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永亮  赵凤英 《发光学报》2000,21(2):150-155
合成了以邻苯二甲酸、2,2’-联吡啶为配体,分别以Eu^3+-Tb^3+y离子和Eu^3+-La^3+离子为中心体的双核稀土配合物;在323nm紫外光激发与的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该两系列双核稀土配合物中,无 发光的Tb^3+离子还是不发光的La^3+离子,都对Eu^3+离子的发光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混合固态铕铽配合物的荧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邻苯二甲酸氢钾,2,2’-联吡啶分别与EuCl3和TbCl3在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铕配合物Eu2L3L’和铽配合物Tb2L3L’(L=邻苯二甲酸根,L’=2,2’联吡啶);以不同摩尔比混合两种配合物,经机械研磨,得混合固体铕铽配合物。测试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与单一铕配合物和铽配合物相比,混合固态配合物无论是荧光发射峰位还是荧光强度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铽对铕的荧光强度有敏化作  相似文献   

3.
元素分析表明稀土铕(Eu~(3+))与对甲基苯甲酸(P-MBA)及2.2'-联吡啶(di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Eu_2(P-MBA)_6(dipy)_2,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均以双齿配位,中心铕离子的配位数为8,两个铕离子通过四个对甲基苯甲酸基桥联,形成双核配合物,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红外光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铕与对甲基苯甲酸及2,2‘—联吡啶三元配合物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素分析表明稀土铕(Eu^3+)与对甲基苯甲酸(P-MBA)及2,2’-联吡啶(di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组成为Eu2(P-MBA)6(dipy)2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均以双齿配位,中心铕离子的配位数为8,两个铕离子通过四个对甲基苯甲酸基桥联,形成双核配合物,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红外光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苯甲酸稀土(Eu,La)配合物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用氯化稀土与苯甲酸铵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苯甲酸稀土(Eu,La)三元固体系列配合物,其化学组成式为(Eu1-xLax)L3(其中L为C6H5COO-,x=0.0~1.0)。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由红外光谱数据表明,配合物中羧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了分裂,而且羧基伸缩振动随着La3+离子含量的增加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发光的La3+离子取代苯甲酸铕中部分Eu3+离子可以提高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6.
铕镧苯甲酸α,α′-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乙醇介质中合成了以Eu3+ 和La3+ 为中心体、苯甲酸和α ,α′ 联吡啶为配体的混合稀土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其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组成为EuxLa1 -x(Dipy)L3·H2 O ,苯甲酸和α ,α′ 联吡啶的紫外吸收峰在配合物中分别位移了 2~ 9nm ;苯甲酸根羧基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在配合物中向低波数移动 ,而α ,α′ 联吡啶的CN振动则向高波数移动。这些事实表明 ,苯甲酸和α ,α′ 联吡啶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测试表明 ,用不发光的镧离子取代该系列配合物中部分铕离子 ,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提高三价铕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这一结果也表明 ,在该系列配合物中 ,不仅配体可以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发光的铕离子 ,使其发光 ,而且不发光的镧配合物也可将其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给铕离子 ,增强铕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合成了Eu^2+离子、Tb^3+离子与2,2‘-联吡啶、1,10-邻菲罗啉押种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由于Phen含有较大范围的共轭π键和较好的刚性平面,含Phen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要比配合物的强;配合物的高分辨荧光光谱表明,Eu^3+离子在Eu(Dipy)2Cl3’2H2O和Eu(Phen)2Cl3.2H2O配合物中处于C1或C2或C5的对称性位置。  相似文献   

8.
赵永亮  赵凤英 《发光学报》2002,23(3):273-276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以二苯甲酰基甲烷(DBM)和2,2′联吡啶(Dipy)为配体,三价铕、等摩尔三价铕-钆及等摩尔三价铕-钇混合稀土为中心体的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425nm;在425nm波长光激发下,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不发光的Gd^3 和Y^3 离子对Eu^3 离子的发光有一定增强作用,其中钇使铕的荧光发射增强大于钆;这两个不发光稀土离子对铕的发射峰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以二苯甲酰基甲烷 (DBM )和 2 ,2′联吡啶 (Dipy)为配体 ,三价铕、等摩尔三价铕 钆及等摩尔三价铕 钇混合稀土为中心体的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研究了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 4 2 5nm ;在 4 2 5nm波长光激发下 ,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 ;不发光的Gd3 + 和Y3 + 离子对Eu3 + 离子的发光有一定增强作用 ,其中钇使铕的荧光发射增强大于钆 ;这两个不发光稀土离子对铕的发射峰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d^3+和Er^3+与苯甲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对氯苯甲酸和邻菲罗啉配体所组成的配合物在95%乙醇中的f-f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计算了超灵敏跃迁峰的振子强度P、电子云伸展比β、共价参数δ、共价参数δ和键合参数b^1/2。探讨了配合物的共价性。  相似文献   

