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A区块L井区聚驱后仍有一定量剩余油密集区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该区域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对进一步加密井网后聚驱挖潜剩余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设计并优选了聚驱开发方案.研究表明,通过进一步加密井网后聚驱的方法来挖潜L井区的剩余油是可行的,优选出最佳聚驱段塞组合方案聚驱阶段采出程度为6.68%,采收率为54.42%,与常规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了5.02%.  相似文献   

2.
聚驱后油田剩余油潜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合考虑剩余油饱和度、厚度、渗透率、孔隙度、相带、原始含油饱和度、注水井距离等7个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块为例,计算了该区块8个沉积聚驱后剩余油潜力,并分析聚驱后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聚驱后仍有比较大的剩余油潜力;聚驱后剩余油潜力主要集中在高渗透、厚度较大、剩余油饱和度较高、河道砂等高级别沉积相带的区域;聚驱后在潜力值为0~0.2区间内的剩余油储量很小,潜力值为0.4~0.6区间内的剩余油储量最大,而潜力值为0.6~0.8区间内剩余油储量次之.  相似文献   

3.
萨尔图油层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阶段,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及聚驱开发过程中生产井压裂时机的选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潜力分布情况,同时针对高含水期聚驱油藏,分别在见效初期、含水低值和含水回升三个阶段进行压裂措施开发效果预测,确定了注聚过程中的压裂最佳时机为含水低值阶段.为高含水期聚驱油藏开发过程中剩余油挖潜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对矿场压裂措施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是保障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创新性的提出压裂驱油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砂体类型多、储层物性差,在开发过程中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零散、吸附量大,化学驱难度大.因此创新性的提出了"压裂驱油"技术,通过压裂造长缝形成高速通道,将高效驱油剂经裂缝快速送至剩余油富集部位,边压裂造缝边沿程上下滤失,减少化学剂与地层之间接触时间和接触距离,以解决注入过程中化学剂性能沿程损失大,利用效率低,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三类油层工艺上能够实现压裂驱油注入,且试注井组见到驱油效果,可推广应用于萨中开发区萨葡三类和高台子三类油层,作为增产增注技术快速挖潜零散井点剩余油.  相似文献   

5.
M区块目前应用聚驱三次采油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不同水质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试验区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设计了4种不同水质条件下的聚合物配制方案,进行聚驱效果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浓度和注入速度均相同的前提下,清配清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最好,污配污稀曝氧后驱油效果略好于污配污稀曝氧前,清配污稀驱油效果最差,与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值分别为10.11%、9.04%、8.59%和8.18%.  相似文献   

6.
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是设计调整评价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微观可视驱油实验系统,结合现场段塞组合,开展三元段塞复合驱替模拟实验,并采集不同驱替阶段的图像,同时利用图像识别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数字化几何特征计算出每类微观剩余油的含量及驱油效率,明确段塞组合体系微观剩余油采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值化方法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个数及含量,为该类可视化实验奠定良好的分析基础;强碱与弱碱三元段塞组合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当;较高的主段塞粘度能奠定一个良好的采收率基础,并且段塞粘度递增的组合提高采收率效果要高于粘度稳定的段塞组合.  相似文献   

