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0.1 mol/L的B-R底液(pH=4)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6 巯基嘌呤与二价铜离子配合物的导数还原峰,其峰电位为-0.40 V(vs.SCE),其二阶导数波高与6 巯基嘌呤溶液在 4×10-7~1×10-5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3×10-8 mol/L.该法可用于药物中 6 巯基嘌呤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 7%.对6 MP Cu2+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特别是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6—巯基嘌呤与镉(Ⅱ)的配合物极谱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0.025mol/L Na_2HPO_4-NaH_2PO_4(pH6.7)介质中,6—巯基嘌呤与镉离子的配合物可在-0.82V(vs SCE)产生灵敏的阴极化波。其二阶导数波高与6—巯基嘌呤浓度在8×10~(-7)~5X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7)mol/L。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等,可使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本文用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并建立了6—巯基嘌呤的测定方法,用于药物分析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 6 巯基嘌呤、硫唑嘌呤和 8 氮杂鸟嘌呤 3种抗癌嘌呤化合物的滤纸基质室温光分析新方法。详细探讨了影响其室温光发射的各种因素。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分别为 6 巯基嘌呤2 0~ 4 .0× 10 2 μmol/L ,1.3μmol/L ,4 .1% ;硫唑嘌呤 2 .0~ 6 .0× 10 2 μmol/L、1.2 μmol/L、3.8% ;8 氮杂鸟嘌呤1.1~ 2 .2× 10 2 μmol/L、7.4× 10 -2 μmol/L、1.3%。用该方法进行尿液中嘌呤化合物的回收测定 ,回收率为 96 .2 %~ 10 1.7% ;进行 6 MP在药片中的回收测定 ,回收率为 96 .2 %~ 10 2 .1%。  相似文献   

4.
三维荧光光谱法连续测定苯胺、二苯胺和N-甲基苯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苯胺、二苯胺、N-甲基苯胺的二维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提出了同时测定苯胺,二苯胺和N甲基苯胺的分析方法,它们的浓度分别在2.0×10~(-7)~5.0×10~(-6)mol/L,9.0×10~(-8)~7.4×10~(-6)mol/L,1.3×10~(-7)~2.0×10~(-8)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8.0×10~(-9)mol/L,1.0×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7%,7%.此方法用于混合样品和工业废水的分析,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酸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0×10 -8~8.0×10 -7mol/L ,检出限1.21×10 -8mol/L。  相似文献   

6.
以电化学法和光度法对酸性橙Ⅱ(AO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pH 7.2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AOⅡ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约为-0.69 V(vs.SCE),加入BSA后AOⅡ还原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BSA的电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下降值与BSA的浓度在5.0×10-8~1.0×10-5mol/L(r=0.9900~0.993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8mol/L。测定了AOⅡ与BSA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并对结合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法研究蛋白质和茜素红S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孙伟  焦奎  刘晓云 《分析化学》2002,30(3):312-314
在pH 4 .2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能形成一种红色的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复合物的形成使ARS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于BSA的测定 ,在 8.0× 10 -8~ 1.2× 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4 .3× 10 -8mol/L ,对结合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钒 荧光镓(LMG)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发现其在+0.81V(vs.SCE)的阳极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钒(V)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pH=4.3的0.26mol/L的HAc NH4Ac缓冲溶液中,于+0.4V富集,从+0.4至+1.4V以300mV/s线性扫描,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9~1.0×10-7mol/L(5.0×10-7mol/LLMG)和1.0×10-7~1.2×10-6mol/L(2.0×10-6mol/LLMG),检出限为1.0×10-9mol/L(S/N=3)。该法用于煤飞灰,粉煤灰和水样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同时测定了6种茶叶中的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的含量,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300 靘直径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检测电极为1.20 V(vs.SCE),在25 mmol/L硼酸盐25 mmol/L磷酸盐(pH 7.6)的混合运行缓冲液中,上述各组分在16 min内能完全分离。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在2×10-3mol/L~1×10-5 mol/L、5×10-5mol/L~5×10-7mol/L、2×10-4 mol/L~1×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分别为6×10-6mol/L、4×10-7mol/L和1×10-6mol/L。该法直接用于茶叶中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Mn~(2+)和Co~(2+)对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砂反应体系的混合荧光增敏作用。实验条件下,荧光增敏强度满足线性加和关系的范围是:Mn~(2+)浓度0~2.9×10~(-7)mol/L;Co~(2+)浓度0~8.8×10~(-7)mol/L;总浓度不超过1.0×10~(-6)mol/L。检出限量为Mn~(2+)4.5×10~(-9)mol/L和Co~(2+)1.4×10~(-8)mol/L。实现了Mn~(2+)和Co~(2+)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系统控制的薄层色谱自动点样装置,其中喷嘴和机械部分的制作比较实用。采用本文设计,能制出足以与商品仪器媲美的产品,且成本极低。  相似文献   

