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细负载NiO/SiO2催化剂用于顺酐选择加氢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氯化镍为原料,分别采用Sol-Gel法和浸渍法制备了NiO/SiO2和NiO/SiO2超细负载型催化剂,用TEM、TPR、XRD、XP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并进行了顺酐液相选择加氢活性评价和工艺条件优化选择。结果表明,NiO/SiO2和NiO/SiO2催化剂都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及大孔体积;其活性组分粒径小、分布均匀,两者都是优良的顺酐液相选择国氢催化剂,其特点是催化剂用量少,在Ni/顺酐(摩尔比)=0.0044、3.0MPa、150℃的条件下,反应3h顺酐转化率和丁二酐的选择性都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SiO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O2气凝胶超细粉由TEOS(正硅酸乙酯)在乙醇溶液中水解聚合后经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制得。本文考察了TEOS的浓度、水和TEOS护林经以及焙烧温度对超细分织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SiO2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孔分布、最可几孔径及表观堆密度均随制备参数而改变。而以SiO2气凝胶超细粉估为基本载体材料的Co/ZrO2-SiO2催化剂显示出高的CO+H2合成重质烃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TiO2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膜,并采用SEM、压汞等实验手段对Ti(OH)4溶胶和TiO2膜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Ti(OH)4溶胶制备过程中H2O/Ti^4+、C2H5OH/Ti^4+的比值,溶胶在支承管上浸涂的时间、次数以及凝胶煅烧升温速度和煅烧温度均是制备负载型TiO2膜的重要因素。最终制得一种无裂纹、20μm厚、孔径分布在50 ̄300nm之间的负载型TiO2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壳聚糖/SiO2杂化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正丁酐(Butyric anhydride)、壳聚糖(Chitosan)、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丁酰壳聚糖-MPTMS,配合酸催化sol-gel过程,制备了透明的壳聚糖/SiO2杂化材料,FTIR表征了杂化材料的结构。TGA,SEM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杂化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的表面形貌、热分解温度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亚权 《催化学报》1999,20(2):103-108
用XRD,FT-IR,吸附CO的程序升温脱附,吸附CO的程序升温表面加氢反应等技术,并结合高压下CO加氢反应研究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铑基催化剂。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中,Rh以极高的分散状态存在。与文献报道了浸渍法催化剂不同,CeO2的加入使甲醇选择性显著提高,但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3-三氯锗丙酸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凝胶热处理及氢气反应,在SiO2凝胶玻璃中析出立方相Ge纳米晶,当x=30时,凝胶玻璃中除了析出立方相Ge纳米晶处,还析出六方相GeO2,利用XRD测试了Ge纳米晶的大小,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纳米颗粒粒径从1nm增大到10nm,电子衍射表明镶嵌在SiO2凝交玻璃中的Ge纳米晶为多晶结构。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掺不同量Eu^3 和不同退火温度下的SiO2凝胶和玻璃,通过在不同退火温度下样品的激光发谱,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曲线,研究了掺Eu3 的SiO2玻璃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显示,当Eu3 的掺杂量大于1.86%(质量分数),Eu^3 的发光强度趋于稳定,当样品的退火温度大于300度时,SiO2凝胶玻璃中吸附的水已基本除净,此时显示出Eu^3 的特征发射光谱,谱带位置分别是614,596,577nm,分别归属于^5Do-7F2,5D0-7F1,^5D0-^7F0跃迁,对应的激光发光谱显示6个峰,位置分别是318,362,380,393,412,462nm,说明300-500度是凝胶向玻璃转变的关键温度,而水对Eu^3 的发光有强烈的淬灭作用。  相似文献   

