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制备软化点为32℃煤焦油精制软沥青,再以庚烷、甲苯为溶剂超声萃取得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蒸气压渗透法测定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物平均分子量为349;元素分析与平均分子量结合得平均分子式C26.65H17.62N0.12S0.06O0.51,平均分子中杂原子总数0.68;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其杂原子氧以R—O—R,Ar—O—R结构存在,氮以R—NH—R和—N=结构存在,且以—N=为主;采用改进的Brown-Lander模型得其平均结构是六环稠环;紫外分析表明,线性排列为主、面性排列为辅,即庚烷不溶甲苯可溶族的化学结构以渺位缩合为主,迫位缩合为辅。  相似文献   

3.
研究油煤浆热溶产物的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是控制煤直接液化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采用固体核磁共振研究了在高压釜中用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下(250~370 ℃)得到的神华煤及其热溶产物的一些变化规律. 通过对神华煤及其热溶中间产物与抽余煤的13C CP/MAS/TOSS NMR分析可知, 神华煤经热溶处理后, 脱除了一些含氧官能团以及某些脂肪烃结构. 同时, 一些芳香桥碳分子和被取代的芳香碳环发生了断裂, 随着反应温度逐渐升高, 由于不断供氢, 四氢呋喃抽提物的芳香度逐渐降低, 抽提率逐渐增大.   相似文献   

4.
含吡啶氮杂缰绳醚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九种新合成含吡啶氮杂缰绳醚1H、13C NMR谱。用经验计算、DEPT及二维异核相关谱等方法进行谱线归属。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溶液中样品的结构、取代基对其结构、构象的影响和取代基的化学位移规律。发现含吡啶氮杂缰绳醚D位质子谱线分裂。  相似文献   

5.
侏罗纪优质煤炭资源为煤制油、制气等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其显微组分以富集惰质组为特征,而镜质组与惰质组大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进而决定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及附加值。采集并制备了陕北侏罗纪煤田小保当煤矿和柠条塔煤矿的原煤(XR)、富镜质组煤(XV、NV)和富惰质组煤(XI、NI)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固体13C核磁共振谱(13C NMR)等手段,结合煤质分析结果,定量表征了不同显微组分富集物分子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XI和NI煤中芳烃结构芳环取代程度低,主要以3个相邻、4~5个相邻的氢原子形式存在,苯环上氢原子较少被其他官能团取代,同时其结构中芳烃C═C骨架振动明显,脂肪结构中亚甲基伸缩振动强度较低,并且甲基含量略高于富镜煤,C═O基团相对含量略高,表明富惰煤有较多含氧桥键相连的芳香结构,其结构中脂族链、脂环基团脱落、断裂以及芳烃富集,支链相对较少且长度较短,芳碳率、芳香度、芳环缩合程度及成熟度较高。XV和NV煤中表面结构中碳的赋存形态“C—C,C—H”,“C—O”的相对含量高于富惰煤,反映其结构中应含较多的芳环取代的脂肪族侧链,XI和NI煤表面结构中氧的赋存形态以“C—O”为主,“C═O”和“COO—”明显高于富镜煤。XV和XI煤的芳碳率分别为57.91%和66.02%,脂甲基碳分别为10.02%和7.84%,质子化芳碳为非质子化芳碳的两倍,XV煤的羰基和羧基碳相对含量较高,两者桥碳和周碳之比分别为0.25和0.40,芳香核结构平均缩合环数分别为2.68和3.03,平均尺寸分别为0.448和0.676 nm,XI煤结构中芳香核以萘和蒽为主,支链化度Lγ分别为0.22和0.19,表明XV比XI存在较多脂肪侧链、饱和环结构,生烃(油)潜力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煤及其液化产物的成分和含量的变化是控制煤液化工艺的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章用元素分析,13C CP/MAS/TOSS NMR和ESR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煤化度的6种原煤,结果表明,不同煤阶的原煤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原煤的芳香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变大,芳烃碳原子百分率随芳香度增大而增大,芳香度增大则自由基浓度增大,光谱分裂因子(Landeg值)减小;另外,通过对其中5种原煤及其在CO+H2O气氛下液化得到的产物的ESR分析,推测并验证了原煤在液化阶段中的反应机理,不同煤阶的原煤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有所差异,从中可以推测并得到了一些原煤结构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卟啉显色剂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较差的缺点,新合成了尾式卟啉-三乙胺季铵盐和吡啶季铵盐六种化合物,对新化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用NMR和IR研究其化合物的结构,并讨论六种化合物核磁共振谱关系特征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8.
针对神府、北宿煤,在箱式高温电阻炉和快速热解设备上进行了慢速、快速高温热解实验,采用ICP-MS法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计算了Se,As,Cd,Ga,Pb,Zn,Ba,Cr,Be,Ni,Sr,Hf等元素的挥发率.研究了高温制焦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挥发性规律.在950~1400℃温度范围内,部分微量元素的挥发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增大;神府煤慢速、快速热解过程中,元素的挥发性规律较相似;慢速升温热解时微量元素的挥发率较大.北宿煤变质程度高于神府煤,热解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挥发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稀上铕(Eu3+)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及邻啡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Na3[Eu(DPC)3]·2H2O和三元NaEu(DPC)2·4H2O,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NMR)和氮谱(14N 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基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分别为9和8.  相似文献   

