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和2,2′-联吡啶金属配合物M(bpy)Cl2为源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M(mnt)(bpy),M=Ni(Ⅱ),Cu(Ⅱ),Zn(Ⅱ),并经元素分析,热谱,摩尔电导,红外和电子光谱所表征。三者均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热分解温度高于310℃,可溶于DMF,DMSO,吡啶,氯仿和丙酮,难溶于水和乙醚。  相似文献   

2.
以氰化钠、二硫化碳、二甲基联吡啶及氯化镉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功能性新型二氰基二硫纶·二甲基联吡啶合镉( Ⅱ) 配合物Cd(mnt)(dmbp)(mnt= 1,2_dicyano_1 ,2_ethylenedithiolate,dmbp= 4 ,4′_dimethyl_2 ,2′_bipyridine) 。经元素分析、热谱、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表征,其结构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热分解温度高于305 ℃。在DMF、DMSO中溶解度较好;在THF、Py、丙酮中次之;在氯仿、乙醇、甲醇中溶解度较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中  相似文献   

3.
D-HQAD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镉(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显色剂4,4’-二[(8-羟基喹啉)偶氮]-3,3’-二甲基联苯(D-HQADMB)与Cd(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吐温-80存在下的pH7.8~9.0的缓冲介质中,Cd(Ⅱ)与D-HQADMB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组成比为Cd(Ⅱ)+D-HQADMB=1+2,λmax=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20×104L/mol·cm,Cd量在0~1.3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制定的方法测定矿样中的微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杨素苓  毛桂杰 《合成化学》1997,5(4):408-411
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7烯(简称DBu)存在的醇溶剂中,利用“分子碎片”(4-硝基邻苯二腈)与金属离子通过模板反应的新方法合成了2,9,16,23-四硝基酞菁镍(Ⅱ)配合物(简称TNPcNi,Pc=C32H12N8),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DMSO、DMF、Py、CH2Cl2和C6H1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邻-甲苯基)硫卡巴腙(简写为H2DMBDz)与Pb(Ⅱ)和Cd(Ⅱ)配合物体系的二阶导数吸附极谱波。在pH6.0的HAc-NaAc介质中,Pb(Ⅱ)-(H2DMBDz)和Cd(Ⅱ)-(H2DMBDz)2配合物分别于-0.52V(υs.SCE)和-0.65V(υ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可逆吸附极谱波。峰电流I″p1和I″p2分别与Pb(Ⅱ)的浓度c1和Cd(Ⅱ)的浓度c2在0.0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试剂2-〔2'-(6'-甲磺酰-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SBTAM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0~5.1和40%乙醇介质中,Cu(Ⅱ)与MSBTAMB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2nm,用单波长法测得配合物的Σ(642)=6.74×104·mol-1·cm-1,双波长法测得的Σ(642,546)=1.09×105L·mol-1·cm-1。铜量在0~0.72μg/mL范围内合符比尔定律。制定的方法用于人发和纯铝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合成和表征了4种以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4Br-PHTH)桥联、以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2,2′-联吡啶(bpy)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_2bpy)端接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_2(4Br-PHTH)(L)_4](ClO_4)(L=phen(l),NO_2-phen(2),bpy(3),Me_2bpy(4))。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进行了配合物变温磁化率(75~300K)的测定,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0.87cm~(-1)(1),-0.84cm~(-1)(2),-0.82cm~(-1)(3),-0.85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两种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为桥联配体的新型双核钴(Ⅱ)的配合物,即[Co2(3PT)(Phen)4]·(ClO4)2·4H2O(配合物1)和[Co2(3PT)(NPhen)4](ClO4)2·5H2O(配合物2)(3PT=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口罗啉,NPhen=5-硝基-1,10-菲口罗啉)。使用元素分析,IR,UV-vis和电导测定方法对该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求得了配合物1、2的磁交换积分均为2J=-9.2cm-1。对配合物进行了体外抗人白血病癌细胞实验。发现该两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人白血病癌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M_x(FeCO_2)_yL_z]型配合物可在THF中通N2条件下由FeCO_2H和MX_2·nH_2O(X=Cl ̄-和Ac ̄-)经长时间反应制得.IR和1HNMR谱表明Cu(Ⅲ)、Co(Ⅲ)属螯环配合物,Cd(Ⅱ)属四面体型配合物,Pb(Ⅱ)属线型化合物.M(Ⅱ)离子位于配合物中心.CV表明M(Ⅱ)呈多价态变化,受配体及敖合效应影响Fe(Ⅲ)Fe(Ⅱ)和M(Ⅱ) M(0)Ep/2下降,M(Ⅱ)还原力上升.M(Ⅱ) M(0)E_p/2随M(Ⅱ)_(aq).性质呈现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将MeCpNdCl2·2LiC1·nTHF和2摩尔t-BuLi于四氢呋喃和戊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的阴离子型配合物〔Li(DME)3〕〔(η5-MeCp)Nd(t-Bu)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作了表征,配合物溶于苯乙烯,可单独引发苯乙烯本体聚合,得无规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维和二维NMR技术,对含有手性膦配体甲基-3脱氧-3(二苯膦基)-4,6-氧-苄叉基-α-D一吡喃阿卓糖苷(3-MBPA)和甲基-2-脱氧-2-(二苯膦基)-4,6-氧-苄叉基-α-D-吡喃阿卓糖苷(2-MBPA)的钯配合物trans—[Pd(3-MBPAH)2CI2」(1),trans-[Pd(2-MBPAH)2CI2](2)和cis-[Pd(3-MBPA)2](3),cis-[Pd(2-MBPA)2](4)进行~1H和~(13)C NMR谱分析,归属了全部的~1H和~(13)C NMR谱线,并根据磷的化学位移及Raman谱确定化合物(3)和(4)是顺式构型,对实验中的一些现象也做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6─二乙酰吡啶和1,3一二氨基一2一丙醇通过模板合成西佛碱大环配体H_2L(图1),并合成了它的Co(Ⅱ)、Ni(Ⅱ)及Fe(Ⅱ)的双核配合物,重点讨论了Co_2(HL)(ClO_4)_2(NO_3)·4H_2O配合物的光谱与磁性。变温磁化率数据(4─300K)通过用最小二乘法与理论方程拟合,得到磁参数为J=-1.24cm ̄(-1),θ=-0.24K,表明配合物中co(Ⅱ)-Co(Ⅱ)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分子间也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两种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为桥联配体的新型双核钴(Ⅱ)的配合物,即「o2(3PT)(Phen)4」。(ClO4)2.4H2O(配合物1)帮「Co2(3PT)NPhen)4」(ClO4)D2.5H2O(配合物2)。发现该两配合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人白血病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试剂2-〔2'-(6'-甲磺酰-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SBTAM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0 ̄5.1和40%乙醇介质中,Cu(Ⅱ)与MSBTAMB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2nm,用单波长法测得配合物的Σ642=6.74×10^4L·mol^-1·cm^-1,双波长法测得的Σ642.546=1.09×10^5L·mol^-1·cm^-  相似文献   

