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2例新的配位聚合物[Co(L)0.5(1,3-bib)] (1)和[Ni2(L)(1,4-bib)3(H2O)2]·2H2O (2),其中L=1,2,4,5-苯四酸,1,3-bib=1,3-双((1H-咪唑1-基)甲基)苯,1,4-bib=1,4-双((1H-咪唑1-基)甲基)苯。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12均为三维网状结构,完全去质子化的配体(L4-)在12中分别采取了μ4-к2к1к2к1μ2-к1к0к1к0的配位方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H2O2和可见光照射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对染料甲基橙(MO)和亚甲蓝(MB)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180 min时,降解率分别达到83.2%和84.5%。配合物2在同样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对染料MB和罗丹明B(RhB)也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在180 min时,降解率分别为87.0%和77.4%。此外还详细探讨了12对染料光催化降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选择刚性的1,2,4,5-均苯四甲酸(H4L)为主配体,以1,3-双(1H-咪唑-1-基甲基)苯(1,3-bib)为辅助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过渡金属离子Cd2+配位合成了配合物[Cd(L)0.5(1,3-bib)(H2O)]·H2O(1)。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化合物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a=0.857 08(4)nm,b=1.912 23(10)nm,c=2.451 60(12)nm。配合物1中Cd2+与L4-配体的羧基通过双齿螯合配位,通过1,3-bib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荧光,其对丙酮溶剂、MnO4-、Hg2+离子有一定的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3.
利用混合配体设计、合成了2种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d(HDCPN)(1,4-bib)0.5(H2O)2]n1)和{[Zn(HDCPN)(1,2bimb)]·H2O}n2)(H3DCPN=6-(3,5-二羧基苯基)烟酸,1,4-bib=1,4-二(1-咪唑基)苯,1,2-bimb=1,2-二(咪唑-1-基甲基)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粉末衍射对配合物12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2都显示一维链结构,并通过ππ作用堆积成三维网络空间结构。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12的荧光性能及1在水溶液中对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识别。荧光检测显示,配合物1在水溶液中高灵敏识别Fe3+、Cr2O72-和CrO42-离子。同时研究了配合物1对Fe3+、Cr2O72-和CrO42-的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0.5(1,4-bib)(H2O)3]n (1)和[Ni(L)0.5(1,4-bib)(H2O)3]n (2)(H4L=1,4-二(2,6-二甲基-3,5-二羧基吡啶基)苯,1,4-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X射线单晶及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2为异质同构,均为一维结构。通过变温磁化率测量发现,配合物b>1和2中的Co(Ⅱ)/Ni(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此外,配合物 1可通过荧光猝灭法检测头孢克肟(CEF),配合物 2可用来检测四环素(TET),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其检出限分别为0.86 μmol·L-1 (CEF)和0.49 μmol·L-1 (TET)。  相似文献   

5.
采用间苯二(取代水杨醛酰腙)(H4L)与R32SnOH溶剂热反应,或间苯二甲酰肼、3-叔丁基水杨醛和三环己基氢氧化锡一锅溶剂热法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有机锡配合物(SnR22L(1~4),其中,H4L=m-Ph(CONH—N=CH(o-OH) PhR12;R1=NEt2,R2=Ph(1);R1=3,5-di-tert-butyl=3,5-t-2Bu,R2=Ph(2);R1=3,5-t-2Bu,R2=Cy(3);R1=3-tert-butyl=3-t-Bu,R2=Cy(4)。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13C、119Sn)核磁共振谱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方法确证配合物1~4的结构。配体H4L的2个取代水杨醛酰腙链向内取向并与锡原子配位形成3个内向E型配合物1~3,取代水杨醛酰腙链向外取向并与锡原子配位形成外向E型配合物4。