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标题化合物是通过(NH_4)_2WS_4,CuCl_2·2H_2O在吡咤溶液中反应制得。晶体呈蓝色,属三斜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555(7),b=13.666(5),c=17.860(13),a=69.08(4)°β=87.39(5)°,γ=70.72(4)。V=2907(3),Z=1,D_m=2.56g cm~(-3).结构由Patterson法和Fourier法测出。对5692个收集到的独立衍射数据进行计算,最后R= 0.046.结构测定表明,晶体由W_(10)O_(32)~(4-),[CuCl(C_5H_5N)_4]~+,C_5H_5N和H_2O所组成。W_(10)O_(32)~(4-)的结构见图1,W原子处在O原子的八面体配位中,彼此共边和共顶点相连。[CuCl(C_5H_5N)_4]~+的结构见图2,Cu原子由1个Cl和4个N原子配位,呈略有变形的四方锥形,这种离子是首次报导。C_5H_5N和H_2O填入正负离子堆积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2.
标题化合物是通过(NH_4)_2WS_4, CuCl_2·2H_2O在吡咤溶液中反应制得。晶体呈蓝色, 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为:a=1.3555(7), b=1.3666(5), c=1.7860(13) nm, α=69.08(4)°, β=87.39(5)°, γ=70.72(4)。V=2.907(3) nm, Z=1, D_m=2.56 g cm~(-3)。结构由Patterson法和Fourier法测出。对5692个收集到的独立衍射数据进行计算, 最后R=0.046。结构测定表明, 晶体由W_(10)O_(32)~(4-), [CuCl(C_5H_5N)_4]~+, C_5H_5N和H_2O所组成。W_(10)O_(32)~(4-)的结构见图1, W原子处在O原子的八面体配位中, 彼此共边和共顶点相连。[CuCl(C_5H_5N)_4]~+的结构见图2, Cu原子由1个Cl和4个N原子配位, 呈略有变形的四方锥形, 这种离子是首次报导。C_5H_5N和H_2O填入正负离子堆积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型具有Pd—W键的双核化合物PdW(μ-Ph_2Ppy)_2(μ-CO)(CO)_2Cl_2·0.7CH_2Cl_2(Ph_2Ppy为2-二苯基膦基吡啶)。首次测定了具有Pd—W键化合物的晶体及分子结构,该晶体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a=14.616(3),b=15.289(1),c=17.676(1),β=97.29(1)°和Z=4。最终R值为0.081。 钯原子为d~9五配位构型,钨原子为d~5七配位构型,两者形式氧化数均为+1。Pd—W键距为2。819(5)。该分子为手性分子,属C_1点群。  相似文献   

