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借助于一条合成路线和两组反应条件,采用收敛法合成了第1-3代以蒽为核心的不对称共轭苯乙树形聚合物(PADs),并利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证实了PADs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收敛法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研究了以邻甲氧基苯酚、硫酸二甲酯为初始原料合成第1代不对称共轭树枝状单分子枝苯乙炔的实验过程,并用1H核磁共振谱跟踪分析合成产物结构.结果表明,第1代不对称共轭树枝状单分子枝苯乙炔被成功合成,产率为59.1%.  相似文献   

3.
利用钯催化剂Pd(PPh3)2Cl2和相转移催化剂PTC,采用Heck交叉偶联缩聚反应合成了(苯撑乙炔-氰基乙烯苯撑)共聚物(C12-PPE-DCNTB),比较了聚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征及热稳定性。以ITO为阳极,Ba/Al为阴极,制备了构型为ITO/PEDOT-PSS/MEH-PPV C12-PPE-DCNTB(1/1,m/m)/Ba/Al的本体异质结器件,初步讨论了活性层的光物理特征及器件的光伏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应性高分子的取代反应,合成了含肉桂酸酯侧基的新型感光性共轭聚合物.首先用无水三氯化铁作氧化剂,利用氧化聚合法合成可溶性聚对苯——聚(1,4-二(4-氯丁氧基))苯,然后与肉桂酸钾进行高分子反应,合成了所设计的感光性共轭聚合物.采用FT-IR,UV-VIS,NMR,TGA和荧光光谱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聚合物在氯仿、THF、DMSO等溶剂中溶解性较好,在紫外光辐照下聚合物薄膜可进行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5.
活性聚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活性聚合物的特点、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外消旋体拆分介质和不对称诱导反应手性促进剂等方面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6.
用脱氯化氢法合成了4种聚对苯乙炔的衍生物.通过实验分析了催化剂和原料对中间产物以及聚合物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核磁等方法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热失重曲线表征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从苯环上的烷氧基取代的侧链长度方面对聚合物热稳定性、溶解性和分子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各种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脱氯化氢的方法合成了聚(2-甲氧基-5-己氧基)对苯乙炔(PMOHOPV)、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PDBOPV)、聚(2,5-二己氧基)对苯乙炔(PDHOPV)、聚(2,5-二辛氧基)对苯乙炔(PDCOPV)等5种聚合物发光材料.通过核磁和红外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通过热失重曲线考察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并从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烷氧基取代等方面考察了对聚合物溶解性、分子量、发光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可以通过催化剂的用量来改变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与聚合物的溶解性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4-[(3,5-二异丁基-4-羟基苯)(3,5-二异丁基-4-苯醌基)甲基]苯乙炔单体(EPHG),由铑络合物和手性胺催化体系引发聚合,利用CD-UV谱图确认生成的聚合物是螺旋结构.讨论了聚合机理,调查了溶剂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液中,铑络合物[Rh(cod)Cl]2和(R)-苯乙基胺催化体系引发EPHG聚合成同一手性的螺旋聚合物,并且有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9.
π共轭聚合物因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而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富电子单元和缺电子单元构成的给一受电子模型聚合物由于其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传感器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而受到科学界和商业界的青睐。本论文介绍共轭聚合物的特性及其合成方法,论述共轭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成功合成了新型单体3,5-二溴苯甲酸(1-苯乙基)酯(RO),其收率高达86%.以R0和1,3,5-三[(4-乙炔基)苯基]苯为单体,采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首次成功制备了含苯乙酯基共轭微孔聚合物(CMP-E),其收率为78%.采用核磁氢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全自动气体吸附分析、扫描电镜和热失重分析等测试...  相似文献   

11.
以9-蒽甲醛为原料,和苄胺、芳香胺在冰乙酸的催化下脱水生成席夫碱,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和3,5-二烷氧基苄基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蒽环类叔胺化合物,并通过NMR、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隧道洞口段采用CRD法开挖过程中,因渗流作用而导致围岩的物理力学状态发生变化和引发的问题。在考虑渗流的情况下,运用FLAC3D软件,分析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在CRD法施工时物理力学状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开挖周围产生较集中的漏斗形状的孔隙水压力区域;地形的偏压造成隧洞右侧的应力大于左侧,随着CRD法的分步开挖,每步开挖后造成的导洞在拱顶、底板、边墙处横向均产生了应力集中,左洞在完全开挖与支护后,应力集中现象逐渐减少;在考虑渗流时第三步开挖对初始开挖处围岩变形影响最大;在CRD法开挖过程中,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的是第七步;拱腰和拱顶发生的位移,在考虑渗流时大于未考虑渗流时的情况,但拱底出现与上述相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葸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荧光分子9,10-二(2-亚甲基-硫-亚甲基-6-氯吡啶)蒽,其结构经IR。^1HNMR所证实.利用紫外光谱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对Ag^ ,Zn^2 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Ag^ 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从主客体的大小形状匹配及配位识别原子等方面对受体的识别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