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场致发光屏的制作 粉末场致发光应用的器件形式,就是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光屏。这种屏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平板电容器,所以有时候遇到场致发光电容器的称呼。它是由透明导电膜、发光粉和粘结剂、金属电极等主要部分组成的。目前已经实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以有机介质作粘结剂、导电玻璃作衬底的玻璃屏,一种是以无机介质作粘结剂、钢板作衬底的搪瓷屏。本文只就有机介质的玻璃屏作一初步介绍。 1.常用制屏工艺。在实验室和工厂中比较常用的制屏方法是刮印法和喷刷法。所谓刮印法,就是把发光粉和粘结剂(如发光  相似文献   

2.
1.场致发光的基本现象及一般原理 (1)交流激发下的场致发光 用于交流激发的粉末场致发光材料主要是ZnS:Cu之类材料。 交流场致发光的亮度和所加电压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 B=B_0exp[-(V_0/V)~(1/2)] 其中B为亮度,V为外加电压,B_0和V_0为和电压无关的常数。从这个经验公式可以知道,亮度是随电压的增大超线性增加的。B_0和V_0与温度、电压的频率,所用的发光粉,发光屏的结构有关。频率越高,温度越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粉末场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和发光性能的测试结果.在交流电场激发下。比较了绿色材料ZnS:Cu,Eu(以铜铕激活的硫化锌)、红色材料(Zn,Cd)(S,Se):Cu,Gd(以铜钆激活的硫硒化锌镉)和蓝色材料ZnS:Cu,Cl(以铜氯激活的硫化锌)的发光性能.在300V,600Hz电场激发下,它们的发光亮度依次在~120尼特、~10尼特和~80尼特以上.实践表明,这些材料正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4.
朱自熙 《发光学报》1980,1(1):12-22
场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关键性的详细情节常常是不公开发表的,同时也由于对发光体的结构包括杂质缺陷的性质还缺乏确切的了解,因此在制备材料方面也就没有找到一个按照需要进行设计而主要不是依赖于经验的方法。虽然各种方法都不一样,但都遵循着前人某些基本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Kröger[1-3]Riehl[4-5]关于ZnS发光化学方面的工作和ZnS场致发光激发机理是碰撞离化[6]。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ZnS:Mn,Cu粉末DCEL屏在直流激发和低占空比的直流脉冲电压激发下具有非常好的发光特性。利用这些特性,DCEL屏在显示显像技术中已初露头角,前景十分喜人。但是,这些优良特性还不能完全反映出DCEL屏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6.
(三)建议模型 α)晶体缺陷对场致发光的作用 作者首先介绍了ZnS点阵的结构特征。S原子的外层电子组态是3S~23P~4,Zn原子的外层电子组态是4S~2。用Zn~((--))离子的四个4SP杂化轨道和S~((++))离子的四个3SP杂化轨道,就可能形成共价四面体的键。然而,这种结构与Zn~((++))和S~((--))之间的离子键相竟争。实际上,在ZnS点阵  相似文献   

7.
1936年,Destriau发现悬浮在绝缘介质中的ZnS—Cu粉末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发光,这称为Destriau效应,或本征场致发光。这篇报告的作者总结了自1936年以来对这一现象所观测到的二十种比较重要的实验结果,并简单回顾了对这一现象所作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理论解释。作者认为,当前对场致发光过程的物理解释仍然是很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8.
C)场致发光过程的机理 根据前面对缺陷边界区的分析,作者认为,在场致发光材料中存在着n—p—n结构,用它可以说明发光的产生及其特征。 图12a)是结在热平衡下的能带相互关系,这时没有外加电场。图12b)是加了电场,使电子流向缺陷边界(p型区)的左端。这种情况和加正向偏压的n—P二极管相似。不过在这里注入缺陷区(P区)的大量电子被断裂键所俘获,不能和空穴复合,这是和一般的n—P二极管不同之处。另一方面,空穴不能大量流入n型区,因为价带顶倾斜度太大(P型区和n型区价带顶的能  相似文献   

9.
Ⅰ.测试原理和方法一、原理和方法概述:1.照度测试入射在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ds上的全部光流dE称为照度A。  相似文献   

