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导了对爆炸磁压缩发生器(MFCG)的爆炸管进行的爆轰试验结果。用电子学方法测试了爆炸管采用的粉状RDX炸药的爆轰速度;采用高速分幅摄影方法,观测了爆炸管在管内RDX炸药爆轰产物驱动下的膨胀运动过程,测试了膨胀角、对称性和膨胀速度。试验表明,爆炸管在膨胀至 3倍初始半径内未发现破裂现象,其性能满足MFCG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爆炸磁通量压缩发生器金属管爆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对爆炸磁通量压缩发生器(MFCG)的爆炸金属管进行的爆轰测试试验。利用电探针方法,测试得到了金属管中的粉状RDX炸药的爆轰速度。采用高速分幅相机测试技术,得到了金属管膨胀运动过程的分幅照片,掌握了金属管的膨胀及破裂情况,并由此测得了膨胀角。本试验结果为MFCG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赫反应效应在炸药爆轰合成金刚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爆轰法合成超细金刚石中,利用马赫效应提高金刚石得率。用Whitham方法计算了马赫杆上的爆轰参数。实验采用中间为TNT的药柱、外边包裹TNT/RDX(30/70)的装药,在爆炸罐氮气介质中爆炸,超细金刚石得率为6%,包裹盐后得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4.
 利用纹影技术研究了炸药爆轰后驱动物质的变形过程。为了便于观察,待测物质选取为变形比较大的介质水。实验观察表明,在炸药爆轰作用下,筒状水的膨胀首先由雷管起爆端开始,形成了倾斜状、波浪形的界面。结果表明:阵面的波动破裂均从外界面开始,界面的不稳定性可能是导致其失稳并破碎的主要原因。实验还观察到炸药爆轰后不同延迟时间的物体从大块变成小块的发展过程。研究中克服了炸药爆轰产物发光对图像的影响,以及爆炸振动对光路的影响。研制了一种简易的触发探针,解决了外光源和炸药爆轰的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5.
 爆炸是自然界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物理与化学的过程,在爆炸过程中,以极高的速度释放出能量.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作功,产生破坏作用,如破坏弹体形成杀伤破片,爆破矿山抛掷土石,在介质中形成冲击波、应力波等.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在爆炸中心周围的介质中产生压力突跃,这种压力上升前沿只有几个微秒.爆炸力学学科就是要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来描述爆炸过程的力学,这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涉及爆轰物理学,其内容包括炸药的化学反应特征,炸药的爆轰过程及爆轰参数的理论与工程计算方法等;爆炸气体力学,其内容包括爆炸产物在其形成的特定流场中各个参量:压力场,密度场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将爆轰产物状态方程与气泡运动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快速计算不同炸药水下爆炸的气泡脉动周期。结果表明:采用JWL状态方程与采用γ律状态方程的气泡周期计算方法相比,前者计算TNT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误差更小,计算误差小于3%;通过对比RS211炸药水下爆炸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对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计算同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参数分析,发现在爆炸焊接的临界条件下,复板与基板的临界碰撞速度主要取决于复板材料本身的性质,而与所选用的炸药及其爆轰参数关系不大,并通过并圆柱实验对这一结论做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在实验水箱中获得了长径比为3.35~6.75的柱形PETN炸药水中爆炸气泡脉动的图像,进而结合真实的爆轰过程和Rayleigh气泡运动方程,研究了气泡的形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柱形装药在水中爆炸时,形成的初始气泡的形状为非球对称形,这种非对称特征随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大。气泡表面的运动也表现出明显的非球对称特征,气泡表面在装药径向的膨胀运动呈指数衰减,在装药轴向两端的膨胀运动更接近于分段线性衰减。气泡表面的不对称运动与柱形装药水下爆炸的能量输出结构不均有关,与冲击波的有效能量分布规律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9.
陈福振  强洪夫  苗刚  高巍然 《物理学报》2015,64(11):110202-110202
燃料在炸药爆炸驱动下形成燃料空气爆炸云团, 进而引燃爆炸, 对目标造成毁伤. 本文在前期提出的光滑离散颗粒流体动力学方法(SDPH)的基础上, 引入描述炸药由爆轰到膨胀整个过程的Jones-Wilkins-Lee状态方程及描述气体快速燃烧过程的EBU-Arrhenius燃烧模型, 建立了求解战斗部起爆、燃料抛撒和燃料二次引燃爆炸问题的新型SDPH方法. 设计了圆环形燃料颗粒在炸药爆炸驱动下运动抛撒的算例进行数值验证, 结果与理论相符; 对燃料空气炸药(FAE)云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云雾的形态,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符合较好, 同时分析了不同起爆方式对云雾团成型的影响; 最后, 在云雾团成型的基础上, 引入蒸发燃烧模型对FAE的燃烧爆炸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燃料空气炸药抛撒成雾及云雾燃烧爆炸过程, 为该类武器装备的设计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计算和水下爆炸实验,初步研究了MgH2敏化储氢型乳化炸药的爆炸特性和爆轰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相比,MgH2敏化的乳化炸药水下爆炸的冲击波超压、比冲量、比冲击波能、比气泡能及水下爆炸比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中冲击波超压和水下爆炸总能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1.0%。MgH2储氢型乳化炸药的爆轰机理与玻璃微球敏化乳化炸药不同,MgH2在乳化炸药中起到了敏化剂和含能材料的双重作用,即MgH2在乳化基质中水解产生均匀分布的氢气泡,起到了敏化作用,同时氢气参与爆炸反应,提高了炸药的爆炸能量和做功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快速预估任意配比的多元混合炸药爆轰产物的JWL(Jones-Wilkins-Lee)参数,提出了快速确定多元混合炸药爆轰驱动圆筒膨胀规律的理论方法,即在给定各组分爆轰产物JWL参数的前提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采用Gurney模型,确定圆筒试验中多元混合炸药爆轰驱动圆筒膨胀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同时,利用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经典爆轰理论中通过常γ状态方程得到的爆速、爆压和爆热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确定多元混合炸药爆速和爆压的方法。采用该理论方法,分别计算了多元混合炸药PBXC03和PBXC10爆轰驱动圆筒膨胀规律及爆速和爆压,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用激光速度干涉技术测试炸药/窗口界面粒子速度,研究炸药的冲击起爆、爆轰反应区结构、爆轰驱动和炸药反应速率等。与普通颗粒TATB相比,亚微米TATB炸药对高压短脉冲敏感,在钝感起爆器中有应用价值。文中用VISAR技术,测试亚微米TATB在短脉冲加载下的炸药/窗口界面粒子速度,对亚微米TATB的反应区结构进行了探讨。亚微米TATB是通过重结晶-气流粉碎的方法制备的,平均颗粒度0.58μm。  相似文献   

13.
