问题 1991年有代表性的杂志“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47)发表了人工智能基础专辑,指出了人工智能研究的趋势,并就人工智能有关方法的基础性假设进行了辩论.Kirsh在专辑中提出了人工智能的5个基本问题. (l)知识与概念化是否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界全面展开,江苏成为第五个高中进入课改的省份已有8个多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看,说得多好!当这些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示时,你就会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对待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对一些问题思考的力度和角度。会让老师们既感到惊讶又为他们表现出来的智慧感到骄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特别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增加,教师负担加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在探究学习中,好学生收获颇多,差的学生稀里糊涂,两极分化加重等.尤其是考试的分数不理想时,让你对新课程的理念“爱恨”交加,觉得新课程是“酸葡萄”.到那时一切围绕“应试”的需要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育”将会重新抬头,愈演愈烈.因此,课改,呼唤灵动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曹则贤 《物理》2011,40(12):771-773
2011年10月5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今年的化学奖授予以色列材料科学家Dan Shechtman(图1).虽然获奖理由只有淡淡的一句话“因为准晶的发现(for the discovery of quasicrystal)”,但是Shechtman的获奖还是引起了同此前许多其他奖项可比拟的热烈讨论.那么,什么是准晶?何以准晶的发现会被授予诺贝尔奖?此项发现的价值何在,其背后的故事对科学发展和科学工作者有什么启发性的意义?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些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对课程目标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要求.《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出:“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振宁先生给清华大学本科生讲授“大学物理”有3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批判地使用教材;其二是“双语”教学不超过50%的外语讲授;其三是把自己对物理的感觉教给了学生.这些特点对中国大学教师的启示就是:(1)大学教师首先要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然后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2)不能把课程讲成封闭系统,研究不能与现实脱节;(3)“双语”教学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勾亮 《物理通报》2006,(4):2-3,18
夸克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基本的粒子.所有强子(包括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的运动变化遵守什么规律呢?它们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什么特点?物理学家用量子色动力学描写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本文拟对量子色动力学作个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物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上往往存在着较严重的困惑.本文就造成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效率不高的成因,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焦耳定律演示仪柏太旭(远县禾亭镇中学425608)焦耳定律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又比较难做的演示实验.如果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演示,则明显地有如下两点不足:一是实验时间长(实验要分两次进行),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二是只能进行定性研究,不能做定量...  相似文献   

20.
笔者拜读了文献[1]很受启发.文中所用的器材之一——农用喷雾器的喷杆和喷片,在农村较常见,但在城市中难找;有什么器材可以替代呢?为此,笔者仔细研究了2521型学生双缝干涉实验仪的单缝、双缝镜头,发现它们是采用真空镀铬工艺镀铬在玻璃片上.镀铬的部分像镜子一样反光,不能透光;不镀铬的部分(即单缝、双缝所在位置)则透光.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来制作单缝和双缝呢?经笔者实际动手验证,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