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业丹  魏群 《化学进展》2012,(10):2028-2039
钙调素(CaM)通过与数百种靶蛋白结合,调节众多钙信号通路参与的生理活动。钙调素与靶蛋白的结合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数年前就有多篇这方面的综述发表,最近的一篇发表于2006年。这之后的5、6年,又有大量钙调素-靶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以及新型的结合模式发表,这其中就包括本实验室发表的钙调素与钙调蛋白磷酸酶(CN)的钙调素结合区(CBD)结合的晶体结构,为不同于经典模式的X形二聚体。本文在前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成果,以及其他近5、6年新发表的结构,从经典包围型、其他包围型、伸展型、IQ基序相关、二聚体型、大分子参与的结合模式共6个类别,讨论了30多种钙调素-靶蛋白复合体的结构。这些多样的结合模式为钙调素调节功能的多样性提供了结构基础,也为解析结构未知的钙调素-靶蛋白复合体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纳米银/聚乙烯(nano-Ag/PE)复合体的电导率和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研究了其导电性质和在远红外区的反常吸收特性;结合有效介质理论和Drude理论,利用简化的公式对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电导率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纳米Ag及其表层氧化物的电导率信息.结果表明,nano-Ag/PE复合体的逾渗阈值在0.11附近(体积分数),n值接近4.5,偏离"普适性行为".这是由于颗粒表面的氧化层及颗粒隧穿导电效应所致.与此同时,nano-Ag/PE复合体在THz波段的反常吸收性质与表面氧化层有关.  相似文献   

3.
实验使用113只家兔。静脉注射三碘季胺酚,麻痹动物。记录内膝体单个神经元对于短声、短串声及短纯音的反应。当刺激杏仁复合体不同部位时,75个对短声有反应的内膝体神经元中有47个单位的反应受到了完全抑制(占62.7%)。这种抑制性影响的潜伏期为5—15毫秒,时程约为2—13毫秒。刺激杏仁核群的内侧核、中央核、外侧核时,在大脑的颞区及顶区皮层可以记录到潜伏期为1—2毫秒的诱发电位。最大振幅的诱发电位出现在Woolsey氏AI区。刺激Woolsey AI区同样能够抑制内膝体神经元对于声刺激的反应活动。此外,以1%普鲁卡因局部施加在听区皮层可以阻断刺激杏仁核群对于内膝体神经元放电的抑制性影响。基于以上事实,作者认为杏仁复合体对于内膝体单位活动的抑制影响可能是通过杏仁复合体——听区皮层——内膝体环路。本文并对这种抑制性影响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结合微透析技术测定急性力竭运动前后的大鼠下丘脑区细胞外液中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 急性力竭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区的细胞外液中的6种氨基酸(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有统计意义的增加, 这一结果显示了下丘脑区的氨基酸在应激过程中很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FePO4,净电荷和共价键级的计算结果都表明磷氧原子间作用力最强,锂氧原子间作用力最弱,有利于Li离子在晶格中的自由移动.以Li/LiFePO4锂离子电池的平均电压为3.2 V,和实验值3.4 V基本一致.态密度分析表明FePO4和LiFePO4都是典型的半导体,O原子轨道主要贡献总态密度靠费米能级价带一侧,Fe原子轨道主要贡献总态密度靠费米能级导带一侧.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双-(p-N,N-二甲氨基苄叉)酮DMBK和二苯基碘盐(DPIOF)复合,组成一种新型的电子转移光显色体系,DMBK/DPIOF复合体系在暗处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光作用下很快发生从激发态DMBK至DPIOF的电子转移,并伴随DMBK染料的褪色,测得DMBK光褪色速度的次序为:DMBA>DMBP>DMBH.与此同时,电子转移又引起新的光显色反应,对DMBA化合物,在700nm处出现新吸收峰。其光密度随光照时间而增长,然而,DMBP和DMBH体系这种光显色现象并未观察到,这可能由于它们的中间产物不能共平面的缘故,DMBA的光显色速度和最大密度明显取决于浓度和溶剂性质。本文对这种短波区光褪色和长波区光显色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逆行荧光物标记法和荧光组织化学的结合技术研究了大白鼠中缝大核(NRM)区的单胺能神经末梢的来源。结果证明,支配NRM的神经末梢来源于去甲肾上腺素(NA)能、5-羟色胺(5-HT)能和非单胺能三类神经元。NA能末梢主要起始于延脑网状外侧核(A1区)、下橄榄核背外侧区(A3区)、桥脑蓝斑核(A6区)的腹部、蓝斑下核(A7区)和中脑中缝背核(B7区)外侧区的NA能细胞。5-HT末梢主要发自于延脑中缝苍白核(B1区)、中缝暗核(B2区)、桥脑中缝核(B5-B6区)和中脑中缝核(B8-B9区)的少量5-HT细胞。