7.
聚表剂凭借其良好的增黏性,抗盐性以及乳化特性成为陆相油田潜在的优势驱替剂.以华鼎Ⅰ、海博BI和DG聚表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聚表剂溶液黏度性质的单因素指标,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三种聚表剂的粘度性能进行优选;通过并联岩心模型驱油实验对优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华鼎Ⅰ的粘度性能最优,DG聚表剂的粘度性能最差;并联岩心驱油实验中以改善剖面能力为验证指标与模糊评价结果相吻合;以采出程度为验证指标与模糊评价结果不吻合,原因在于不同聚表剂之间的洗油能力存在差异.综合来看,改进的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于聚表剂的优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测油井的反向压驱增油效果是反向压驱选井选层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反向压驱历史数据规模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SVM的油井反向压驱增油效果预测方法.应用SMOTE算法对压驱历史数据进行过采样,并建立AdaBoost-SVM反向压驱增油效果预测模型,以对油井的压驱效果进行预测.在油井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油井应用反向压驱工艺的增油效果,为进一步的选井选层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南油田属于边底水油藏,于1996年投入开发,以衰竭式开发为主.经历长期稳产及加密调整开发后,2008年开始边底水锥进速度加快,含油面积快速收缩,油田产量大幅递减,亟待采取应对技术措施.拟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数值模拟方法为技术手段,以正交试验原理安排实验方案,对比了衰竭式、注入井作业(包括空白水驱开发及注入井凝胶调驱后聚驱开发)及注入井-油井联合作业(即注入井-油井共同凝胶调驱后聚驱开发)等不同开发方式对目标井组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水率较高的边底水油藏,衰竭式开发效果好于水驱的开发效果;聚合物凝胶可以很好地控制边底水锥进,增强驱油效果;与水井单独控制边底水锥进措施效果相比较,水井-油井联合作业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流体非均质性及开发条件的影响,在平面上会出现注入水突进的情况.注水井中的注入水向不同方向驱油,推进往往是不均匀的,一般总有一个方向突进最快,且经过长期水洗之后,这个方向有可能发展成大孔道,形成水驱优势渗流通道.建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识别水驱优势渗流通道井和层的数学模型,应用水驱优势渗流通道分析判定软件,对河南双河油田ⅦⅣ油组主力油层(Ⅷ1、Ⅳ1、4、5)274口井进行了实例计算,识别出水驱优势渗流通道油水井共97口,其中水井43口,油井54口,识别出14个水驱优势渗流层位.通过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运用综合评判方法识别水驱优势渗流通道井和层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评价方法计算方便,易于操作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虑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以萨尔图油田北二区西部西块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择能够反映砂体沉积类型、油层发育状况等因素的静态指标将油井进行分类并评价了相关开发指标.在日常动态分析工程中,该油井分类方法能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对油井进行分类管理和综合调整挖潜,有助于对油井进行产能评价及改善聚驱开发效果分析,利于提高油田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油井的分类方法同样可以在其他区块中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Polymer flood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technically developed chemic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processes.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increase the carrying phase’s (i.e., water or brine) viscosity in order to mobilize the remaining trapped oil. Many numerical simul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ymer molecules on the viscosity as well as on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e.g., diffusion, adsorption). Nevertheless, there are certain phenomena which were not previously considered, for instance, the interfacial effects of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polymers. Furthermore, the degradation of the polymer molecules in a harsh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one found in porous media is well known. This causes a deterioration on the viscosifying properties, diminish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It is important also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the polymer viscoelasticity on the microscopic sweeping efficiency, lowering the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which has not been properly addressed. A new compositional 2D numerical simulator is presented for polymer flooding in a two-phase, three-component 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all these physical effects present in porous media and using a fully second-order accurate scheme coupled with 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 (TVD) function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egradation cannot be considered negligible in any polymer EOR process, since it affected the viscoelastic and viscosifying properties, decreasing the sweeping efficiency at both micro- and macroscopic scales. This simulator will allow setting the desired designing properties for future polymers 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 field to be exploited.  相似文献   

13.
二类油层高含水开发后期优化补孔措施挖潜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提供的动、静态数据,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其南八区西块二类油层的剩余油分布.针对其剩余油的挖潜设计了注水时机、注水强度、注水时机和注水强度优化三套30个补孔方案,优化结果是:注水强度9最好,注水时机含水93%最好,注水强度9和注水时机93%结合优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隐式离散极大值原理的聚合物驱最优注入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聚合物驱油的最大利润,建立了确定最佳聚合物注入浓度的最优控制模型.利用全隐式差分格式将连续模型离散化得到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通过隐含离散系统的极大值原理获得了该最优控制问题的必要条件.给出了基于梯度的数值求解方法,在求解状态方程的过程中直接构造了伴随问题的系数矩阵.通过一个三维聚合物驱模型的计算实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2005,18(11):1293-1303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isplacement processes in a three-layer fluid in a Hele–Shaw cell modeling enhanced processes of oil recovery by polymer flooding. The middle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water and oil contains polymer-thickened water. We provide lower bounds on the length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 and on the amount of polymer in the middle layer for stabilizing the leading front to a specified level. We also provide an upper bound on the growth rate of instabilities for a given viscous profile of the middle layer.  相似文献   

16.
压裂效果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测油井压裂效果对实施增产措施决策意义重大.应用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某区块压裂措施库,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逐步回归方法、人工组合回归方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进而建立起适用于不同压前含水和液量级别的预测图版,增油量绝对误差在1.5t以内的井的符合率达到77.4%.方法可操作性强,预测符合率较高,可用于指导优化压裂工艺,提高剩余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7.
引用Dueker等(2011)提出的同期门槛平滑转换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C-STGARCH)模型对我国大庆原油现货价格的波动状态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求对大庆原油现货价格的波动有一个新的、更深刻的量度.研究显示:第一,大庆原油现货价格的波动是不稳定的,并且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和非线性现象;第二,CSTGARCH模型能很好地刻画大庆原油现货价格波动的这些现象,并且发现油价的波动以3.738%为门槛点存在高波动区和低波动区两种状态,低波动区的波动持续性比高波动区强,然而,对平滑转换持续性的影响方面,高波动区要略大于低波动区.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某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聚合物强化氮气泡沫调剖提高采收率研究.根据该油田的地质油藏条件,建立典型地质概念模型,地质模型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地层静态状况和井网条件.对聚合物强化泡沫调剖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强化氮气泡沫调剖最佳注采参数为:聚合物分子量为800万,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最佳泡沫剂浓度为0.25%(质量分数),气液比为1:1.  相似文献   

19.
化学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化学剂的加入使得地下流体粘度界面张力发生变化,粘性指进演变特征更为复杂.基于格子玻尔兹曼伪势多相流模型,综合考虑油水两相间相互作用、聚合物增粘与非牛顿特性、表面活性剂传质扩散作用及降低界面张力机理,建立了化学驱微观渗流格子玻尔兹曼模拟方法.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了研究二维单通道内粘性指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