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蒙棼 《物理学报》1988,37(8):1381-1385
在低杂波驱动电流的托卡马克中,可出现波驱动的共振电子径向能流,由定向能流和传导型能流两部分组成,其效应可能与碰撞效应可比,从而改变了驱动电流的基本图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印永祥  丁厚昌 《物理学报》1987,36(2):230-236
本文考虑了大振幅波场对电子的捕获引起的朗道阻尼共振区下限速度下移的机制,并用射线跟踪法计算了低杂波在托卡马克中传播轨迹上的能量沉积。根据能量沉积与低杂波驱动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之间的关系,求出了驱动电流在托卡马克中的径向分布。计算结果与PLT,JFT-2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对HL-1的计算结果也比较令人乐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杨友磊  胡业民  项农 《物理学报》2017,66(24):245202-245202
电子回旋波和低杂波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提高两只波的电流驱动效率.本文数值研究了捕获电子效应对电子回旋波和低杂波协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捕获角的增大,双波协同驱动电流会减小,且协同因子也会明显减小,即捕获角对两只波协同驱动流的影响要比其对单独驱动电流的影响更加敏感.通过加宽低杂波共振区可减弱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对捕获角的依赖,同时发现随着电子回旋波功率的增加,捕获角对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的影响也会变小.  相似文献   

4.
夏蒙棼  张承福 《物理学报》1981,30(10):1307-1317
本文指出,只当u=ω/(kxve)≤2—2.5时,波驱动的电流以共振电子电流为主,波的耗散机制也主要是共振阻尼效应;而当u≥3时,非共振电子电流一般将超过共振电子电流,碰撞耗散也将大于共振耗散。波驱动电流所需功率较高,比相应欧姆功率大得多。这对反应器的设计带来困难,一般说来反应器中选取u≤2.5的共振电子电流较为合适。波驱动电流时将出现等离子体旋转,除环向旋转外,还将引起较大的角向旋转,后者伴有较大的径向电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低混杂波电流驱动的准线性理论模型,研究了由于磁场的随机涨落而引起的快电子的反常输运对驱动电流分布和驱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径向扩散将使驱动电流分布变平和展宽,同时驱动电流减小。  相似文献   

6.
用低杂波驱动电流的等离子体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Liu的低杂波驱动电流模型,导出了弱场近似下低杂波驱动电流的等离子体电导率。结果表明,电导率对磁场B_0,电子密度n_0,以及电子温度T_e非常敏感。而这些参量决定着共振电子的数目和速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弹平均的三维Fokker-Planck方程,对电子回旋波加热和电流驱动进行数值模拟.考虑超热电子径向扩散对电流驱动的影响,在方程中加入径向扩散输运项,采用九点格式的中心差分对方程进行数值离散得到系数矩阵,采用不完全LU分解对系数矩阵进行预处理,利用双共轭梯度稳定法求解得到分布函数.在不考虑电子径向扩散输运条件下,得到电子回旋波驱动电流密度与功率沉积密度的分布;考虑径向扩散输运的计算结果与BANDIT3D进行比较,驱动电流分布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夏蒙棼  吴惟敏 《物理学报》1989,38(4):619-628
将描述低杂波驱动电流的福克-普朗克方程推广到包含径向运动时,方程中将出现一个加速项。本文着重考察这个加速效应对波驱动的速度扩散和径向输运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到捕获电子效应的情况下,对求解二维Fokker-Planck方程的编程进行了反弹平均的修改,使用了交替方向隐式法来求解方程。分析和计算了在不同扩散系数和不同共振区间的情况下,捕获电子效应对驱动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逆纵横比的增加驱动电流密度有明显的下降,在磁轴附近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影响很小;提高波功率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的影响;右移共振区间提高共振电子的速度,也不能很好的改善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的影响。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到捕获电子效应的情况下,对求解二维Fokker-Planck方程的编程进行了反弹平均的修改,使用了交替方向隐式法来求解方程。分析和计算了在不同扩散系数和不同共振区间的情况下,捕获电子效应对驱动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逆纵横比的增加驱动电流密度有明显的下降,在磁轴附近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影响很小;提高波功率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的影响;右移共振区间提高共振电子的速度,也不能很好的改善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的影响。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rives of the poloidal flow in KT-5 D tokamak are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oidal flow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radial electric field,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can drive significant poloidal flows in ohmic discharges.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dial gradient of Reynolds stress and the poloidal flow in biasing discharges indicates that not only Reynolds stress but also the Lorentz's force can drive the poloidal flow.  相似文献   

