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白芷叶中分泌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白芷叶中分泌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白芷叶中分泌道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绕一圆形腔道而成,分布于叶片、叶鞘和叶柄的薄壁组织及较大叶脉或维管组织的次生韧皮部中,分泌道的发生方式为裂生型,其腔隙的扩大主要依靠上皮细胞本身的分裂生长以及周围细胞插入到上皮细胞之间。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泌道原始细胞之间裂开形成腔隙可能与高尔基体分泌果胶酶进入到相邻细胞壁间而导致中层溶解有关,成熟分泌道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质体和内质网,其中大多数质体被内质网鞘所围绕,分泌道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最显著变化是质体、内质网和嗜锇滴数量的改变,它们随着分泌道的成熟而增加,随着分泌道的衰老而减少,嗜锇物质主要由质体、鞘内质网和细胞质内质网合成,而线粒体、液泡和细胞质也可参与分泌物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相似文献   

2.
池蝶蚌外套膜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池蝶蚌不同部位外套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外套膜由边缘膜和中央膜组成,边缘膜包括3个突起,分别是生壳突起,感觉突起和缘膜突起。不同部位外套膜的组织结构基本相同,由外表皮、内表皮和结缔组织组成。内表皮细胞间分布有3种类型的分泌细胞,分别是嗜碱  相似文献   

3.
微黄镰玉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微黄镰玉螺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管状或泡状膜性囊泡,卵黄前体物质逐渐增多并开始向囊泡内聚集。在卵黄合成中期,细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活动很活跃,细胞质中爱渐形成和积累大量卵黄颗粒,核伸出伪足状突起,核质间交换频繁,卵黄合成后期,细胞南充满卵黄粒,细胞器不发达,但核糖体在整个卵黄合成期间很发达。电镜观察还表明微黄镰玉螺卵母细胞的卵黄颗粒形成 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是参与卵黄粒形成的主要胞器,线粒体和核糖体也参与卵黄粒的形成。此外,对滤泡细胞与卵黄蛋白来源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泥鳅早期胚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卵裂期,有些线粒体内含有片层状类脂物,或者含有糖原颗粒,有些线粒体嵴呈同心圆状.在胚胎细胞中也有片层状类脂物,其中有些片层体内含有黑色糖原颗粒,类似于次级溶酶体;外包一层单位膜的卵黄颗粒起始含无定形的卵黄物质,然后卵黄中间出现空泡,不久卵黄颗粒中出现线粒体、膜性物质、核糖体样颗粒、糖原颗粒和小的卵黄粒.由此可见,卵黄除了向胚胎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之外,还向胚胎细胞提供膜性物质和核糖体等.以上这些观察结果,对于丰富鱼类个体发育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茱黄小抱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余象煜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2,19(1):98-105,T002,T003
本文报道了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的形态和组织化学.山茱萸雄蕊的花药四室,纵裂.周缘细胞和与初生造孢细胞相邻的薄壁细胞共同参与了花药壁的形成.成熟花药的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细胞和绒毡层等五层细胞构成.绒毡层属变形绒毡层,成熟时具双核.花药发育后期形成外绒毡层膜.单列孢原细胞起源于花药原基的原表皮之下.小孢子母细胞由孢原细胞经造孢细胞发育而来,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间期开始积累胼胝质壁,至小孢子释放时消失,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3孔沟,表面具小的颗粒状纹饰.在药壁分化、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中,多糖物质的积累与消失是有一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黄鱼肝脏的结构特点, 采用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及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健康大黄鱼肝脏的组织学结构特征. 显微观察显示,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较薄的结缔组织被膜, 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明显, 中央静脉不发达, 肝细胞索(板)排列不规则; 肝血窦相互吻合成网络状; 肝内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伴行; 肝内胆管系统由胆小管、小叶内胆管、小叶间胆管和支胆管组成; 小叶间胆管常与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伴行; 胰腺组织弥散分布于肝实质中. 电镜观察显示, 大黄鱼肝细胞界限清晰, 单核; 细胞质分布有丰富的核糖体和线粒体, 内质网发达, 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大小不等的脂滴; 枯否氏细胞具伪足, 细胞质内含有吞噬泡; 贮脂细胞内含有大小不等的脂滴; 狄氏隙及胆小管腔内充满丰富的微绒毛. 大黄鱼肝脏组织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对龙骨蛏蚌的消化管、外套膜和鳃进行了观察研究,消化管包括唇瓣、食道、胃、盘旋肠、直肠以及肛门。消化管各段内表面均具有纤毛,纤毛密集细长;盘旋肠和直肠内表面还具有微绒毛;在食道、胃和盘旋肠内表面可见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夹杂在纤毛柱状细胞之间,呈棒状突起。外套膜内表皮呈不规则的板块状结构,具沟和嵴,沟嵴上分布有纤毛和微绒毛,纤毛柱状细胞间夹杂较多的分泌细胞;外表皮表面相对平滑,无明显的沟嵴,表面仅分布有微绒毛,未见大量分泌细胞和球状颗粒。鳃表面布满纤毛,每条鳃丝由前纤毛、前侧纤毛和侧纤毛组成,这些结构在食物的选择与运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龙骨蛏蚌的摄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义密花薹草组Carex sect. Confertiflorae s.l.(莎草科) 28种、1变种,共45个样品进行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种的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和气孔器分布具有稳定性,上、下表皮细胞多为长方形,少数为近方形或条形,垂周壁式样多为深波状,极少数为波状,气孔器多呈带状,成列分布于下表皮的纵脉间;(2)表皮细胞大小和气孔大小在种内有差异;(3)上表皮细胞具硅质乳突的情况仅见于狭义密花薹草组sect. Confertiflorae s.str.