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以KOH为结构导向剂,Y型沸石(HY和NaY)在水热条件下转晶为MER型沸石的行为.MER型沸石是硅铝比(Si/Al)在2~3之间且具有四种尺寸8元环孔道(3.1Å×3.5Å,2.7Å×3.6Å,3.4Å×5.1Å,3.3Å×3.3Å)的硅铝沸石分子筛,在小分子催化以及分离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传统水热法合成高结晶度MER型沸石需要7~10 d,将Y型沸石置于KOH的溶液中,经水热处理可在2 d内生成高结晶度的MER型沸石,而水热处理具有等价摩尔组成的无定形硅铝凝胶则得不到高结晶度MER型沸石的纯相.HY沸石可在100和150℃发生转晶,而NaY则只能在150℃发生转晶.KOH/SiO2比和H2O/SiO2比对Y型沸石的转晶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在最优KOH/SiO2比和H2O/SiO2比条件下才能生成高结晶度的MER型沸石.该转晶合成法显著缩短了MER型沸石的合成周期,对缩短其它有重大工业应用价值的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周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ECR-1具有十二元孔道, 其通常是在有机模板存在下合成的, 我们曾报道了在无有机模板剂的条件下合成沸石ECR-1, 本文报道在无有机模板剂存在的条件下Y沸石水热转晶为沸石ECR-1的研究结果. 因为Y沸石具有合成简单、价格低廉和不使用有机模板等特点, 所以对由Y沸石转晶为ECR-1的研究, 对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分析和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TMS-GC)法研究了3Na2O·Al2O3·2SiO2·60H2O凝胶体系由介稳态A型沸石向稳定的NaHS沸石的转晶过程,并用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考察了转晶过程液相中晶核的生成及晶型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沸石的液相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滕庭庭  卢新卫 《合成化学》2017,25(9):763-768
以固体废物煤矸石为原料,采用“高温焙烧活化 碱熔融 碱溶 陈化 晶化”水热反应体系,根据Y型沸石相应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各阶段反应条件的探究及对SiO2/Al2O3的摩尔比的控制,合成Y型沸石,其结构、形貌和性能经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ourier红外光谱和氮吸附仪分析表征。并将Y型沸石应用于氨氮废水的处理,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800 ℃,碱熔融温度850 ℃,碱熔融质量比(Na2CO3/煤矸石)为1.0,碱溶NaOH溶液浓度为3 mol·L-1,于60 ℃陈化12 h,晶化温度105 ℃,晶化时间6 h条件下,硅铝比为6~8,制得的Y型沸石结晶度最高(93%),对氨氮废水的去除率在40 min内达到88.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原始凝胶3、3Na2O·Al2O3·10SiO2·200H2O在100℃NaY型沸石向NaPc型沸石转晶的晶化过程,应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TMS-GC和固体高分辨Si29-NMR方法研究了沸石晶核的形成、晶体粒度和外貌的变化及液、固相中硅酸根离子存在状况及转晶中沸石结构的变化,并提出了转晶的液相传质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动态吸附法,定量测定了各种条件下样品中毛沸石与菱钾沸石的含量,并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晶化过程中液相组份含量的变化,从而发现了毛沸石与菱钾沸石间的转换关系及合成它们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Na2O-HMDA-M2O3-SiO2-H2O体系及150℃下通过对系列M-Si-ZSM-5型沸石合成及其晶化规律的研究(M=B,Al,Ga,Ti,V,Cr或Fe),提出了此类沸石的自发成核晶化动力学模型,各种M-Si-ZSM-5型沸石的理论晶化动力学曲线与实验点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导向剂法合成低硅X型沸石(LSX)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导向剂法(CDA)合成低硅[n(SiO2)/n(Al2O3)≈2.0]X型沸石,用XRD,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样品的晶相及化学组成,并利用电子衍射对导向剂在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向剂法合成速度快、杂晶极少.在晶化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是一个持续过程,其活性不仅与配方、老化时间和温度有关,而且与其晶面的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9.