非单胺能末梢主要来源于下橄榄核和脑干各个水平的网状结构,如延脑巨细胞网状核、桥脑网状尾核和中脑背被盖区腹外侧的神经细胞。对这些末梢可能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陈欣  陈西良 《化学研究》2010,21(2):49-57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石墨和碳黑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体,研究了复合体的导电和流变学性质.利用隧道逾渗模型对关键指数分别为4.4、6.4和2.9的三种复合体的"非普适性"导电行为进行了解释.与此同时,考察了颗粒类型和含量,以及剪切速率对复合体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储能模量在低频区出现"第二平台",而复合黏度则表现出强烈的剪切变稀行为,标志着颗粒在聚合物内部发生聚集形成了网络结构.与石墨和碳黑填充复合体相比,具有更高纵横比的多壁碳纳米管填充复合体具有更高的储能模量和复合黏度.基于Guth-Smallwood理论结合有效介近似的G′r分析结果表明,填充HDPE复合体系的流变学逾渗阈值和导电逾渗阈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层状铽氢氧化物(LTbH),采用离子交换法将萘普生(NPX)药物分子插层于LTbH层间,形成复合体。XRD结果表明,成功将NPX去质子后插入层间,在客体不同去质子程度时,NPX在层间可能为单层垂直和横向两种排布方式。SEM结果表明,LTbH前驱体和复合体均为片状形貌,但在不同程度形成聚集体。TG/DTA结果表明,插层后复合体热稳定性提高。荧光分析结果表明,NPX可吸收能量后传递给Tb~(3+)从而敏化其发光。NPX去质子程度越大,复合体的发光越强。利用层板的保护环境及荧光性质,制备得到的复合体可潜在应用于药物载体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B3LYP, 在6-31++G**基组水平研究使甘氨酸质子化所需的最少水分子数目, 然后讨论水合两性离子复合体的结构和性能, 进而计算了二水合甘氨酸中性分子复合体(2W-GN)到二水合甘氨酸两性离子复合体(2W-GZ)的过渡态, 得到如下结论: (1)两个水分子可以使甘氨酸质子化, 能够形成稳定的二水合两性离子复合体. (2)甘氨酸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 结合能较大, 复合体稳定; 在二水合甘氨酸复合体中, 水合甘氨酸中性分子比水合甘氨酸两性离子稳定. (3)由2W-GN到2W-GZ过程的反应活化能和氢键键能相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铁电光催化剂Bi_2MoO_6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建的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施加电场极化,来探究铁电极化对Bi_2MoO_6光催化剂活性提升的影响。未极化的Bi_2MoO_6在光照40 min时降解罗丹明B(RhB)的效率为57.6%,在光照150min时对双酚A(BPA)的降解效率为33.4%。在15 V电压下极化1.5 h的Bi_2MoO_6材料在相同条件下降解罗丹明B和双酚A的效率分别达到98.1%和79.2%,光催化活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光催化活性提升的原因归因于内部电场的增强。未极化的Bi_2MoO_6的内电场的铁电畴是无序、分布不均匀的,光生载流子非常容易发生体内复合。当外加电场极化Bi_2MoO_6时,Bi_2MoO_6的铁电畴趋于有序,极化方向趋于同一方向,表面一侧(C+区)产生正电荷,在另一侧(C-区)产生负电荷,从C-区指向C+区的极化电场推动光生电子和空穴分别迁移到C+和C-区域。这一过程促使光生电荷载流子快速从体内迁移至表面,提高和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和寿命,导致光催化活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构建了四对preS区有缺失突变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对这些突变体及我们以前构建的缺失突变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和产物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reS区的部分缺失并不影响羧端S区的基本结构和氨端preS区的表面分布性。当缺失preS1区滞留顺序(a.a.2—19)后,preS区对S区带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区域的掩蔽明显减弱。我们发现过长的preS区严重影响表面抗原蛋白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泌,除已知的滞留顺序外,preS1的另一区域(a.a.48—65)可能也有阻滞表面抗原蛋白分泌的作用,而preS2区对LS蛋白分泌的阻滞不起主要作用。preS1的肝细胞受体结合区(a.a.21—47)和S区直接融合所得蛋白性质稳定,分泌良好,有很强的抗preS1抗原性,是值得发展为新型疫苗的带preS1肝细胞受体结合区的表面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13.
