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8年1月11日,我校举办纪念《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理工版创刊20周年暨教科版改刊1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郑孟状教授主持,校长、学报编委会主任聂秋华教授在会上致辞,对宁波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12日,章梓雄院士受聘宁波大学工学院院长暨“章梓雄奖教、奖助学金’’捐赠仪式在绣山工程楼报告厅举行。章梓雄院士成为继严陆光院士、沈文庆院士、洪国藩院士、薛永琪院士之后,第五位受聘于我校的院士。他把每年在我校担任工学院院长的10万元津贴捐赠给工学院设立“章梓雄奖教、奖助学金”。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宁波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宁波大学于2001年4月16日举行“教育·科技·人才”研讨会,庆祝力学家、教育家和科技事业活动家、宁波大学首任校长朱兆祥先生八十寿诞。谈家桢先生亲笔题写了“良师益友”的贺词,钱学森、钱令希先生发来了贺信;郑哲敏院士、谷超豪院士、黄克智院士、白以龙院士专程到会;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董石麟院士、浙江省力学会发来贺电、宁波大学校长严陆光院士、理学院院长沈文庆院士、信息学院院长薛永祺院士、浙江省、宁波市和宁波大学有关党政领导、宁波市社会名流到会祝贺。 本刊为配合这次研讨会,出版了…  相似文献   

4.
宁大学人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18(4):I0001-I0002
郭俊明教授,男,1965年9月出生。2000年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宁波大学医学院教授、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宁波市高校名师培养对象、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5.
补白二则     
宁波大学14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教育厅奖 6月26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2000年度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我校共有14项成果获奖,获奖数仅次于浙江大学。 我校获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有阮航宇等的《高维可积模型的研究》、吴训威等的《基于多值逻辑的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系列研究》;蒋霞敏等的《黑斑口虾蛄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获二等奖;叶飞帆等、房江华等、叶锡恩等的成果分获三等奖。 周志锋的《大字典论稿》一书获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郑孟状等、陈月明、张旭昆、季学原等的成果分获二等奖;王慕民、陈依元、黄贤宏等的成果分获三等奖。 中科院院士薛永祺、沈文庆出任宁波大学两学院院长 4月24日,宁波大学18所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会上中科院院士薛永祺、沈文庆分别被聘任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院长。 薛永祺院士是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曾多次获国家科技二、三等奖,中科院进步特、一、二等奖,取得了机载成像光谱仪国家发明专利。同时,他还分别被国务院、上海市和中科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科技精英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现任中科院院士、遥感联合中心副理事长。 沈文庆院士曾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二等奖,被国务院、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甘肃省和中科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出国留学人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中科院院士、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973课题放射性核束物理核天体物理研究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1月14日,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无线全数字音视频移动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鉴定会在我校举行.该项目由宁波大学、宁波新然电子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组负责人是我校何加铭教授.该成果可实现实时双工图像、语音的无线移动传输,主要用于国内外野外作业行业和军方移动通信.  相似文献   

7.
我校8个重点建设专业经校内外专家评审、校教学委员会审核和校长办公会议审议,获得首批“宁波大学重点专业”称号.它们分别是商学院钟昌标教授负责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学院范谊教授负责的英语专业、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陆开宏教授负责的水产养殖学专业、理学院陶祥兴教授负责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郑荣跃副教授负责的土木工程专业、海运学院郑道昌教授负责的航海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8.
4月 24日,宁波大学 18所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会上中科院院士薛永棋、沈文庆分别被聘任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院长。 薛永祺院士是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曾多次获国家科技二、三等奖,中科院进步特、一、二等奖,取得了机载成像光谱仪国家发明专利。同时,他还分别被国务院、上海市和中科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科技精英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现任中科院院士、遥感联合中心副理事长。 沈文庆院士曾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二等奖,被国务院、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甘肃省…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9月 2 3日 ,宁波大学又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晚上 6点 30分 ,在校长严陆光院士的陪同下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韩德馨院士 ,走进了座无虚席的报告厅 ,开始了宁大第 30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系列讲座。韩德馨教授是我国煤田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长期以来从事煤炭资源开发和煤田地质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有贡献的早期回国专家”荣誉。 1992年因从事教育科研 4 0周年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的嘉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荣获我国地质学界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19高速重载轴承和自润滑涂层技术国际研讨会进行综述.来自中国和乌克兰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高速重载轴承和自润滑涂层技术进行研讨,乌克兰科学院代表团的两位院士分别就超高温陶瓷和微波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技术作了主题报告,宁波大学代表团的两位教授也分别做了"滚动接触疲劳下轴承材料微观失效机理研究"和"轧机重载轴承微尺度控制延寿技术研究"等报告.本次会议展示了中乌专家在表面涂层技术和轴承延寿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补白一则     
宁大学报"医学研究"专栏特聘编委座谈会召开 由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与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宁波大学学报"医学研究"专栏特聘编委座谈会,在宁大教工活动中心举行.座谈会首先由学报编辑部主任徐定宝博士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和有关学报的情况,医学院副院长陈枢青博士介绍了医学院的有关教学科研情况.理工版学报主编王礼立教授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就医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整合提出了一些见解.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陈健尔从提升宁波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层次的角度,就宁大学报开设"医学研究"专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要求以特聘编委为纽带,加强宁大医学院与市属各大医院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提升宁波的医学研究水平和医疗水平. 特聘编委会们对加强宁大与宁波市医疗机构的合作、如何办好"医学研究"专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副校长叶飞帆教授会见了全体特聘编委. 宁波市第二医院院长张乐鸣主任医师,中医院院长王晖主任中医师、中华医学会宁波分会副会长、《宁波医学》总编辑王德扬主任医师、宁波市第三医院副院长杨茂林主任医师、李惠利医院的谢光天、沈志森主任医师、宁波市卫生防疫站邱华士主任医师、宁波市第一医院徐薇副主任医师、宁大医学院副院长张龙禄教授等出席了座谈会. (黄旭升)  相似文献   

