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汪斌权 《化学教育》2006,27(9):63-64
新课程的实施,为重新审视学科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在化学教学中应该运用哪些化学史实;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有何好处;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有何方式;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有何成效等4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和开展相关研究起到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翰青、应礼文合编的《化学重要史实》(以下简称《史实》)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录了世界74位化学家以及一些在化学方面有卓越成就的物理  相似文献   

3.
袁翰青、应礼文二同志合编的《化学重要史实》(以下简称《史实》)即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在五十年代,袁翰青教授曾写过《中国化学史论文集》,内容包括十七篇有关中国化学史的论文。在三十三年后的今天,又编写了《史实》。这本书收录了世界74位科学家,主要是化学家以及一些在化学方面有卓越成就的物理学家,并结合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史料。这本书主要供中等学校化学教师备课时参考,同时,还可供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化学系师生、其他化学教育工作者、科学史研究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4.
王瑛 《化学教育》2016,(8):42-44
在中职药学专业中,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化学,一要情感参与,二需设置适宜的情境,可以通过问题、实验、药学史实、科普故事、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5.
董金水 《化学教育》2020,41(7):8-13
我国高校招生中的化学专业面试题,可以分为化学专业知识与专业志向类、化学与环境保护类、化学与生产生活类、化学史实类等4类,分析了各类试题的解答思路,并提出了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雅琪  郑旭莲  程萍 《化学教育》2021,42(9):97-101
从以氢为基准到以氧为基准,再到以碳为基准,原子量基准的设定与化学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运用原子量基准的设定史实,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困惑,学习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认识科学的本质,充分发挥史实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傅鹰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 精益求精的治学之风, 别具一格的教学之道和光风霁月的品德之尊。结合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傅鹰的主要教学思想, 包括注重基础教学、化学史实和化学实验, 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新书预告     
衰翰青、应礼文两位先生合编的《化学重要史实》一书,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世界74位科学家,主要是化学家以及一些在化学方面有卓越成就的物理学家,并结合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史料。  相似文献   

9.
王毓明 《大学化学》1986,1(4):67-77
化学工作者经常同化学元素打交道,应该知道每个化学元素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什么时候发现的?当时为什么给它起这么个名字?初学化学的人更想了解它。虽然在无机化学参考书中都能查到,然而没有象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查阅方便,缺乏完整、系统、简明的资料。笔者从达个愿望出发,按原子序数为序整理成表格,以期给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初学者提供一点方便,也可以从发现元素的史实中得到启发,对今后从事化学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萨伽德关于化学革命机制的计算理论。以拉瓦锡氧学说作为研究对象,用知识表示技术描述了化学革命的重要阶段;用解释一致性标准和ECHO程序计算比较了氧学说和燃素说的优劣;借用机器学习的思想解释了科学家个体概念框架的变化。此理论为我们认识化学史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对HPS模式进行探讨,指出教学设计要基于教师对知识生成过程的正确理解;教学素材要甄选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史实;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化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教学内容,分析了文献中相关的教学设计;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淡化知识情境、忽略学习兴趣和缺少实验创新等弊端,提出了构建真实情境、融合化学史实、构建系统化认知等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体验学科价值、发展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3.
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通过实例阐述了“双新”背景下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从生活-生产、学术研究、化学实验、化学史实、教材和跨学科等6个方面挖掘真实情境,精心组织问题,进行作业设计,突出作业对落实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再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时间为序,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分为萌芽、突破、发展和展望四个阶段,引用主要史实文献将其串联起来进行解读,以利于周期表的深入教学,并作为相应科学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荧光发展历程上的几个典型史实的介绍,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化学史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价值。在讲授和传递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化学史,不仅具有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深化对知识点理解的作用,还具有帮助学生从发展历史中汲取科学营养和精神力量的作用,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终极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教育教学功能,而且具有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从认识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追求层面来看,化学实验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科学实践观和科学价值观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呈现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基于实验事实证据的推理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可以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拓宽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评价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  相似文献   

17.
周正祥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8,39(23):25-30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以化学史实为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证据及建构并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证据与模型建构及演变之间的关系,认识模型在物质结构理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该教学设计在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巧用化学史培养创造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霖 《化学教育》2003,24(10):54-56
创造性包含着创新意识与动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技能等多种成分 ,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 ,创新精神则决定“敢不敢”创新 ,而“能不能” ,“善不善于”创新则与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密切相关。创造性的培养关系到民族的兴旺 ,国家的强盛 ,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在化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 ?鉴于一部化学史 ,就是化学家靠坚忍不拔的毅力、忘我奋斗的精神 ,艰苦卓绝的创新过程和辉煌灿烂的创新成就谱写成的。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精心选择化学史实中蕴…  相似文献   

19.
顾辰茜  程萍 《化学教育》2021,42(3):105-108
“中和滴定”知识有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顺序,结合滴定分析法的产生和发展、指示剂的发现、滴定管的发明及改进等史实,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建构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钱胜 《化学教育》2012,33(12):89-91
元素是十分重要的化学概念,元素的发现也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目前,人类一共发现了118种元素。人们在发现元素的过程中,丰富并发展了元素的概念,使人们在谬误与真理的交替中不断地前进。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元素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本文以化学史实为依据,按人类发现元素的先后顺序,呈现出人类发现元素的七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用时期、炼丹术时期、化学分析时期、电解时期、光谱分析时期、放射性时期、人工合成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