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苏勉曾 《大学化学》1999,14(5):55-57
1999年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进步教授、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周年,作为曾先生的学生,我们怀着敬意和深情回忆了曾先生光辉的一生和许多亲切感人的事迹,我们认为应该很好地纪念他、学习他的高贵品质,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和他开创的化学教育化学研究的事业。曾昭抡先生1899年5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湘乡县荷塘乡(现属双峰县),1915~1920年在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0~192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6~1931年在南京中央大…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中国化学会成立十周年,第八届理事会决定出版十周年纪念专刊,推举吴承洛、陈可忠、曾昭抡、戴安邦、高济宇五人为编辑,吴承洛任主编。这本纪念刊于1941年8月开始筹备,经过三年时间,方得印出。原拟单独出版后,考虑到与《化学》杂志的一贯联系,为有利于保存和查阅起见,决定作为《化学》期刊的专号,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历任所长简介第一任所长曾昭抡曾昭抡,字叔伟,1988年5月25日生于湖南湘乡。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公费留美,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  相似文献   

4.
正高小霞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化学家,是电分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今年恰逢先生100周年诞辰,为缅怀先生的高风亮节、学习与传承先生的治学思想,由她的学生们发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承办的"纪念高小霞院士诞辰100周年研讨会"于2019年9月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原高先生的学生、亲朋好友、兄弟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一代宗师——曾昭抡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简称《文集》一书于199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集》30余万字,收录60余篇文章,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曾先生的41篇遗作,下设6章,分别为:“出身书香世家 笃学立志报国”、“忧心民族危亡 奋力科教救国”、“投身民主运动 纵论时局风云”、“海外心系中华 归国义无反顾”、“肩负高教重任 坦诚献策进言”、“忍辱负重无怨悔 珞珈山上育英才”。第二部分是国家领导人和知…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年的时候,回首往事,有一种难言的感情冲动。20世纪中国在向民主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几历险。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波涛中努力前进,甚至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境遇中多不折服。曾先生在不算长的68年中既显赫又默默...  相似文献   

7.
1958年3月,刚刚到武汉大学上任的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刘仰峤接到北京电话,中央准备要曾昭抡教授来武大任教,刘仰峤和化学系党总支书记罗鸿运商量后同意接收。一方面以学校名义向曾先生发出邀请,另一方面指定管教学的副校长张勃川和罗鸿运定期与曾昭抡交流思想,安排曾先生住武大一区12号,帮助请保姆料理生活。4月,曾昭抡只身来武大报到。当时他心情十分沉重,唯一的希望是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倾注在业务上,继续完成他献身科教事业的毕生愿望。曾昭抡一到武大,就一天到晚泡在化学系资料室和校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查阅资料。每天他…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1月7日,"无机和稀土化学前沿学术研讨会暨徐光宪先生九十华诞庆祝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于2002年10月1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纪念傅鹰先生百年诞辰”活动致信北京大学。丁石孙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孙孚凌副主席和国家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傅鹰先生生前工作过的七所大学和科学院的代表及学生200余人出席大会。李岚清同志在信中说:“傅鹰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攀登、开拓创新;教学上锐意改革,坚持诲人不倦地为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10.
曾昭抡是中国化学会发起人之一,也是《中国化学会会志》创办人之一。该刊从创刊至1952年改为《化学学报》之前,一直由他担任总编辑。曾昭抡和张克忠也是《化学》杂志“中国化学撮要”一栏的主编每期皆有他亲自写的稿。这栏在当时我国的学术刊物中是最早出现的有系统的文摘。曾昭抡对学会刊物不仅十分热  相似文献   

11.
曾昭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并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化学学报》的前身)总编辑达20年之久。他热爱祖国,对我国化学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在1926年获...  相似文献   

