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开发新的快速、高效、灵敏的手性分离分析方法对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药物的药理研究、对映体的纯度分析以及环境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和表面易修饰等优点,因而可作为理想的载体用于手性色谱领域;由于导带电子的集体震荡而产生的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荧光和催化性能等,使得金属纳米粒子在光学、电化学等手性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和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该文对近年来不同类型金属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量子点、磁性纳米粒子等)在手性分离和手性识别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具备手性识别作用的环糊精聚合物为手性选择剂, 以石墨烯为手性放大材料, 通过层层修饰的方法构建了石墨烯基环糊精聚合膜电位识别传感器. 由所构建的传感器测得的组氨酸对映体的氧化峰电位存在明显的差异, 电位差值近100 mV, 且不同比例的组氨酸对映体混合溶液的氧化峰电位值与对映体过量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据此, 建立了一种通过电位同时识别组氨酸对映体两组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2012,(12):1954
快速、准确地识别对映体在疾病诊断、药物筛选以及手性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对映体具有几乎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其精确测定往往依赖于预分离技术,这不仅需要昂贵的仪器,还非常耗时。荧光技术是一种快速、实时、高灵敏的分析手段。利用荧光法测定对映体引起了分析化学家的研究兴趣。理论上说,有两种方案可实现  相似文献   

4.
刘昆元  王亚 《分析化学》1992,20(6):728-734
对映体选择性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是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作为作者关于这一课题研究报道的开篇,综述了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对映体选择性化学传感器和作为其敏感材料的手性识别载体的研究概况,概述了其发展方面及有关问题,收引参考文献67篇。  相似文献   

5.
以铜(Ⅱ)-L-谷氨酸络合物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氨基酸的手性对映体拆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拆分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的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使用10 mmol/L NH4AC(pH 5.0),5 mmol/L CuSO4和10 mmol/L L-谷氨酸的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苯丙氨酸、酪氨酸手性对映体;色氨酸手性对映体也得到部分分离;考察了电泳缓冲液组成、pH值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手性识别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体系中许多物理、化学、生物功能的产生都起源于分子手征性的精确识别与严格匹配.近二三十年来,对药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对映体的不同生物活性及其代谢过程的深入了解,促进了手性分离与不对称合成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高效地分离对映体,以及对手性催化剂进行有效地筛选,迫切需要发展高速灵敏的方法,用于测定对映体的纯度.  相似文献   

7.
乙酰化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拆分测定肾上腺素类对映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中毒性休克或心肌骤停等的治疗。由于药物对映体之间在药理、毒理和临床疗效等方面常存在较大差异,故拆分肾上腺素类对映体,建立简便而特异的药物对映体测定方法在药物及临床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采用乙酰化-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反相直接拆分肾上腺素类对映体,系统研究流动相组成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使分析过程直接、快速、灵敏。可望用于肾上腺素类药物对映体的分离测定。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SHIMADZ…  相似文献   

