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愈合组织的分化通过花药培养诱导所得的花粉愈合组织能否分化成绿苗,经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看来,关键在于愈合组织本身的质量,在于花药材料的来源状况,在于去分化培养基成份和培养环境条件等。因此,要获得尽可能多的花粉绿苗,首先要搞好愈合组织诱导这一关,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去分化培养中各因子对于分化培  相似文献   

2.
对水稻花药进行了丁酸钠预培养的试验,结果表明:2mM丁酸钠24小时的预处理,可以促进小孢子的均等分裂,增加多核花粉的比例,并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的分化绿苗潜力,对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丁酸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与介质的pH的值有关,pH7.0的培养基的诱导率低于pH5.8,但对分化有利。 文章讨论了丁酸钠促进愈防组织分化的可能原因,以及丁酸钠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促进分化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马铃薯取代 N_6培养基全部成分,与蔗糖、2,4-D 相配合,作为简化第一培养基,诱导效果一般低于 N_6,但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提高。薯液浓度在10—30%范围内均有效,以20—25%较好。四个供试马铃薯品种、三种储存条件以及发芽马铃薯均能诱导水稻花粉去分化,但在诱导效果上有一定差异。补加铁盐有良好作用。二、水稻乳熟期谷浆与 N_6大量元素、铁、蔗糖与2,4-D 相配合,取代了 N_6的四种微量元素和四种有机成分,可以作为简化第一培养基。在多数情况下,谷浆培养基的诱导率低于N_6,而分化率高于 N_6.在适宜条件下,谷浆诱导效果可以超过 N_6.谷浆浓度在0.5—7%的范围内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其中以浓度2%的效果较好。粳稻与秈稻的不同品种的谷浆都有诱导作用,但效果大小有所差别。在乳熟期范围内,不论发育早期、中期或后期的谷浆效果相近。用人工研磨、组织捣碎器提取以及高压灭菌低温储存等方法制作的谷浆均可应用。三、水稻乳熟期谷浆与 N_6大量元素、铁与蔗糖相配合,取代 N_6的四种微量元素、四种有机物质与两种植物激素,可以作为简化第二培养基,分化率与 N_6大致相近或较高。谷浆浓度0.5%—4%范围内似乎浓度愈高,分化效果愈好,初步探索了谷浆品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 N_6基本培养基,以 MCPA(2ppm)作为外沅激素,对水稻花药培养中的激素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无激素条件下少数花粉可以进行雄核发育,但外沅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其以后的分化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培养不同时期的花药转移实验,发现外沅激素的作用在去分化培养阶段的全过程中都有所表现。但激素在培养前期的作用侧重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在培养后期则侧重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以后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本文研究的种胚预测法和随后进行的花药培养实验,从22种化合物中初步发现三种具有促进花粉去分化作用的物质。其中,MCPA 诱导愈伤组织能力超过对照2,4—D,TCP 和2,4,5—T 的诱导效果与2,4—D 相近。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类除草剂中探索花粉去分化新激素并深入研究其机理,可能是花培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 花粉育种是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项最新育种技术。我国的花药培养研究工作自1970年开始以来,发展甚速,不仅在世界上首先培育出小麦、小黑麦、小冰麦、黑麦、玉米、橡胶、杨树、油菜、茄子、辣椒等植物的花粉植株,而且也首先培育出一批烟草、小麦和水稻的新品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了在不同蔗糖浓度下,水稻花粉细胞的透性以及相应的细胞直径的变化.水稻单核后期花粉细胞的渗透值相当于0.5M蔗糖浓度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明显影响花粉细胞的透性.在0.12M蔗糖溶液中,水稻花粉细胞的透性为在0.24M蔗糖溶液中的一倍半.这种提高蔗糖浓度而使花粉细胞透性变小的影响,不是由于质壁分离,可能与在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花粉细胞稍有胀大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天目铁木嫩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茎尖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DR+TDZ 2.30 mg·L-1+2,4-D 0.55 mg·L-1,诱导率为93.5%;愈伤组织芽苗再分化培养基为1/2DR+TDZ 3.30 mg·L-1+KT 0.70 mg·L-1,分化率达99.8%以上. 成功建立了天目铁木嫩茎尖离体诱导愈伤组织和芽苗再分化体系,且再生芽苗与野生植株染色体数目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对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小孢子发育,应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的结果:1.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小孢子后期,开始时亚显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区别,都具有明显的内外两层花粉壁,内有浓密的细胞质,可见到数量较多的线粒体,以及质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内质网较发达,大量分散的核糖体,并有丰富的各种形状的膜状结构,和明显而完整的核结构。2.随着小孢子的进一步发育,保持系的花粉,继续充实,积累淀粉,而不育系就逐步有明显的区别,开始败育。其特征:溶酶体明显减少,线粒体的嵴及各种膜状结构、内质网等模糊不清,数量也逐渐减少,核糖体凝聚,核膜消失,染色质也凝集成块,随后细胞质、核物质稀薄,结构破坏,最后只留下一些碎片或残迹,成为只具有花粉壁的空壳不育花粉。