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痕量镉的催化动力学荧光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uilbault等曾捉及利用Cd(Ⅱ)对酶催化非荧光物质高香草酸氧化为强荧光化合物反应的抑制作用可测定镉,但迄今尚未见利用催化动力学荧光分析法测定痕量镉的报道,本文拟利用Cd(Ⅱ)和咪唑对Co(Ⅲ)-T(4-SP)P络合物生成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痕量镉的催化动力学荧光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同时含有Lewis碱和Br(o)nsted碱的复合碱性离子液体,研究了其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对醛/酮与氰乙酸乙酯的缩合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芳香醛的反应收率可达85%~99%.考察了它们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溶剂效应,发现质子溶剂可以促进缩合反应,这一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质子溶剂通过氢键活化反应底物的羰基而降低了反应能垒所造成的.该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3次,反应活性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3.
流动注射停流—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书润  陈惠尧 《分析化学》1993,21(10):1237-1237
1 引言 本文基于在稀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继那绿的催化效应,采用流动注射停流技术,建立了痕量亚硝酸根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亚硝酸根对该体系的催化作用测定亚硝酸根的吸光光度法已有报道,但用手工操作,步骤繁锁,反应条件不易控制。本文用流动注射停流技术,不仅简便、快速,而且灵敏度较光度法更  相似文献   

4.
催化抗体     
张礼和 《有机化学》1991,11(3):233-239
利用特异性的抗原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催化很多有机化学反应的性质。特异性抗原可用适当的化学模型物与载体蛋白连接而成。设计化学模型物可考虑:(1)反应过渡态的稳定性;(2)反应基团的接近效应;(3)引入催化基团。  相似文献   

5.
铜催化碳杂偶联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些过渡金属可催化亲电性不饱和碳与含活泼氢的氮、氧、硫、碳原子直接成键,这种交叉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与钯、镍等过渡金属相比,铜是一种廉价且毒性低的金属,用铜来催化这些交叉偶联反应不仅可以节省贵金属的消耗,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对铜催化碳杂键偶联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在专门开发的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上的裂解性能。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对原料转化率、总低碳烯烃产率的影响最大,剂油比和水油比对低碳烯烃的产率影响较小,而随着重时空速的增大,总低碳烯烃产率略有降低;确定了FCC汽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实验室最优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剂油比、重时空速和水油比分别为660℃、12、15h-1和0.8。根据反应条件与裂解产物的关系提出了催化裂解反应深度函数,并建立裂解产物产率与催化裂解反应深度函数之间的关联模型。随催化裂解反应深度函数的增加,乙烯产率持续增加,而丙烯和丁烯产率出现最大值,利用此模型可以对产物产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闫海生  刘靖  王祥生 《催化学报》2001,22(3):250-254
 考察了双氧水浓度、溶剂种类及添加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等因素对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和TS-1沸石上的SiOH(硅羟基)及TiO2(锐钛矿)对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无催化活性;而TS-1中的骨架铝,沸石骨架中配位不饱和的Ti4+形成的L酸中心,TS-1水解产生的钛羟基和由TS-1,双氧水及溶剂(甲醇)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五元环中间活性钛等物种对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具有催化活性.原料中加入碱性物质可以显著抑制TS-1催化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活性;添加酸性物质可以提高TS-1催化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活性.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使得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活性随着醇类溶剂分子的增大而降低.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当水含量增加时,活性中间过渡物种的变化导致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活性降低和双氧水分解率升高.TS-1沸石晶粒大小对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活性的影响显著:大晶粒TS-1对环氧丙烷的溶剂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小晶粒TS-1.这是由于大晶粒TS-1内扩散距离较远所致.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锇—中性红-氯酸钾-锇(Ⅷ)-砷(Ⅲ)体系唐宁莉傅明来(桂林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桂林,541004)利用锇对溴酸钾氧化中性红而建立的催化光度法测定锇,选择性较好,但需控制反应温度为30℃,操作较严格,应用受到限制.我们用氯酸钾...  相似文献   

9.
温控配体与液/液两相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作者近年的研究工作为主,对液/液两相催化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了以温控配体为基础的新型液/液两相催化过程温控相转移催化(thermoregulatedphasetransfercatalysis,TRPTC)和温控相分离催化(thermoregulatedphase-separablecatalysis,TPSC)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高碳烯烃氢甲酰化、芳香硝基化合物的CO选择性还原及烯烃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基于温控配体在水中的“浊点”特性而提出的温控相转移催化概念,为从根本上解决水/有机两相催化 的适用范围受底物水溶性限制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利用温控配体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存在临界溶解温度(CST)的特性而实现的温控相分离催化,则使在高于临界溶解温度的反应温度时为均相的反应体系,在低温(<CST)时则分成两相,催化剂自成一相,形成一种具有“均相反应、两相分离”特色的液/液两相催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环保化学中痕量铜的分析受到了很大的注意。催化法对较简单和纯材料中微量铜的测定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特别是与近代色谱技术等联合应用,解决了许多痕量杂质的分析问题。利用某些有机物质的催化氧化体系以测定痕量铜,文献中报导很多。我们观察到8-氨基萘酚-3,6-二磺酸(H-酸)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红色产物,但反应速度甚为缓慢。若在碱性介质中有痕量铜离子存在时,在适当温度下其氧化反应速度则大为加快。本文研究其作为催化测定铜的新指示反应的各项条件和应用。结果表明,本  相似文献   