配合物124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锡与配位原子构成畸形双角三锥构型。配体、配合物-三氯甲烷溶液的荧光性能表明,当具有弱荧光的配体m-Ph(CONH—N=CH(o-OH) PhNEt22(H4L1)和无荧光的配体m-Ph(CONH—N=CH(o-OH) Ph(3,5-t-2Bu))2(H4L2)分别与苯基锡、环己基锡配位后,配合物-三氯甲烷溶液发出强荧光。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或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3个Cd(Ⅱ)/Co(Ⅱ)/Zn(Ⅱ)配位聚合物[Cd(hbmb)0.5(pta)]n1),[Co(hbmb)(1,4-bdc)]n2)和{[Zn2(hbmb)1.5(bptc)(H2O)]·0.5hbmb·3H2O}n3)(hbmb=1,1''-(1,6-己烷)双-(2-甲基苯并咪唑),H2pta=邻羧基苯乙酸,1,4-H2bdc=1,4-苯二乙酸,H4bptc=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4-连接的二维平面网络,拓扑符号为(44·62)。配合物2是一个4-连接的二维褶皱网络,拓扑符号为(42·6)(42·63·8)。配合物3是一个(3,4,4)-连接的三重穿插网络,拓扑符号为(42·62·82)(4·62)(4·64·8)。其中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758 32(15) nm,b=1.452 8(3) nm,c=1.911 3(5) nm,β=112.26(3)°,Z=4;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090 8(2) nm,b=1.873 1(4) nm,c=1.301 9(3) nm,β=91.09(3)°,Z=4;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119 6(2) nm,b=1.481 2(3) nm,c=1.926 6(4) nm,α=89.72(3)°,β=87.65(3)°,γ=68.28(3)°,Z=2。  相似文献   

7.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多齿的单-和双-三唑衍生物,制备了3种基于多金属氧簇基(POM)的Cu(Ⅱ)和Cu(I)杂化材料,即{[Cu(L12(Mo4O13)]·2H2O}n1),{[Cu1.5(L2)(HL2)(H2O)(Mo4O13)]·2H2O}n2),{[Cu2(L31.5(Mo4O13)]·H2O}n3)(L1=4-pyridine-2-1,2,4-triazole,HL2=3-(4H-1,2,4-triazol-4-yl)benzoic acid,L3=trans-4,4''-azo-1,2,4-triazole)。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1中,Mo4O132-阴离子和Cu(Ⅱ)中心通过双齿L1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二维(2D)POMs基的Cu(Ⅱ)杂化金属-有机骨架。在2中,Mo4O132-阴离子和Cu(Ⅱ)中心通过桥接水原子(O18),双齿HL2和三齿L2-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三维(3D)POMs基的Cu(Ⅱ)微孔金属-有机骨架。在3中,L3配体桥接相邻的Cu(I)中心和Mo4O132-阴离子,最终形成独特的双重穿插结构的3DPOMs基的Cu(I)杂化配位框架。光催化实验研究表明,样品1~3对于不同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都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种双核锇Os(Ⅱ)配合物[Os (η6-bip)(1,3-bib) Cl]2Cl2bib-Os),其中η6-bip=η6-联苯,1,3-bib=1,3-二(1H-咪唑-1-基)苯。并通过1H NMR和ESI-MS进行基础表征。配合物bib-Os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易在细胞中积累。配合物bib-Os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表现出高效的抗增殖活性,可产生活性氧(ROS)并诱导线粒体损伤。脂质过氧化物(LPO)积累、谷胱甘肽(GSH)消耗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下调表明,配合物bib-Os诱导A2780细胞死亡的主要机制是铁死亡,bib-Os是第一例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的Os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Cu(HDTTA)2(DMF)(H2O)]·DMF·H2O}n1)(D-H2DTTA=(+)-二对甲基苯甲酰-D-酒石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表征了配合物1的结构。配合物1沿a轴为一维链状结构,在ab平面通过弱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的主结构可在197℃以下稳定存在。在300 nm激发波长条件下,配体的荧光由于和Cu2+离子配位而猝灭。配合物1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染料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吸附效果,作用49 min后吸附率可达81%。  相似文献   

10.