8.
李明  陈焕文  刘志强  刘淑莹  金钦汉 《化学进展》2006,18(10):1369-1374
质谱动力学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的方法获得含有手性化合物、并由过渡金属离子连接的复合物,然后进行碰撞诱导解离,两种解离途径的解离速率与混合物的对映体组成相关,进而可进行手性化合物光学纯度的测定。与其它常见手性测定方法相比,质谱动力学方法无需湿法化学处理和色谱分离步骤,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对质谱动力学方法用于手性化合物对映体过量值测定的原理、改进方法、应用领域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手性化合物在制药、不对称合成、生物科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应用的增长,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快速、灵敏的对映异构体检测技术。手性荧光传感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发展了很多手性荧光传感器并对手性化合物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该文综述了以1,1'-联-2-萘酚衍生物、杯芳烃衍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金属有机多孔材料为骨架的手性荧光传感器,总结了其在手性化合物识别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手性荧光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宏 《色谱》1992,10(3):137-140
1966年Gil-Av等人首次用手性固定相在毛细管柱上分离了氨基酸对映体。至今这种方法已发展为研究和分离对映体的一种重要技术,并愈来愈多地用于天然产物绝对构象(外激素、香料成分等)的测定,不对称选择合成中对映体纯度及过剩量测定,手性药物中对映体纯度的测定,手性化合物在化学转移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气相色谱中用于分离对映体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分子中含有手性结构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入环境介质,对其环境界面过程及生态安全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手性PO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消旋体水平上,在对映体层面研究环境中手性POPs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手性POPs不同对映体在生物学效应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手性POPs环境行为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映体选择性效应更应值得重视.本文将在对映体水平上对手性POPs在各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生物体内的富集以及毒理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铜(Ⅱ)-L-谷氨酸络合物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氨基酸的手性对映体拆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拆分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的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使用10mmol/L NH4AC(pH5.0),5mmol/L CuSO4和10mmol/L L-谷氨酸的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苯丙氨酸、酪氨酸手性对映体;色氨酸手性对映体也得到部分分离;考察了电泳缓冲液组成、pH值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替考拉宁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T-CSP),建立了T-CSP反相液相色谱直接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柱温以及流动相流速对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的影响。研究发现,用甲醇作有机改性剂比乙腈更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柱温的升高,对映体的保留时间缩短,同时分离因子和分离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流速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采用T-CSP色谱柱(150 mm×4.6 mm i.d.,5 μm),以甲醇-水(体积比为35∶65)为流动相,在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柱温20 ℃的条件下,泮托拉唑钠对映体获得了近于基线的分离,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万古霉素和1,6-己二异腈酸酯为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砜基膜上制备了万古霉素手性高分子膜.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膜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苯甘氨酸的手性拆分,通过优化单体摩尔比、界面聚合时间及外消旋体溶液浓度等分离参数,可达到超过70%的D-苯甘氨酸对映体过剩值的手性分离.通过比较研究手性膜吸附、固相萃取、膜色谱、膜渗析和膜超滤过程,发现手性膜上优先吸附的对映体L-苯甘氨酸并不是各种模式下优先透过的对映体,结合外消旋体的缔合特性,提出了"吸附-缔合-扩散"的手性膜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手性溶剂法测定2,4-滴丙酸的^1H、^13C谱,在满足NMR准确定量所要求的分离度和信噪比的条件下,能准确测定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纯度。比较了以对映体百分含量(R%)和对映体过量(ee)表示手性农药的对映体纯度的差别,发现以对映体百分含量代替对映体过量来表示手性农药的对映体纯度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联萘酚是具有手性的药物中间体,其对映体的拆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6种不同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并进一步对流动相配比、柱温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IRALPAK?IA手性柱对联萘酚对映体有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流动相为甲醇-1% 乙酸(90:10,...  相似文献   

17.
拟除虫菊酯农药和氰戊菊酸手性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相色谱,对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3种拟除虫菊酯的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其中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可直接在Chiralcel OD柱上实现对映体分离.对氰戊菊酯,采用非手性和手性HPLC相结合,也成功实现了4个异构体的有效分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通过衍生化法,在β-DEX120手性柱上成功分离了氰戊菊酸的两个对映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加标土壤样品中的氰戊菊酸进行了对映体测定,验证了手性分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使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三七素对映体,并探讨了影响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HPLC法利用手性固定相进行直接拆分,无法实现对映体的完全分离;GC法和HPLC的手性试剂衍生化法均可对三七素对映体进行较好的分离。但GC法由于衍生化过程中副产物的存在,干扰了对映体的准确定量。手性试剂衍生化HPLC法,以邻苯二甲醛、N-酰化-L-半胱氨酸为衍生化试剂,反应得到的三七素对映体的衍生物在ODS柱上分离良好,且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9.
以R,S-1,1′-2-联萘酚对映体为手性客体分子, 采用荧光探针法详细研究了各种醇对β-环糊精/(R或S)-1,1′-2-联萘酚对映体的手性包络和手性荧光猝灭等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醇的存在可显著影响R,S-1,1′-2-联萘酚对映体与β-环糊精形成包络物的包络形式和包络常数. 通过与该对映体的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醇等第三客体分子可显著影响环糊精对对映体化合物的手性选择性和分离度.  相似文献   

20.
万宏  欧庆瑜 《化学学报》1993,51(8):798-803
合成了全戊基化和部分戊基化三氟乙酰化的两种α-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制备出柱效在3500塔片/m以上的高效手性毛细管柱,分离了一些对映体及不对称合成中的中间体,如α-苯乙胺,α-苯丙胺、酒石酸酯和缩酮等.结果表明,三氟乙酰化的α-环糊精衍生和的对手性醇、胺和酯等对映体的选择性比全戊基化的环糊精高.对映体中引入的衍生化基团对选择性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