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环境容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目前现状,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预测.方法 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和水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等各行业的发展,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的水环境容量在逐年减少.结论 加强水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寻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补偿研究存在的问题,寻找建立水源区补偿机制的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结果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建设预期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依靠中央财政转移,缺乏市场运营机制和多渠道融资途径.结论 国家应将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纳入西部大开发的统筹规划,借鉴国内外补偿经验,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面临着相关经济政策缺位的挑战,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是承担着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服务功能区,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先发展领域。由于没有健全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的实质上是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核算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并通过对受益区的罗吉斯生长曲线计算出的支付意愿,最终得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补偿量为44.24亿元.在此基础上,确定出了受水区的补偿率和补偿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资源价值的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水资源价值为基础的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的探讨。方法采用当前较为成熟的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水资源价值计算方法,以陕西水源区为实例,计算当地水资源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考虑水质因素的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结果汉中、安康、商洛的水资源价值分别为1.209元/m3,1.208元/m3,1.131元/m3。基于水资源价值的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近期2010年的生态补偿量是80.046亿元。结论计算方法可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生态补偿量的确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北京市)和陕西水源区的利益冲突.方法 建立博弈论模型,分析博弈双方的利益.结果 在2009-2015年,北京市和陕西3市在合作情况下,整体利益增加5 299.72亿元,而在非合作情况下,整体利益损失5 299.72亿元.结论 北京市对陕西3市进行补偿,而陕西3市减少废水排放,保证水源水质,在这样的合作情况下才能使整体利益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水污染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陕西段)的生态补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不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通过对水源地(陕西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得到污染物的超负荷量,以此来衡量水源地(陕西段)为满足调水水质要求需要得到的补偿.结果 计算出了2006-2020年逐年的污染物的超负荷量.2020年陕西段水源区汉丹江干流枯水年需削减的污染物总量为15 787.4t/d.得到年平均补偿金额为28.17亿元.结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段水源区水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费用为28.17亿元.可作为补偿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动态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建立前后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从而为科学地组织人类有序活动、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格局,以确保流域生态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1999~2009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呈先下降后逐渐回升好转最后又下降的趋势,2005年和2008年是两个转折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状态处于风险型和恶化型之间.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水环境容量及水环境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豫  邢久生  谭胤静 《江西科学》2008,26(6):977-981
本文从分析鄱阳湖入湖污染物及其入湖途径入手,选择相应的模型,定量分析计算鄱阳湖水环境容量及其变化,根据鄱阳湖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和水质控制目标,确定鄱阳湖水质污染控制对策,在此基础上正确评价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为有关部门在鄱阳湖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被、坡度、水域、土壤侵蚀、人类活动等生态敏感因子,根据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将该区划分为3种类型:强敏感区、敏感区和弱敏感区.在分析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生态敏感区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陕西水源区产生的综合影响,为其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AHP法为主,建立综合影响评价递阶层次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 工程的实施对陕西水源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态环境,最小的是社会发展.结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陕西水源区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其影响也是全面的、深远的,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和措施,对负面影响较大的方面加大补偿力度.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武侯镇、安康、白河以及麻街、丹凤、荆紫关1985—2006年的水沙资料。结果汉江的主要输沙区为安康—白河区段,年均输沙量为705万t,而丹江的主要输沙区为丹凤—荆紫关,年均输沙量为157万t。汉、丹江的汛期输沙量主要集中在7-9月。结论输沙量沿程增大,且随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输沙量较径流量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呈现不规则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正式开始向北方输水,研究核心水源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可以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该文确定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范围,在分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评估了核心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并从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系统差异、区域差异、变化率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20多年来核心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子流域为官渡河流域、堵河流域与霍河流域,丹江流域与老灌河流域最低;老灌河流域、丹江流域、天河流域变化趋势最好,潭口河流域最差;中南部生态服务价值高于西南、东南部,北部最低.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汉丹江(陕西段)流域水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预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水质。方法率定参数,利用一维水质模型预测水质。结果预测结果表明,不满足水质要求的功能能枯水年占90.9%,平水年占86.4%,丰水年占68.2%。结论大部分水环境功能区将不能满足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1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汉江是万里长江最长的支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大于黄河,其上游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区,数年后贮存于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将流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华北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实现跨流域调水的宏伟蓝图.南水北调是实现我国北方广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1],是涉及地域广、施工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巨型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明确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之一,受季风气候影…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截污导流工程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典型截污导流工程---南四湖入湖河流截污导流工程,根据水量和水质条件对设计运行方案进行初步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原工程设计调度方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水量和水质动态调整工程的运行调度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工程的截污拦蓄作用,保障南四湖输水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