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近代力学、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是国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 钱学森学术思想富于前瞻性和创造性,着眼点极具战略性, 其学术成就既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又显示了超凡的智慧, 处处展现着他倡导的技术科学所特有的风格.钱老思考和研究的视野横跨了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发展,曾先后提出``技术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等创新概念.钱学森先生的不幸逝世, 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在沉痛哀悼钱老之际, 为了继承钱老的遗志,大力弘扬钱学森学术思想, 特出版本专辑. 在此专辑中,本刊特将过去曾经启迪过许多青年学子,但是未用中文发表过的钱老在1947年为国内几所大学所做的经典演讲``工程和工程科学'译成中文刊出,供力学界同仁, 特别是当代青年们学习.为了能更深刻地领会钱老的学术思想,我们特邀了钱老60年前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郑哲敏先生撰写了回顾钱学森先生居留国外时期对力学的贡献的文章,以期帮助大家深入认识钱先生的科学贡献.本刊还发表了钱老当年的学生、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耀祖先生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院士的深情缅怀文章.钱老生前对于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的开拓曾给予特别的关注,为了能够实现钱老的遗愿,本刊特邀崔尔杰院士、姜宗林研究员和孟庆国研究员主编了``近空间飞行器中的重大力学问题'专题综述论文8篇.   相似文献   

2.
武佳丽 《力学进展》2009,39(6):784-785
2009年10月31日早晨,力学所的创始人、我们的首任所长钱学森先生在京逝世,又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获知钱老逝世的噩耗后,力学所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10月31日,力学所领导立刻部署钱老悼念活动,组织人员制作悼念钱老的专题网站。所内主楼、综合楼、篮球场前都挂起了沉痛悼念钱学森所长的大横幅,制作了深切缅怀力学所首任所长钱学森先生的专题宣传栏,开放了钱学森办公室,以各种形式表达我们对钱老离去的万分悲痛和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力学与实践》2011,33(6):93-93
2011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院内热闹非凡,来自全国九所中学的小力学爱好者们共聚一堂,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中科院力学所杯)'. 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承办. 该活动是力学所为纪念首任所长钱学森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之一,正值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发射和对接之际,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来自北大附中、北京三十五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海淀实验中学、清华附中、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山东博兴一中、首师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共计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邀请赛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克勤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郑哲敏,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冯西桥,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副主任汤亚南、刘俊丽,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李子恒、徐丹、苑京海、单俏等出席了开幕式. 冯西桥致开幕词. 他首先对参赛学校代表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主办单位中科院力学所表示衷心感谢. 他简单介绍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他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扩大力学知识视野,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作为钱老的学生郑哲敏先生很高兴跟大家分享钱老的事迹. 郑先生首先简单介绍了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从最初的学习火车头专业到后来在美国学习航空航天,师从冯·卡门,参与第一枚Corporal探空火箭的研制,直到回国创建力学所,钱老的很多方面都值得大家学习. 对于中学生的教育,郑先生提出应该重视两个方面,一个是诚实守信,另一个是勤奋进取. 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和终生不断求知的思想,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学习进步. 郑先生的讲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师生,使大家深刻的体会到了钱学森先生的精神所在,让大家受益匪浅. 经过一天紧张的比赛,共决出了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 个. 山东博兴一中获得特等奖,北京三十五中和海淀实验中学获得一等奖. 闭幕式上,朱克勤教授对比赛进行了总结并做了题为``从力学经典实验谈起 ------写给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的报告.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组前来拍摄整个竞赛过程,将于12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4.
佘振苏  陈曦 《力学进展》2009,39(4):511-512
在第3届国际流体物理会议召开的间隙,"湍流973项目实验标模研讨会"于2009年6月15~19日在四川九寨沟"九寨天堂"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该项目是2009年开始启动的科技部综合交叉领域973项目:"飞行器气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由北京大学、航天11院、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中科院力学所、国防科大等7所单位联合承担.  相似文献   

5.
梅凤翔 《力学与实践》2010,32(3):111-112
介绍法国力学家Appell巨著的前两卷,以及他对理论力学的贡献,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几点评论.  相似文献   

