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乌骨鸡磷脂侧链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氯仿:甲醇(2:1)超声提取乌骨鸡总磷脂,丙酮脱油精制后,经皂化、甲酯化处理,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侧链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乌骨鸡总磷脂中含有硬脂酸27.46%、花生四烯酸21.39%、油酸18.22%、亚油酸16.67%、棕榈酸12.1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2.26%、二十碳三烯酸1.71%、棕榈油酸0.16%.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60.41%和42.03%.乌骨鸡磷脂侧链脂肪酸中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是乌骨鸡磷脂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伽师瓜籽油,筛选了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三个因素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优化的提取参数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1∶6(W/V)、提取时间20 min,此条件下伽师瓜籽油的得率达到36.97%.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伽师瓜籽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甜瓜籽油中共有11种脂肪酸,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八碳烯酸,蓖麻醇酸,11-二十碳烯酸,花生酸,榆树酸,以及山嵛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乳木果油所含的油脂成分.结果显示乳木果油的7个主要成分及含量按保留时间排序依次是:月桂酸1.589%、肉豆蔻酸3.075%、棕榈酸70.286%、十九烷酸0.822%、11-二十碳烯酸3.958%、花生酸16.506%、山俞酸1.371%.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显示,乳木果油能够显著增加经皮给药制剂的皮肤透过率,氮酮组和乳木果油组对利多卡因的累积透皮量分别为794.84μg和1 144.95μg,累积透皮率分别为7.95%和11.4%,后者对模型药利多卡因的体外促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卡玛古籽油中脂肪酸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GC)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卡玛古籽油中的脂肪酸成份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共鉴定出七种脂肪酸.其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棕榈酸(C16)2.50%、亚油酸(C18:2)16.65%、油酸(Z)(C18:1)12.38%,油酸(E)(C18 : 1)10.03%、16-甲基-十七烷酸(C18:0)8.08%、二十碳烯-11-酸(C201)0.84%、花生酸(C20:0)48.43%.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系油茶种子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品系油茶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差异,为油茶的开发加工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6个江西油茶品系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其种子油,计算含油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其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6个油茶品系种子的含油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遂巾子(52.82%)>珍珠子(51.32%)>二水桃(50.20%)>石柿红皮(50.13%)>赣萍茶(47.88%)>茅岗大果(46.50%);GC-MS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花生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占70%和27%左右。不同品系油茶种子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有必要选育含油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的油茶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松花粉诱导法从海藻、腐木等海洋漂浮物上分离得到6株破囊壶菌, 其中菌株PC003、PC021、PC022为Schizochytrium属, 菌株PC004、PC014、PC060为Thraustochytrium属. 经分析, 分属2个属的菌株的脂肪酸差异较大, Schizochytrium属的3个菌株含有占总脂肪酸22%以上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8.3%以上的二十碳五烯酸(EPA), 9.4%以上的二十碳四烯酸(ARA)和19%以上的C16:0(软脂酸); Thraustochytrium属的3个菌株含有占总脂肪酸33%以上DHA, 7.8%以上的EPA, 和24.7%的C16:0. 其中, Thraustochytrium属菌株PC004的脂肪酸中DHA含量高达56.32%, 可培养成为DHA高产菌株. 结合6株菌之间的亲缘关系推测, 亲缘关系相近, 所产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相似, 因而从Thraustochytrium属中更容易筛选到DHA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瓯江彩鲤的含肉率、脏体比、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大规格瓯江彩鲤含肉率(54.76±2.21)%显著高于小规格鱼(40.99±2.83)%;3种不同规格彩鲤肌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各为44%,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29%,且基本一致;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91%~95%;大规格鱼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小规格鱼以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含量较大.瓯江彩鲤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总体组成较好,是富有营养的优质动物性食品.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采用5种提取方法所得的薏苡仁油品质,探讨提取薏苡仁油的最适宜方法,并研究该方法所得薏苡仁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的组成及位置分布。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提取得到品质相对较好的薏苡仁油,且得率可观;得到的薏苡仁油为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具有其特有的清香,水分≤0.5%,相对密度为0.953~0.971,折光系数(n20)1.461~1.470,旋光度-2.6~+3.1。薏苡仁油中甘油三酯含量≥91.5%,其中至少含44.1%的油酸和28.2%的亚油酸;共鉴定出1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3.018%,且其几乎分布在sn-2位上,少量的饱和脂肪酸分布在sn-1、3位上,奇数碳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C20~C24全都分布在sn-1、3位上。  相似文献   

9.
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并联合成工艺,以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为原料,经醛基保护、酯交换、氧化合成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采用氯化亚铜、1-氧自由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催化氧化2-(3-羟基-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合成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2-(3-羟基-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经过氯化合成2-(3-氯-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3-(5,5-二甲基-1,3-二噁烷-2-基)-2-丁烯醛、2-(3-氯-1-甲基-1-丙烯基)-5,5-二甲基-1,3-二噁烷与亚磷酸三乙酯一锅法工艺制得十碳三烯双醛,以五碳醛作为基准物,并联工艺总收率为48%.  相似文献   

