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3-113
长岗半太郎188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去德国和奥匈帝国进一步深造。他对原子结构很有兴趣。当时,人们已知道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汤姆孙设想原子是带正电的球体,电子散布在球体表面和内部。长岗半太郎不同意这一看法。他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正电体,电子则像行星环绕太阳,或像土星的光环那样环绕行星运行。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3
汤川秀澍因对亚原子粒子理论的研究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5年他提出了一种核力理论,正确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介子是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瞬变粒子。汤川秀澍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后留校任教,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重返京都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1939-1950),他还曾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1953-1970年担任京都基础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25-25
布拉德雷就读于牛津大学,他的叔父庞德是一位天文学家,使他对天文学发生了兴趣。这位年轻人的数学才能使他赢得了牛顿”和哈雷的友谊,并使他于1718年被选入皇家学会。正是天文学维持了他的后半生。在天文学上,他的主要志向是测量恒星光行差。当哥白尼首先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时,下述情况看来乃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地球的这种运动,与遥远恒星相比,较近的恒星将会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2-102
洛威尔出身于贵族家庭。1876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对数学感兴趣,年幼时还涉猎过天文学。斯基帕雷利报道的火星上存在的“运河”,使他十分激动。洛威尔废寝忘食地研究火星15年,拍摄了几千张火星照片。毫无疑问他看到了(或者说他以为他看到了)运河。他画出了详细的图,最后包括500条以上的运河。在勒威耶比’和亚当斯发现海王星之后,天王星运动中的歧异也还不完全明白。洛威尔相信这起因于海王星之外的另一颗行星。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71
哈密顿是律师之子。他没进过学校,几乎都是靠自学。他也是位业余诗人。12岁时就对牛顿№的《原理》感兴趣。他自修数学,在17岁时,发现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中的数学错误,从而使天文学家大为惊异。22岁时被任命为都柏林的三一学院的天文学教授。哈密顿对分析力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1834年建立“哈密顿原理”,使各种动力学定律都可从一个变分式推出,并使人们看到了力学和几何光学的相似之点,后来发现这一原理的适用范围还可以推广到电磁学等。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53-53
欧几里得的工作标志着科学中心从希腊的雅典过渡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将军们割据了帝国,进行了30年的野蛮厮杀。一个叫托勒密的将军占领了埃及,首都定在亚历山大城。托勒密十分关心科学的发展,努力把亚历山大城建成世界知识分子的首府。有了一座辉煌的图书馆和一座称为缪斯姆(Museum)的大学——纪念保护科学和其他精美艺术的女神缪斯。吸引到这所大学的学者就有欧几里得。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2
莫特森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得到一笔资助去了丹麦,在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工作。在该所,他结识了小玻尔瞵,两人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这使莫特森最后加入了丹麦籍。他和小玻尔一起研究了原子核的形状,并由于这一工作共同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获奖的还有雷恩沃特。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28-28
布鲁诺生于贫寒之家,曾于那不勒斯大学攻读。他持有不受欢迎的见解,他能说善写,以此吸引了广大听众和读者。布鲁诺极力宣扬尼古拉斯的关于空间无穷大、其他星球上可居住人,地球运动等观点。他明确表示蔑视传统观念;甚至对宗教比对科学更为甚之,这使他到处招惹麻烦。他漫游欧洲,到英国牛津大学讲学。1592年他在威尼斯受宗教法庭逮捕,被控为异教徒。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68-68
古尔斯特兰德出身于医生家庭。他在乌普萨拉、维也纳和斯德哥尔摩学医,1888年获得行医执照。古尔斯特兰德是位眼科医师,他详尽地研究了眼的生理学,取得的成就远胜于赫姆霍兹。例如,他对散光的研究使矫正视力更为有效。他为因白内障而取出晶状体的人设计了镜片以改善病人的视力。他还设计了为眼内异物定位的装置。由于他在眼科方面的成绩,古尔斯特兰德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