在溶剂热条件下,5-羟甲基间苯二甲酸(5-(hydroxymethyl)isophthalic acid,H2HIPA)和锌离子分别与1,4-双(2-甲基-1氢-咪唑-1-基)苯(1,4-bis(2-methyl-1H-imidazol-1-yl)benzene,1,4-BMIB)以及1,2-二(吡啶-4-基)乙烯(1,2-di(pyridin-4-yl)ethene,dpee)反应得到2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Zn(HIPA)(1,4-BMIB)]n1)和{[Zn(HIPA)(dpee)]·0.5dpee}n2)。单晶衍射揭示在配合物1中,锌离子中心呈现一个略微变形的四面体配位构型,而HIPA2-和1,4-BMIB为简单连接体,构建出具有四重穿插和dia网络的框架。在2中,锌离子中心以五角双锥构型作为四连接节点分别连接2个HIPA2-和dpee配体,仍然是一个具有dia网络的四重穿插框架。此外,dpee不仅作为辅助配体参与构建配合物2,而且还以客体分子的形式存在。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显示12在紫外区有强的吸收,同时固体荧光测试揭示它们具有蓝色荧光特征,分别在414和440 nm附近有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1.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并表征了2个基于2,2''-联苯甲酸(H2dpa)和1,4-二(1-苯并咪唑基甲基)苯(bbix)的配位聚合物:[Cu2(bbix)(dpa)2(C2H5OH)2]n1),{[Cd(bbix)0.5(dpa)]·0.5H2O}n2)。两者均显示二维结构。1中含有Cu-dpa螺旋链,bbix进而将螺旋链连接形成以Cu(Ⅱ)离子为3-连节点的63波浪状网格。而在配合物2中,dpa2-与Cd(Ⅱ)形成四-元环和八-元环交替连接而成的带状一维链,并由bbix连接得到二维网格。此外,还研究了12的热稳定性以及室温下2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溶剂热条件下,由1,3,5-三(1-咪唑基)苯(tib)和3,4'',5-联苯三羧酸(H3BPT)或1,3,5-三(4-羧基苯基)苯(H3BTB)与镉的硝酸盐或锌的硝酸盐反应,得到2个新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d3(tib)2(BPT)2(H2O)2]·DMA·6H2O(1)和[Zn2(tib)(HBTB)2(H2O)]·2H2O(2),并对其结构和吸附及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具有4节点的三维框架化合物,其简化后的拓扑符号为{83}4{85·12}{86}2;而2是一个具有二维网格结构的化合物,该二维网格结构可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化合物。气体和蒸汽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都可以选择性吸附CO2和MeOH,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可以通过荧光猝灭机理在甲醇、乙醇、2-异丙醇、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选择性识别丙酮分子。  相似文献   

13.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新的配位聚合物{[Mn3(oba)3(bib)(DMF)(H2O)]·DMF}n1)、[Co(Hoba)2(bib)]n2)和{[Co(aip)(bib)]·DMF}n3)(bib=1,4-双(咪唑-1-基)苯,H2oba=4,4''-二苯醚二甲酸,H2aip=5-氨基间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呈现三维网络结构,拓扑符号为{318;437;524;612}{39;412;52;63;72}{39;412;53;64};配合物2的一维链通过O—H…O氢键连结成三维超分子,拓扑结构为{10}{8;104;14}{83}2;配合物3的二维层状结构通过N—H…O氢键连成三维超分子,拓扑结构为{33;410;5;6}。配合物1能快速从染料混合物中选择性吸附刚果红。配合物23分子内Co(Ⅱ)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1,2,4,5-四(2H-四氮唑)苯配体(H4TTB)和三苯基磷(PPh3)与氰化亚铜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的反应得到一价铜配合物[Cu2(TTB)0.5(PPh3)]n1)和二价铜配合物{[Cu(TTB)0.5(H2O)2]·H2O}n2),并通过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它们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1中的每个TTB4-配体都有12个N原子参与配位,进而使得配合物1拥有了二维的骨架结构,而配合物2则呈现出一维双Cu2+链结构。这两个配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和亚甲基蓝(MB)都表现出很好的催化降解性能:氙灯照射1 h,一价铜配合物1和二价铜配合物2对Rh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88%和78%;而这两个配合物对MB的降解效果更好,在40 min后都达到了93%,这也说明一价铜配合物和二价铜配合物都能有效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  相似文献   

15.
徐涵  潘兆瑞  江蓉 《无机化学学报》2022,38(6):1133-1145
通过水热法合成并表征了3个基于V型配体构筑的新颖配位聚合物{[Cd(BIDPS)(PA)(H2O)]·CH3OH}n1)、{[Zn(BIDPS)(p-bdc)]·H2O}n2)和[Mn(BIDPT)(NBA)]n3)(BIDPS=4,4''-二(1-咪唑基)苯砜,H2PA=帕莫酸,p-H2bdc=对苯二甲酸,BIDPT=4,4''-二(1-咪唑基)苯硫醚,H2NBA=4,4''-氮杂二基二苯甲酸)。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2具有二维网络结构,化合物1进一步通过倾斜穿插形成三维结构,化合物2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化合物3属于3-连接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通过C—H …π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12在水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荧光性质,可作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荧光探针检测水溶液中的Fe3+和Cr2O72-,并能抵抗多种竞争离子的干扰。同时研究了其对Fe3和Cr2O72-的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16.