12.
The radial profiles of electrostatic Reynolds stress,plasma poloidal rotations,radial and poloidal electric fields have been measured in the plasma boundary region on the HL-1M tokamak using a multi-array of Mach/Langmuir probes.During experiments of lower hybrid wave current drive,the variations in LHW drive power xill cause changes in the edge electric field,poloidal rotation veloity and Reynolds stres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heared poloidal flow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edge plasma due to radially varied Reynolds stress.  相似文献   

13.
HL-1M托卡马克边缘参数和雷诺胁强的径向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多组马赫/郎缪尔探针测量了HL-1M装置刮离层和边缘静电雷诺胁强,等离子体极向旋转,径向和极向电场的径向分布,在低杂波电流驱动,超声分子束注入,多发弹丸注入和中性束注入实验中,给出了雷诺胁强和极向流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雷诺胁强的径向变化,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可以自发地产生剪切极向流。  相似文献   

14.
用中平面往复快速扫描6探针组观测HL-2A装置边缘等离子体的扰动特性。在一次放电中能测量到边缘等离子体参数的时空分布及其涨落量,雷诺胁强与极向流和带状流的关系,以及静电涨落驱动的粒子通量和热通量的径向变化。在多发弹丸注入(MPI)和多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SMBI)条件下,研究了边缘参数的涨落和相关特性。实验结果表明:SMBI和MPI等注入手段改变了边缘的扰动特性;雷诺胁强的径向梯度可以驱动带状流,抑制湍流输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径向可移动朗缪尔三探针和马赫探针对HT-7超导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参量及其涨落进行了空时空分辨测量.给出了欧姆放电及其与低杂波电流驱动共同作用下边界等离子体电位φp、电子温度Te和电子密度ne及其涨落的径向分布.实验表明,在限制器附近,存在一由Er×B确定的极向旋转速度剪切层.在剪切层内,Te和ne分布较陡,且φp,Te和ne的相对涨落水平下降明显.这说明剪切层对边界区的等离子体涨落具有抑制作用.低杂波驱动使径向电场梯度变陡,从而使剪切程度加深但对剪切层宽度无影响.此外,测量表明等离子体环向速度马赫数Mφ存在径向梯度.环向流的这种径向梯度可能是形成径向电场所需的平均极向流的一种重要驱动源 关键词: 托卡马克 边界涨落 低杂波驱动  相似文献   

16.
Radial and elliptic flow in noncentral heavy-ion collisions can constrain the effective equation of state (EOS) of the excited nuclear matter. To this end, a model combining relativistic hydrodynamics and a hadronic transport code [Sorge, Phys. Rev. C 52, 3291 (1995)] is developed. For an EOS with a first-order phase transition, the model reproduces both the radial and elliptic flow data at the SPS. With the EOS fixed from SPS data, we quantify predictions at RHIC where the quark-gluon plasma (QGP) pressure is expected to drive additional radial and elliptic flows. Currently, the strong elliptic flow observed in the first RHIC measurements does not conclusively signal this nascent QGP pressure.  相似文献   

17.
HL-2Aƫ����λ�εı�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中平面活动10探针组、往复快速扫描4探针和低杂波天线口的固定4探针测量了主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密度、悬浮电位、径向和极向电场、雷诺协强、径向和极向等离子体流速及其径向分布。用偏滤器靶板上的14组嵌入式静电3探针阵列测量了同一环向截面的内外中性化板上的电子温度、密度、悬浮电位及其分布。比较了在孔栏位形和偏滤器位形下边缘等离子体特性的差异,特别是两种位形下边缘温度和密度衰减长度的变化。分析了在多脉冲超声分子束加料和低杂波注入条件下的边界等离子体特性,以及雷诺协强的径向梯度与极向流和径向电场梯度与湍流损失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