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理想中包含了一些深刻命题,并保持了历史的生命力。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大同、小康、民生、和谐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成为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与传统理想现代转化相联系,也就使这些传统理想中的命题,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代表了当今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两者将人视为自己的理论核心,具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点,但是又有着两个方面的本质区别,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等同于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民族革命道路的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在反对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主张市场也可为社会主义服务等方面是理论上的盟友,共同完成了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围。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只是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一道完成了这一任务,而且还在总结和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超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其形成和确立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鲜明的“特色”,它体现在既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原则规定,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发展,从而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方面表现了突出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或主线,概而言之,存在六种不同观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民族复兴""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前四个"主题"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应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以贯之的追求;应集中反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应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题目,也是其实践的总题目,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主线、总揽各方的主题。而"共同富裕"可以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主题和主线。  相似文献   

7.
主体是事物的基本方面 ,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在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坚持了中国人民是主体、公有制是主体、社会主义是主体这三方面核心思想 ,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 ,我们只有坚持邓小平主体论的思想 ,才能使我国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重建民族自信心这一背景,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民族自信心与文化建设的功能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重建当代中华民族自信心只能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实现的命题,文章最后介绍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建民族自信心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苏联模式是建立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社会形态的第一次完整尝试,它的建立曾使苏联社会主义辉煌一时,但也暴露出局限性。本文试图对两种模式社会主义在民族理论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略见一斑,从而更为深刻地认识两种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健康稳步发展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特色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结晶。从对二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特色理论的关系,即社会主义本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因而我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住社会主义本质,才能真正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促进我国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引领全社会成员思想与道德的进步;实现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列宁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未来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又得以很好地发展,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们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我国国情认识上的飞跃,是新时期建设的出发点,我们要牢牢把握,避免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发展前景时提出了"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该理论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都是建立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始终坚定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斗。  相似文献   

14.
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国家和人文视野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内涵本质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民主,是以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基本目标的民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走群众路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12,(10):8-12
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1919-2009年,中国当代文化经历了90年的科学发展之路:五·四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者是后者的源泉与发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当代文化的百年科学发展历程,即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时期,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本溯源、返本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同于西方的民主制,中西方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类型的领导文化,要将中国的贤能选拔与西方的民主选举结合,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归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基础。新时期,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深刻地证明:“民主社会主义”并非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功的法宝,相反.成为某些共产党人走向背叛的捷径。我们必须积极吸取前苏联和东欧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教训.旗帜鲜明地批判民主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大历史性事件”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件大事”,论述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建立中国共产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切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才能实现这一转向。从“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之问,正是因为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势才能实现这一转向。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现在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