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若芸  于德泉 《有机化学》2001,21(11):1046-1050
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中国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研究工作。从番荔枝科5种紫玉盘属植物,5种哥纳香属植物,1种番荔枝属植物,1种囊瓣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9种新的番荔枝内酯,32种新的多氧取代环己烯,12种新的苯乙烯吡喃酮和3种新的生物碱,并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大部分化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癌活性。并对抗癌活性成分海南哥纳香醇甲进行了全合成。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学分离方法对毛叶鹰爪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裂环多氧取代环己烯类化合物,采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artapilosol A(1),microcarpin A(2)和uvarisubol B(3).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鹰爪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3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它们对5种肿瘤细胞株(HL-60,A549,SMMC-7721,MCF-7和SW480)均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它们的细胞毒活性与抗肿瘤阳性对照药顺铂相当.  相似文献   

3.
鹰爪甲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鹰爪甲素是从番荔枝科植物鹰爪根中分出的一种新的倍半萜过氧化物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分子式C15H16O4,分子中含二个邻位羟基,一个六元过氧环及一个双键。通过化学降解及光谱分析,确定鹰爪甲素的结构及立体构型为Ⅰ式所示。  相似文献   

4.
杨峻山  杜明慧 《化学学报》1984,42(12):1308-1311
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属芸香科(Rutaceae)植物,民间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炎止痛.广东省阳山县和云南西双版纳产的九里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我们已有报道.在我们研究此植物的抗凝血活性成分的过程中,从海南九里香叶和细枝中得到四种香豆精化合物(1a~d)和一种黄酮化合物,其中海南九里香内酯(1a)(hainanmurpanin)为新化合物.本文报道它们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化合物1a,C_(17)H_(18)O_6的紫外光谱显示7-甲氧基-8-烷基香豆精的特征吸收;红外光谱显示三个羰基和芳环的吸收;根据核磁共振谱提供的共振信号,可以推测1a的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5.
番荔枝内酯————明日抗癌之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姚祝军  吴毓林 《有机化学》1995,15(2):120-132
本文介绍一类近年来被发现于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中的强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番荔枝内酯(annonaceousacetogenin) , 从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生理活性, 生源假说, 化学合成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在该领域的氧基状况 .  相似文献   

6.
Artabotrys Hainanensis R.E. Fries are plants of the Annonaccac family artabotrys genus, which includes an estimated 100 types of plant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tropical zone and the subtropics areas. Four types of the plants are discovered in our country, two of which, A. Hongkongensis Hance and A. hexapetalus (Linn. F.) Bhandari,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other two , A. Pilosus and A. Hainanensis R.E. Fries, in Hainan Province. The latter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Hainan Isla…  相似文献   

7.
HPLC法同时测定松果菊属中4种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果菊属(Echinacea Moenck.)是原产于美洲的一类菊科野生花卉,也称“紫锥菊”。该属植物共有8种及数个变种,均为多年生草本,其中已开发为药品者主要为淡紫松果菊(E.palli-a)、狭叶松果菊(E.angustifolia)及紫花松果菊(E.purpurea)[1]。松果菊属植物主要用于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河口细叶黄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Clausena)多为乔木或小灌木植物,约23~25种,分布于印度西北至我国西南至台湾,南至印度尼西亚、大洋洲北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西北部等.我国约12种,集中分布于西南及华南各省区;云南省有¨种[1],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本属药用植物在我国自古供药用,药理研究发现它们的粗提物具有保肝作用,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降低由四氯化碳引起的降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等方面皆具有明显的活性,并有降血脂、解痉挛、抑菌等作用.因其显著的生理活性,近年来倍受国内外关注.黄皮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约150多个化合物,主要为四降三萜类,香豆素及其甙类,苯丙素及其甙类,咔吧唑生物碱类等.  相似文献   