12.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构建传感器的一种新材料。综述了近5年来导电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动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真珠钙驱铅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真珠钙驱铅效果,给亚急性中毒的大鼠服用后,可增加铅从尿中排量,降低骨中蓄积量,对防治铅中毒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固定化酶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尺寸的特性,而且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不足,在固定化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在固定化酶领域使用的纳米复合载体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在固定化酶研究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硅基纳米复合材料、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不同材料对酶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免疫检测芯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ITO玻璃上设计制作了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以离散液滴为对象的免疫检测芯片,对芯片的液滴驱动特性、免疫反应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对小鼠IgG和羊抗鼠IgG-HRP进行了初步的免疫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100 V的时候,接触角测量值基本上和预测曲线吻合,在>100 V的情况下出现了接触角饱和现象,在芯片上实现了液滴操纵,120 V时得到最大平均速度为3.75 mm/s;该芯片可以实现免疫反应检测,所需样品体积为0.5 μL,检测时间约为20 min,对于羊抗鼠IgG-HRP实验系统的检测范围为0.1~20 mg/L.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固定L-天门冬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最适条件,并对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从不同固定化程序、缓冲液及保护剂等方面进行了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条件优化;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可达20%左右。固定化酶的最适范围变宽,由游离酶的最适pH=4~6变为pH=6~10。连续使用6次后仍可基本维持固定化酶的活力。固定化酶对胃蛋白酶的水解性也较游离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将制备好的氧化铝纳米通道经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使其表面修饰了氨基后,再在含生物素的缓冲溶液(pH 5.5)中反应12h,制成表面固定了生物素的氧化铝纳米通道,通道孔径约50nm。另取PVC管一段,在其顶端用PVC/THF混合液粘附制备好的聚合物膜,再将上述修饰好的氧化铝纳米通道用有机硅橡胶粘在敏感膜的底部,作为工作电极待用。以生物素-亲和素体系为模型,用经修饰的氧化铝纳米通道为识别载体进行电位法检测,实现了亲和素的检测。亲和素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范围内与相应的电位变化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05mg·L-1。试验结果验证了氧化铝纳米通道电位生物传感器测定生物大分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hasrecentlybeenappliedtothestudyoftheadsorptionoforganicandbiologicalmoleculesinvariousenvironments,includingliquidcrystal(LC),onsurface.Inparticular,4_n_alkyl4′cyanobiphenyls(mCB,wheremisthenumberofcarbonsinthealkylgroup)on…  相似文献   

20.
镍激活EB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抗补体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证实在试管内1~40mg/L NiSO4.6H2O(Ni)显著增强携带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组的三株类淋巴母细胞株的VCA、MA、EA、EBNA-2抗原表达.此外还发现1~20mg/L Ni能明显促进EBV转化人脐血B淋巴细胞的作用,当多次加Ni时促进效应更强,前者转化促进率为13.31%~46.6 1%,后者达22.70%~57.04%.以上结果表明,Ni具有激活 EBV的作用.EBV与鼻咽癌(NPC) 密切相关,广东 NPC高发区大米和饮水中 Ni的含量偏高,NPC患者血和头发中 Ni 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研究结果提示,EBV与 Ni相互作用可能是 N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