11.
溴酸钾氧化甲基橙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乎所有饮用物质中都含有痕量铁,痕量铁对人体具有生理生化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中铁的携氧能力受阻或铁的数量不足,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可根据待测物质对某些反应的催化作用,利用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测定与反应速率成比例关系的吸光度,来计算待测物质(即催化剂)的浓度。相对于其它分析法,此法测铁具有灵敏度高(一般可达ng级)、反应选择性强(一般无需经过分离手段可直接测定)、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不需要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哑铃型纳米颗粒由一种包含强相互作用的异质结构成,它两端是不同物质的纳米颗粒.这两种不同功能的纳米颗粒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哑铃形的外观.这种结构的纳米颗粒在电子、磁性、光学及催化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单一组分纳米颗粒的独特性质,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哑铃型纳米颗粒的这些独特性质是由两种物质交界面处的电子转移引起的,得益于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两种物质都可以通过界面处的电子转移得到改良,使得这种结构的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催化氧化有机废气时活性很高.以CO氧化反应为例,Au纳米颗粒通常情况下对该反应没有催化活性,但是被负载到金属氧化物上面以后,却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这正是氧化物载体与Au纳米颗粒之间电子传输的结果.通常在核壳结构中,核心物质以及两种物质的交界面都被外壳所包裹,而哑铃型结构当中的两种物质的功能面以及它们之间活泼的交界面均可以充分地暴露在反应物中,从而极大提升了其催化效果.这种独特的结构优势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多功能探针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哑铃型结构的两种物质的纳米颗粒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当用作催化剂时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抗烧结性能,还可使这两种物质更协调地均匀分布.因此哑铃型结构催化剂不仅催化活性更高,而且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哑铃型结构可以看作是独立纳米颗粒与核壳型纳米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通常是由一种物质的纳米颗粒在另一种种子颗粒上面经过外延生长得到的.这与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合成很相似,但是必须准确地控制成核过程,使得成核可以各向异性地发生在种子颗粒的某一个晶面上.而在核壳结构的合成中,这一成核过程是均匀分布的.所以在制备哑铃型结构纳米颗粒时,很重要的就是要促进非均质成核,同时抑制均相成核.由于哑铃型纳米颗粒的特殊结构,在制备时想要准确控制上述成核条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到目前为止,仅有很少种类的物质可以被制成哑铃型结构,比如Au(Ag,Pt,Pd)-Fe3O4(Co3O4),Au-PbS(PbSe),FePt-CdS和Cu-Ag等,这些物质中大多数都是由贵金属纳米颗粒和磁性纳米粒子组成的.哑铃型纳米颗粒由于受限于物质种类,它在催化氧化方面的应用也被局限在了很少一部分气体上,如CO.而通过其它很多种催化剂已经可以在较低温度(甚至零下数摄氏度)下实现CO催化氧化.因此,哑铃型结构的优势在CO催化氧化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利用和体现,而用于甲烷等一些在较低温度下更难氧化的气体的催化氧化尚未见报道.这正是由合成多种多样的哑铃型纳米颗粒的巨大困难所致.因此,找到合成哑铃型纳米颗粒的困难所在以及合成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非常有意义,这将帮助我们使用更多的物质合成出一些新的哑铃型纳米颗粒,进而利用其高催化活性,使得更多难以氧化的气体在较低温度下被氧化.本文总结了合成哑铃型纳米颗粒时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相关的一些合成方法.种子颗粒的尺寸以及两种颗粒之间的尺寸比例可以影响制备过程中外延生长的可控性,颗粒尺寸以及两种颗粒的尺寸差别越小,反应越容易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需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进行精确控制才可以得到合适的尺寸以及较好的粒径分布.而两种不同的物质最终能不能形成哑铃型结构则是由很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反应溶剂的极性、两种物质之间的晶格错配度以及反应中所用乳化剂的含量.除此之外,合适的前驱体、氧化还原剂以及操作环境等都可以影响哑铃型纳米颗粒的合成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许多物质的分解都具有自催化特性,常用的自催化鉴别方法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微量量热仪(C80)等进行等温实验判定(简称"等温法").但等温法的温度选择较为困难,因此很有必要从实验角度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自催化鉴定方法.本文基于Roduit理论模拟的结果,从实验角度提出了分解反应自催化特性的判定方法(简称"中断回扫法"),并利用该法以及等温法对4种样品(硝酸异辛酯(EHN)、2,4-二硝基甲苯(2,4-DNT)、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以及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的分解特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EHN以及DCP的分解符合n级分解规律,而2,4-DNT以及CHP的分解符合自催化分解规律;中断回扫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用于鉴别物质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将钯催化剂负载在介孔硅材料的纳米孔道中,从而将催化的Heck偶联聚合反应引导至纳米限域反应体系,利用纳米孔道的空间限域效应实现了对所合成的聚对苯撑乙烯(PPV)分子量的控制。在6种钯纳米反应器中催化己氧基取代二碘苯单体与二乙烯基苯单体的Heck偶联聚合反应,通过红外光谱确定聚合物主链为对位苯环和乙烯基交替的结构。由凝胶渗透色谱对所获得的PPV的分子量进行表征,证明钯纳米反应器催化体系催化聚合反应所得PPV的分子量分布均较均相催化体系更窄,PPV的多分散指数最低可达1.53。  相似文献   

