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冯小强  李小芳  杨声 《光谱实验室》2013,30(4):1960-1963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壳聚糖铜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随壳聚糖铜浓度的增加,DNA的紫外吸收光谱呈增色效应和较小的红移;壳聚糖铜离子在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且式量电位正移,说明壳聚糖铜与DNA以嵌入方式生成一种非电活性超分子复合物,导致壳聚糖铜配合物的峰电流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铜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为嵌入和静电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水杨醛缩壳寡糖-Cu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发现DNA使得水杨醛缩壳寡糖-Cu的紫外吸收光谱呈现增色效应;水杨醛缩壳寡糖-Cu离子在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急剧降低.结果表明水杨醛缩壳寡糖-Cu与DNA分子之间以静电模式而发生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付彩霞  张怀斌  李光 《光谱实验室》2011,28(4):1727-1730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核黄素(RF)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考查了离子强度、温度及磷酸盐对RF-DNA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得RF的荧光光谱发生了规律性猝灭,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运用Stern-Volmer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猝灭常数为2.82×103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7.核黄素...  相似文献   

4.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王霞 《发光学报》2013,34(12):1662-1666
采用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丁二酰化壳寡糖稀土配合物(BCS-La、BCS-Nd)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BCS-La、BCS-Nd的存在导致Fe(CN)63-/4-探针分子峰电流下降,式量电位正移,表明BCS-La、BCS-Nd和探针分子与DNA之间存在竞争性作用;BCS-La和BCS-Nd分子都是通过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扫描速率范围内(0.01~0.2 V/s),在BCS-La或BCS-Nd参与的条件下,Fe(CN)63-/4-在Au/DNA电极上的反应受吸附控制。BCS-La和BCS-Nd分别使得鲱鱼精DNA的特征峰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最大吸收峰峰位红移,进一步表明BCS-La和BCS-Nd分别以插入方式与鲱鱼精DNA发生相互作用,导 致DNA分子的构象变化。BCS-La与DNA的结合比为:n(BCS-La):n(DNA)=2:1;n(BCS-Nd):n(DNA)=6:1。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䓛(chrysene,CHR)与鲱鱼精子DNA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其DNA结合饱和值来评估CHR对DNA的结合能力。此外,还分别考察了温度,pH,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十二烷基磺酸钠等环境因素对CHR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为下一步利用DNA构建消除CHR的方法奠定基础。紫外可见光谱显示, 加入DNA后,CHR的最大吸收峰出现减色效应且伴随有红移现象,这说明CHR与DNA的相互作用属于嵌插结合模式。共振光散射光谱结果表明CHR在468 nm处出现稳定的共振光散射峰。当CHR的浓度为2.59×10-6 mol·L-1时,其饱和DNA浓度为3.08×10-6 mol·L-1,CHR的DNA结合饱和值在25 ℃时为0.84,而当pH=7.40,30 ℃时,CHR的DNA结合饱和值则达到0.94。在此条件下,氯化钠,氯化钙,维生素C,十二烷基磺酸钠对CHR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也不同,相应CHR的DNA结合饱和值分别为0.84,0.76,1.25和1.07。以30 ℃时CHR的DNA结合饱和值为基准,各环境共存物下的相应DNA结合饱和值变化率分别为-10%,-19%,33%和14%,说明阳离子的存在会抑制CHR与DNA的结合,而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则对CHR与DNA的结合有协同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新的基于DNA嵌插的CHR去除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配合物[Ni(2,2′-biby)(H2O)4]·(Htba)2·5H2O单晶,分子式中2,2′-biby为2,2′-联吡啶,H2tba为2-硫代巴比妥酸。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其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单晶属于正交晶系,Pbca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662(2) Å,b=19.470(4)Å,c=21.590(4) Å。应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与鲱鱼精DNA/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与DNA为静电结合,对牛血清白蛋白发生静态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7.
荷叶中紫云英苷和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7.4 的Tris-HCl的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荷叶中紫云英苷(AST)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离子强度和阴离子猝灭剂KI对紫云英苷及紫云英苷-DNA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紫云英苷和中性红与DNA结合的竞争性。结果表明DNA通过静态猝灭作用机制猝灭紫云英苷的荧光,并测得其在298及308 K时的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3.120 ×1012和2.630×1012 L·mol-1·s-1,结合常数(Kd)分别为3.412×104和1.762×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07和0.962;DNA的存在使紫云英苷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减色效应且吸收波长产生红移;发现离子强度的改变对紫云英苷及紫云英苷-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影响不大;KI对结合形式存在的紫云英苷的荧光猝灭效率明显小于自由形式存在的紫云英苷的荧光猝灭效率;紫云英苷可插入DNA中置换出与DNA结合的中性红。这些结果说明荷叶中紫云英苷以嵌插模式与DNA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卟啉类化合物血卟啉与左旋多巴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随着体系中血卟啉浓度的增大,左旋多巴的荧光强度逐渐猝灭,荧光发射峰发生轻微蓝移,并有等发射点出现,表明卟啉与左旋多巴发生了作用,且形成了新的配合物。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得了不同温度时两者的结合常数、相关系数及热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血卟啉HP对左旋多巴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值均大于2.0×1010 L·mol-1·s-1,证实了血卟啉与左旋多巴的结合反应为静态猝灭反应,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反应常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在25 ℃时,ΔG=-26.58 kJ·mol-1;ΔS=138.7 J·K-1;ΔH=14.71 kJ·mol-1。  相似文献   

