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普羽 《中国科学A辑》1974,17(2):113-114
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有着完全相反的回答。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而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却拼命鼓吹唯心论的先验论,胡说  相似文献   

2.
彻底批判数学领域中的先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系广大革命师生在工军宣传队领导下,深入三大革命运动,进行教育革命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教育革命,就必须坚决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彻底批判数学领域的唯心论的“先验论”,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统帅数学领域。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  相似文献   

3.
“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这种现实材料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形成数学概念和理论.因此,“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数学是人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一个侧面的认识,是来源于物质的.数学起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相似文献   

4.
李柯 《中国科学A辑》1974,17(5):534-540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只有变革物质,才能认识物质。“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实践论》)人们变革现实的社会实践,即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项实践活动,一步又一步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跟着一步又一步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永无止境。回顾这一部人类认识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深入批判孔丘和林彪所宣扬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5.
1引言知识的教育学立场认为,符号表征、逻辑表征和意义构成知识的三个要素.其中,知识的意义是其内具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从认识论的立场看,知识的意义是假定性的.但从教育学的立场看,知识的"假定性意义"不是用来让学生直接接受的,而是学生建构新的意义系统的基础.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根本目的所在.挖掘知识的内在  相似文献   

6.
关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基础与结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激励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出发进行分析;对需求、动机、行为等及其相互影响在激励实践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两种主要的激励模式.它们都是从实践中来经过否定之否定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激励理论对两种激励基本上接受,但对两种激励的评价及侧重又各有不同.我国现行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尤以平均主义为甚.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是激励模式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如果要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数目不多,用手指屈伸就可以数出来,那么该用哪个成语呢?你一定会随口答出屈指可数.难道屈指可数真的只能表示十以内的数吗?  相似文献   

8.
(一) 从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得到的启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课堂上能听明白,课后不会作题。这种现象在几何教学中尤其严重。近年来,在贯彻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认为代数与三角能多练,几何不好办;代数与三角的负担能减轻,几何有困难。自从全国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后,我们也根据“带着问题学”的原则,先后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希望通过学习来改造我们的思想和改进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你吃过签语饼吗?就是那种里头有小纸条的饼,纸条上有可能会是一条谜语哦. 吃过吃过,每次吃的时候都感到特别期待呢,因为不知道甜蜜小纸条上的谜语难猜不难猜.不过,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制作签语饼这个主意是从哪儿来的呢. 现代的签语饼发明于美国,基本配料包括面粉、油、糖和鸡蛋.不过,签语真的会显灵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谜.  相似文献   

10.
欧氏几何包括我们高中生学过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但欧氏几何并不是唯一能正确反映物质空间的几何学 .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了解几何空间的多样性 ,这里介绍另一种几何———非欧几何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经典著作 .许多人认为《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 (它等价于过直线外一点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是可以用其它的公理、公设证明出来的一个定理 .从欧几里得时代起 ,直到十九世纪初 ,都没有找到正确的证明 .俄罗斯数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青年时代也曾企图找到“第五公设”的证明 ,但很快地他就发现是不能证明…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重大的改变 ,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 ,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 ,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 ,变成自己的“主见” ,自己的“思想” .数学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正是基于此 ,旨在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新的教学形式和新的学习方法 ,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实现“沟通”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 .对数学“案例教学”的实践可以说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1 “案例教学”的内涵何谓“案例…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11日17:36:26同学们,你们知道11月11日是什么节吗?我想肯定有许多同学听都没听说过,是光棍节。听爸爸说,那是因为这个日期中的两个数都是11,而1就像是一个人的样子,孤零零光溜溜的,是根光棍,所以就叫做光棍节了。我觉得这个节日的名字很不好听,而且也没道理,你看11不是两个人在一起吗?那是有伴的呀,为什么叫做光棍节呢?应当叫伙伴节才对。而且,妈妈告诉我,现在这个节日还有了新的名字,叫做"购物节",因为许多网络商店都会趁机打折,所以大家都喜欢在这一天上网购物,这天就从光棍节变成购物节了。  相似文献   

