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以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和不可约张量算符方法,用自编程序计算了三角对称TbODA晶体的配位场微扰能级,并对其偏振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归属,结果与实验相一致.与经典点电荷配位场(PCF)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DSCPCF模型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采用点群链R(3)*O*D3*关系标记D3*点群的斯塔克能级。基于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和经典的简单点电荷配位场(PCF)两种模型,利用自编的计算程序对三角对称(D3)的[Er(C4H4O5)3].2NaC lO4.6H2O晶体中Er3+离子的65个配位场微扰能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归属,计算结果与实验能级进行比较,DSCPCF模型得到的均方根偏差(σ)为19.9 cm-1,而PCF模型计算的为25.5 cm-1,表明前者模型更为优越,它是基于实际的配位结构并且仅包含较少的拟合参数。  相似文献   

3.
THE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COMPLEXOFSCHIFFBASECONTAININGS·N-Cd_3|CH_3O(O)C_6H_3CH=NNHC(S)NH_2|4·(CH_3COO_2·1/2[CH_3S(O)CH_3]·?..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三核苯甲苯酸合物[Fe3O(OBz)6(CH3OH)3](NO3)(CH3OH)2(OBz^-=苯甲酸根)的电子光谱,应用配体场理论和T-S图求得配体场参数10Dq-12457cm^-1,用CNDO/2方法对其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Cu2I2(PPh3)3·DMF(Ph=C6H5,DMF=HCON(CH3)2)是通过W2S4〔S2CN-(CH2CH2OH)2〕2,PPh3和CuI在CH2Cl2和DMF为溶剂,在室温条件下合成的晶体产物。其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C57H52Cu2I2NOP3,a=15.863(5),b=19.619(7),c=18.232(4),β=109.53(2)°,V=5348(3)3,Z=4,Mr=1240.87,Dc=1.54g/cm3,μ(Mo-Kα)=20.66cm-1,F(000)=2472,对于I>3σ(I)的5954个衍射点,最终的R=0.046,Rw=0.069。晶体结构由二核铜化合物和溶剂DMF组成,两个Cu原子呈现不对称配位结构,DMF在三配位Cu原子的近邻,它的氧原子和配位PPh3的碳原子最近距离在3.32(2)-3.44(2),DMF参与晶体中对二核铜分子的结构和分子的堆积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化学环境对Er^3+离子的配位场能级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C3v点群对称汤中,运用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计算了CS3Y2I9晶体中Er^3 离子的59个配位场能级,与实验得到的能级比较,其均方根偏差为24.89cm^-1,而用点电荷配位场(PCF)模型计算的均方根偏差为29.08cm^-1,这说明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能更好地符合实验结果。同时,详细地分析CsLu2,Cs3Lu2Br9,Cs3Y2I9晶体中Er^3 离子能级结构的变化,由于Er^3 -X^-键共价性的增强,使Er^3 离子的能级重心发生红移,Cl→Br→I的配位场能级的分裂程序减小。  相似文献   

7.
在C3v点群对称场中,运用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计算了LiNbO3晶体中Pr^3+离子的40个配位场能级,与实验值相比,其均方根偏差为19.94cm^-1,优于文献值(44.22cm^-1).所得晶体场参数也明显好于文献值,说明双层点电荷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实验结果,对于研究C3v对称场中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SYNTHESISOF3-ARYL-1(2H,4H)ACRIDONESANDTHEIRDERIVATIVES¥RongYIN;GuangFanHAN;YuTianLI(DepartmentofMedicalLaboratory,JilinMediea...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三核苯甲酸铁配合物[Fe_3O(OBz)_6(CH_3OH)_3](NO_3)(CH_3OH)_2(OBz~-=苯甲酸根)的电子光谱,应用配体场理论和T-S图求得配体场参数10Dq=12457cm~(-1)。用CNDO/2方法对其简化模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运用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和点电荷模型计算了C3v对称场中LiNbO3∶Nd3+晶体的52个配位场能级,2种模型计算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49.32和62.75cm-1.双层点电荷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吻合,计算所得晶体场参数B6m值也明显好于点电荷模型,说明双层点电荷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心离子和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真实情况,这对于研究C3v对称场中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甲烷与配位不饱和PtCl2(H2O)x(x=0,1,2)形成的σ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RHF/Lan12DZ和MP2/Lan12DZ水平计算讨论了溶剂H2O分子与位的影响。在RHF/Lan12DZ级别上有4个稳定的(CH4)PtCl2配合物,分别属于η^3,η^2,η^3,并都具有Cs对称性。根据能量和结构分析,η^1配合物是进一步氧化加成反应的可能的起始物。  相似文献   

