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控串补的迭代学习控制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控串补加装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上 ,用于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系统的传输能力。由于电力系统是非线性大系统 ,模型和干扰都是不确定的 ,寻找不完全依赖于数学模型因而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控制策略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 ,尝试将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应用到可控串补的控制中。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这种控制方法用于可控串补控制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迭代学习控制法与常规 PID控制相比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220kV碧成线可控串补站是国产化科研示范项目,MOV(串联补偿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等元件采用进口.MOV的阀片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是在8mA下进行测试,而目前国内常规试验通常是测量1mA下的直流参考电压,如何在现场用常规的试验方法对MOV进行试验及今后对MOV进行维护都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考虑一类约束多目标变分控制问题。首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般性对偶模型,然后,在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广义(F,ρ)-凸性假设下,证明了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关于有效解的一系列弱对偶定理和强对偶定理。本的模型与结果推广了[7]中的相应模型与结果。  相似文献   

4.
混合串联补偿对输电线路暂态特性的影响亟待研究。为研究串联补偿混合复用对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 TRV)暂态特性的影响,以500 kV超高压示范工程线路为研究背景,利用PSCAD/EMTDC建立可控串补与固定串补的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分析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瞬态恢复电压变化规律,得到恢复电压上升率与短路电流变化曲线;采用对比分析方法,针对可控串补与固定串补不同配置方式,研究不同串补度对TRV特性的影响,并得出最佳串补配比。仿真表明:相比固定串联补偿(fixed series capacitor compensation, FSC)双平台分段布置,系统采用可控串联补偿(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 TCSC)与FSC混合复用时,TRV超标工况大幅增加;合理配置TCSC+FSC线路串补度,能够有效降低TRV与断路器短路电流,且能够满足断路器正常开断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徐铭  刘韶春 《甘肃科技》2011,27(16):52-54
针对电力系统中日益出现的动态无功不足而导致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在现有的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的稳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TCSC的分布式电源(风电)电力网络无功补偿量的计算机算法,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该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可控串补和可调电抗器输电线路的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纵联线路保护新原理.利用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分量电压相量和与故障分量电流相量和的比值,来判断线路上是否发生了故障.在外部故障时,该比值反映输电线路上的容抗,其模值较大,内部故障时,该比值反映系统电源阻抗和线路阻抗,其模值相对较小,据此可以区分线路上的内部和外部故障.新原理易整定,本身具有选相能力,不受电容电流的影响,不受可控串补电容以及可调电抗器的影响,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利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750 kV系统动模系统参数验证了原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可控串联补偿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并针对电力系统的高阶、强非线性特性,设计了单机-无穷大系统条件下可控串联补偿的非线性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及抑制阻尼功率震荡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Petri网的矩阵表示,通过矩阵的运算给出了网的S-补和T-补的矩阵形式公式。同时给出对逆网、对偶网的S-补和T-补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类广义凸多目标变分问题的对偶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一类约束多目标变化问题,首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般性对偶模型,然后,在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广义(F,ρ)-凸性假设下,证明了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关于有效解的一系列弱对偶定理和强对偶定理,本给出的模型与结果推广了这一领域里最近一些献中的相应模型与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二自由度平面机械手的控制问题,提出基于T-S模糊模型和并行分配补偿(paraleldistributedcompen-sation)法的模糊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并提出采用初始条件补偿回路,消除参考模型和实际系统之间由于初始条件不同所引起的误差和实际系统参数变化引起的部分不能被自适应调节律消除的误差。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求得反馈控制律、稳定条件和调节律(自适应律)。最后,对连续系统情况进行了仿真验证。所提方法可用于解决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锁相环的单片机控制可控硅整流触发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控制角可调整的三相全控桥可控硅整流触发器.采用锁相环技术实现触发脉冲与电源信号的同步,提高了触发器的抗干扰能力,改善了三相触发脉冲的对称性.由软件控制可产生不同控制角的6组触发脉冲,且电路易于实现,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在B-凸函数和广义次凸函数的基础上引进了一类新的函数广义B-次凸函数, 研究了这类函数的性质, 证明了择一定理, 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鞍点最优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串联超前校正法中截止频率的准确获取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所提方案利用频域特性直接求出截止频率和相角裕量,同时合理、巧妙利用给定截止频率指标,也使得校正步骤明显简洁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号补偿的鲁棒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具有多种类型不确定性的系统 ,研究实现不同类型鲁棒控制性能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问题 ,提出基于信号补偿的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与现有的基于系统传递特性或输入输出特性的方法不同 ,它将系统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对闭环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视为等价干扰的影响 ,在对标称受控对象设计的标称控制器的基础上加入一鲁棒补偿器 ,产生鲁棒补偿信号 ,抵消或抑制等价干扰的影响 ,实现鲁棒控制。该方法设计的鲁棒控制器结构意义明确 ,参数易于在线整定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投入产出和目标规划技术,建立产业结构近期调整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在不增加总投入和总初始投入的假设条件下,以极大化国内生产总值、极大化社会纯收入以及保证三次产业合适比例等为目标,使用广东省的投入产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具有微分补偿的正弦波逆变器多环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负载电流前馈解耦的正弦波逆变器多环控制策略中,负载电流前馈作用的延迟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文章在负载电流的检测回路中引入了微分补偿环节,使逆变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验证所设计的具有微分补偿多环控制系统的正确性,构建了一台基于DSP TMS320F2407A的1 kV.A单相正弦波逆变器样机。  相似文献   

18.
水库工程多目标混合系统环境影响评价及方案优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影响评价中,由于缺乏历史资料或资料的系统性差,人们不得不对某些环境因了给出了定性的描述,而这种定性与语言呈现“亦此亦彼”性-模糊性,通过某水库工程的8个备选方案的优化决策过程,阐明了模糊优选理论与模型是解决定量与定性多目标混合系统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一种可靠、实用的晶闸管整流焊接电源单片机同系统,重点阐述了其电路原理、控制算法、抗干扰措施以及在手弧焊、脉冲TIG焊、埋弧焊和带极堆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故障诊断对象的多故障特性,为使系统在诊断对象的各子故障域的诊断精度达到最高,给出了可以适合于在多故障情况下找到一个最优联盟结构的算法,首先,给出了各个诊断方法代理和代理联盟的诊断能力的定义,并且提出将联盟的诊断能力作为评判标准,然后,在各子故障域同时进行联盟结构的搜索,寻找出具有最高联盟诊断能力的结构形式,并改变联盟矩阵中相应单元的值,最后,根据联盟矩阵确定各子故障域的联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式该诊断对象的诊断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