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双光束双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指甲、头发中的微量元素Cu、Zn、Fe、Mn及宏量元素Ca、Mg的含量,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指甲、头发中的元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笔者认为,这些元素的缺乏,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一定关联,代表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本营养水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5种元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84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的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铜,铁及宏量元素钙,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组血清中锌,铁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铜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3.
炎痛好与染料木素对Wistar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21 d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Cu、Zn、Fe、Mg的含量。发现染料木素疗效优于炎痛好,血清中Cu、Zn、Fe、Mg元素含量与正常大鼠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六月霜中总黄酮和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六月霜中总黄酮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六月霜中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六月霜中总黄酮含量为6%,Mn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用计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中的化学干扰效应.建立相应的关系函数,以标准增量法测定,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迭代求解,同时计算出主测素和干扰元素的含量,从而实现了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更为准确、快速、简便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的生化检验方法,应用改进的消化方法将血清充分消化,然后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清中钙、铁和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消化方法所得实验结果空白值低、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质控血清的测定含量与推荐值一致,3种元素的标准回归曲线相关系数r都在0.999以上,1200份健康人血清中钙、铁和锌的测定值与文献相同。该消化方法简单,准确,所需血清量少,适合用于大规模人群的营养流行病学检测。  相似文献   

7.
用HNO3-HCl溶解试样,在几个相同量的试液中,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依次递增的5种元素的标准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了Fe、Pb、Sb、Zn和Ni的含量,建立了优化的仪器测定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进行了干扰试验。结果表明,Fe、Pb、Sb等5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8.0%~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1.4%~2.5%。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改性粘土催化剂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无机天然粘土或用金属离子交换处理粘土制备的改性粘土作为固体酸催化剂 ,因其具有选择性好、廉价、易再生及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正成为目前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经离子交换制备的改性粘土应用于芳烃的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 ,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该改性固体酸催化剂中改性元素的含量常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但对改性粘土催化剂中改性元素的含量的测定却未见报道。微量铜的测定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本文对经铜元素改性的粘土催化剂进行处理 ,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直接测定了铜元素的含量[3…  相似文献   

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个不同产地橘红的元素含量,并比较了它们之间各种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化州橘红的Cu,Ca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产地橘红,而其它元素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用NaOH溶液溶解贻贝、牡蛎和黄鱼,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Cu、Pb、Cd、Zn、Cr等元素。所测元素含量与标准推荐值基本一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明显优于传统的酸溶法,满足海洋环境监测中生物体残毒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用原子吸收法对淮阴市区幼儿园316名健康儿童,进行了血清锌、铜含量的测定,建立了正常参考值范围。儿童血清锌、铜正常含量分别为0.941±0.210μg/mL、1.276±0.225μg/mL。儿童血清锌、铜在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黄芪及其水煎液中Cu、Mn、Zn、Fe、Se的测定和浸出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法对黄芪及其水煎液中的Cu、Mn、Zn、Fe进行了测定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的Se ,从而得出各元素的浸出率。结果表明五种元素的浸出率为 :Cu >Zn >Mn >Se >Fe。  相似文献   

13.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几种药渣中铁、锌、铜、锰元素含量,为药渣再利用提供依据。实验表明,不同药渣中铁、锌、铜、锰元素含量不同,同一药渣中各元素含量也不同,且药渣中铁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它几种元素;实验所测的药渣中平均含铁318.3mg/kg,锌、锰平均含量为34.31和39.13mg/kg。药渣中含有较为丰富的Fe,Zn,Cu,Mn元素,具有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吸波材料铁氧体以及影响铁氧体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因素,重点讨论了利用原子吸收法对尖晶石型铁氧体中钴、镍、锰、锌元素进行测定时,基体中不同含量的铁对锰、钴、镍、锌测量值的影响。对标准与样品含有相同基体时所测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在利用原子吸收法对含复杂基体的样品进行某元素测定时,标准溶液的基体与样品、空白中的基体保持一致,对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哺乳期母体内血、乳中锌、铁、钙三种元素含量的检测。探讨了用一定量的基体释放剂,取少量血液、乳液经大倍数稀释,直接于原子吸收仪上进行测定。此法快速、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6.
用酒石酸铵掩蔽岩石矿物中的Fe、Al、Ti、Ca、Mg等元素,在pN8.5以乙基黄原酸钾-甲基异丁酮萃取,用同一份有机相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Cu、Pb、Co、Ni、Ag、Cd。本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在没有用氘灯或塞曼效应扣背景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上测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适用于化探试样和硅酸盐、铁矿等岩石矿物分析。曾用此法测定GSD-1-GSD-8八个化探标样,质量均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参考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镉、铜的有关报导,采用APDC—DDTC/MIBK在小试管中同时萃取,富集、分离海洋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中待测元素,再用石墨炉平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有机相中的铅、镉、铜。铅、镉的测定灵敏度分别提高到管壁进样时的2.8和1.7倍,并消除了干  相似文献   

18.
血清中的微量铜是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元素。采用原子吸收法以及原子吸收与萃取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测定有如下报导:1967年,Parker等人把血清稀释后直接测定,Sunderma等人加TCA去血清中的蛋白质后进行测定,1971年,Delves等人加TCA去血清中蛋白质后用DDDC-MIBK体系萃取测定,1979年,Wawschinek  相似文献   

19.
测定微量血清铜、锌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单用重蒸馏氏倍稀释微量血清后,直接采用PE400型原子吸收仪,HGA700型石墨炉,测定血清中铜,锌浓度的新方法。本法用血量少,只用重蒸馏水稀释,标本不易受污染,测定结果稳定,与标准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本法可提高微量法测定铜,锌浓度的准确性,有助于末梢血微量元素测定方法在临床的推广,尤其适用于儿科病儿及需反复测定多种元素的病人。  相似文献   

20.
萝卜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河南豫北地区的三种萝卜中重金属元素。结果显示,该地区萝卜中铅含量较高,镉和汞含量极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