偏高岭土水热合成4A沸石晶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偏高岭土为原料合成4A沸石,由于其合成过程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对于该法晶化过程的行为研究,近年来陆续出现报道,Rocha等^[1]研究认为偏高岭土在碱液中缓慢溶解,形成含SiO3^2-,SiOH基团和Al(OH)4^-的溶液,逐步缩合为硅铝酸钠凝胶,再进一步形成4A沸石晶粒并通过结构重排而转变为4A沸石,王建等^[2]研究提出偏高岭土在NaOH溶液中部分溶解,且迅速转变为偏高岭土,并伴有硅铝酸钠凝胶产生,同时偏高岭土也不断在碱液的作用下凝胶化,生成的凝胶再进一步转变为4A沸石,因而合成的4A沸石产品与化学合成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偏高岭土合成4A沸石的晶化历程,作者曾进行过研究^[3],发现偏高岭土在碱液中溶解很小,由偏高岭土转为4A沸石晶型,主要是在偏高岭土固相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似从合成过程的机理方面,探讨偏高岭土合成4A沸石的晶化过程行为及其与化学法合成产品差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含有机模板剂体系(OSDAs)中,利用异相晶种(T型分子筛)诱导快速合成出纯相的低硅菱沸石分子筛。采用XRD、SEM、TEM、27Al MAS NMR和紫外拉曼等手段表征分子筛的结构属性和形貌特点。详细研究了菱沸石分子筛的晶化过程以及晶种添加量、nAl2O3/nSi O2、nH2O/nSiO2和碱度对菱沸石分子筛晶化的影响,并探讨T型分子筛晶种诱导合成菱沸石分子筛的晶化机理。原位合成体系中仅形成L型分子筛晶相,而一定量T型分子筛异相晶种的加入诱导溶胶快速制备出纯相的菱沸石分子筛。T型分子筛晶体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不断溶解而释放的六元环(6R)和四元环(4R)迅速形成菱沸石分子筛特征笼(CHA笼),抑制了L型分子筛特征单元和特征笼(不含四元环的CAN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硼-硅Pentasil型沸石的晶化相区与导向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沸石分子筛的开发是国际上分子筛化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为了开拓含杂原子骨架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工作,系统地进行了硼硅Pentasil型沸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钛硅酸盐分子筛TS-1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钛硅酸盐分子筛TS-1的合成及表征马淑杰,李连生,刘国宗,林文勇(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苏克,李莹(长春地质学院测试中心,长春130021)关键词TS-1沸石,合成,苯酚,催化氧化*~s-ZSM-5沸石是S!I。。1ue-1沸石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3.
A型沸石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化学分析和TMC-GC(三甲基硅气相色谱)法定量地研究了凝胶体系(3Na2O·Al2O3·2SiO2·185H2O)在A型沸石结晶过程中固、液相组分SiO2·Al2O3及硅酸根离子存在状态的变化;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液相中晶核的生成,证实了A型沸石结晶过程为液相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5A沸石在水溶液中对氯化十四烷基吡啶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3]。沸石结构规则,孔大小均匀,具有特殊的吸附性质。近年来由于作为合成洗涤剂助剂的三聚磷酸钠可使水质富营养化,故国内外都在研究洗涤剂的低磷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与积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与积炭刘中民,陈国权,王清遐,梁娟,蔡光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分子筛,结炭,催化剂失活,甲醇转化,HZSM-5结炭是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具有碳链增长、环化、烷基化等多种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钛-硅沸石的结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RD,IR,29SiMASNMR,UV-VIS及XPS能谱表征证实钛原子进入了钛-硅五元环沸石的骨架晶格位(不含铝).TG-DTA结果表明,钛原子进入沸石骨架导致沸石骨架的热稳定性提高,超过1473K.氯丙烯与H2O2(30%)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钛-硅沸石具有优异的氧化性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钛原子位于沸石骨架晶格位.  相似文献   

17.
TS-1分子筛骨架钛原子引入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廉价的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合成了TS1分子筛.在晶化过程中,运用XRD,ICP,IR,29SiMASNMR和UVVis光谱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钛原子引入分子筛骨架的机制,观察到钛原子随分子筛的形成同步进入骨架的规律.另外,尽管在晶化初期固相中没有TiO2结晶出现,但存在分散态的TiOx物种.随晶化时间的延长,液相中钛物种之间聚合的几率增加,使固相中TiO2晶体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18.
铂/L分子筛重整催化剂烷烃芳构化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铂/L分子筛新型重整催化剂具有碱性、单功能与独特的孔结构。与双功能催化剂对比,它对n-C_6~n-C_8直链烷烃有极高的芳构化活性和选择性,其芳构化机理可能与双功能催化剂不同。本文应用正己烷(n-C_8)、正庚烷(n-C_7)、正辛烷(n-C_8),2-甲基己烷(2MHx)、甲基环戊烷(MCP)等探针分子,在脉冲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它们在Pt/BaL催化剂上的芳构化性能和产物分布。提出烷烃分子(≥C_6)主链的1,6位碳原子经与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Zeolite β, silicalite-1, ZSM-5, and TS-1 coated spheres have been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rough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nanozeolite/polymer multilayers on polystyrene (PS) microspheres, and hollow zeolite spher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removal of the core by calcination. I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nanozeolites onto the polyelectrolyte-modified template spher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zeta potential of the zeolite colloidal solution that determines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zeolite adsorption procedure. The charge on the original sphere template is not necessary, because proper polyelectrolyte modification could change the surface property of the template and make it suitable for layer-by-layer adsorption. The influences of zeolite type and/or size (40–120 nm), the number of zeolite/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layer pairs, and the template sphere size (0.53–10.3 µm)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hollow zeolite sphere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