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在分析国外舰载机传统光学助降系统和雷达全自动盲降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给出基于舰载光电跟踪技术装备的光电助降系统的组成、配置、技术原理、技术指标,对光电助降系统中光电测量坐标系到甲板坐标系进行转换,对光电助降系统的测量误差和定位误差进行建模,在舰船无摇摆以及纵摇2周期20s,横摇10周期15s条件下,结合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分析摇摆姿态角误差、距离误差、跟踪测角误差对光电助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实验,给出舰载机距着舰点距离大于1 km和小于1 km时光电助降系统的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5.
多光路共窗口的现代光电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光电跟踪系统是集捕获、跟踪、瞄准于一体的大型光电设备 ,是当今光电技术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之一。对现代光电系统进行了一般综述 ,重点介绍了一种由可见光、红外、激光三种光路共窗口的光电跟踪仪 ,较详细的阐述了该系统的光机结构及工作原理。这种多光路共窗口的光电跟踪仪设计原理在试验中经过了验证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证明了三光合一共窗口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搭载于运动平台之光电跟踪系统控制回路的设计效率,以运动平台角扰动、目标运动特征以及系统跟踪误差指标为边界条件,基于系统建模和参数辨识,提出一种控制回路一体化设计方法,给出各环路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及一组经验公式,并以某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验证。在等效正弦125sin(0.4t) (mrad)角扰动环境下,对正弦输入200sin(t)/3 (mrad)的跟踪误差峰值不大于0.5 mrad,满足均方误差小于0.5 mrad的指标要求,表明该控制回路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光电跟踪系统中实时提取运动目标脱靶量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灰度直方图的Mean-shift 图像跟踪算法,对算法中目标模型与候选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改进,抑制了背景像素对目标跟踪产生的影响。算法在系统上位机Visual C+ + 6.0平台上实现,当光电跟踪系统捕获到运动目标后,利用Mean-shift图像跟踪算法跟踪运动目标,并实时将运动目标脱靶量作为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驱动跟踪器跟踪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可以实时、准确、有效地跟踪运动目标,使稳定后的脱靶量换算得到的角偏差量控制在30"之内。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评估电子对抗装备对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干扰效果,针对光电搜索跟踪系统工作过程中的搜索、捕获、跟踪三个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在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搜索阶段和捕获阶段,分别依据实施干扰前后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目标发现概率和捕获概率的变化来评估对系统的干扰效果。在跟踪阶段,以实施干扰后系统跟踪误差是否超出无干扰时正常跟踪精度的三倍来判定一次干扰是否有效,依据多次试验的干扰成功率来评估干扰效果和确定干扰效果的等级。 相似文献
12.
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电子稳像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机载光电跟踪系统高准确度陀螺平台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在深入分析视轴晃动与图像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机载平台的特点,确定了图像运动矢量的关系,忽略了次要因素,进一步简化了运算,提高了算法的准确度.将此算法应用于某歼击机的图像进行稳定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快速、稳定等优点,能够实现实时准确地稳定歼击机图像序列.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从系统工程出发。叙述光电跟踪仪在开发阶段采用VPD(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技术实现光电跟踪仪全数字化屏幕样机的方法和过程。介绍光电跟踪仪的组成、原理及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星载光电跟踪系统连续帧图像快速识别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星载光电跟踪系统对连续帧图像快速识别、准确定位的要求.在深入分析连续图像序列特性和星载光电跟踪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光电跟踪系统转台的角度变化信息,对图像序列进行帧间差值运算以获得目标残差图,并基于残差图和原始图像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识别定位算法,大大地减小了运算量.结合中值滤波和自适应波门跟踪算法,实现了运动目标的快速跟踪定位.通过对目标实测图像序列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快速、稳定等优点,能满足星载光电跟踪系统实时图像跟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光电实时跟踪系统在脱机运行时用户代码上电自动加载,采用了ROM Bootloader加载方式。为了将全部的用户代码(>1KB)拷贝到L2 RAM中运行,引入了二次引导过程。文中分别在Non-BIOS 系统和BIOS 系统下编写了二次引导程序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实验证明,基于TMS320C6416的光电实时跟踪自引导系统,满足了系统的性能要求,在实际系统中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