12.
苏勉曾 《大学化学》1999,14(5):62-63
1899年5月25日 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湘乡县荷塘乡(现属双峰县)。为曾国藩五弟曾国璜的曾孙。父亲曾广祚是前清举人,母亲陈季英。兄弟姐妹13人,曾昭抡排行第二。1912年 就读于长沙雅礼大学堂预科。1915年 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0年 赴美留学,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曾昭抡聪慧勤奋,三年内修完四年的课程。其后转攻化学。1926年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有选择性的衍生物在醇类、酚类、胺类及硫醇鉴定中的应用》,获博士学位。1926年 夏天由美回国,在广州兵工厂任技师。1927年 …  相似文献   

13.
朱敬 《化学教育》2006,27(1):62-62
曾昭抡(1899~1967)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21世纪回顾这位百岁老人的足迹特别是他的轶事,历历在目,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4.
1997年5月23日,南开大学隆重召开了纪念杨石先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缅怀他的业绩,学习他的崇高思想和高尚品德。杨石先,浙江杭州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1931年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教授,与同仁同力建设化学系,确定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系的重点发展方向。他是现代化学在我国早期的播种人之一。“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并,迁往长沙。杨石先参加了长沙临时大学的筹建,其后联校迁往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杨石先被推选为联大理学院化学系和师范学院理化系…  相似文献   

15.
黄子卿(1900~1982)是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化学界的一代宗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于2000年5月4日为黄子卿教授诞辰100周年举行了座谈会,北京大学部分师生及有关单位代表和黄子卿先生的家属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化学》2002,17(6):54-54
第 5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院士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诞辰 1 0 0周年纪念大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1 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就“纪念傅鹰先生百年诞辰”活动致信北京大学。信中说 ,“傅鹰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攀登、开拓创新 ;教学上锐意改革 ,坚持诲人不倦地为学生上课。他拥护党的领导 ,以主人翁的态度向党进言献策 ,是党的真挚诤友。他刚正不阿 ,在逆境中仍坚持真理 ,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傅鹰先生的事迹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2月 8日是我国分子光谱学的先驱者、盐湖化学的奠基人、著名化学家柳大纲先生诞辰1 0 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纪念柳大纲先生在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中 ,为我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弘扬柳大纲先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拟联合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九三学社、仪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行纪念活动 ,追思柳大纲院士对我国化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做出的卓越贡献 ,弘扬创新精神 ,激励后学献身化学事业。为此 ,《化学学报》将出版纪念刊 ,特征集纪念学术论文稿件。  柳大纲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无机…  相似文献   

18.
郭保章 《大学化学》1999,14(5):59-62
我是曾昭抡先生的学生,跟先生接触时间不长,前后大约只有一年多。其间曾先生教我化工原理课程,我以学生干部身份参与民管列席系务会议。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曾先生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帘。我是194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的,而曾先生早于同年夏天乘船去美国了。据说是考察原子能。曾先生的名字在化学系是响亮的,化学系的一草一木莫不与先生有关。我所感兴趣的不是曾先生的学问和他的名气,而是他的许多轶事:曾先生身穿蓝布大褂,口中念念有词,走路快如风,对面不理人;雨天带伞不打开,不顾淋湿往前走;吃饭心不在焉,竟拿煤…  相似文献   

19.
《物理化学学报》2000,16(8):673
2000年5月4日下午,黄子卿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化学楼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十余个单位的三十多位来宾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领导、中老年教师及研究生近五十人参加了座谈会。核工业部肖伦、化学所黄志镗、北大化学学院邢其毅、冯新德、张滂、唐有祺、徐光宪和周其凤等八位院士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北大化学学院院长林建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领导张学书同志、物理化学研究所溶液室代表李芝芬教授、黄子卿教授生前的学生代表辽宁大学化学系杨家振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薛芳谕教授、九三学社…  相似文献   

20.
《大学化学》2004,19(4):1-1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大学化学》主编、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常文保于 2 0 0 4年 7月 6日 1 6时 1 5分在青岛参加“分析化学前沿暨纪念高小霞院士诞辰 85周年研讨会”期间不幸逝世 ,享年 6 5岁。  常文保教授 1 939年 7月生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 1 957年毕业于太原进山中学 ,1 96 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留校任教。 1 992年聘为教授 ,1 994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化学系分析教研室主任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院学位委员会主席 ,院教学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