6.
《力学与实践》1999,21(4):78-78
一、宗旨为了弘扬中国力学的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展示中国和世界在力学各主要领域的发展、探讨力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问题,中国力学学会将在2000年这一新世纪开端之际,召开以"力学2000"为题的大型学术会议.欢迎广大力学工作者积极参加,同时欢迎其它相关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力学与实践》1999,21(4):78
一、宗旨为了弘扬中国力学的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展示中国和世界在力学各主要领域的发展、探讨力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问题,中国力学学会将在2000年这一新世纪开端之际,召开以"力学2000"为题的大型学术会议.欢迎广大力学工作者积极参加,同时欢迎其它相关学科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实验与力学——————力学史杂谈之十六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讨论了实验与力学发展的关系. 并且引述了力学发展早期的一些著名实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8国际实验力学会议的基本情况.大会报告内容涉及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激光干涉测量、光栅应变传感技术、非制冷型红外探测技术等当今实验力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以及其它科学领域的发展对实验力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微纳米和多尺度力学问题的研究给实验力学提出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分会场邀请报告和交流论文也充分展示了实验力学各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力学的永恒魅力与贡献——————与时俱进的船舶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生 《力学进展》2003,33(1):41-55
船舶力学是一个与船舶工程紧密结合的力学领域.作为力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自身较为系统的专业格局,并且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结合当代船舶与船舶技术演进的概况,尤其是近年来超越传统的快速发展,简述了船舶力学所面临的需求及所做出的贡献.本文并对船舶力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与热点问题,择要作了概括的、远非全面的介绍,对其发展总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毫无疑问,船舶类型的每一步更新与发展,都包含着在船舶力学的领域中认识与把握船舶所遭受的随机、复杂、险恶的环境载荷,改进航行性能,保证船体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凡是船舶力学研究最活跃的地方,往往就是需求最明确,船舶新技术出现最快的地方.可以说,现代船舶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历史,船舶力学是船舶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而船舶的工程需求又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基石,两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在人类的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频频更新,改变着船舶与海上运输的面貌,同时船舶力学发展的历史也将翻到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朱如曾 《力学进展》2005,35(4):467-471
我与谈镐生院士的交往始于北京西单旧书店里.那是1971年文革极左的艰难岁月,当时我因政审不合格,被七机部二院下放在北京长辛店农场劳动待分配,准备被发落到边远地区,所以每个周末我都一次不拉地赶去西单、前门和王府井的中国书店旧书门市部,选购数理力学方面的旧书准备带走.  相似文献   

12.
生物力学与基因-献给周培源教授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元桢 《力学进展》2002,32(4):484-494
生物界包罗万象,其中有力的作用,所以有生物力学.自Galileo,Harvey, Boreli, Hooke, Euler,Young等创始以来,生物力学阐明了鸟飞鱼游,人体运动,血液循环,人工脏器等,对人世社会,有所贡献.生物力学的基础是质点力学,传统地用连续体力学的概念来简化.但近年做生物组织在应力的作用下改造的问题,引起了必须更改传统连续体力学的几个公理的问题.我们将仔细讨论这些公理,然后指出新公理存在的理由,是由于基因在细胞里的日常工作.基因不单主宰遗传,变异;并且忙着控制日常生活.不过,现在仅见其端倪.详细的情形,要等将来来阐发了.   相似文献   

13.
刘俊丽 《力学与实践》2023,45(6):1429-1438

朱照宣先生(1930—2022)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本文简要介绍了朱照宣先生的生平,回顾了朱先生为《力学与实践》所做的一些代表性的工作,以及先生对笔者在编辑工作、科普写作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再通过对朱照宣先生自1977年来工作笔记的介绍,辅以丰富的事例,阐明朱先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力学人才的培养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编著等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承康 《力学学报》1999,31(4):385-388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他耕耘在空气动力学前沿,为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做出贡献.在回国工作的12年间,他积极参加规划我国力学发展蓝图,培育力学人才,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他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贡献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先驱.郭永怀先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谦虚质朴、无私奉献,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郭永怀先生是《力学学报》第二任主编.在他的主持下,《力学学报》从创刊初期就具有很高的学术起点和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声誉.这里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郭先生的光辉一生,并刊出他的学生们的一些论文,以表达我们对这位主编的怀念和崇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长王仁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对《力学与实践》杂志给予了极大的关心.现发表本刊王振东主编的文章,以纪念王仁理事长逝世一周年.  相似文献   

16.
吴承康 《力学学报》2018,50(6):1279-1282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 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 他耕耘在空气动力学前沿, 为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做出贡献. 在回国工作的12 年间, 他积极参加规划我国力学发展蓝图, 培育力学人才, 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他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贡献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 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先驱. 郭永怀先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谦虚质朴、无私奉献, 他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 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郭永怀先生是《力学学报》第二任主编. 在他的主持下,《力学学报》从创刊初期就具有很高的学术起点和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声誉. 这里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郭先生的光辉一生, 并刊出他的学生们的一些论文, 以表达我们对这位主编的怀念和崇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力学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近代力学和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先生.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18.
吴耀祖 《力学进展》2009,39(6):652-653
我们现在恳切热诚地来追悼纪念钱学森先生. 他是一位不同凡响极富传奇性的伟人.他也是一位国家的英雄. 他是神童, 多才多艺. 对人文艺术修养, 深入浅出.对数学/物理/工程, 贡献丰硕. 有此坚广基础, 乃成两弹一星元勋,乃有安国保家的建树. 有安乐, 悠然见赏. 有苦难, 不扰清神. 仁者有勇, 勇者不惧,人定胜天. 外面狂风暴雨, 家里温暖平安. 他赐给世界的至宝, 能妙手启发教导来者.此中有真义, 欲辩已忘言.   相似文献   

19.
郑哲敏 《力学进展》2009,39(6):650-651
钱学森先生离我们而去,我国失去了一位科学巨人,我们力学界失去了一位大师,我也失去一位跟随整整60年的恩师. 钱先生在美国期间在力学和火箭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对国际力学和航空航天学术界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论文的原创性、超前性、深刻性、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