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从1990年1月1日起成为太平洋地区聚合物联合会(Pacific Polymer Federation,PPF)的正式成员。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任钱人元教授作为中国的代表,出任该联合会十人理事会的理事。  相似文献   

2.
1.第二届太平洋地区高分子会议(Second Pacific Polymer Conference,简称SPPC) 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南朝鲜、新西兰、新加坡9个高分子理事成员国发起并组织的第一届太平洋地区高分子会议(FPPC)于1989年12月12~15日在夏威夷召开,与会代表401名,另有101名陪同客人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太平洋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学院和100  相似文献   

3.
田荷珍 《化学教育》1997,18(8):44-45
第七届亚洲化学会议(SeventhAsianChemicalCongre。简称7ACC)于1997年5月16~20日在日本广岛市举行。她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化学会议,由亚洲化学联合会(FACS)和日本化学会(CSJ)联合举办。承办单位是广岛大学。5月17日上午8时40分会议在广岛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帷幕。由FACS主席FortunatoBSerilla(菲律宾)主持,日本科学理事会主席MasaoIto日本化学会会长A.Nakanishi和广岛大学校长YasuoHarad先后致词。接着大会主席授予巴基斯但、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四名化学家优秀论文奖。大会的主题是:“化学在发展自…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高分子联合会(The Pacific Polymer Federation)是太平洋地区(包括中、美、日、加、澳、南朝鲜、新西兰)的国际高分子学术组织,我国为其正式成员。该会于1989年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地组织了首次太平洋高分子会议(PPC),第二次大会将于1991年11月26-29日在日本召开,会议规模约400人。会议学术题材广泛,包括高分子合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主办、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大木道则(M.Oki)担任主席的第八届物理有机化学会议于1986年8月24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历届物理有机会议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六大洲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多名代表,共提交了340篇论文,以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墙报展讲的方式进行了交流,我国  相似文献   

6.
第5屆国际高分子会议(5th SPSJ Infernational Polymer Conference)(IPC94)将于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日本大阪市举行。内容分一般题材;1.聚合物合成与反应,2.聚合物结构与表征;3.聚合物的物理性质;4.聚合物加工;5.功能性聚合物;6.高性能聚合物。选择专题:1.烯烃聚合新进展;2.聚硅烷和含硅聚合物;3.光学活性聚合物;4.生物和与生物有  相似文献   

7.
简讯     
国际功能高分子里的一次盛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聚合物(Functional Polymers andBiopolymers)”将于今年9月4日起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这次大会是由美国化学会聚合物化学分部和英国大分子组(Macro group UK.,是隶属于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化学工业学会的联合学组)共同主办的。会议主席为英国R.Epton博士和美国O.Vogl教授。许多国际知名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梁英豪 《化学教育》1984,5(6):59-59
第八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将于1985年8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扩大化学的范围”,会议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IUPAC)和日本化学会共同主办。赞助单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洲化学会联合会(FACS),日本农业化学会,日本化学教育会,日本药物学会和日本物理教育学会。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化学和化学教育的范围,加深我们目前在这些领域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国际液晶高分子会议在北京举行国际液晶高分子会议于1994年9月6~9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授权由中国化学会举办的。大会主席和秘书长分别由北京大学周其凤和清华大学王新久担任。本次会议是继1987年在法国召开的国...  相似文献   

10.
1982年8月22至27日我们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四届IUPAC有机合成国际会议。会议主办单位有纯粹和应用化学国际联合会,日本科学理事会以及日本化学会。参加会议的总共有32个国家的1408名代表,其中日本代表1146人。开会前,大会主席东京大学向山光昭教授事前与黄耀曾联系如何处理台湾省出席会议人员的称谓问题。黄答覆:“根据IUPAC规定,我们称为Chinese Chemical Society,台湾省称为Chinese Chemieal Society Located at Taipei”。开会时印出的人名录中将我们写为上海,中国,将台湾省出席的人员称为台北,中国或新竹,中国等。故此次会议并不存在“两个中国”问题。我国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15人。其中有武汉大学化学系张国敏同志,西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王进贤同志,我们有机所二名,以及来自台湾省的代表11人。  相似文献   

