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精密绝热量热法测量了高效热管传热工质在78~320 K温区内的热容.结果表明,在78.41~245.19 K, Cp/(J•K-1•g-1)=0.5369T+0.07279.在274.08~318.51 K, Cp/(J•K-1•g-1)=3.403±0.020.在245~274 K, 高效热管传热工质发生固液相变.其相变温度、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是271.21 K、353.6 J•g-1,和1.304 J•K-1•g-1.根据热容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标准温度298.15 K为基准的高效热管传热工质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2.
选择分析纯烟酸和无水醋酸钾为反应物, 利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 合成了无水烟酸钾. 利用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表征了它的结构. 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定了它在77~400 K温区的低温热容, 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 得到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 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 得到此温区内每隔5 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98.15 K时的各种热力学函数值. 在此基础上, 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固相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 从而得到该固相反应的反应焓为 (25.87±0.47) kJ•mol-1. 最后, 依据Hess定律计算出烟酸钾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560.57±1.09) kJ•mol-1.  相似文献   

3.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4-羟甲基吡啶在79~380 K温区的摩尔热容. 实验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79~301 K温区无相变和热异常现象发生, 在301~331 K, 发生固-液相变, 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及摩尔熔化熵分别确定为:325.12 K, 11.78 kJ•mol-1 和36.23 J•K-1•mol-1. 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 从热容值计算了4-羟甲基吡啶在80~380 K温区以标准状态(298.15 K)为基准的热力学函数值. 用热重法(TG)对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作进一步考察, 从TG曲线上观察到该化合物在490 K有最大的蒸发失重速率.  相似文献   

4.
邢军  谭志诚  邸友莹  孙晓红  孙立贤  张涛 《化学学报》2004,62(24):2415-2420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自行合成并提纯的4,6-二甲氧基-2-嘧啶氨基甲酸甲酯在80~380 K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结果表明,在345~360 K温区,该化合物有一固-液熔化过程.经两次重复测定,得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以及熔化熵分别为:(357.201±0.080) K, (26.289±0.029) kJ·mol-1和(73.597±0.070) J·mol-1·K-1.通过分步熔化法得到该物质绝对纯样品的熔点为357.449 K.根据热力学关系和热容数据,计算出了该化合物相对于标准参考温度298.15 K的热力学函数.用DSC和TG热分析技术在300~500 K温区对该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作了进一步研究,得到与绝热量热法一致的固-液熔化过程热力学参数,并得到该化合物蒸发过程的热力学参数:沸点为488.06 K,摩尔蒸发焓为81.73 kJ·mol-1.  相似文献   

5.
百草枯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颜承农  张华新  刘义  梅平  李克华  童金强 《化学学报》2005,63(18):1727-1732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 百草枯(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 试验发现, PQ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 发现BSA与PQ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 属于静态荧光猝灭, 发生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 根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位置距离212位色氨酸残基2.07 nm. 由Lineweaver-Burk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 (297 K: 2.035×104 L•mol-1; 304 K: 3.256×104 L•mo-1; 311 K: 2.889×104 L•mol-1)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Ø=18.50 kJ•mol-1;⊿SØ=144.7 J•K-1/145.2 J•K-1/141.0 J•K-1; ⊿GØ=-24.50 kJ•mol-1/-25.66 kJ•mol-1/-25.36 kJ•mol-1), 证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 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Q对BSA构象的影响, 为预防和医治PQ中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稀土钬丙氨酸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氯化钬丙氨酸配合物,[Ho2(Ala)4(H2O)8]Cl6,的晶体.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其在78~363 K温区的热容.在214~255 K温区发现一固-固相变,相变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235.09 K,3.017 kJ•mol-1和12.83 J•K-1•mol-1.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热容值拟合成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利用此方程式和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以298.15 K为参考温度的热力学函数值.在40~800 ℃温区,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观察到[Ho2(Ala)4(H2O)8]Cl6分两步分解,第一步从80 ℃开始,179 ℃结束;第二步从242 ℃开始,479 ℃结束.从热分析结果推测出该配合物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7.
金属Pt表面水蒸汽分子吸附的量子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子与振动近似方法和密度泛函B3LYP理论, 氧和氢原子选择6-311G**基函数, Pt选择赝势基组LanL2DZ, 优化得到Pt-OH2结构和微观性质, 稳态结构Pt-H2O分子中, Pt与H2O不在同一平面, Pt倾向于与O原子结合. 计算了100~898.15 K温度下, 水蒸汽分子在Pt表面吸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和平衡压力, 拟合得到ΔS0H0, ΔG0, ln p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室温以上ΔG0>0 kJ•mol-1, 水蒸汽分子在Pt表面不能稳定吸附; 200 K以下, ΔG0<0 kJ•mol-1, 能够稳定吸附.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水蒸汽分子在Pt表面发生解离反应的ΔG0和平衡压力, 室温以上ΔG0>0 kJ•mol-1. 100~898.15 K温度下, 水蒸汽分子在Pt表面不容易发生解离, 实际反应过程中以完整分子形式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两种固态稀土丙氨酸配合物[Ho2(Ala)4(H2O)8]Cl6和[ErY(Ala)4(H2O)8](ClO4)6 (Ala为丙氨酸),用量热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两种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用全自动高精密绝热量热计测定了在78~377 K温区内的低温热容.对于[Ho2(Ala)4(H2O)8]Cl6,在214~255 K温区内发现一固-固相变,其相变温度为235.09 K.对于[ErY(Ala)4(H2O)8](ClO4)6,在99~121 K温区内也发现一固-固相变,其相变温度为115.78 K. [Ho2(Ala)4(H2O)8]Cl6固-固相变焓为3.02 kJ• mol-1,相变熵为12.83 J•K-1•mol-1; [ErY(Ala)4(H2O)8](ClO4)6 固-固相变焓为1.96 kJ•mol-1,相变熵为16.90 J•K-1•mol-1.同时,用TG技术在40~800 ℃温区研究了两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由TG/DTG曲线分析可知, [Ho2(Ala)4(H2O)8]Cl6从80 ℃到479 ℃热分解分两步完成, [ErY(Ala)4(H2O)8](ClO4)6从120 ℃到430 ℃热分解分三步完成.  相似文献   