4.
(NH_4)_2MoS_4、CuBr和(C_(16)H_(33))C_5H_5NBr·H_2O固相反应产物,经CH_2Cl_2/CH_3OH处理得黄色菱形晶体[C_5H_5N(C_(16)H_(33)]_4[Cu_4Br_8],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0.9762(2)nm,b=3.1948(4)nm,c=0.9143(2)nm,α=94.71(1)°,β=116.48(2)°,γ=92.54(1)°Z=1.晶体中含以Br~-为桥基连接的四核铜(Ⅰ)链状阴离子,四配位铜原子的Cu—Br平均距离为0.2664nm,三配位的钢原子的Cu—Br的平均距离为0.2517nm,铜原子间的距离为0.296~0.320nm.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碱溶液中获得组份为Na_4K[Cu(HIO_6)_2]·12H_2O晶体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a=6.108(2)(?),b=25.055(10)(?),c=14.716(7)(?),β=97.77(3)°,V=2231(2)(?)~3,D_c=2.555g/cm~3,Z=4.晶体中二个畸变的IO_5(OH)八面体与中心铜原子螯合,构成CuO_4平面;Cu—O平均键长为1.83(?);加上CuO_4平面上侧与铜原子形成弱配位的氧原子;共有五个氧原子与铜原子构成近似为C_(2v)点群对称的四方单锥多面体.在碱性水溶液中,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峰的衰减表明,[Cu(HIO_6)_2]~(5-)还原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6.
一定量的(NH_4)_2MoS_4与FeCl_3在乙二醇-乙二醇钠溶液中反应生成(Mo_2FeS_8O)[(C_4H_9)_4N]_3·HOCH_2CH_2OH。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16.889(6),b=16.617(8),c=24.527(9),β=99.66(3)°,V=6785.62,Z=4。用重原子法和Fourier叠代技术联用解出其晶体结构。并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程序修正,最后R=0.066,R_w=0.06。与有关晶体结构比较发现由于HOCH_2CH_2OH分子的存在明显地改变了晶体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C_6H_5)_3P]_2Cu}_2B_(12)H_(12)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 PI,晶胞参数为 a=12.134(3),b=15.521(3),c=11.236(3)(?);α=94.41(2)°,β=115.41(2)°,γ=103.47(2)°;Z=1.结构通过重原子 Patterson 及 Fourier 法解出,经块对角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对3699个独立衍射点的计算,最终偏离因子 R 为0.084.结构测定表明,硼笼阴离子 B_(12)H_(12)~(2-)位于晶体对称中心上,它通过两个螯合环■分别与以对称中心相联系的两个Cu(Ⅰ)原子配位,每个Cu(Ⅰ)原子进一步得到两个三苯基膦配位,形成近似四面体的配位结构.硼笼 B_(12)H_(12)~(2-)中的 B—B 平均键长为1.78■,B—H 为1.16■,Cu—P 和 Cu—B 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270(4)和2.39(2)■.在螯合环■■的两个三中心键 Cu—H—B 中,Cu—H 的距离为1.82和1.88■,螯合环的五个原子几乎完全共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η~5-Bz_5C_5MNa与氧化偶联试剂Fe_2(SO_4)_3/HOAc/H_2O的反应合成了含η~5-五苄基环戊二烯基配体的两个金属-金属单键化合物[η~5-Bz_5C_5(CO)_3M]_2(1:M=Mo;2:M=W),产率分别为45%和19%。1在沸腾的甲苯中可进一步脱羰而以98%的产率生成金属-金属三键化合物[η~5-Bz_5C_5(CO)_2Mo]_2(3)。1~3的结构均经碳氢分析,IR,~1H NMR和MS鉴定。3的结构尚被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晶体学数据:。α=1.1335(5),b=1.3823(4),c=2.1655(6)nm;β=102.33(3)°;V=3.315(2)nm~3;Z=2;D_x=1.34g/cm~3;F(000)=1380。  相似文献   

9.
有曲折Cu_4链的新原子簇化合物Cu_4(C_6H_5CS_2)_2·(C_6H_5CSS_2)_2(Py)_2是由苯荒酸与氯化铜在甲醇中反应,然后在吡啶中重结晶得到。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空间群C_(2h)~5—P2_2/n,结晶学参数:a=9.844(3),b=18.522(6),c=11.643(5),β=99.94(3)°,V=2090.5 3,z=2.2121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的偏差因子R=0.052。整个分子处在对称中心上。Cu_4链的四个铜原子共面,Cu—Cu键长为2.701和2.766,Cu(2)—Cu(1)—Cu'(1)夹角为86.7°。Cu_4链由苯荒酸和过硫代苯荒酸的硫原子桥连而形成。吡啶只参与Cu(1)的配位。如不考虑Cu—Cu键,Cu(1)的配位为变形的四面体构型,Cu(2)的配位为平面三角形构型。本文对芳香族二硫代羧酸与IB族元素的反应和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NH_4)_2MoS_4、FeCl_3和(C_4H_9)_4NBr在CH_3OH-CH_3ONa溶液中反应,得到了原子簇配合物[(C_4H_9)_4N]_2[Mo_2S_6O_2]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簇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空间群D_(2h)~(15)-P_(c a h),晶胞参数为a=15.876(3),6=17.786(6),c=31.90(1),V=9008.7~3,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得偏离因子R=0.0659,同时对簇合物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电化学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用(η^5-C5H5)2Mo2(CO)6和Fe3S2(CO)9在甲苯中的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混合金属原子簇化合物(η^5-C5H5)4Mo4Fe2-(μ3-S)5(CO)5.并用X-射线结构分析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原子簇的骨架是由[FeMo3S4]的类立方烷孪合[MoFe2S]的三角锥,它们之间共用一个Fe原子.  相似文献   

