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证明赛马碱性岩体中的“凤凰石”为Ca-RE-Th的硅酸盐固溶体,其化学通式为A10(BO4)6X2,A位的主要成分为稀土元素(RE),属富钍铈硅酸灰石,样品为点式带状和连续带状蚀变结构,意味着矿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原生蚀变作用,同时Si和Th含量增加,由于变晶化作用和风化作用,导致富钍铈硅磷灰石和水化程度增加和A位阳离子减少。  相似文献   

2.
蒙古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网脉状硅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钾硅酸岩化和青盘岩化。从热液成矿中心向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为含铜网脉状硅化蚀变带→含铜泥化带→含铜钼石英-绢云母化带→含铜钼钾硅酸岩化带→青盘岩化带。早期为钾硅酸岩化带,中期为石英-绢云母化和硅化,晚期为泥化带和碳酸盐化(方解石)。含矿蚀变岩明显受不同级次构造-裂隙带控制,北东向和北西向裂隙带可能是斑岩成矿热液体系的运移通道。随着接近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成矿中心和硅化不断增强,REE,LREE和HREE含量降低,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增强;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与硅化-钾硅酸盐化之间关系具有指数关系。随着(Na2O K2O)含量逐渐增高,从负Eu异常→无Eu异常→正Eu异常→明显正Eu异常,说明Eu异常受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碱交代程度控制明显,因此,正Eu异常、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明显及其相关围岩蚀变特征是寻找与蒙古Tsagaan Suvarga斑岩型铜钼矿床类似的找矿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风化壳稀土矿有机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论证风化壳稀土矿有机成矿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富含REE风化壳含丰富有机物,包含一元酸、二元酸和非酸有机物,剖面自上而下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减少;腐植酸以富里酸为主,其特点是含共轭大π及羧基、羟基,极少量含氮基团,未见明显苯核结构。(2)风化壳有大量微生物,剖面自上而下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下层未发现微生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氨基酸、短链酸和小分子量有机物与体与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了夏塞银铅锌矿床不同矿脉矿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及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床不同类型银铅锌矿石中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较为相似,成矿物质具有同源性,银铅锌矿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呈右倾斜型式,具有显著的δEu负异常,与矿区西南侧的绒衣错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基本一致,表明两者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皖北新元古代沟后组和寒武纪猴家山组石灰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和稀土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灰岩中稀土的来源及其特征,并据此对灰岩形成的海水稀土配分模式进行反演,探讨了皖北新元古代-寒武纪大地构造背景。结果表明:沟后组石灰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10.66~30.68 ppm),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富集,NdSN/YbSN在1.12~1.46之间,受陆源碎屑混染影响严重;猴家山组石灰岩稀土总量偏低(1.63~7.79 ppm),轻重稀土分异微弱,轻稀土略亏损,LaSN/NdSN在0.35~1.28,受陆源影响较小;石灰岩样品均具有程度不同的La正异常、Ce负异常和Y正异常;猴家山组灰岩反演海水稀土特征与新元古代海水略有差异,与现代海水稀土组成特征一致;沟后组和猴家山组石灰岩分别形成于大陆岛弧和大洋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摩天岭花岗岩体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分别测定了该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并作了图解分析。结果表明,摩天岭花岗岩体在主量元素特征上表现为富钾,低钠、较低的/7,(Na2O)/n(K2O),贫钙镁,富铁,w(A)/w(CNK)〉1.1,为强过铝质,具有华南产铀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强不相容元素,尤其是Rb、Th元素;而贫弱不相容元素zr、Hf、Sm、Y和Yb。Sr元素呈强烈亏损。稀土总含量较低,具有较低的轻重稀土分异,略富集LREE,亏损HREE,具有较低的埘(La)/w(Yb)。岩体具有强烈的负8Eu异常。摩天岭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是S型花岗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摩天岭岩体具有火山弧花岗岩和同碰撞花岗岩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7.
对户外曝晒3~36个月的聚甲醛(POM)老化形态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老化层厚度,裂纹宽度、裂纹深度及断口形态与老化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OM的老化导致了材料内部结构由韧性变成脆性而几乎完全丧失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屯林矿床位于十万大山盆地东南侧,是我国典型的砂岩型铀矿床之一。十万大山盆地是大型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总面积18 000 km2,盆地基底为前中三叠统及印支期花岗岩,盖层为上三叠统到古近系,盆地内构造发育;在盆地中发现多个铀异常点,大多数产于侏罗系,375铀矿床就是其中之一。该文通过对375铀矿床见矿孔ZK9901,进行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对375矿床的形成环境及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环境的交替行进下,利用泥岩的不透水性和砂岩透水性的相互作用,并经过后期的热液改造作用,造成了铀的富集沉淀。碎屑物质来源具有同源性,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苏皖四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苏皖四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不同类型矿石的烯土元素组成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玄武岩首先风化形成蒙皂石族粘土矿物,在此过程中稀土元素没有明显的分馏作用,强风化的玄武岩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如果玄武岩在地表进一步风化形成红土型蒙脱石粘土,则发生明显的铈正异常,中稀土亏损而轻稀土和重稀土又重新富集,这反映了当时大陆地表特殊的氧化条件和盆地湖水溶液的胶体吸附作用。玄武岩在原地进行水-岩作用,发生递进化学风化,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玄武岩及其风化产物的稀土元素化学特征基本一致,总量略低,显示REE没有大量迁移流失,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与玄武岩及其风化产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但同时表现出轻重稀土比值磁大,铕正异常,表明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的物源基本上是来源于玄武岩的风化产物,但REE配分模型受玄武岩风化残积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 运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分析测试了玉米、黄豆、小麦等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对稀土元素(REE)的吸收及在植株不同生长期各部位的分布、富集情况, 探索黄土高原特殊弱碱性土壤氧化环境下施用稀土对作物的有效性, 为稀土农用在黄土高原大面积推广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双酚A型聚碳酸酯自然老化的XPS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经自然化老后的表面化学组成与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光降解反应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阶段:在老化前期,主要是碳酸酯基的分解;之后主要是偕二甲基基团和芳环的氧化。而前期碳酸酯基的分解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