10.
不同龄期养殖鲈鱼的生化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平均体重为1.22g,265g和1094g的一龄、二龄和三龄养殖鲈鱼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鲈鱼肌肉中水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为76.39%-77.51%,17.68%-18.12%和3.56%-4.03%。鲈鱼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占肌肉干重百分比在一龄,二龄和三龄养殖鲈鱼中分别为76.62%.75.11%和73.78%。平均为75.17%,必需氨基酸分别为40.10%,39.02%和36.69%。平均为38.60%,每克肌肉(湿重)含有脂肪酸总量在一龄、二龄和三龄养殖鲈鱼中分别为22.10mg,20.65mg和13.42mg。平均为18.72mg。其中PUFA总量分别为10.19mg,7.57mg和2.54mg,平均为6.77mg。  相似文献   

11.
酸浸/电极法测定粮食中氟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浸/电极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测定粮食中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仅对样品进行一次酸液浸泡测定。研究表明对燃煤型地氟病区的主要携氟介质玉米一次酸浸即可提取全部酸溶性氟,但辣椒却需要经过多次酸浸提取;玉米和辣椒的酸不溶态氟含量基本为一定值,这两点在制订粮食的含氟量及人体的摄氟量卫生标准时宜作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二碳六烯酸能抑制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减轻毒副作用,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本文从流行病学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动物水平分层阐述二十二碳六烯酸诱导细胞凋亡、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等,并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脂肪酸组成对26种(株)海洋微藻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60μmol/(m2.s)光强、温度(20±1)℃下对26种(株)海洋微藻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进行离心收集,冷冻干燥后用Bligh-Dyer法提取总脂,皂化后进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40种脂肪酸.以所测定的每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变量,欧几里德距离平方作为聚类统计量,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微藻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培养条件下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现行国际通用的海洋微藻的分类结果相吻合.因此,微藻脂肪酸的聚类分析结果可用来作为微藻分类的辅助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19种(株)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及充气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和充气2种培养方式下对19种(株)海洋微藻进行了培养,冷冻干燥后用Bligh-Dyer法提取总脂,皂化后进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56种脂肪酸.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纲微藻都有相近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不同纲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性则不同,冲气培养的微藻脂肪酸种类比静态培养的微藻多,这是由于在充气过程中带入了微生物的缘故,但仅仅改变充气条件并不能明显改变微藻累积脂肪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膨化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UPLC-Q-TOF-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膨化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法.向样品中加入内标,用2.5%的甲酸提取,乙腈去除蛋白后直接上机分析.TOF采用V飞行模式,正离子模式下检测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二酰胺,负离子模式下检测三聚氰酸.研究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在HILIC色谱柱上分离良好,其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在5~2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在5~5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方法绝对回收率达80.23%~96.5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4种化合物的检测限均小于2ng.mL-1.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适合于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化合物超标样品的快速筛查和低含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废弃植物油对破囊壶菌生产PUFA的影响, 以混合葵花籽油和橄榄油高温烹煮后的废弃油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在常规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油和废弃植物油前后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sp.S-3的繁殖变化和脂肪酸组成变化. 结果表明, 添加烹调前后的植物油均能对破囊壶菌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单位体积培养基中的总脂量可增加1倍左右; 同时, 破囊壶菌的脂肪酸组成跟植物油本身的脂肪酸组成有着明显正相关, 添加废弃植物油后, 能明显增加破囊壶菌合成DHA等PUFA的能力, 同时增加了破囊壶菌中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研究结果对利用废弃植物油类作为碳源应用到破囊壶菌产业化生产PUF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动物源性食品中地西泮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MS)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镇静剂类药物地西泮的残留量。将样品均质粉碎后,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证明,当固相萃取的洗脱液中甲醇与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70:30时,洗脱效率最高。在不同仪器条件下,地西泮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84.6%~ 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2%~9.44%(n=3),检出限为0.5 μg·kg-1S/N=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10.0 μg·kg-1S/N=3,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限按照3倍检出限计算; 3种方法均可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地西泮残留量。对比可知,质谱法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但有一定的基质效应;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几乎不受基质效应的影响,但灵敏度和准确率不如质谱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MS)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镇静剂类药物地西泮的残留量。将样品均质粉碎后,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证明,当固相萃取的洗脱液中甲醇与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70:30时,洗脱效率最高。在不同仪器条件下,地西泮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84.6%~ 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2%~9.44%(n=3),检出限为0.5 μg·kg-1S/N=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10.0 μg·kg-1S/N=3,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限按照3倍检出限计算; 3种方法均可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地西泮残留量。对比可知,质谱法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但有一定的基质效应;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几乎不受基质效应的影响,但灵敏度和准确率不如质谱法。  相似文献   

19.
对新塘脉状矿床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钙、氟元素进行了系统检测,发现钙、氟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采矿矿床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钙、氟含量偏高,而2km远的地下水钙、氟含量低且接近流域平均值,两处平均含量相差近10倍。钙、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水体中钙、氟含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揭示该区萤石矿成矿受沉积物钙氟控制,并与地下水运动密切相关,通过热液循环不断淋滤溶蚀围岩获取钙氟形成萤石矿。由此,矿区的钙氟异常变化可以作为找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