12.
六氢吡啶基二硫代甲酸钠盐、氯化亚铁及四硫代钼酸铵在二甲基甲酰胺及二氯甲烷中,经一步自兜反应,分别得到了[MoFe3S4(C5H10NCSS)5]DMF及[MoFe3S4(C5H10NCSS)5]CH2Cl2.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后者的晶体结构,比较了它与[MoFe3S4(Et2NCSS)5]^-结构特点的异同,同时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以及溶剂分子的置换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宋礼成  董庆  胡青眉 《化学学报》1991,49(11):1129-1135
由η^5^-RC5H4(CO)3MNa(1)(R=MeCO, MeO2C, EtO2C; M=Cr, Mo)与I3、三卤化磷(PX3, X=Cl, Br, I)、苯基二氯化膦或甲基二碘化胂反应, 可得金属卤化物η^5-RC6H4(CO)3MX(2a-2l)(M=Cr, X=I; M=Mo, X=Cl, Br, I)。鉴于1(R=MeO2C, M=Mo)与PCl3反应的中间物η^5-MeO2CC5H4(CO)3MoPCl2业已被析离, 并可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η^5-MeO2CC5H4(CO)3MoCl(2g), 因此1与三卤化磷、苯基二卤化膦或甲基二碘化胂生成金属卤化物的反应很可能经缩合及中间物分解两步简单反应, 2f(R=MeCO, M=Mo, X=I)为单斜晶系, a=0.6663(2), b=1.2364(6), c=1.5464(5)nm; β=99.02(3)°;V=1.2581nm^3; Dc=2.186g/cm^3; Z=4; F(000)=776; 空间各P21/c。  相似文献   

15.
斑蟊类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螯合剂, 本文研究了去甲斑蝥-5-烯酸(7-氧杂二环[2,2,1]-庚-5-烯-2,3-二羧酸)与一系列生命必需金属元素间结合能力, 与其它二元羧酸比较, 表现出很大的配位能力, 这是环氧原子参与配位所致, 它已由X射线分析证实. 研究了浓度, 酸度的影响, 这关系到一些配位体药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早酸铁(III)负载在HZSM-5和HY沸石上的性质和热分解,早酸铁(III)在沸石表面发生离解吸附,C2O[2-][4]与表面的Al配位,热分解时产生β峰,草酸铁(III)与HZSM-5沸石作用较弱,在氢气中500℃时的还原产物为α-Fe,而Fe2(C2O4)3-HY体系在氢气中500℃时除得到α-Fe外,还有少量高分散的零价铁和部分难以还原的铁离子。  相似文献   

17.
双齿含硫配位体,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盐与氯化亚铁及四硫代钼酸铵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经一步自兜反应得到(Et~4N)[MoFe~3S~4(Et~2NCSS)~5]CH~3CN(1).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表明1具有类立方烷骨架,核心价态为[MoFe~3S~4]^4^+,通过对1的阴离子结构分析,指出配位基的双齿螯合作用对化合物的稳定性及结构的影响。化学键理论计算也解释了阴离子中的主要键长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六个4, 4'-联吡啶桥联配合物: [M(TTA)~2(μ-4, 4'-bipy)]~n,[M=Mn(II), Fe(II), Co(II), Ni(II), Cu(II), Zn(II); 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经元素分析、IR、 1^H NMR和晶体结构分析, 确定配合物具有一维无限链状结构。Mn(II)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I, 晶胞参数: a=0.9549(2),b=0.9600(3), c=1.1556(3)nm, α=65.99(3), β=83.96(4), γ=68.89(3)°;V=0.9017(4)nm^3; Z=1; Dc=1.417g.cm^-3; μ=5.3cm^-1; F(000)=393; 最终R=0.067。Mn(II)处于畸变八面体配位环境中。由Cu(II)配合物的ESR谱近似了分子轨道系数和键合参数。Mn(II), Cu(II)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表明, 金属离子间磁行为服从Curie定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研究了混合簇合物(C5H5FeC5H4C2Ph)Co2(CO)6的结构, 由循环伏安结果, 分别讨论了簇合物中(C5H5FeC5H4和C2O2中心的成键性质,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 晶胞参数a=11.845(6), b=8.155(6), c=24.031(6)A, β=90.88°,晶胞中分子数Z=4, 密度Do=1.637g.cm^-^2, 分析了(C5H5FeC5H4C2Ph)Co2(CO)6的结构特点, 并从成键角度讨论了(RC2R^1)Co(CO)6类簇合物的结构随RC2R^1不同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由(NH~4)~2Mo~2S~12H~2O和(NH~4)(S~2CNC~4H~8)在PPh~3参与反应下,获得Mo~2S~4(S~2CNC~4H~8)~2化合物,对此二核钼簇合物进行了红外、电子光谱、电化学及单晶X射线结构表征,并尝试与多种金属化合物进行[2+1]反应,从反应产物的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了包括金属夺取端基S^2-形成Mo~2O~2S~2(S~2CNC~4H~8)~2化合物,Cu^+被氧化并夺取配体(S~2CNC~4H~8)^-形成Cu(S~2CNC~4H~8)~2以及Mo(V)还原为Mo(IV),S^2-氧化为(S~2)^2-而形成Mo~3(μ~3-S)(μ-S~2)~3[S~2CNC~4H~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