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氧化物歧化酶明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纳米级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进了乳液聚合法,在磁流体存在下进行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丙烯酸的三元共聚,可得到含Fe3O4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该微球外观呈球形,内部为多相构造,可在磁场下被分离出来,微球粒径分布窄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机械稳定性。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及分散介质中乙醇含量对磁性聚苯乙烯微球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模板法制备明胶多孔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粒为致孔剂,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明胶多孔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S微粒的用量和粒径大小可以控制微球和孔径的大小,且微球表面有均匀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4.
微凝胶模板法制备表面图案化CuS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PNIPAM和P(NIPAM-co-MAA)微凝胶,以这2种微凝胶为模板,制得了具有表面图案化结构的PNIPAM/CuS和P(NIPAM-co-MAA)/CuS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取决于微凝胶模板的性质和金属无机物的相对沉积量。微凝胶模板法为制备具有复杂形貌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制备了大粒径明胶微球,微球平均直径约250μm.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制备的明胶微球进行后处理,得到表面形貌不同的明胶微球.用形貌各异的明胶微球作为微裁体培养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细胞粘附率不同.成纤维细胞在明胶微栽体上生长情况良好,有明显的增殖现象.其中,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的明胶微球具有孔道结构,适合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作为细胞微裁体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烯醇、明胶和环硫氯丙烷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巯基功能化聚乙烯醇-明胶复合微球吸附剂,具有组成可控、尺寸均匀和微观结构多孔性等特点,在高浓度汞离子环境下对汞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3.0%,在微量汞离子环境下对汞离子的吸收率为99.2%,并且多次使用后其损失率低于1.0%,是新一代高性能汞吸附用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EDC交联的明胶微球作为支架材料,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为构建工程化的脂肪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制备明胶微球,并利用5 mmol EDC对其进行交联,获得75~150μm粒径大小的微球;扫描电镜观察,检测微球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结果经EDC交联的明胶微球均呈圆球体,大小比较均匀,粒径75~150μm,细胞毒性等级为0~Ⅰ级;将微球植入SD大鼠皮下,植入部位未见明显红肿,伤口无红肿、渗液等炎性反应,组织学观察植入明胶微球局部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静态培养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在微球上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EDC交联的明胶微球是一种具有较好的细胞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支架材料,以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可以为临床使用提供一种工程化脂肪组织填充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间苯二酚与甲醛为原料,通过反相悬浮聚合,经超临界干燥和炭化成功制备了炭气凝胶微球(CA spheres),并以炭气凝胶微球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采用恒流充放电法、循环伏安法与交流阻抗法测定了电极的储电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炭气凝胶微球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伏安特性,适用于多次充放电和大电流充放电,比电容可高达215 F/g。炭气凝胶微球的储电性能与合成条件、孔结构密切相关,最佳的制备反应条件为间苯二酚与催化剂摩尔比为200,间苯二酚-甲醛中间苯二酚的体积分数为50%及凝胶温度为85℃。  相似文献   

10.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油酸/Span20/OP10为复合乳化剂,柴油为连续相,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通过微乳面积等值图、拟三元图确定出体系中乳化剂最佳比例为w(油酸)∶w(Span)∶w(OP10)=41∶31∶28;在最佳聚合点处,油相、乳化剂相、水相分别占体系质量的34.62%,15.38%,50.00%.应用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动态光散射分别对聚合前后的微乳液体系进行表征,可以看出聚合前微乳液中存在大量反胶束(团)(10nm以下)及溶胀胶团(约50nm)结构,聚合后得纳米级水凝胶微球,前后尺寸相差不大.同时测定油酸/Span20/OP10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与桩西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并与反相微乳聚合常规乳化剂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前者界面张力较低,能够起到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腈(PAN)基炭纳米微球是一种功能炭材料,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粒径PAN基炭纳米微球具有不同的结构与性能,其中合成不同粒径PAN纳米微球是制备炭纳米微球的瓶颈。通过权衡比较各种聚合物微球的合成方法和反应介质,认为以丙烯腈(AN)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可以合成不同粒径的PAN纳米微球。对合成的PAN纳米微球进行氧化和炭化,即可获得不同粒径的PAN基炭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2.
鼻粘膜给药用明胶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明胶为原料,葡聚糖为交联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固化法制备鼻粘膜给药用明胶微球。结果表明:在明胶质量浓度为0.15 g/mL,乳化剂Span 80质量浓度为0.02 g/mL,搅拌速度=800 r/min,V(液体石蜡)∶V(水)=15∶1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制备的未交联明胶微球平均粒径=47±7.6μm,葡聚糖交联明胶微球的平均粒径=38±4.2μm。  相似文献   