炸药驱动高速飞片撞击基板和炸药,从而在炸药中产生超压爆轰状态。利用高速扫描相机测试了冲击波在炸药试样和铝标准试样中的传播速度,采用对比法得到了炸药爆轰产物的雨贡纽曲线。通过分析发现,通常的冲击波-粒子速度(D-u)关系式的线性拟合不适合CJ点附近的雨贡纽数据,对于炸药爆轰产物的冲击波-粒子速度关系式最好采用非线性关系式。利用冲击波前后物理量守恒关系式,将D-u数据转化为p-V数据,拟合得到了炸药爆轰产物的雨贡纽p-V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应用爆炸逻辑网络知识,依据金属射流由穿绝缘薄膜导通放电原理,研制了一种多点导通爆炸逻辑网络闭合开关。图1为4点导通爆炸逻辑网络闭合开关示意图,其作用原理是在逻辑网络的始点用雷管起爆网络沟槽中的炸药,炸药发生爆轰,爆轰波沿设计好的完全相同的多路沟槽传播,由1路发展成两路,两路发展成4路,4路发展成8路等,爆轰波传至终端与设计的小型聚能罩作用,形成金属射流,射流击穿绝缘薄膜,将正负电极导通。  相似文献   

15.
水下爆炸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大体上分为3个阶段:炸药的爆轰、冲击波的传播、气泡脉动。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气泡和脉动水流,都能使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破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脉动水流和气泡(爆轰产物)一般引起附加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速转镜分幅相机和电探针技术研究了猛炸药RHT-901和钝感炸药IHE-2的爆轰波直角绕射图像和不同位置上的爆轰波传播时间。从研究得出,两种炸药都在拐角顶点附近绕射,爆轰波传播时间增长,爆速变小。但是两种炸药绕射爆轰波的状态不一样,钝感炸药IHE-2中爆轰波绕过直角时,在拐角顶点附近约10 mm范围内炸药未完全反应,猛炸药RHT-901中爆轰波绕过直角时未出现类似现象。两者相比,钝感炸药中绕射爆轰波速度变化大,波阵面曲率半径小,而猛炸药的绕射爆轰波速度变化小,波阵面曲率半径大。这说明炸药的爆轰波绕射与炸药的冲击感度、反应区宽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爆炸丝线起爆装置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低密度粉末炸药的线同步起爆,研制了一种爆炸丝线起爆系统。储能装置采用3个低感电容并联,总容量为12μF;采用200kV/100kA场畸变开关作为放电开关;触发器产生1.5kV脉冲经过高压脉冲变压器输出幅度大于40kV的高压脉冲触发开关。在储能电容器充电40kV下,电爆炸丝负载上获得了73kA的脉冲电流。采用高速分幅相机观测了爆炸丝爆炸过程图像,结果表明爆炸丝膨胀过程的同步性较好。该线起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爆炸膨胀环实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以HMX为基的固体高能炸药的燃烧转爆轰性能,采用同轴电探针和压力传感器测试技术对常用的A、B两种压装高密度高能炸药开展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装药组分和约束条件对压装高密度炸药燃烧转爆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压装高密度炸药难以发生燃烧转爆轰;在强约束条件下(45号钢,内径25.4 mm、外径65 mm、长度600 mm),A压装炸药(HMX质量分数为95%,密度为1.86 g/cm3)基本实现了燃烧转爆轰,爆轰诱导距离约为545 mm;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A压装炸药比B压装炸药(HMX质量分数为87%,密度为1.84 g/cm3)更易于发生燃烧转爆轰,即A压装炸药的安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Lee-Tarver点火增长模型对单钨珠撞击带壳B炸药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所得到的不同尺寸钨珠引爆炸药的阈值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数值模拟了双钨珠同时撞击带壳B炸药的过程,计算了破片引爆炸药的阈值速度,分析了炸药的点火增长过程。结果表明:双破片同时撞击炸药时,引爆阈值速度随着破片间距的增大呈抛物线规律增大;当破片间距较大且撞击速度略高于阈值速度、双破片同时撞击时,炸药内部爆轰波的初始形态随破片速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平面波透镜是爆炸力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工具,是一种将球面波转化为平面波的爆轰元件。对于波形的整形作用,使用硝基甲烷-铅代替高、低爆速炸药设计平面波透镜,具有药量小、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