德福雷斯特毕业子耶鲁大学。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上学时,开始对马可尼开创的无线电这一领域感到兴趣。博士论文是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他的最伟大发明要算三极管了。1906年德福雷斯特在二极整流电子管中又加进一个电极(栅极),从而使该元件成为了三极管。栅极上一个很弱的变化的电压,就会在灯丝-屏极上形成一个变化相同但要强得多的电子流。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成了放大元件,也可以用于整流,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51
爱迪生出生荷兰移民家庭。幼时只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12岁起做报童、小贩等以自谋生计。因受法拉弟的影响,一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1868年他发明选票记录仪没有被采用,使他更注意发明的实用性。他改进了电报公司的电报机,得到赏识,受聘月薪300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1876年,创办了他的实验室,组织一批专门人才(包括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题目并分派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95
莱布屁兹是哲学教授之子,6岁丧父。儿时是一个惊人的神童,一生才华横溢。他样样精通,但这恰恰使他未能在任何一个方面达到真正的第一流水平。莱布尼兹少年好学,8岁开始自学拉丁文,14岁学希腊文。1665年,获得法律学位,此外,他还是外交家、哲学家、政论作家。1673年,当莱布尼兹访问伦敦时,拜会了波意耳B,由于他的卓越成就而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3
赖斯曾在法兰克福上学,1858年开始在腓特烈镇任教,进行电学实验,研制助听器。这使他对用电传送声音发生了兴趣。1861年前,他设计了一架能传送乐音的电话。声能与电能互换这个早期尝试,己由贝尔更进一步加以推进,并于1876年解决了用电传送语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46
德维尔的父亲在当时属于丹麦的一座岛屿上当法国领事。德维尔被送回法国受教育。他对化学发生兴趣。1843年,他获得医学和科学博士。1845年,他受聘任贝桑松大学教授。后在巴黎大学继杜马之后任化学教授。19世纪50年代,德维尔开始对铝进行研究。早些时候,奥斯特和韦勒已经分离出少量的、不够纯净的铝。德维尔使用韦勒的方法,使铝的化合物和金属钾反应。不久他使用钠代替钾,因为钠更安全,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93
劳伦斯(E)的祖父是挪威移民。1925年,他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自1927年起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20世纪20年代,核物理学的一个大难题是改进轰击原子核的方法。人们发明了各种加速装置,然而,最有用的加速器是劳伦斯发明的。他觉得,与其建立极大的电势以对带电粒子狠狠地“给上一脚”还不如使它们作回旋运动,而在每一转中给它们以轻轻一掌,同时使这些掌击不断地累积。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3-123
巴斯德1840年在贝桑松皇家学院毕业。184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67-1889年,在索邦大学任化学教授。他1856年提出,牛奶发酵是由于存在着微生物。微生物具有专属性,用来生产啤酒的酵母不能使牛奶产生乳酸。他在牛奶消毒及食品保存方面作出的贡献永远造福人类。他的细菌学说指出:只有弄明白传染病的本质和传染的方式,才能使传染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73-73
赫拉克利特留传下来的著作是支离破碎的。由于他悲观厌世的宇宙观,人们称他为“眼泪哲学家”。在他看来,宇宙最永恒的东西似乎也只是暂时的,他认为惟一不可改变的事实是:变化是必然的。例如,他竟然不考虑像太阳这样光辉物体的永恒性,甚至提出太阳每天早晨升起都是异样的,所以人们每天看见的都是不同的太阳。因而他认为,火本身永远在变化中,并能使其他事物发生变化,所以火应该是宇宙的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38-38
居里幼年受父亲的教育,有数学才能,16岁入巴黎大学,18岁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878年任该校实验室助理。他最初从事热波波长的计算,不久和其兄雅克一起进行晶体压电现象的研究,并对不同导电晶体中电流和电场间的关系作了解释。为测量磁场对样品所加的力,他制造了极精密的扭力天平,并发现顺磁体的磁化率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即居里定律)。他的不同温度下磁性质的论文,使他获得科学博士学位。1900年任巴黎大学讲师。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2
1929年,杨振宁全家迁居北京(他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但在以后的岁月中,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再次迁居。杨振宁和李政道㈥一样,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求学,1945年获得奖学金来到美国。他渴望在费米的指导下学习,为此到哥伦比亚大学。当他发现费米已转入芝加哥大学,便也转入芝加哥大学。在费米的指导下,他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7
汤斯是律师的儿子。1939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他通过热或电的方法,把能量输送入氨分子中,使它们处于“激发”状态。然后,再使这些受激的分子处于具有和氨分子的固有频率相同的微波束中;一个单独的氨分子就会受到这一微波束的作用,以同样波长的微波形式放出它的能量,这一能量又继而作用于另一个氨分子,使它也放出能量。这个很微弱的入射微波波束起着雪崩的促发作用,最后就会产生很强的微波束(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即泳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