8.
MoO3/SiO2催化剂的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O3/SiO2催化剂,用XRD,TPR,IR,TPD和活性评价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影响,晶格氧活泼性,化学吸附性能和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由Lewis碱位Mo=M,Mo-O-Mo中的晶格氧和Lewis酸位Mo^6 构成,在MoO3/SiO2催化剂上,异丁烷主要通过甲基的H双位吸附在表面的Lewis碱位Mo=O上;在常压条件下,异丁烷选择氧化产物主要为异丁烷,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其中深度氧化产物CO2主要由吸附的异丁烯继续反应生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O3/SiO2催化剂,可得到较高的异丁烷转化率和含氧有机物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前驱物对NiO/SiO_2气凝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硝酸镍、醋酸镍和氯化镍为活性组分前驱物,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 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N-SiO_2,Ac-SiO_2和C-SiO_2催化剂,经TEM, TPR,XRD,IR等物性结构表征及催化加氢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前驱物对由溶胶凝胶 法制备催化剂中氧化镍的分散性,晶粒大小及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都有明显的影响, N-SiO_2催化剂有Ni-O-Si键形成,NiO呈簇团结构,粒径最小,分散性最好,但加 氢活性最低;Ac-SiO_2和C-SiO_2催化剂中氧化镍呈微晶态,与载体相互作用较弱 。在三种催化剂中,NiO与载体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N-SiO_2 > Ac-SiO_2 > C- SiO_2,但加氢活性大小顺序相反为:C-SiO_2 > Ac-SiO_2 > N-SiO_2;C-SiO_2催 化剂加氢活性和丁二酸酐的选择性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Efficient Direct Synthesis of Indole over novel Ag/SiO2 Catalyst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雷  王新平等 《催化学报》2001,22(5):413-414
  相似文献   

11.
朱毅青  林西平 《分子催化》2000,14(3):184-19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细镍基负载型催化剂。通过BET,TPR,XRD,TEM,FT-IR等技术。考察了Ti/Si原子比对催化剂表面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以苯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热稳定性及抗硫毒性。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ZnO/SiO2及ZnO-SiO2溶胶凝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不仅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而且还影响反应产物的选择性[1]. 制备催化剂的方法不同, 其表面结构及表面性质也不同[2~4]. 浸渍法简单实用, 有利于得到高分散、晶粒细小的高比表面催化剂, 而溶胶-凝胶法则由于其制备温度较低, 易于形成无定形的或介态的氧化物相[5]而可达到分子级的混合, 其活性组分能有效地嵌入网状结构中, 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聚集或长大, 因此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更为有利[6,7].  相似文献   

13.
超细SiO2负载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华  曹为等 《分子催化》2001,15(6):419-422
用超细SiO2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并研究其对1-已烯氢甲酰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粒径为10-20nm的超细SiO2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所表现的催化活性比颗粒SiO2负载型催化剂高3倍多,且可在较宽的含水量范围内保持高反应活性。当膦铑摩尔比为50,超细SiO2负载型催化剂含水量为25%-55%(质量分数)、烯铑摩尔比为2500、反应温度373K和CO/H2(1/1,体积比)压力4.0MPa的反应条件下,其1-已烯氢甲酰化的反应转化数为450h^-1,产物醛的选择性为100%,醛的n/i比值达3.2。  相似文献   

14.
Cu/SiO2模型催化剂上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Cu/SiO2、Cu/Zn/SiO2催化剂,考察了Cu负载量及Cu/Zn比对甲醇部分氧化抽制氢(CH3OH|1/2O2→2H2 CO2)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u的负载量为10%、Cu/Zn比为7:3时,催化剂活性最好。H2-TPR、XRD、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氢活性与Cu^0有关,而大量Cu^ 与Cu^2 的存在则不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Zn助剂的引入,有利于分散Cu^0物种,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由于同时稳定了Cu^ 物种,导致Cu2O物种的大量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抑制了Cu^0的氧化还原过程(Cu^2 →Cu^ →Cu^0或Cu^ →Cu^2 ),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因此,对于Cu/Zn/M催化剂,存在一个最佳的Cu/Zn比。  相似文献   

15.
超细Pd—B/SiO2非晶态合金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浸渍法并通过KBH4还原制备超细Pd-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以硝基苯加氢生成苯胺为目标反应,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及热稳定性,并与晶态Pd-B/SiO2和Pd/SiO2催化剂及非负载型Pd-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助剂对铑催化一氧化碳加氢有很大影响,由于助剂有时会附在高表面积的担体上,而不是附在金属晶体上,从而削弱了助剂的作用。为提高助剂的分散度,Andersont等将含主、助剂金属元素的混合羰基簇化物浸渍到载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法受到主、助剂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