12.
1月6日,由省科技厅组织的《应力波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鉴定会在宁波举行.该项成果是我校工学院王礼立教授为主的科研团队积数十年创新研究所得,是承担完成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和省市科研项目以及大量民用工程项目的综合集成.以清华大学力学系黄克智院士任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经福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三所周丰峻院士、浙江大学力学系朱位秋院士、中科院力学所谈庆明研究员、北京大学力学系黄筑平教授、  相似文献   

13.
由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与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宁波大学学报“医学研究”专栏特聘编委座谈会,在宁大教工活动中心举行.座谈会首先由学报编辑部主任徐定宝博士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和有关学报的情况,医学院副院长陈枢育博士介绍了医学院的有关教学科研情况.理工版学报主编王礼立教授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就医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整合提出了一些见解.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陈健尔从提升宁波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层次的角度,就宁大学报开设“医学研究”专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要求以特聘编委为纽带,加强宁大医学院与市属各大医…  相似文献   

14.
1990年4月9日至12日,由浙江省教委组织的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权专家评议组,对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即将毕业的86级学生教学质量进行了为期4天的全面检查与评议,来自京沪杭的34位专家、教授普遍认为我校86级学生政治、业务素质好,基础较扎实,适应性强;根据现有规模,办学条件较好,已达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87)学位字016号通知所列的四项要求,同意我校和1990年已有毕业生的工商经济、法律、外语、数学、土木工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5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了评估,并于5日下午举行了专家意见反馈会。专家组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形成了关于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考察意见。专家组组长谷士文教授代表专家组首先介绍了专家组对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我国著名金属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著名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干福熹;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先后来宁波大学作有关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版权工作委员会主办、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二次版权工作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19日在宁波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 30余所高校的 5 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版权工作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秘书长、博士生导师郑胜利教授、宁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翔飞副教授、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主编陈进元编审分别作了题为知识产权与知识经济、修订后《著作权法》的若干问题及期刊社和作者签订论文出版合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精彩报告 ,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会议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构建基于临床电子病历数据的冠心病预测模型.回顾性收集了2015年至2020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期间,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别应用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逻辑回归算法构建冠心病预测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共收集354例患者数据,其中冠心病患者140例,非冠心病患者214例,根据逻辑...  相似文献   