11.
近期国际分析化学会议频繁 ,现择要报道如下。1 欧洲化学会联合会分析化学部组织的会议(1)分析化学中的教育会议 (首次与美国化学学会联合举办 )于 2 0 0 1年 9月 14~ 15日在西班牙Cordoba市Cordoba大学举行 ,由分析化学部主席M .Valcarcel教授任会议主席。特邀报告 16个。联合王国D .T .Burns ,分析化学教育的历史性展望 ;比利时M .Grasserbauer,科学的演变与欧共体内部的管理———对分析化学教育的冲击 ;美国TWenzel ,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 ;西班牙A .Rios ,分析性质的教育 ;德…  相似文献   

12.
程名荣 《化学教育》1986,7(1):45-46
第八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8-ICCE)于1985年8月23日到2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是由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日本化学会(CSJ)共同组织召开的、在亚洲地区首次举行的国际化学教育会议。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国际水热反应学术会议(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ydrothermal Reactions)于1985年8月12—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国际高压科学技术协会(IAHPST)、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协会(IAGC)、晶体生长国际组织(IOCG)、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材料研究学会(MRS)联合筹办。大会主席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H.L.Barnes 教授和美国贝尔实验室 R.A.Laudise 博士。有来自10个国家的147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梁英豪 《大学化学》1990,5(5):57-57
第11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将于1991年8月25-30日在英国约克的约克大学举行.这个会议由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皇家化学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科学教师联合会共同组织.会议向世界各国发了第一次通报.会议的主题为“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会议的组织者认为,与会者将会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阐明这个会议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和日本高分子学会关西分会共同组织召开的“中日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科学学术讨论会”(第三次)于1990年9月21~2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林尚安教授和日本组织委员会主席、京都大学东村敏延教授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6.
蔡继文 《化学进展》2000,12(4):465-466
“第 3届 INDABA:对称性与结构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初在南非著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 1 5个国家的 80多名学者。本次会议由国际晶体协会与南非晶体协会联合举办 ,第一和第二届分别于 1 995和 1 997年在同一地点召开。INDABA为南非土语 ,意为从各个方面和层次解决疑难问题。来自 1 5个国家的 80多名代表中包括国际晶体学联合会主席、荷兰的 Henk Schenk教授 ,晶体工程领域的佼佼者、印度的 G.R.Desiraju教授 ,晶体结构中的手性问题专家、瑞士的 Howard Flack博士等知名学者。本次会议主席、南非的 Jan…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2005,11(1):112-112
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和中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联合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已于2004年12月3日至7日在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厦门大学孙世刚教授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1995年8月20~40日,约300名亚洲分析化学工作者聚集韩国汉城教育与文化会馆,举行了第三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ASIANALYSISⅡ,The Third Asian Conference on Ana1ytica1 Sciences)。第三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主席钟具顺教授和第二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汪尔康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分别致词. 汪尔康所长在致词中回顾了亚洲分析化学会召开的历史。在第四届中-日及日-韩双边分析化学讨论会的基础上,1991年 8月在日本Makubari,Chiba召开了第一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The First ASIANALYSIS),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为50人.ASIANALYSIS由日本上野教授所命名,它类同于欧洲分析化学论坛EUROANALYSIS.ASIANALYSSⅡ于1993年8月9日~13日在中国长春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及中国化学会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为250人,其他国家和地区为100人。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共同组织主办的"国际精细化学与功能高分子会议"于1992年9月11~16日在杭州召开(Internationl Symposium on Fine chemistry and Functional polymers),杨士林教授(浙江大学)为名誉主席.沈之荃教授(浙江大学)和江英彦教授(中科院化学所)为会议主席.出席代表200人,其中来自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墨西  相似文献   

20.
1993年8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了第34届IUPAC国际会议。这是在我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化学界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1000余人,就“化学-21世纪的中心科学”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恩斯特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当选主席斯达伯等许多世界上著名化学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出席化学教育分组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共35人,分别来自奥地利、泰国、日本、德国、美国、巴西、俄罗斯、津巴布韦、葡萄牙、以色列、中国和中国台湾共12个国家和地区。化学教育组共报告交流了50篇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