9.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重铬酸钾晶体在100~390 K温区内的摩尔热容.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温度区间内重铬酸钾无相变和其它热反常现象发生,但其热容在不同的温度范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100 K≤ T ≤ 275 K和350 K≤ T ≤390 K区间内,其热容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在275 K≤ T ≤350 K区间,其热容约为定值.将重铬酸钾摩尔热容实验值Cp,m(J•K-1•mol-1)拟合成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在100 K≤ T ≤275 K,为Cp,m=0.0050T2-1.0320T+125.22; 275 K≤ T ≤ 350 K,为Cp,m=209.37; 350 K≤ T ≤390 K,为Cp,m= 0.0266T2-18.823T+3542.3.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从热容值计算出了298.15 K~ 400 K温区范围内每隔5 K的热力学函数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磁性纳米氧化铁(MION)与CdTe量子点的相互作用, 发现MION对CdTe量子点荧光有猝灭作用. 由Stern-Volmer方程分析得到MION与CdTe量子点结合反应的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值为7.68×1015 mol•L-1•s-1, 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一步证实此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 并由Lineweaver-Burk方程得到MION与CdTe量子点结合的热力学焓变(?H?)值为21.6 kJ•mol-1、熵变(?S?)值为210.3 J• mol-1•K-1和自由能变(?G?)值为-41.1 kJ•mol-1 (298 K). 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MION对CdTe量子点作用为自发过程, 主要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择烟酸和氢氧化钡作为反应物, 利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 借助于球磨技术, 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水合烟酸钡. 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它的组成和结构为Ba(Nic)2·3H2O(s). 利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直接测定了此化合物在78-400 K温区的摩尔热容. 在热容曲线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吸热峰, 通过对热容曲线的解析, 得到了相变过程的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327.097±1.082) K、(16.793±0.084) kJ·mol-1和(51.340±0.164) J·K-1·mol-1. 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对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 并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它的舒平热容值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值. 另外, 依据Hess定律, 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选择体积为100 m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作为量热溶剂,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量固相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 利用溶解焓确定固相反应的反应焓为⊿rH0m=-(84.12±0.38) kJ·mol-1. 最后, 利用固相反应的反应焓和其它反应物和产物已知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出水合烟酸钡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0m[Ba(Nic)2·3H2O(s)]=-(2115.13±1.90) kJ·mol-1.  相似文献   

12.
刘鹏  熊伟  胡善洲  李曦  谭志诚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2):2417-2421
通过多种热化学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热力学性质. 首先用氧弹式燃烧热量计测定了三聚氰胺在298.15 K 时的燃烧热, 根据燃烧热结果, 计算出三聚氰胺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 分别为: △cHΘm=(-2455.17±4.65) kJ·mol-1; △fHΘm =(-763.38±5.16) kJ·mol-1. 然后根据键焓与燃烧焓之间的关系, 估算出三聚氰胺中的C≈N(此键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键能为458.30 kJ·mol-1, 此值介于碳氮单键键能和双键键能之间. 通过绝热热量计测定了三聚氰胺从80到385 K的低温热容. 根据热容值, 计算了此温度区间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其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另外, 三聚氰胺的热稳定性也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法进行了分析, 确定其分解的DSC曲线的峰顶温度为603.37 K.  相似文献   