9.
陈凤英 《波谱学杂志》1989,6(4):473-478
本文用~(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在光敏药物Photofrin Ⅱ作用下,DNA分子光敏损伤过程中的构象变化,损伤程度以及该药物与DNA分子可能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氧卞氨嘧啶与血卟啉及金属血卟啉的作用情况 ,考察了酸度对甲氧卞氨嘧啶荧光强度的影响。在 p H=11.0的 KH2 PO4- Na2 HPO4缓冲液中 ,甲氧卞氨嘧啶有较强的荧光峰 ,血卟啉及金属血卟啉对甲氧卞氨嘧啶有明显的识别作用 ,结合常数大于 10 5,结合比均为 1∶ 1。金属血卟啉与甲氧卞氨嘧啶的结合常数小于血卟啉与甲氧卞氨嘧啶的结合常数 ,并对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糠醛和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合成席夫碱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制得相应的稀土配合物,并运用光谱法研究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新型抗癌药物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确定其化学组成为REL(OH),RE为La~(3+)、Nd~(3+)、Eu~(3+),L为去质子形式的希夫碱配体。此外,运用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REL(OH)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配合物在加入DNA后,特征吸收峰强度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不明显。配合物能够猝灭中性红-DNA体系的荧光。Fe(CN)_6~(3-)/~(4-)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在配合物加入后减小,式量电位有正移趋势,表明配合物、Fe(CN)_6~(3-)/~(4-)与DNA的作用存在竞争。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席夫碱稀土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均属于嵌插,且含有不同稀土离子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强弱不同,作用大小次序为Eu配合物La配合物Nd配合物席夫碱,这可能与DNA和配合物中的稀土离子所发生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溴鼠灵与DNA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用化学物质残留可能会与DNA结合形成加和物,从而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文章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溴鼠灵(BD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t-DNA可使BDF的吸收光谱发生减色,ct-DNA对BDF的稳态荧光有明显的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方式,27 ℃时KSV=1.21×104 L·mol-1;根据热力学参数推测BDF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范德瓦耳斯力作用;猝灭试验发现ct-DNA对BDF无明显保护作用;离子强度改变时,BDF/ct-DNA体系的荧光强度也随之改变;ct-DNA对β-CD/BDF包络物的荧光也有猝灭,但猝灭程度比游离的BDF有所降低,表明β-CD对BDF具有保护作用,也说明BDF与ct-DNA或β-CD的结合具有竞争性。各试验结果一致表明BDF与ct-DNA之间主要是以沟区结合方式发生作用。另外,试验结果也表明BDF与ct-DNA之间还存在静电作用。范德瓦耳斯力和静电作用的共同作用,为BDF在沟区与DNA的相互结合提供了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DNA纤维质子化及脱嘧啶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鲱精DNA纤维用pH 1 85酸溶液处理不同时间后 ,将样品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NA分子发生明显的质子化作用 ,有部分GC碱基对之间形成Hoogsteen型氢键的证明。酸不仅导致了DNA中部分嘌呤的脱落 ,同时还有部分嘧啶的脱落 ,其原因与嘧啶的质子化可能强于嘌呤有关。质子化、脱嘌呤、脱嘧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引起原有正常配对的氢键断裂 ,DNA分子内双链状态不稳定 ,可见酸处理DNA时发生了酸变性这一现象 ,但其产物性质显著不同于热变性或碱变性产物。  相似文献   

14.
在pH 7.4的Tris-HCl介质中,以盐酸小檗碱(BR)为荧光探针,研究了紫草素(SHI)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HI与BR竞争结合DNA上的位点;SHI对DNA-BR体系的荧光有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共存,SHI与DNA之间为嵌插和静电两种作用方式;热变性实验进一步证明嵌插结合是SHI与DNA的主要结合模式。最后由Scatchard方程求得二者的结合常数为3.48×104 L·mol-1。  相似文献   

15.
鲱精DNA纤维水合状态的拉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鲱精DNA纤维2900~3400cm-1区间的拉曼光谱特征模进行分析,发现反映主链骨架C-H振动的2964和2950cm-1模对DNA纤维空间构象有敏感性。在不同水合状态下,结合水O-H伸缩振动3204cm-1模比3220cm-1相对稳定,是计算纤维水合参数的重要依据。用公式2.5926×I2964/I3204求出的结合水分子的数量及样品相对湿度值,与Prescot的数据相比,可见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129cm-1特征模所反映的C6-H振动强度与样品相对湿度值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 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 探针荧光强度减去纯探针荧光强度的下降百分数。文章利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作为探针,测定几种抗癌药物加入DNA与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混合溶液的荧光谱,探讨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相同浓度的不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常数D确定作用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