13.
滕琳 《珠算》2011,(11):64-65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或许你同意这种观点。推而广之,"不想做CEO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你认可吗?那么,"不想做CEO的会计,不是好会计。"你还能认同吗?我们姑且不去探讨你赞同哪句话,单从可能性来看,第三句话似乎难以让人信服。因为至少将军也是从一名士兵做起的,而会计和CEO之间实在是缺乏逻辑联系。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从CFO到CEO,这"一横"的差距本质。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你们那里冬天下雪吗?你是否注意到平地的雪最厚,山坡越陡雪越薄, 下面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数学大王》2014,(9):18-23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然而,海水下面的一切,对人类来说又是那么陌生。海水下的风景是什么样的?那里生活着什么样的居民?它们又有什么奇特之处……想知道这一切吗?那就随我来一次快乐的海洋之旅吧!  相似文献   

16.
邓更生 《中学数学》2001,(11):13-14
在强调与突出“问题解决”、“数学应用”的潮流下 ,数学概念的教学 ,究竟 (应该 )处在怎样的地位 ?一提这话头 ,你就会发现 ,数学界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从应考的角度 ,反正永远不考概念的解释 ,“概念么 ,懂得一个意思 ,不影响解题就可以了”,不是说要“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么 ,数学的实质不就是会做题吗 (?) !也有另一种声音 ,“‘知识获得’的本质是‘思想的形成’”,而“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思想”的 (郭思乐文 ) .内中 ,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名言“在一定意义上 ,科学就是概念的体系”所闪烁出的光芒的余晖 .于是 ,教师中也就明显地分为了两部分 .比如教“球面距离”,一部分老师认为 ,只要知道“是怎样规定的 ,会用它来解题”就行了 ;另一部分则主张 ,对于重要的概念 ,能让学生达到一点理解与领悟 ,“为什么引进这个概念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它 ?”对学生的现代科学观的形成与发展 ,必定更有益更有利 .邓老师肯定是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的 ,你呢?  相似文献   

17.
这一篇设计 ,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主要启示是 ,一旦从“大量重复性的题海”的缰绳中解脱出来 ,青年学子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巨大的 .不过 ,这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要实现真正解放又谈何容易 !要是没有高明的教师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 ,许多学生 (甚至是多数学生 )都只能做“壁上观”.象这一篇设计那样 ,首先要能自己提出几个关键性问句 ,又要为它们排好一个有利的序 ,即要理清思路 !这一切又怎样培养学生自己来完成呢 ?可见 ,要做好一个个优秀的发现设计 ,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来完成这种思路的设计 ,不是那么容易办的事 ,也许不是每一位在职的数学老师都能够轻易胜任的 .这就是“题海战术”易受普遍青睐 ,而这样一椿美事却极难“遍地开花”的道理之所在 !一颗好苗 ,有幸碰上那么一个崇尚思维与发现的好园丁 ,说不定一个大数学家将会扎扎实实蓬蓬勃勃地从这里起步了呢 !你说事情是这样的吗 ?]  相似文献   

18.
先从图1谈起,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图形,现在我们赋予它一些有趣含义:设想图1中,16个变点表示16个人,在同一直线上的交点(人)彼此都是好朋友,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交点(人)彼此都不是好朋友.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这16个人中,每人都有6个好朋友,每两个人都有两个共同的好朋友."您说对吗?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从问题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具有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主动探索 ,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特征 .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文是以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 :《人需要很多土地吗 ?》一文中的问题展开的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说中有下面一段故事 :有一个人要卖地 ,他规定太阳…  相似文献   

20.
在一片干旱的沙漠里,有甲壳虫在那里生活,它们是怎么得到水分来维持生命呢?人们经过观察发现,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甲壳虫就已经"起床"了.它们从沙丘的底部爬向顶端,在那里列队.它们立起身子,把背面光滑的甲壳对着晨风吹来的方向.它们长时间地站立着一动不动,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