16.
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以二硫代草酰胺基(dtO2-)或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作桥基的双核金属配合物[Cu2(phen)2(dtO)](ClO4)2(1)、[Cu2(dien)2(dtO)](ClO4)2·2H2O(2)、[Ni2(dien)2(H2O)2(dtO)](ClO4)2(3)及[Cu2(phen)2(ClO4)2(BCO)](ClO4)2(4),(phen:1,10-邻菲咯啉,dien:二乙烯三胺)。测定了配合物1和4的变温磁化率,并求出交换积分J分别为-7.67(1)和-0.92(4)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铜离子间存在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和表征了6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en)Ln(phen)2(ClO4)3(oxen代表N,N′-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phen为1,10-邻菲咯琳;Ln表示Y、La、Ce、Nd、Gd和Yb).测定了Cu(oxen)Gd(phen)2(ClO4)3·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井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2.3cm-1;表明配合物中Cu(Ⅱ)和Gd(Ⅲ)离子间存在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测试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用(RCp)2MCl2和(RCp)TiCl3(R=H,Me;M=Ti,Zr)分别与具有生物活性的2-甲氧基-5-氟尿嘧啶、2-甲硫基-5-氟尿嘧啶在甲苯溶剂中110℃下反应,合成了20个未见报道的(RCp)·M(Opm)2Cl、(RCp)2M(OPm)Cl和(RCp)M(OPm)Cl2(OPm=2-甲氧基-5-氟尿嘧啶基,2-甲硫基-5-氟尿嘧啶基)型钛锆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1HNMR、IR光谱鉴定.初步动物试验表明,配合物1、4、11、14对小白鼠移植性艾氏腹水场的抑制作用居首,而配合物2、3、5、6、12、13、15、16次之,其它锆配合物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氰基二硫纶·联吡啶锰(Ⅱ)、铁(Ⅱ)、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王守兴,彭正合,秦子斌(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近一年以来,在无机、有机和物理化学交叉领域里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是1,2-二硫纶(1,2-dithiolene)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20.
MBTAMB与铁(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MBTAMB)与Fe(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无机盐NaCl存在下,Fe(Ⅱ)与MBTAMB反应生成1:2的配合物,其λmax=64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24×104L·mol-1·cm-1。Fe(Ⅱ)在0~0.6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测定矿泉水和人发样品的微量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