10.
发光材料化学,并非化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就其本质而言,任何一种发光材料都属于无机化学制备和物理化学的范围之内。 发光材料的性能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因为物质的发光能力取决于基质和激活剂的相互作用。变更激活剂和基质成分时又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影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Ⅱ—Ⅵ族粉末磷光体的直流场致发光(DCEL)还没有像交流场致发光(ACEI)研究得那样深入。几乎所有作过的这方面的工作都是关于ZnS:Cu、Mn粉末磷光体的DCEL的。这个事实使我们有理由对CdS粉末的DCEL感兴趣,因为CdS是著名的发光体和光导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择适当的稀土离子掺入ZnS中,可以获得各种可见的场致发光,这也提供了获得我们感兴趣的彩色显示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稀土离子在ZnS晶格里的溶解度很低,所以还不能得到高效率的稀土掺杂的ZnS场致发光。  相似文献   

13.
从ZnS:Mn:Cu粉末获得直流场致发光(DCE)现在是完全肯定了,但至少还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能量传给Mn~(++)中心的机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从ZnS系统获得其他颜色还有困难。关于后一个问题,我们曾报导过铒激活的硫化锌的绿色直流发光,亮度达到2呎—朗伯,能量效率为10~(-3)%(2)原文为10~3%——译注)。虽然稀土掺杂的ZnS磷光体在广阔范围的光致发光光谱已有过报导(如Larach(3),(4)所综述),但至今还没有发表过有关粉末  相似文献   

14.
三、光谱的特征和分析 为了了解发光的全过程,除发射光谱外,常常还需要有吸收光谱或激发光谱的数据。现在简单说明一下吸收光谱和激发光谱及与之有关的反射光谱。 吸收光谱是吸收系数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对粉末发光材料,测不出吸收系数的确切数据,通常用反射光谱来估计材料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丁恩云 《物理学报》1961,17(2):99-103
根据场致发光“碰撞离化机构”,考虑到自由电子的复合几率和其能量的关系,来研究场致发光材料的效率。测量了效率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结果是:随着品粒线度的减小,效率随电压变化的极大值增加,同时效率随加在品粒两端电压变化的极大值移向低电压,并对得到的实验结果提出定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DCEL的形成过程一向被认为是不可逆的,对这一点从未有人提出过疑义。目前,人们普遍地把形成过程归结为是由于Cu+迁移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发光屏的电阻急剧增加,激发电流急剧下降;在首次激发时光辐射的产生比激发有一时间延迟以及特有的亮度衰减等)。但我们在实验中也看到了与形成过程相反的过程,即一定程度上电阻的下降,电流的增加以及亮度上升和发光屏状态某种程度的恢复。这些现象可以用Cu+的反向迁移很好地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于平板电视显示的Mn激活的直流场致发光粉(dcEL)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了灼烧过程,包铜工艺和形成过程。适于显示屏用的粉末磷光体含有0.1-0.5%的Mn和0.25-0.35%的Cu(重量比),铜包在粉末的表面上。 尽管粉末dcEL的流明效率至今还较低,但用高峰值功率的电压脉冲激发能达到可以使用的亮度。显示屏的交义效应也可以压低,因为亮度随电压变化的非线性很强。为了延长屏的寿命采用一种硅油密封发光屏比较有效。 已制成的实验性dcEL屏其对角线为13吋,具有50176个像元,可以显示广播电视图像。图像亮度达10呎—朗伯,对比度为20:1,极限分辨率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大约达150条电视线,灰度级达16级。  相似文献   

18.
其中L_o~an_o,a是电子离化到位置X的激活剂浓度,n_o是在表面(X=0)自由电子浓度,W离子是激活剂离化能量,N是空穴施主浓度,e是元电荷,ε是介电常数,I是电子平均自由程,U是所用电压。 场致发光氧化锌粉沫燐光体,由于它们是采用还原退火制备的,所以具有高量值n的传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场致发光现在作为商品已肯定是很有吸引力的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已很普通。一般常见的是新式的手表和袖珍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和工程师则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微小型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以及新型电子仪器的读出装置上碰到发光二极管。据权威  相似文献   

20.
在组分为ZnS0.6Se0.4的硫化锌和硒化锌固溶晶体上,制成了电极面积为1mm2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在11V偏压下亮度达到200呎-朗伯,相应的能量效率为0.06%。室温下的发射峰值为5450A(2.27ev)的宽阔谱带。用ZnS晶体进行了初步试验,在1 mm 2面积上得到在20V偏压下,功率消耗为600mW,亮度为90呎-朗伯的蓝色发光(4800A,2.58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