13.
在288—343 K的温度范围内,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DHDECMP(溶于DEB)自0.25—5摩尔硝酸介质中萃取铀(Ⅵ)的分配比与温度的关系. 据此, 用外推法首次获得了该萃取体系离子强度为零时的萃取热力学参数: K_t(1.15±0.10)×10~3, △H_t~0=27.5 kJ·mol~(-1), △G~0=-17.5 kJ·mol~(-1), △S°=33.5 J·mol~(-1)K~(-1).  相似文献   

14.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自行合成并提纯的2-氨基-4,6-二甲氨基嘧啶 在78-394 K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一个固-液溶化相变,其 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以及摩尔熔化熵分别为:(370.97 ± 0.02)K,(29853. 91 ± 9.25) J·mol~(-1)和(80.45 ± 0.03)J·mol~(-1) · K~(-1)。通过分 步熔化法得到样品的纯度为0.9984 (摩尔分数)和绝对纯样品的熔点为371.031 K。 在热容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了该物质每隔5K的热力学函数值。DSC技术对基固-溶熔 化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热容试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二烷醇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广谱抗病毒药物正二十二烷醇在78-400 K温区的热容. 根据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 得到其相变温度、相变焓、相变熵分别为340.844 K、85.07 kJ·mol-1、249.6 J·K-1·mol-1. 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了其在80-400 K温区每隔5 K的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298.15]. 用DSC、TG热分析技术进一步考查了该物质在400-900 K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许多多元醇在270-500K间具有相变焓很大的固-固相变,是一类潜在的固-固相变低温储能物质。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多元醇,除在化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外,在低温储能方面也有相当乐观的开发前景。它的有关热性质虽已有一些DSC研究报道,但数据精度较差并缺乏系统性。作为系统研究多元醇及其固体溶液热力学性质工作的一部份,本文将报道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在275—500K间的热容和相变,并根据所测其固-固相变焓数据讨论该物质被破坏的平均氢键键能。  相似文献   

17.
在260~380 K范围内, 用DSC法研究液晶HpBAB的相变。实验查明HpBAB在室温还以玻璃性晶体状态存在。它的玻璃转变、熔化和清亮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准确地被测到。提出对-正烷氧基亚苄基-对-氨基苯腈同系列中熔化熵和烷基碳原子数的线性关系; 改进Aranow统计模型并估算直线斜率为Rln(3/g)(1相似文献   

18.
The magnetocaloric effect and specific heat capacity of an aqueous suspension of samarium ferrite were determined calorimetrically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288–343 K in magnetic fields of 0–0.7 T. The data obtained were used to calculate changes in the magnetic component of the molar heat capacity and entropy of the magnetic phase and changes in the enthalpy of the process under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 The magnetocaloric effect was found to increase nonlinearly as the magnetic field induction grew.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contained a maximum at 313 K related to the second-order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at the Curie point. The field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of heat capacity contained a maximum in fields of 0.4 T and a minimum at the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9.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5-氨基间苯二甲酸钠(1)和5-羟基间苯二甲酸钠(2)固态样品,元素分析和TG-DTG确定其组成符合C8H5O4NNa2·H2O(1)和C8H4O5Na2·H2O(2).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定了它们在78~400K温区的低温热容,将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得到该温区内每隔5K的舒平热容值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值.用RD496-2000型微热量计测定了样品在298.15K时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分别为ΔsolHmθ(1,s)=-44.552±0.164kJmol-1和θΔsolHm(2,s)=-36.055±0.154kJmol-1,计算了其水合阴离子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θΔfHm(C8H5O4N2-,aq)=-684.56±1.67kJmol-1和ΔfHmθ(C8H4O52-,aq)=-1263.43±2.13kJmol-1.用RBC-II型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了样品的恒容燃烧热分别为ΔcU(1,s)=-13382.14±5.28Jg-1和ΔcU(2,s)=-10339.15±4.15Jg-1,计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ΔcHmθ(1,s)=-3252.90±1.28kJmol-1和θΔcHm(2,s)=-2522.64±1.01kJmol-1,ΔfHmθ(1,s)=-1406.46±1.66kJmol-1,θΔfHm(2,s)=-1993.79±1.46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