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我们需要重视传统的区域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做出一定的变革与创新,探索区域教研的新路径.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区域教研的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区域高中数学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以达到区域内教师深度交流,提升数学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之下,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当中,在教师的素养教育上发挥出很好的推动效力.特别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对GeoGebra软件的良好应用,可以大幅增强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成效.GeoGebra软件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完成数学的可视化课堂教学,创新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创新价值与融和意义.本文与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探讨了应怎样借助GeoGebra软件和高中数学的教学融合,建立可视化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4.
蔡毓燕 《数学之友》2023,(10):84-86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难度较高的学科,长期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学情绪.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也可以考虑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拓展数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精准掌握数学知识点,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为此,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际,积极探索研究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方式,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大数据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并对该模式下所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其课程理念部分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作了明确要求.提出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数学教育与劳动教育在教学中有效融合的途径,本文以2022年江苏中考试题为依托,将涉及劳动教育背景的题目归纳总结为三类,并就其具有的跨学科价值与教学启示进行案例研究.研究表明:融合道路上的困境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学生认知以及课程体系.相应地,促进融合的途径有挖掘数学学科中劳育的渗透点,完善课程体系以及提升教师教育技能.本研究为劳动教育融合数学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教学方案与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珠心算教学要向前开展,就要融人到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就要吸取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且与数学课程相适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创新珠心算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也是珠心算教学长盛不衰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行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是不断创新的产物,一方面,数学知识是在创新中不断完善的,同时数学知识又推动学习者继续创新.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等,是落实立德树人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一大探索.本文以STEM教育课程“导数的应用”为例,以高中数学知识为主线,对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并分析教学环节,以期对STEM课程的一体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彬 《中学数学》2023,(2):87-88
<正>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要求不断提升,教师需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模式是教学课程改革后推出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得更加透彻,也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并提升相互配合能力.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虽然学校强调分组教学的重要性,但素质教育对分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教学要求.本文中结合分组教学的概念,分析初中数学课堂中分组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1.
姜宁 《数学之友》2023,(2):19-21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和新课程教育的有效融合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两者的融合目标和内涵,运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创造出多样化的课堂情境,为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创新作出新的尝试,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概念教学环节进一步细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对数学概念教学模式予以创新式开发,加大创新教学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强化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区域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为基础,对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由模糊推理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状态的评价,最后作进一步的分析模型得到整合状态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伟 《中学数学》2022,(22):95-97
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学教育价值,离不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中以函数概念教学为例,通过创设丰富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概念和数学问题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伍春兰 《数学通报》2012,51(3):1-5,9
1 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21世纪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已成为一种现实.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1 对创新教学的思考 近十年来的课程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入创新教学的理念与教学思想.教学工作不同于通常的职业工作,教学需要用教师的不断创新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教师必须有能力把创新的目标转化为实际的创新行为,这一要求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青 《数学通报》2021,(3):18-2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要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明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内容体系形成中表现出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要求教师避免知识碎片化,实施整体教学、单元教学[1].如何进行整体教学,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际上,整体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与追求,没有统一模式,更不能简...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数学概念都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都起到关键性作用.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的根基,是学生摸清数学知识根源的重要起点.数学概念传递的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熟练掌握数学概念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数学题目的解答中,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学概念的作用.当今教育的关注点是素质教育,而数学学科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数学概念时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紧跟当前教育潮流,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提升数学概念教学的效率.下面将详细阐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8.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度融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与“自学·议论·引导”有效融合的策略有:(1)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独立自学创造有利条件;(2)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3)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4)利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5)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的数学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孙达  张静 《数学之友》2023,(15):14-15+20
我国教育对于数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而越来越高,除了学生对于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情况和能力外,教师还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促进两者的结合.实践性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显著的特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实验活动,因此,数学实验工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从而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实验工具,将数学文化渗透和融合,以此达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能力的目标,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赵靖 《中学数学》2012,(5):48-49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因而,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教学,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已经势在必行.体验式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