13.
苦杏仁苷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杏仁苷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及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生物降解材料明胶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含苦杏仁苷的明胶微球,并进行验证试验和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以及微球稳定性和胃黏膜刺激性实验.优化最佳处方为明胶质量分数15%,苦杏仁苷与明胶质量比1∶10,液体石蜡与明胶溶液体积比4∶1;制备的苦杏仁苷明胶微球外形圆整, 稳定且刺激性小,平均载药量为7.5%,包封率为25.12%.  相似文献   

14.
用Stober方法合成了SiO2/PSt纳米微球, 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以SiO2纳米微球为核, 采用乳液聚合法, 合成了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 该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单分散性好.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以合成不同大小的复合微球. 对两种微球的形貌、 尺寸、 所携带官能团及表面元素变化情况进行了表征, 讨论了SiO2纳米微球用量、 乳化剂用量与反应介质配比等因素对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间的非共价及化学交联作用对其进行调控,探究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打印成型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糊特性依然呈现典型的剪切稀化特征,随着壳聚糖添加量增加(0.5%~2%),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体系中存在氢键及静电吸引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黏度增大,触变性先提升后下降,流动应力(τf)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应力(τy)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氧化淀粉凝胶,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均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尤其是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时,复合凝胶触变性最好,流动应力(τf)最小、屈服应力(τy)最大,因此打印成型性与打印精度最佳。此外,由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希夫碱化学交联作用,使得氧化淀粉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稳定性提升,凝胶强度显著增大,且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羟基磷灰石(HA)骨支架降解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在HA骨支架中加入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聚左旋乳酸(PLLA)来调节其降解速度.采用3D打印挤出成型设备制备出PLLA/HA复合多孔骨支架,探究不同PLLA质量分数下复合组织工程骨支架抗压强度、亲水性、降解率以及细胞毒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五组不同材料配比的复合骨支...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可降解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可降解明胶为载体,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 考察了固化剂加入时间对微球质量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明胶溶液的浓度、 搅拌速度、 水油相比例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明胶微球, 具有粒径均一、 成球率高的特点, 微球表面平滑, 平均粒径为13.72 μm.  相似文献   

18.
19.
使用原硅酸四乙酯作为硅源,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软模板,并使用浓氨作为催化剂.选择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并用硅烷偶联剂AP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形成胺化微球.通过氯金酸作为金源的还原方法制备金溶胶.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得到复合纳米Au-Si 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分布均匀,粒径约为8μm,APS成功改性.制备的金纳米粒子通过静电吸附单分散并吸附在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上,平均粒径为约12 nm.  相似文献   

20.
以间苯二酚(R)、甲醛(F)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氯化钠(Na Cl)为添加剂,在乙醇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形成的混合溶剂中,采用水热法合成酚醛树脂微球。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及Na Cl的加入对微球形貌和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B的加入不仅能有效控制粒径大小,还能使产物形貌具有球形-蠕虫状-球形的变化过程;适量中性盐Na Cl的加入能有效抑制微球间的团聚,得到单分散微球。当合成条件为水热温度T=100℃,反应物质量分数w_(单体)=2%,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n_(CTAB)∶n_R=1∶3,Na Cl用量n_(NaCl)∶n_R=1∶1时,反应24 h就能得到单一分散、平均粒径为150 nm的酚醛树脂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