19.
补白4则     
浙江省高师院校分析数学高级研讨班在宁波大学举行 本着为浙江省各高师院校培养年轻的科研、教学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合作条件,发挥主动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一个在国际水平上处于领先的学术团体奠定基础的宗旨,受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委托,由宁波大学数学研究所主办的省高师院校分析数学高级研讨班于2000年10月1 7~20日在宁波大学举行,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丽水师专、台州师专、宁波万里学院、宁波教育学院等单位共10余名分析数学的教师,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 研讨班由宁波大学周颂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徐宪民教授、湖州师范学院胡璋剑教授主讲.还特邀了中国老一辈的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作了主题报告--如何写作数学论文、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数学的回顾和展望;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陈翰麟教授、南京大学郑维行教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裘松良教授也作了学术报告.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共同的合作研讨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为浙江省数学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国家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由宁波大学理学院院长沈文庆院士牵头的国家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学术会议2000年11月4~6日在宁波大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科技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原子能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中科院基础局大科学工程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代表,杨福家、胡仁宇、沈文庆、张焕乔四位院士到会.沈文庆院士作为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的首席科学家,主持了这次会议. 会议主要报告了973项目的总体和各子课题的科学目标、具体物理内容、预期成果和困难、安排国内外实验情况;对实现物理目标的不同技术路线、对束流要求、探测设备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对国内外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的研究现状作了比较,要求理论和实验的相互联系,973项目课题和非973项目课题的联系,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 会上,四位院士对科学的发展、物理学的现状作了精彩的演讲,论述了核物理研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对我国目前的核物理研究提出了建议,对年青一代科学家提出期望.其他学者也对973项目的组织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次会议是国内"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它在宁波大学的召开,对宁波大学提高科研水平、了解科学发展最新动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会议期间,杰出年青科学家、长江计划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孟杰受聘为宁波大学兼职教授. (宁波大学理学院供稿) 《红楼梦》与医学--红楼文化散论之二十 《红楼梦》是我国惟一有资格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化小说之作."百科",自然包括医学,而且在书中所占比重颇大.它所涉及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不但比重颇大,而且颇有精湛、独特之处.全书120回,约有80回写及医药保健之学(写及两次以上者至少有30回).80回书中有100余处写到药名方剂、丹膏丸散、医疗保健用具(200种以上),共约10万字. 《红楼梦》写的医学主要是中医(但也有几处涉及西医西药,如依弗哪、汪恰洋烟、鼻烟、玻璃眼镜等).涉及的医学学科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五官科、皮肤科、针灸、推拿、按摩、法医、精神科、传染病和食疗、理疗、保健养身等等.小说家不但描写了种种医疗技术、药物、医疗器具,还写了医德在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有多处涉及医药学之理论,从而表明小说家对医药学是颇有造诣的.这些医药学的知识、技术和理论,大部分又都是有古代医学名著作依据的.作者多次精辟地运用了中医学之精华--辨证论治原理,多次娴熟地运用了中医学的四诊八纲、阴阳虚实的理论体系.这在中国古今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作为小说家,他们(包括曹雪芹和高鹗等人)能将医药学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德评价紧密而又精妙地结合起来,在小说情节展开、人物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享受其艺术美之同时,又能习得多种医药知识,不能不令人惊叹、敬佩.为此,认为曹雪芹是一位值得研究的医学家,似乎并不为过. 自然,曹雪芹毕竟是生活于200余年前的文学家,受医学科学发展的限制,在有关的医学描写中是有失误之处的.比如第8回、62回写及以茶解酒,现代医学证明,这是不科学的.虽然大量饮茶可以促使酒中的乙醛从小便中排出,但乙醛的分解需很长时间;而且醉酒后大量饮茶损害肾脏,影响肾功能的正常发挥.故此解酒之法是不可取的.不过,我们是不能以现代科学苛求曹雪芹的. 酸梅汤与外伤治疗--红楼文化散论之二十一 《红楼梦》第33回描写贾宝玉遭到贾政的毒打致伤后,气血瘀结,伤重处发炎、肌肉腐败,因之贾宝玉既深感疼痛又觉得热如火烤,"只嚷干渴,要喝酸梅汤"。但袭人对前来探看宝玉的薛宝钗说:"我想酸梅是个收敛东西,刚才挨打,又不许叫喊,自然急的热毒热血未免存在心里,倘或吃下这个去,积在心里,再弄出病来,哪可怎么样呢?因此,我劝半天才没吃。" 酸梅汤是消暑解渴的一种传统饮料,古人的著作中多所记述,如郝懿行的《证俗文》、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杨敬亭的《都门杂咏》、静香居主人的《都门竹枝词》等著作中,均有较为具体的记述,但曹雪芹却从医学角度写了酸梅汤。他通过人物对话让人们知道:有严重创伤的人,即使口渴干热,也是不能喝酸梅汤的。这是伤科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禁忌。我曾为此请教一位中医,他告诉我:像贾宝玉这种情况,治疗原则是:"宜行血不宜止血。除了外敷、内服化瘀药物之外,饮食方面也需要有所禁忌,确实不宜喝杨梅汤。杨梅汤具有收敛性,喝了不利于化解瘀血。"所以,细心的袭人"劝了半天",终于未让宝玉喝杨梅汤。这虽是小说中不易被读者注意的细节,但却是有其医学依据的。由此,可以窥见曹雪芹医疗知识渊博之一斑。 (斯迈)  相似文献   

20.
本着为浙江省各高师院校培养年轻的科研、教学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合作条件,发挥主动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一个在国际水平上处于领先的学术团体奠定基础的宗旨,受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委托,由宁波大学数学研究所主办的省高师院校分析数学高级研讨班于2000年10月17~20日在宁波大学举行,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丽水师专、台州师专、宁波万里学院、宁波教育学院等单位共10余名分析数学的教师,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 研讨班由宁波大学周颂平教授、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