15.
人工神经网络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e(Ⅱ)和Sb(Ⅲ)对Cr(Ⅵ)-I^-都具有诱导效应,可以利用I2-淀粉的反应分别进行动力学分析。实验观察到,两者共存时对Cr(Ⅵ)-I^-反应的诱导具有协同效应。根据这一现象,在590nm波长下测定不同时间(温度)时协同诱导体系的吸光度,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体系的优势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锑的新方法。该法用于合成样品和土壤样品中铁和锑的同时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李家欣  冯立纲 《电化学》2022,28(9):2214001
析氧反应(OER)是水分解中重要的半反应, 为提高其催化性能,开发高效非贵金属催化剂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铁镍(FeNi)基材料被认为是最好的预催化剂, 在催化过程中,它们的表面将转变成高价态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真正的活性物质。FeNi基预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催化性能, 因此, 优化和调整FeNi基预催化剂的结构和化学环境可以提高电催化性能。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 我们撰写了FeNi基预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调控促进电化学析氧反应的研究进展。我们首先介绍了碱性OER的反应机理, 然后从杂原子掺杂、表面成分改性、选择性结构转变、表面化学状态调节、异质结构构建和载体效应等方面讨论了FeNi基预催化剂表面调控对析氧反应性能的影响。尽管在OER反应中FeNi都被认为转变成高价态的金属活性物质, Fe/Ni体系的表面结构、形貌和化学状态仍然能够显著影响其最终的催化性能, 即FeNi基预催化剂的性质会影响析氧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精细设计并尽量提高Fe和Ni的协同作用将有利用提升氧析出的催化性能。我们希望本综述能够对FeNi基预催化剂的制备和表界面性质调控与电催化析氧反应性能的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阮科  赵振国  马季铭 《化学通报》2001,64(11):701-706
介绍了吸附胶团的结构特点、影响吸附胶团催化的一些因素和在固体表面上的固定化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催化作用。吸附胶团是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形成的缔合结构,它可以是吸附单层、双层、半球形、球形等。吸附胶团和利用接枝等技术在固体表面形成的不溶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对某些反应起催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反应产率并使反应产物分离变得容易,这将使胶团催化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铜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成分,以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1]。因此研究铜的分析方法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动力学分析法测定Cu(Ⅱ)已有不少文献报道[2-4],但大多是利用铜催化H2O氧化有机染料褪色为指示反应。罗丹明B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用于催化动力学分析其测定灵敏度比一般指示剂更高。本研究发现在硫酸介质中Cu( Ⅱ)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有着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催化光度测定微量铜离子的反应体系,可用于一些含铜物质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
分解反应自催化性质快速鉴别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物质的分解都具有自催化特性,常用的自催化鉴别方法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微量量热仪(C80)等进行等温实验判定(简称“等温法”). 但等温法的温度选择较为困难,因此很有必要从实验角度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自催化鉴定方法. 本文基于Roduit理论模拟的结果,从实验角度提出了分解反应自催化特性的判定方法(简称“中断回扫法”),并利用该法以及等温法对4种样品(硝酸异辛酯(EHN)、2,4-二硝基甲苯(2,4-DNT)、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以及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的分解特性进行判定. 结果表明:EHN以及DCP的分解符合n级分解规律,而2,4-DNT以及CHP的分解符合自催化分解规律;中断回扫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用于鉴别物质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20.
5-Br-PADAP作为高灵敏显色剂已被广泛研究及应用,但对锆显色反应的研究似未见报导。本文对某些含氧有机溶剂与水的混溶介质中,锆(Ⅳ)与5-Br-PADAP显色反应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对该体系中的溶剂化效应作了初步探讨,为络合显色反应中有机溶剂化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又提供了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