11.
镧和铕与邻菲罗啉谷氨酸配合物的NMR和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镧和铕与谷氨酸,邻菲罗啉形成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Glu)3.7H2O(Ln=La,Eu);Eu(Glu)3;12H2O。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与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方式,讨论了稀土离子的顺磁性及屏蔽效应对配合物的NMR谱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腩(Ⅲ)多核配合物的形成及其荧光增强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德文  闫爱华 《发光学报》1999,20(3):194-199
利用荧光增强盗中成了铕(Ⅲ)异多核固体物,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事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增强离子Gd^3+、La^3+和Y^3+离子的加入能显著的提高配合物中EU^3+中心的发光强 种荧光效应能减少较为贵的铕在配合物中的用量,从而降侈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铕(Ⅲ)多核配合物的形成及其荧光增强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合成了铕(Ⅲ)异多核固体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增强离子Gd3+ 、La3+ 和Y3+ 离子的加入能显著的提高配合物中Eu3+ 中心的发光强度, 这种荧光效应能减少较为昂贵的铕在配合物中的用量, 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稀上铕(Eu3+)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及邻啡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Na3[Eu(DPC)3]2H2O和三元NaEu(DPC)2·4H2O,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氮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基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分别为9和8.  相似文献   

15.
掺钙、钡苯甲酸铕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荧光性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温孝春  赵永亮 《发光学报》2005,26(6):799-803
将苯甲酸钠分别加入到氯化钙和氯化铕以及氯化钡和氯化铕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苯甲酸铕-钙和苯甲酸铕-钡两个系列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其化学组成式为(Eu1-xCax)L3-x和(Eu1-xBax)L3-x(其中L为苯甲酸根,x=0~1.0),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荧光性能。由红外数据表明,配合物中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了分裂,而且羧基伸缩振动随钙离子(钡离子)含量的增加发生规律性变化。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发光的钙离子或者钡离子取代苯甲酸铕中部分Eu^3+离子,可以使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增强,表明碱土金属可以敏化Eu离子。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以稀土镝为中心离子,以苯甲酸、卤代苯甲酸及邻菲啰啉和2,2'-联吡啶为配体的五种固态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稀土络合滴定,C、H和N的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推测其组成分别为Dy (BA)3(bpy)、Dy (BA)3(phen)、Dy(ClBA)3(phen)(EtOH)、Dy(BrBA)3(phen)(EtOH)和Dy(IBA)3(phen)(EtOH)(BA=苯甲酸根,bpy=2,2'-联吡啶,phen=邻菲啰啉,ClBA=对氯苯甲酸,BrBA=对溴苯甲酸,IBA=对碘苯甲酸);苯甲酸羧基氧、邻菲啰啉和2,2'-联吡啶的氮原子与镝离子配位。配合物都具有较强的荧光,卤代苯甲酸配合物呈现规律发光,对氯苯甲酸-邻菲啰啉-镝配合物的发光效果较其它两种配合物强,对溴苯甲酸配合物又强于对碘苯甲酸配合物;苯甲酸-邻菲啰啉-镝配合物荧光强于苯甲酸-2,2'-联吡啶-镝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铕、铽-2-噻吩甲酸的二元配合物和铕、铽-2-噻吩甲酸-2,2′-联吡啶的三元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REL3·2H2O及REL3 L′·C2H5OH(RE=Eu,Tb; L=2-噻吩甲酸、L′=2,2′-联吡啶), 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1H NMR谱及荧光光谱。IR谱和1H NMR谱测定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羧基氧、配体邻菲咯啉2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实验表明,高氯酸铕和高氯酸铽分别与2,2′-联吡啶和2-噻吩甲酸反应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明显强于二元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稀土(Eu3+和Tb3+)与二苯甲酰甲烷(DBM)、2,2′-联吡啶(Dipy)的一系列稀土配合物EuxTb1-x(DBM)3Dipy。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荧光光谱研究了荧光性质。铽掺入配合物后,铽能极大地增强铕的特征荧光,铽对铕配合物的发光有协同作用。在该系列配合物中,不仅有机配体可以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发光的铕离子使其发光,而且铽离子也可将其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给铕离子。  相似文献   

19.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以二苯甲酰基甲烷(DBM)和2,2'联吡啶(Dipy)为配体,三价铕、等摩尔三价铕-钆及等摩尔三价铕-钇混合稀土为中心体的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425nm;在425nm波长光激发下,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不发光的Gd3+和Y3+离子对Eu3+离子的发光有一定增强作用,其中钇使铕的荧光发射增强大于钆;这两个不发光稀土离子对铕的发射峰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配合物Eu(p-PBA)3phen1/2H2O(p-PBA:对苯基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邻菲咯啉)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出很强的红色荧光.以Eu(Ⅲ)离子为光谱探针,77K下测得其高分辨激发和发射光谱,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0能级,得到两组不同的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有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配合物的喇曼光谱中,羧基阴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谱带是明显分裂和带肩峰的宽带,说明配合物中羧基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