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纯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求(HCG)的制备方法已有许多报道,通常都采用DEAE一纤维家离子交换层析法和凝胶过滤法反复精制,价格昂贵.我们采用价格低廉的磷酸纤维素作为离子交换剂,来代替DEAE-纤维素,对具有15-20iu/mg生物效价的HCG粗品进行纯化,纯化后的HCG溶液,其紫外扫描图谱(22。一300nm)与典型的蛋白质扫描图谱一致,经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可得一条清楚的蛋白质条带,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可见两条清晰的蛋白质色带.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新的基于共振镜技术(resonant mirror)的IAsys光生物传感器分别测定了小牛胸腺DNA(ctDNA),鲑鱼精DNA(hsDNA),pUC-18质粒DNA与组蛋白H1相互作用的结合和解离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a,kd)和解离平衡常数(KD).结果表明ctDNA与H1的结合作用最强,其KD值为5.44×10-7mol.L-1,hsDNA,pUC-18质粒DNA与组蛋白H1的KD值分别为73.34×10-7,67.93×10-7mol.L-1.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血红蛋白的薄层等电聚焦技术对浙江萧山、舟山和福建集美的三地臭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大陆(萧山与集美)和海岛(舟山)之间的带谱存在差异.大陆有s条区带,海岛的带谱变化较大,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用血清蛋白的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技术和血清蛋白的薄层等电聚焦技术对上述三地臭渝的分析表明:海岛个体血清蛋白的成份和在血液中相对含量较大陆为少,而大陆萧山和集美的血清蛋白在血液中的相对含量和成份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1,10-邻菲咯啉铜配合物[(phen)2Cu^2+]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pH=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phen)2Cu^2+配合物的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波。当加入一定量的小牛胸腺DNA时,配合物(phen),Cu^2+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均有所下降。通过比较(phen)2Cu^2+配合物中加入单链DNA和双链DNA后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下降的程度,前者比后者F降的程度小,可以得出(phen)2Cu^2+配合物与小牛胸腺双链DNA的作用方式存在着插入式的沟槽结合模式。这个结论在本实验中由盐效应进一步得到证实。由此可知,(phen)2Cu^2+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形成了一种插入式的电惰性结合物,从而导致氧化还原峰电流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小鼠淋巴细胞自身玫瑰花环(AR)形成试验的条件,证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以7:10,37℃温育后4℃自然沉降,不需加小牛血清,用自体或同种异体红细胞皆较适宜.对比小鼠的胸腺细胞与脾脏淋巴细胞,两者AR形成率无显著差异.检测小鼠带瘤过程中AR形成率的动态变化,证明早期带瘤鼠AR的数量与正常鼠接近;带瘤中期AR的数量显著降低,带瘤晚期AR的数量与正常值之间仍表现显著差异,但不再继续下降,基本保持中期的水平.文章认为,AR可以作为机体带瘤的一个参考性测定指标.文内讨论了AR的形成细胞作为胸腺后前体细胞,它在带瘤时的动态变化与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比势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IAsys光学生物传感器与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在25℃和pH 7.4条件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结合常数数量级可达到105,两者相互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结合常数是单独的菲咯啉配体的6倍.推测菲咯啉铜配合物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在与组蛋白H1结合处切割核小体上的DNA,从而产生凋亡所特有的DNA片段化阶梯现象.  相似文献   

7.
荧光光谱法研究罗丹明B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Tris-HCl)的缓冲溶液中,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小分子染料罗丹明B(RB)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考察了离子强度、阴离子猝灭剂KI对RB-DNA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得RB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RB以沟槽模式与DNA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用C-型、G-型、M-型、Mt2-型4种细胞质类型的7个不育系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采用正极和负极向垂直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对抽穗期时、穗和花药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药中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无论是正极向还是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差异均显著.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不育系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且酶带显色更深,反映其酶活性更强;正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中,不育系也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但没有保持系特有的4条酶带(A7~A10),并且快带也只有一条.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增多,活性增强,可能是小麦雄性不育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探针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丝裂霉素诱导CHO-K1细胞凋亡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丝裂霉素处理CHO-K1细胞后,细胞核质收缩凝集,核碎裂及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亚G1峰),分别用10,15,20,25mg/L丝裂霉素处理CHO-K1细胞,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6%,9.20%,14.51%,37.46%,且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显示两者的正相关性;作用浓度相同而改变处理时间时.发现细胞凋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丝裂霉素浓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G1-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G2/M期细胞百分比升高,Ap峰与G1-S期负相关,与G2/M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恩诺沙星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在生理条件下(pH=7.4)对恩诺沙星(ENR)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证实了恩诺沙星通过嵌插方式和静电结合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实验表明,DNA能猝灭恩诺沙星的内源性荧光,DNA与恩诺沙星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其结合常数为2.73×105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2。  相似文献   

