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在了一系列Eu^3 和Tb^3 的2,3-吡啶二甲酸(简称H2QUI)的单核、同多核及它们分别与非荧光性稀土离子La^3 ,Gd^3 ,Y^3 的异多核配合物,并对单核配合物分别引入含氮配体1,10-邻菲咯啉(简称phen)和 2,2′-联吡啶(简称2,21′-bipy)生成三元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红外、荧光光谱的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铽离子的多核配合物荧光性能优于单核,而含氮配体的引入均能提高铕离子和铽离子二元单核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谱技术研究铽及铕与水杨基羟肟酸所形成的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并探讨配合物的形成,以及溶剂、pH值及稀土含量对发光强度和能量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以喹诺酮药物分子(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配体的钆(Ⅲ)配合物Gd(L)3@6H2O(L为药物配体).通过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和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了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2种革兰氏阳性菌和2种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与药物配体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相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L-60(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SRB蛋白染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BEL-7402(人肝细胞性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Gd(OFLX)3@6H2O对BEL-7402细胞有强效抑制作用,Gd(CPLX)3@6H 2O对HL-60和BEL-7402细胞均有强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以喹诺酮药物分子(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配体的钆(III)配合物Gd(L)3·6H2O(L为药物配体).通过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和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了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2种革兰氏阳性菌和2种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与药物配体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相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L-60(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SRB蛋白染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BEL-7402(人肝细胞性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Gd(OFLX)3·6H2O对BEL-7402细胞有强效抑制作用,Gd(CPLX)3·6H2O对HL-60和BEL-7402细胞均有强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新型稀土配合物-稀土异羟肟酸配合物及其配体的一系列红外光谱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报道。讨论了化合物结构对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4-(1,8-萘二甲酰亚胺基)苯甲酸配体及硝酸钬和硝酸镱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Ho(Ⅲ)和Yb(Ⅲ)两种配合物.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两个配合物均属六方晶系,金属离子与羧酸中的氧原子桥连成螺旋链状结构.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a=b=1.783 30(17)nm,c=0.942 15(11)nm,α=β=90%,γ=120%;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a=b=1.780 39(8)nm,c=0.939 46(8)nm,α=β=90%,γ=120%.晶体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Ho(Ⅲ)和Yb(Ⅲ)配合物晶体分别在589℃和582℃时开始失去配体分子,晶体结构开始坍塌.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分别带二茂钛,5-氟尿嘧啶和乙酰氧基等三种不对称自由卟啉配体和后两种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电子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结构表征.催化实验发现两种配合物在用分子氧氧化苯甲醛的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丁二酮厉中性分子的Cu(II)配合物的晶体结构.P-1空间群,晶胞参数:a =7. 590(1),b=8. 109(1),c = 8. 152(1)人,a=108.10(1),夕=101.24(1),y=110.85(1)0,V=424. 0(1)人',Z=1,Dr=1. 9628·cm-',}e= (MoKa)=3. 171mm-' ,R=0. 025.配合物中,氯离子作为电荷平衡成分与Cu (II)配位以外,还作为桥配体与邻近的另一Cu(II)配位形成二聚体.相邻的铜原子间距离3. 4504人意味着分子内可能存在磁的超交换相互作用.中性丁二酮厉配体中.两个厉氧上的氢分布不对称,一个与邻近的氛形成氢键,另一个则远离氯原子;桥氯原子上低的电荷密度被解释为这一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和8-羟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两个偶氮类配体BL1和BL2及由其桥联的与二氯·二联吡啶钌反应生成两个双核钌配合物1和2,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细胞毒性及细胞周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对胶质瘤细胞(U251)均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7.76和7.69μmol·L-1,配合物2对肺癌细胞(A549)和白血病细胞(K562)的细胞毒性约为配合物1细胞毒性的两倍;桥配体的刚柔性影响了配合物的结构,并因此影响了配合物对A549和K562的细胞毒性;配合物1与U251作用后,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而配合物2与U251作用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以氧氟沙星为配体的镍(Ⅱ)配合物Ni(ofo)2*4H2O,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利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了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与药物配体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相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L-60(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SRB蛋白染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BEL-7402(人肝细胞性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i(ofo)2*4H2O对BEL-7402细胞没有抑制作用,对HL-60细胞在较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Eu3+和Tb3+与 2 ,3-吡啶二甲酸 (简称H2 QUI)的单核、同多核及它们分别与非荧光性稀土离子La3+,Gd3+,Y3+的异多核配合物 ,并对单核配合物分别引入含氮配体 1,10-邻菲咯啉 (简称 phen)和 2 ,2’ -联吡啶 (简称 2 ,2’ -bipy)生成三元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红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十四种稀土-α-甲基丙烯酸固体配合物,用化学方法确定其组成REL3,nH2O,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技术这些配合物的性质与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氧合配合物中钴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测定氧合配合物中钴含量的分析方法,对常见类型的氧合配合物按其累积生成常数的大小和氧合反应的可逆性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处理后,用EDTA滴定,用二甲酚橙和孔誉绿作混合指示剂,可明显地改善滴定终点,消除原有配合物本身颜色和原有配体的干扰,使滴定终点灵敏、准确。对实际样品的氧合配合物中钴含量分析结果与AAS结果作了对照,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十种三价稀土离子与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荧光固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为RE2(OPHA)3·XH2O(其中RE=La、Ce、Pr、Nd、Sm、Eu、Gd、Tb、Tm、和Y;X=4或5)。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15.
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的相变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通过 X RD 晶体结构分析 ,研究了 6种稀土元素离子 Gd 3+ , Y 3+ , La 3+ , Ce 4+ , Tb 3+ 和 Eu 3+ 掺杂 的二氧化钛样品的相变量、晶胞参数和金红石相的晶粒大小 ,并讨论了它们在催化降解 X-3B活性艳红 实验中光催化活性 . 发现离子半径和稀土离子的价态变化方式决定了它们的相变量和晶胞参数 ,进而对 二氧化钛母体的光催化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类芳二醛甘氨酸Schif碱配体及其Cu(Ⅱ)、Zn(Ⅱ)、Ni(Ⅱ)、Cd(Ⅱ)双核配合物,并对八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8个新型的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双核稀土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用滴定量热法测定了稀土钆(Ⅲ)离子与8种氨基酸配合物298.15K下配位反应的热效应,计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反应热焓,并由此推广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从而讨论了稀土钆(Ⅲ)离子和氨基酸的结构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百里香酚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测定了壳聚糖—百里香酚复合物及其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研究了配比浓度、PH值、乳化剂对复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g/L壳聚糖—0.125g/L百里香酚复合物对6种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比单体的抑菌范围变宽了、并且抑菌时间比单体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说明壳聚糖和百里香酚复合后明显地提高抑菌活性.0.5g/L壳聚糖与0.125g/L或0.25g/L百里香酚的复合物对6种菌均有较长的抑菌时间;壳聚糖—百里香酚复合物一般在弱酸性范围才具有抑菌效果;以吐温—80作乳化剂所得百里香酚液及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司班—20好.  相似文献   

20.
用滴定量热法测定了298.15K下稀土镧(Ⅲ)、镨(Ⅲ)及钐(Ⅲ)离子与8种氨基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反应焓变,并由此推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实验结果表明焓变是配合反应的主要驱动力;氨基酸侧链R基极性的增加对配合反应有阻碍作用,而氨基酸中环参与配合反应则有助于提高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