设计、合成了2个配合物:{[Co2(pddb)2μ2-H2O)(H2O)2]·2DMA·5H2O}n1)和{[Ni2(pddb)2μ2-H2O)(H2O)2]·2DMA·5H2O}n2)(H2pddb=3,3''-(吡啶-3,5)二苯甲酸,DMA=N,N-二甲基乙酰胺),并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它们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12是异质同构的,其空间构型可简化成(3,6)连接的拓扑结构,其符号为(42·6)·(44·62·88·10)。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12的固体紫外、磁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表明12中的中心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并且1可以作为C-H活化的高效非均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多齿的单-和双-三唑衍生物,制备了3种基于多金属氧簇基(POM)的Cu(Ⅱ)和Cu(Ⅰ)杂化材料,即{[Cu(L12(Mo4O13)]·2H2O}n1),{[Cu1.5(L2)(HL2)(H2O)(Mo4O13)]·2H2O}n2),{[Cu2(L31.5(Mo4O13)]·H2O}n3)(L1=4-pyridine-2-1,2,4-triazole,HL2=3-(4H-1,2,4-triazol-4-yl)benzoic acid,L3=trans-4,4''-azo-1,2,4-triazole)。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1中,Mo4O132-阴离子和Cu(Ⅱ)中心通过双齿L1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二维(2D)POMs基的Cu(Ⅱ)杂化金属-有机骨架。在2中,Mo4O132-阴离子和Cu(Ⅱ)中心通过桥接水原子(O18),双齿HL2和三齿L2-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三维(3D)POMs基的Cu(Ⅱ)微孔金属-有机骨架。在3中,L3配体桥接相邻的Cu(Ⅰ)中心和Mo4O132-阴离子,最终形成独特的双重穿插结构的3DPOMs基的Cu(Ⅰ)杂化配位框架。光催化实验研究表明,样品1~3对于不同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都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0.5(1,4-bib)(H2O)3]n(1)和[Ni(L)0.5(1,4-bib)(H2O)3]n(2)(H4L=1,4-二(2,6-二甲基-3,5-二羧基吡啶基)苯,1,4-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X射线单晶及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2为异质同构,均为一维结构。通过变温磁化率测量发现,配合物12中的Co(Ⅱ)/Ni(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此外,配合物1可通过荧光猝灭法检测头孢克肟(CEF),配合物2可用来检测四环素(TET),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其检出限分别为0.86 μmol·L-1(CEF)和0.49 μmol·L-1(TET)。  相似文献   

19.
以刚性配体1,3-bib(1,3-二(1H-咪唑-1-基)苯)与[Ru(η6-p-bip)Cl2]2p-bip,联苯基团)为原料,合成了3种双核芳基钌配合物[Ru2η6-p-bip)2(1,3-bib)2XY]X2(X=Y=Cl-1),X=Y=Br-2),X=I-和Y=Cl-3),并用核磁和质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其具有一种刚性双核M2L2碗状结构,空腔中心有一个阴离子Cl-。配合物3对A549细胞有较高的抗癌活性(IC50=13.9 μmol·L-1),与顺铂细胞毒性(IC50=15.2 μmol·L-1)相当。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凝胶电泳法研究表明配合物1~3与DNA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并且诱发DNA发生解旋。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2(L1)2 (1)和[Zn2(L2)2(CH3OH)2] (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以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0.914 11(6) nm,b=1.180 04(7) nm,c=1.359 36(9) nm,α=101.928(2)°,β=91.399(2)°,γ=107.873(2)°,V=1.359 3(2) nm3,Z=2,R1=0.054 0,wR2=0.118 9,GOF=0.970.配合 物2以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1.216 97(9) nm,b=1.214 96(9) nm,c=1.212 83(9) nm,β=110.939(1)°,V=1.674 8(2) nm3,Z=2,R1=0.034 1,wR2=0.068 9,GOF=1.024.X射线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都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1中的Cu原子是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配合物2中的Zn原子是四方锥配位构型.还通过MTT法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抗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