11.
在pH 7.4的Tris-HCl缓冲液中,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CD)以及粘度实验和熔点实验研究农药氰戊菊酯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氰戊菊酯浓度增大,DNA农药体系出现紫外增色,CD谱收缩现象,DNA的粘度和熔点明显增大,说明氰戊菊酯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结合,氰戊菊酯可导致DNA链增长,破坏右手螺旋以及碱基堆叠。测定不同温度(293,302,310K)下氰戊菊酯与DNA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并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出两者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78.63kJ.mol-1和359.5J.mol-1.K-1,据此推测疏水作用是两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海藻酸钙凝胶固定活酵母细胞酿造黄酒试验在实验室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1)黄酒发酵周期为10天,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可缩短50—70天;(2)本试验制成之黄酒含乙醇16%(v)左右,糖份为0.6(g/1OOml),总酸为0.4(g/100ml)以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远缘杂交得到了栽培稻品种IR36×中国疣粒野生稻的种间杂种,并对杂种植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其株高、剑叶长度、穗长、颖花数及花药长度等介于双亲值之间;生长习性、柱头颜色、粒型和落粒性等与疣粒野生稻相同;穗轴有分枝、光周期敏感性则与栽培稻相似.杂种有24条染色体,高度不育.同工酶分析表明,杂种的酶谱为互补型或杂合型.RAPD分析显示双亲之间的多态性比例为81.4%,杂种的扩增带中包含亲本特有带和共有带,且以特有带为主.上述结果为中国疣粒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建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K氏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和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licus)的种间融合杂种中筛选到一株酒精高产菌株HU-KDF-185,它在番薯渣糖化液(约5.0—5.5Brix)的工厂生产性发酵试验中,原料的酒精得率平均是30.77%;而当前使用的酒精生产菌株K氏酵母(对照1)则是29.71%,新市一号菌株(对照2)则是29.54%.试验结果表明,种间杂种HU—KDF-185比K氏酵母和新市一号菌株分别增产酒精3.56%和4.16%.由此可以确定,杂种HU-KDF-185是一株具有生产价值的酒精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6.
对东乡野生稻的越冬性能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的稻蔸能在武汉地区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再生苗从地表以下的茎节长出.越冬再生植株与种子实生植株相比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由CpTiCl 3和CpZrCl3·DME分别与[NaCp(CH2 Ph-p-PhCH2)CpNa]反应,合成了新型的4,4'二(亚甲基)联苯桥连双核茂金属钛、锆化合物--[(C5 H 5)MtCl2][(C5 H4)CH2-C6H4-C6 H4-CH2(C5H4)][(C5H5)MtCl2][Mt=Ti(3),Zr(4)].用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以配合物(3)为催化剂,经甲基铝氧烷(MAO)活化,能催化乙烯聚合.系统考察了催化剂浓度、[Al]/[Cat]摩尔比、温度和时间对(3)/MAO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3)催化活性高于1,4'-二(亚甲基)苯桥连双核钛(5)/MAO、1,4'-二(亚甲基)苯桥连双核锆(6)/MAO和Cp2TiCl2/MAO、Cp2ZrCl2/MAO的催化体系.升高温度引起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降.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3)/MAO催化所得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为4.28.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分析及转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野生稻对江陵691,PXO61和T7174三个白叶枯致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及转育效应.普通野生稻2号与四个栽培稻杂交组合F2群体的抗性遗传分析表明:普遍野生稻2号带有三对相互独立遗传的显性抗病基因;其中一对同时支配对供试三菌系的抗性,并且与显性基因Xa-4和Xa-7非等位,与隐性基因xa-5及xa-c独立遗传;另两对则分别只控制对江陵691和T7174之一的抗性.利用杂种胚和F1幼穗培养,可有效地将非AA型野生稻抗病性转育至栽培稻之中.  相似文献   

19.
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水稻液泡膜微囊,测定膜微囊ATPase活性.用5%的TritonX-100溶膜后的上清液,经SepharoseCL-6B柱层析纯化,得到ATPase复合物.生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前后基本相似.酶活性需要Mg2+,受Cl-激活,对叠氮化钠、钒酸盐和寡霉素不敏感,受硝酸盐、DCCD(质子通道抑制剂)抑制,泵质子产生的膜电位△可被质子通道的离子载体CCCP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