幼鼠Sertoli细胞分泌一种刺激Leydig细胞合成雄激素的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幼鼠Sertoli和Leydig细胞单独或一起培养的方法研究了Sertoli细胞对Leydig细胞的局部影响。结果发现:(1)FSH和LH都能刺激胚胎和幼鼠的睾丸细胞雄激素的生物合成,最大的刺激作用是在生后3—5天;(2)幼鼠Sertoli细胞在FSH作用下分泌一种(些)物质,它能直接(只在幼龄期)或与LH协同刺激Leydig细胞雄激素的合成;(3)Sertoli刺激因子不是类固醇或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是一种热不稳定的多肽。这种因子可能对幼鼠Leydig细胞向成鼠Leydig细胞的分化和激素合成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糖代谢中两种重要的酶——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EC3.1.3.11)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焦磷酸化酶(尿苷三磷酸:α-D-葡萄糖1-磷酸尿基转移酶,EC2.7.7.9)在新糖源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叶肉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和不同叶龄叶片中酶活性的变化。本实验揭示:FDPase是一种膜束缚酶,它特异性地定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细胞质膜。在幼叶细胞中,FDPase定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在成叶细胞中,FDPase定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和细胞质膜。UDPG焦磷酸化酶以游离的形式分布于细胞基质中,以膜束缚的形式定位于高尔基扁平囊和高尔基小泡。本研究表明:叶绿体、细胞基质和高尔基复合体在甜菊苷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法(简称PIXE法)测定了高纯空气中的痕量元素。空气样品用过滤法采集,将过滤装置与空气气路联结,微粒法采集在核孔滤膜上,后端接空气流量计,控制流量在0.5 L/min,采集2~4 h。然后用PIXE测定。此法适于分析微区样品中的痕量金属杂质。Cr、Fe、Cu、Zn的检测下限小于0.1ng/cm~2,标样由美国微物质公司(Micromatter Co.U.S.A.)提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粘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体系的剪切稳定性和HPAM剪切降解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体系的封堵性能及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体系随剪切速率增加,其对1.2μm的核孔膜的封堵能力降低.HPAM稀溶液剪切降解后再与AlCit反应,低剪切速率对其封堵性能影响较小,而高剪切速率会使得其封堵性能大大降低.HPAM/AlCit交联体系和HPAM剪切降解后形成的交联体系的封堵性能下降的原因是HPAM/AlCit交联体系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和HPAM中高分子线团的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层状钇氢氧化物(LYH)复合体FN/OS-LYH(FN为荧光素,OS为1-辛烷磺酸钠),研究了复合体的光致发光性能及剥离态胶体对Hg~(2+)的荧光识别性能。固态下,FN的钠盐不发光,FN/OS-LYH复合体发射黄绿光(564 nm);甲酰胺中,剥离为胶体悬浮液后,复合体发射绿光(540 nm,即剥离后蓝移24 nm),比FN阴离子的发射(572 nm)蓝移32 nm。复合体对高毒性Hg~(2+)具有很好的荧光识别能力,优于其他离子(Mg~(2+),Ni~(2+),Co~(2+),Cu~(2+),Zn~(2+),Pb~(2+)和Cd~(2+))。复合体加入Hg~(2+)后发生荧光淬灭,Hg~(2+)检测限为2.73×10-7mol·L-1,淬灭常数(Ksv)为4.82×102 L·mol-1。  相似文献   

18.
蛇胸腺中的APUD细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Grimelius嗜银法,显示出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a)胸腺中存在一些含嗜银颗粒的细胞,主要分布于髓质。细胞单个或几个成团分布,细胞多呈卵圆形、椭圆形或锥体形、长径约为7—18μm.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嗜银细胞呈5-羟色胺阳性反应,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游离核糖体较丰富,粗面内质网片段和线粒体少。Golgi复合体不发达。主要特点是细胞中含有许多致密的小分泌颗粒。颗粒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约100—600nm。其中有些细胞的颗粒具有粒芯和晕轮。根据以上特性,作者认为这些细胞应属于APUD系统。最后,还讨论了这类细胞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SEM研究PET核孔膜的光接枝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ET核孔膜为基材 ,二苯甲酮为引发剂 ,采用光接枝方法实现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核孔膜上的接枝 ,用扫描电镜 (SEM)直接观察了接枝前后膜的表面形貌 ,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接枝位置和接枝效果的影响 .发现膜材料本身特性和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位置和接枝效果有较大影响 .通过光接枝能够实现膜孔的封盖、缩小、填堵等不同的效果 .采用正侧涂布法反应 ,标准直孔 ,特别是小孔径膜 (0 4 μm) ,不利于孔内的接枝 ,接枝主要在膜的表面 ,从而产生孔封盖效应 .双锥形的非标准直孔 ,由于孔壁的受光性好 ,容易发生孔壁上的接枝从而被填充 .大孔径的膜 (5 μm) ,需要加入交联剂才能在孔壁上形成厚的接枝层 .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应方法 背侧吸附法 ,反应液依靠毛细作用由膜的底部吸入膜孔 ,膜的向光侧表面不存在反应液 ,接枝只发生在膜孔内 ,从而得到很好的填孔效果 .  相似文献   

20.
采用煅烧的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sulfate-modified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STBBFS)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Cr(VI)-柠檬酸[Cr(VI)-CA]复合体系和Cr(VI)-柠檬酸-硝酸铁[Cr(VI)-CA-FN]复合体系对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不同复合体系对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促进作用按Cr(VI)-CA-FN复合体系>Cr(VI)-CA复合体系>Cr(VI)单一体系增强.Cr(VI)-CA复合体系在pH=2.5,反应50 min后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为0.426 mg·min-1·g-1时将溶液中的Cr(VI)全部还原;而Cr(VI)-CA-FN复合体系在pH=2.5,反应16 min后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为1.2425 mg·min-1·g-1时将溶液中的Cr(VI)全部还原.两种复合体系中,Cr(VI)离子的光催化还原过程都遵循L-H动力学规律,虽然加入CA和FN后,降低了吸附对光催化还原Cr(VI)的影响,但是Cr(VI)吸附至催化剂表面仍然是整个反应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