3.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保持系花粉呈球形或近椭圆形,外壁有极细突起的花纹,萌发孔突起成缘部,孔口明显;而不育系花粉外壁花纹虽无明显变化,但外壁内陷严重,整个花粉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有的花粉萌发孔口被堵塞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麻黄组织培养,由愈伤组织诱生不定芽;二是诱导自然生长的麻黄枝条段生根,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atina Bge)无菌苗子叶切段在M4(MS 2.4-D1.5mg/L KT0.5mg/L)上脱分化效果好,愈伤组织白色透明,生长快,在第二部分工作中。选用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自然生长的枝条段为材,经过多种处理发现,以20ppmNAA溶液浸泡枝条6h。扦插入粗沙中对生根有利.埋入沙中的结节处膨大。呈浅黄色,同时,灭菌麻黄枝条段在Ⅱ号培养基(1/2MS KT0.1mg/L NAA3.0mg/L)中生长良好,末端膨大,接触培养基的枝条韧皮部产生较多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对4种野生稻愈伤组织进行了干燥处理,其中3种野生稻绿苗分化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干燥处理的愈伤组织中吲哚乙酸(IAA)、水溶性蛋白(WSP)水平明显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升高.干燥处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从而促使野生稻绿苗分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W6184s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发育后期,具大液泡的小孢子不能进入配子体发育阶段;小孢子发育的早期,少数小孢子母细胞就表现异常而导致花粉败育。在小孢子发育的同时,绒毡层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珍汕97水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幼小的单孢花粉到单核边位出现中央大液泡时期,不育系花粉细胞RNA含量与保持系无显著差异,单核末期不育系开始败育,双核期RNA含量与保持系双核期花粉细胞相比有显著下降,说明RNA含量下降是珍汕97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生理特征,不育系花粉在单核末期以前发育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4.
前言水稻三系配套,且已开始在生产上应用,这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一个巨大成果。为了掌握水稻三系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其利用价值,我们于1975—1976年进行了本实验,目的是探索杂交水稻及其三系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生育规律和现有的杂交组合作双季晚稻的适应范围及其意义,为筛选新的组合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国产新药均三嗪二酮对水稻进行化学杀雄,大田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喷洒4000—8000ppm,诱导雄性不育率可达88.9%—100%,而无损于雌蕊育性.但对株高与穗轴节间稍有矮化效应.药害晚粳比早籼为小.处理穗的一些形态学性状,如颖壳开张,柱头蓬松外露,持续数日之久. 这些特性有利于异花授粉,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根据观察,均三嗪二酮能抑制花粉发育与花药开裂.我们确认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高度有效地导致水稻的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17.
摘要:考察现有氟离子的测定方法,探讨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中的氟的条件.除了电极测定条件外,茶叶样品的浸提处理对测定的准确度有很大影响.从缓冲溶液的成分、茶叶粉碎度、浸泡时间、浸泡所用盐酸的浓度、温度、茶水比例等方面研究最佳的测定条件为在室温下,用0.10 mol·L-1的盐酸浸泡粉碎过的茶叶,配成茶水比例为1 g茶∶50 mL水,浸泡1 h.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是杂交水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应用花粉压片法,主要是石蜡切片法,配合组织化学方法,对水稻红莲一华矮_(15)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红莲-华矮_(16)不育系花粉败育主要发生于二核花粉期。2.生殖核与营养核相继崩溃、解体,形成只剩下花粉壁的“园败”型花粉。生殖核败育,营养核尚有部分机能或败育较迟,形成含有淀粉粒的“染败”型花粉。少数花粉在二核期以前败育,剩下不规则形状的花粉壁,形成所称的“典败”型花粉。  相似文献   

19.
<正> 与水稻产量有关的性状,主要为:株高、分蘖数、粒数、穗长、粒重等。这些性状按照多基因学说,是由于主要基因与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而产生的连续变异,叫做数量性状,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这些性状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有难易之分,且与产量的相关也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法获取高产量、高活性的琼脂糖酶, 以海洋细菌Brevundimonas sp.为实验菌株, 首先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 然后用部分析因试验设计方法选出2个显著因子热休克时间和发酵时间, 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最后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 从该模型可获得适宜发酵条件: 接种量1.5%, 热休克时间31s, 初始pH 7.5, 摇床转速120r·min-1, 发酵时间28.4h, 发酵温度23.5℃. 发酵条件优化后可产最大酶活502.2U·mL-1, 产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