的东亚薹草C. benkei和亚澳薹草C. brownii;(4)表皮附属物分为刺突和刺毛,刺毛仅存在于狭义密花薹草组的斜果薹草C. obliquicarpa和反折果薹草C. retrofracta。根据叶表皮的各项性状,尚无法完全区分狭义密花薹草组sect. Confertiflorae s.str.和柔果薹草组sect. Molliculae Ohwi,但叶表皮各性状在一些近缘种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可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类群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贝类的贝壳是一种由碳酸钙晶体和有机质组成的高度有序的天然纳米复合材料,历来是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的微观结构、碳酸钙晶体构型以及有机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厚壳贻贝贝壳主要包含珍珠质层、肌棱柱层和斜棱柱层;不同层次的结构在外形、碳酸晶体构型、有机质分布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后闭壳肌-贝壳连接部位,肌肉与贝壳碳酸钙晶体之间由一层有机质膜连接,且该膜质地明显有别于珍珠质层表面的膜.厚壳贻贝各层结构中的蛋白质均以β-折叠为优势构象,且肌棱柱层中蛋白质的β-折叠含量最高.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贝壳的生物矿化机制以及肌肉-贝壳界面的无机相-有机相连接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薹草属广义菱形果薹草组Carexsect.Rhomboidales s.l.(莎草科)54种、2亚种、8变种,共76个样品进行了叶片表皮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在大多数种中表现出稳定性,上、下表皮细胞大多为长方形,少数为近方形、近圆形或长条形,其垂周壁式样多为深波状,少数为波状;气孔器在下表皮脉间呈列或随机分布,气孔的大小、气孔指数及密度在种内有差异;有些种具硅质乳突,而表皮附属物分为刺突和刺毛2种,刺突常出现在sect.Rhomboidales s.str.的成员中.根据表皮的各项性状尚无法区分sect.Rhomboidales s.str.和sect.Careyanae,叶表皮性状近缘种之间存在显著区别,可以作为区分种或种下类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GA和稀土对植物生长都有益,但配合使用可产生加合效应,比单独使用效果好.本文对加合效应初步研究结果说明,GA促进了α-淀粉酶的合成,稀土元素提高了β淀粉酶的活性,同时可以诱导一定量的GA形成,使α-淀粉酶的活性也有提高.所以GA和稀土混合使用对淀粉酶有加合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2.
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前线轨道相互作用及静电作用的协同关系解释碱土金属氧化物熔点的变化规律,对BeO的熔点小于MgO和CaO却大于SrO和BaO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电子结构原因分析.从硬度的定义导出离子晶体的硬度与离子间距离L的平方成反比,从而从晶体结构参数定量地解释了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硬度从BeO,MgO,CaO,SrO到BaO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甫江口附近水域潮位和潮流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文根据实测资料,较好地显示了杭州湾潮位类型和潮流类型的分布,其次,根据文中导出的公式结合雨江口附近岸线对全日分潮波和半日分潮波作用的不同,讨论了雨江口潮位类型和潮流类型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居住区开发建设的模式入手,指出了居住区街道空间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原因.通过对居住区街道空间的性质和特性的研究及设计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它对形成高品质住宅小区和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性,归纳了居住区街道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验结果表明,药壁组织,特别是毡绒层,影响花药培养的花粉去分化启动和诱导花粉愈合组织的形成.药壁的这种影响至少涉及下列两个方面:1)在花粉去分化中,药壁组织向花粉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2)通过药壁组织吸收、贮存和转化培养基中的外源物质,药壁起着花粉代谢库的作用.药壁的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药壁组织和花粉细胞发育的协调来实现的.在花药培养过程中,药壁组织,特别是毡绒层,必须存在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又必须能适时解体,这样才有利于花粉去分化.因此,药壁对花粉去分化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部分将取决于在花药离体时药壁的发育状况及其以后的发育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952-1987年甭江航道图和水文、泥沙资料,对河床纵剖面的形态特征、调整模式及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苗龄显著影响大豆子叶培养物器官分化的能力,其中3d苗龄子叶的器官分化率最高.BA促进不定芽和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作用没有改变苗龄对子叶器官发生的影响趋势.BA对器官发生的影响幅度随苗龄而异,表明不同苗龄子叶对BA的反应不同.子叶器官发生的适宜苗龄和BA生理影响幅度最大的苗龄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招标评标的模糊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招标评标的系统分析,建立了评标指标体系,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典型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苗龄显著影响大豆子叶培养物器官分化的能力,其中3d苗龄子叶的器官分化率最高.BA促进不定芽和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作用没有改变苗龄对子叶器官发生的影响趋势.BA对器官发生的影响幅度随苗龄而异,表明不同苗龄子叶对BA的反应不同.子叶器官发生的适宜苗龄和BA生理影响幅度最大的苗龄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0.
重新审视建筑历史理论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对国内几座有影响的建筑院校的调研,比较各个院校在这些问题及途径上的异同,分析其利弊,以期促进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体系教学的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