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数学教材既是实现课程标准和实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资源,也是高考命题和备考复习最直接的素材来源."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改倡导的主要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操作策略.而数学的例、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例、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是课本的精髓.它们或是重要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一般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的延伸、转化和拓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往往成为高考试题、竞赛试题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近、现代数学思想,这为中学传统的数学内容注入了活力,也为解决一些初等数学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一年一度的高考“既要重视考查中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所以高考数学试卷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以大学知识为背景的信息题,或者是题目中含有一定的高等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以能力立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的新特点和大方向。与数学期望交汇的综合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考试题中。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且交汇性强,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考生普遍感到难以下手,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4.
张惠良 《数学通报》2005,44(10):47-49
1993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一改以前数学高考“以知识立意”命题思路,开始明确提出“以能力立意”,这是数学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考数学命题更加注重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了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其中的“贺卡问题”就属于这方面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一种形式,从高考数学试题的导向功能来看,命题者在命题试题时,都会对所在地区所用的教材给予高度关注.试题中的基础类题目,很多都是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经过适当变化而来的;一些中、低档的综合题解答题也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经过交汇、融合而成的;即使是压轴题也不例外,这类题目是试题的主体,试卷中真正的难题并不多,这些难题往往又以课本上的典型基础题作为背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好课本上的题目,深化课本资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题目再现。纵向分析  相似文献   

6.
曲广泽 《中学数学》2023,(11):32-34
教材是由数学教育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考出题者的命题根本依据也是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在上复习课时,可以从教材中的一道题目出发,利用类比、变式、延展等方式,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深度探究.  相似文献   

7.
数学创新思维的灵魂是灵活性,如何发现或检测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呢?关键看数学命题是否能通过设置新颖问题情境来体现这种灵活,而这种新颖问题情境将数学本质隐藏其中,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发现其中的数学本质.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许多具有此类闪光点的题目.  相似文献   

8.
杨华文 《数学通讯》2013,(11):99-104
众所周知,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最值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但如何实施等价转化,尤其是结合着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等价转化去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难度更大.且自2010年山东高考理科第22题出现之后,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此类题目在各地的调研模拟考题中就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9.
李昌 《数学通讯》2007,(7):24-25
课本习题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典型题目,它们或者是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们的延申、转化和拓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往往是编拟各类试卷的源泉.因此,在学习中挖掘、探究这些性质,既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对数学实质的理解,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下面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谈谈如保进行探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教材是制定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依据.罗增儒教授指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因此高考命题最具体、最方便的依据其实是教材.”历年高考命题中有大量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或由教材中的例、习题改编而来.比如:2011年高考数学陕西卷文理18题直接考教材上余弦定理的叙述及证明、2016年四川卷理10题改编于教材一道求线段中点轨迹方程的例题、2017年全国卷Ⅲ文12题的双曲正弦、余弦函数背景源于教材习题.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数学通报》2004,(9):25-26,24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设置了一些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题,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考试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12.
卢涛 《中学数学》2013,(1):37-39
高考数学命题遵循一个原则:"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新课改以来,大家都一直强调高三复习要回归课本,但往往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回归课本在各省市高考数学试卷中得以充分体现.如人教版必  相似文献   

13.
田彦武 《数学通讯》2007,(11):15-16
“以能力立意”是新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今年高考数学命题的一大亮点.本文分析今年高考概率试题的几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的数学高考题,命题者似乎偏向于考察一些有着高等数学背景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精心设计、新颖独特,对学生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学生理解力、自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说对于选拔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老师们的教学也提供了导向作用.下面,笔者想结合2006年广东省数学高考最后一道压轴题(20题)谈谈它的高等数学背景以及对第三问解法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前的最后一年高考数学卷,浙江省2008年高考数学命题向一线数学教师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数学第一要素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对数学精神的理解,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正如今年高考所涉及的,大到解析几何的本质,小到平面向量的本质等,因此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要揭示数学命题给人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恒成立条件下不等式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同时数学语言抽象,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可借用的知识模块往往捉摸不定,难以寻觅,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杨刚 《中学数学》2022,(23):51-52+65
<正>教材与考试大纲是历年高考命题最直接、最基本的基石,尤其数学教材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借助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例(习)题,或融合数学知识,或挖掘问题背景,或提炼思想方法,或优化解题策略,或倡导综合应用,或拓展探究提升等,形式各样,变化多端.高考命题植于教材情理之中,源于教材意料之外,高于教材能力之上.1 真题呈现高考真题 (2021年数学新高考Ⅰ卷第21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点M满足|MF1|-|MF2|=2.  相似文献   

18.
《数学通讯》2006,(5):40-43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主要特点.数学的这些特点体现在数学考试中就形成了数学考试“概念性强、充满思辩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样”的学科特点。这些学科特点是高考数学命题的基础,在命题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才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近几年来,特别是实行分省命题以来,许多试题设计独具匠心.令人回味无穷,但命题者始终遵循了“以能力立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能力立意是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理念之一,纵观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命题发现,它们都把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为主攻方向,进行了重点的突破,在考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方面,推出了很多新颖的试题,其中不乏在教材已有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某种新的定义(或作某种推广)的题型,我们不妨称之为“新概念型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这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韩玉 《数学通报》2022,(2):49-51+53
<正>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1].同时,教材也是制定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依据.罗增儒教授曾指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所以高考命题最具体、最方便的依据其实就是教材.”历年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题目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它既能体现考试公平,又能考查教学成果,具有鲜明的教学与向.因此,对一道教材习题的深度拓展与开发,抽象其数学本质,形成其知识体系,发挥其教育价值,这对于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