10.
邻巯基氧化吡啶双齿配位的钴化合物的1H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种单核钴化合物Co(mpo)3·CH3CN(Ⅰ),CO(mpo)2PBu3(D),Co(mpo)2Py(Ⅲ)和Co(mpo)2Py2(Ⅳ)的1H NMR作了研究,讨论了它们的分子结构与磁性及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确认化合物(Ⅱ)在DMSO溶液中被解离为Co(mpo)2和PBu3,而其它三种化合物仍保留着固态结构。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腈热裂解产物的ESR和固体13C 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固体13C NMR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在不同裂解温度(TP)下的结构变化,当TP从250℃增加到600℃,ESR信号线形没有变化,g值与TP无关,ΔHPP减小,自旋浓度(NS)开始增加,TP进一步升高,NS又减少.13C NMR谱指出在不同TP下谱峰发生很大变化,与另文报道的红外及X-射经衍射结果一致,随TP升高,PAN逐渐脱去小分子形成具有环化共轭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与全氟炔酸酯反应生成成环化合物. 通过对成环产物的1H NMR、1H-1H COSY、13C NMR和1H-13C COSY的分析,归属了各NMR谱线,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固体 ̄(13)CNMR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在不同裂解温度(T_P)下的结构变化,当T_P从250℃增加到600℃,ESR信号线形没有变化,g值与T_P无关,ΔH_(PP)减小,自旋浓度(N_S)开始增加,T_P进一步升高,N_S又减少. ̄(13)CNMR谱指出在不同T_P下谱峰发生很大变化,与另文报道的红外及X-射经衍射结果一致,随T_P升高,PAN逐渐脱去小分子形成具有环化共轭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王源身 《波谱学杂志》1995,12(4):439-444
凝聚态NMR是高分子材料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它给出分子水平的信息来解释高分子构象、形态、分子运动与物性的关系。本文简单介绍了在不同领域的高分子固体NMR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利用NMR 核磁共振技术对含氟双环内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及其产物进行了结构确定,为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具有生物活性的4,4′-二甲氧基-5,6,5′,6′-二亚甲二氧基联苯-2-羟甲基-2′-甲氧甲酰基联苯(DICYCOL)为先导化合物,经酰化、取代等步骤的结构修饰,合成了新化合物4,4′-二甲氧基-5,6,5′,6′-亚甲二氧基-2-{2-[4-(4-溴苯甲基)哌嗪基-1-]}乙酰氧甲基-2′-甲氧甲酰基-联苯. 用1D NMR、2D NMR、ESI-MS等对该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印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魏黎  刘买利 《波谱学杂志》2000,17(5):407-411
结合组氨酸与一种多糖之间的酯化反应产物的鉴定,介绍了扩散系数加权的核磁共振波谱法(DW-NMR)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含巯基苯醚链和含羟基苯醚链分别与缺电子联吡啶大环化合物CPQT形成准轮烷,并利用变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准轮烷的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