12.
在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3 种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IR、UV 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La(CCl3COO)2(CH3COO)(Phen)(H2O)]2·2DMF 晶体属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2510(4) nm , b= 1-3460(5) nm , c = 1-0343(3) nm , α= 102-47(3)°, β= 102-34(2)°, γ= 113-82(2)°, μ(MoKα) = 20.47 cm -1 , Z= 1, Dc= 1-800 g·cm - 3 , F(000) = 780-00。稀土配合物中醋酸根以桥联方式配位, 三氯醋酸根则有2 种配位方式, 在二者共同参与配位的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用X-射线晶体结构衍射法测定了〔C5H4C(CH3)2CH2CH=CH2〕Sm(OH)Cl·2MgCl2·4THF的晶体结构。它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0.773(2),b=12.836(3),c=15.478(3),α=111.46(3),β=107.71(3),γ=92.54(3)°,V=1868(1)3,Mr=827.91,Dx=1.472g/cm3,μ=2.0006mm-1,F(000)=840,Z=2,R=0.041,wR=0.050(I≥3σ(I))。分子中Sm原子的配位数为8,形成一个严重扭曲的八面体结构;2个Mg原子的配位情况相似,它们的配位数都是6,分别构成2个扭曲的八面体。这3个八面体通过3个共平面联接  相似文献   

14.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A NEW MICROPOROUS BERYLLOPHOSPHATE (BeHPO_4·H_2O)¥LongYU(DepartmentofChemistry,LiaoningUnivers...  相似文献   

15.
用转动弹量热计测定了稀土(Ce、Nd、Sm、Eu、Gd、Dy、Er、Yb)硝酸盐与DL-a-丙氨酸(1:4)配合物的燃烧热-△_cu(J·g ̄(-1)),其结果依次为9596.1,8874.7,8710.1,8937.3,8961.3,8751.8,8700.0和8656.4。据此计算的生成焓-△_fH(kJ·mol ̄(-1))分别为3393.53,3671.37,3740.82,3495.21,3497.52,3626.79,3641.64和3568.58。这些结果不但为稀土元素的三分组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亦发现了RE(NO_3)_3·(CH_3CHNH_2COOH)_4·H_2O配合物稳定性之变化规律与稀土原子序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CrystalStructureof[Cu(C_(21)H_(25)N_2O_4)(H_2O)_2]·NO_3·2H_2OWuJie-Ying;XieFu-Xin;TianYu-Peng;ChenYao;NiShi-Sheng;DuShao-Wu;WuX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XAFS方法分别对Co的近边结构和配位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XANES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Co均处于不对称的配位环境中,在吸收阈值处,形成了Is→4p吸收峰,并且该峰发生了分裂,尤其是Co/γ-Al2O3分裂现象最为明显,对于Co-M/γ-Al2O3(M=Pt,Pd,Rh),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来源于Co的高度分散性及贵金属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于Co/γAl2O3则与四面体配位的Co^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技术研究了PC(卵磷脂)-CCl4、PC-CH(D)Cl3反胶束中增溶水的缔合状态以及水与PC分子中不同功能基团的作用随水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反胶束捕集水量的增加,胶束中存在3种不同的缔合水:结合水,界面束缚水,类体相水,其中结合水以配位方式与PC极性端基的胆碱基团[—N+(CH3)3]作用,以氢键与磷酸脂基OP(OR)2O-1基团结合。另外,用吸收光谱法测定饱和增溶点并根据球型反胶束模型计算了增溶后反胶束的聚集数及水核半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β-环糊精(β-CD)和表面活性剂为增效试剂,分别研究了它们对以Fe-meso-(四(4-磺基苯)卟啉)(Fe-TPPS4)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4-AAP)与苯酚衍生物显色反应的速度和灵敏度的影响,发现β-CD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该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3×10-3mol/Lβ-CD存在下,测定H2O2的灵敏度比文献报道的提高了1.56倍.利用SDBS浓度与催化显色反应初速度的增加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微量SDBS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纳米化学制备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复合团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oFe2O4。用XRD、TEM、XPS、红 外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O42-/CoFe2O4催化剂为晶态纳 米粒子(< 50nm),比表面积很大(157m2· g-1),SO42-与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呈无机双齿螯合状配位化合物的结 合形式。以乙酸乙酯合成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了酸性和酸强度,推断出该催化剂的酸 强度H0<-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