9.
紫珠(Callicarpa pedunculataR.Brown)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根、茎、叶及种子均可入药,有通经活血之功效[1].该属植物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症,其中较常用的为紫珠,紫珠首载于<本草拾遗>,别名止血草,传说本药得之于某盗贼,故又称为"贼仔草"、"创伤草".经文献查阅,国内外对紫珠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较少,报道的化合物主要为黄酮、萜类成分[2-5].为了寻找紫珠中的活性成分,我们对紫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海南地区三叶鬼针草花、叶和地上部位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海南三叶鬼针草花、叶和地上部位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1,15,36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4.89%,91.21%和91.74%。三个部位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其中共有成分7种。化合物苯基-1,3,5-庚三炔为三个部位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51.84%,62.16%和55.82%,进一步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获得其单体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MTT法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对宫颈癌Hela和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中等抑制增殖活性。由实验结果可知:海南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苯基-1,3,5-庚三炔是其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海南三叶鬼针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红厚壳属植物化学成份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近年来对红厚壳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重点讨论了18种 红厚壳属植物中Zhao吨酮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和萜类的化学成分,并讨论了它们 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2.
红厚壳属(calophyllum)为藤黄科(Guttiferae)植物,全世界约有10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次是南美洲和大洋洲.我国有4种,其中海南有2种,分别为红厚壳C.inophyllum Linn.和薄叶红厚壳C.membranaceumGardn.et Champ..红厚壳属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民间常用作防腐剂、收敛剂、祛痰剂、利尿剂和催泻剂.种子和根的油对治疗伤口和疥疮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满山香中的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满山香[Schisandra propinqua(Wall.)Hook.f.et Thoms]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民间代五味子药用^[1],由于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已分离到不少保肝降酶,抗艾滋病毒,抗癌和PAF拮抗等活性成分,其研究受到重视^[2-4],主含满山香根和提取物的复方注射液曾在云南省几所医院临床用于治疗肺癌,但其研究仅分离鉴定了两个三萜 酸([2],为进一步寻找有效成分,我们对满山香茎藤进行了研究,从中分得8种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经波谱和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acetylgomisin R(1) angeloylgomisin R(2),gomisinA(3),gomisin B(4),gomisinN(5),gomisinO(6),6-O-benzoylgomosin O(7)和Schisantherin A(8),1为新化合物,2系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得,其它均为首次从满山香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芸香科九里香属(Murraya)无刺灌木或小乔木,约1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2个变种[1].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本属药用植物在我国自古供药用.小叶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满江香、七里香等,原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九里香的花、叶、果均含精油,出油率为0.25%,精油可用于化妆品香精、食品香精;叶可作调味香料;枝叶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风湿痹痛,外用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对破伤风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医药上还以之为强壮剂、健胃剂等.九里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约200多个化合物,其中以咔吧唑生物碱为主,并含有黄酮及其甙类,香豆素,苯丙素及其甙类等,由于咔吧唑类生物碱具有的较强生理活性而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分析姜花属白姜花、黄姜花、小花姜花、圆瓣姜花这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对这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四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从四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5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四种姜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四者化合物组成相似,但黄姜花中各成分含量与其他三者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探讨青翘清热解毒活性组分。以C_(18)为分离材料将青翘60%乙醇提取物分离为6个化学成分群F_1~F_6;以清除DPPH·的能力、抑菌效果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炎症反应的程度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化学成分群的抗氧化、抑菌和抗炎活性。F_2化学成分群在抗氧化、抑菌和抗炎活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活性;进一步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青翘清热解毒活性组分F_2主要是由苯乙醇苷类成分组成,主要成分为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I。青翘清热解毒活性活性成分主要为苯乙醇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对苦木科牛筋果属植物牛筋果Harrisoniaperforat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多种波谱鉴定方法确定了这些分离得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8为从牛筋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8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它们对五种肿瘤细胞株(HL-60、A549、SMMC-7721、MCF-7和SW480)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的IC50范围为(0.38±0.03)~(31.68±0.21)μmol/L,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与抗肿瘤阳性对照药顺铂的抑制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白素平  董丽  杨立 《有机化学》2003,23(Z1):447
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ss.]属菊科(Compositae)东风菜属(Doellingeria)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北部、中部至南部各省.主治风毒壅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蛇毒,效果良好[1].其化学成分研究已有报道[2],主要为三萜甙.为了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活性成分,我们对采自辽宁省桓仁县(植物由河南农业大学朱长山教授鉴定)的东风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了两个化合3-oxo-16α-hydroxyolean-12-en-oic acid(1)和豆甾醇(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蛇足石杉为厥类植物,属石松类石杉科(Huperziacease)石杉属(Huperzia),又名千层塔、蛇足草.从蛇足石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石杉碱甲(Hup A),是一种强效的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改善老年性记忆功能减退 [1-2].  相似文献   

20.
花气味在维持大戟科(Phyllanthaceae)算盘子属(Glochidion)植物和头细蛾(Epicephala)专性传粉互利共生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dynamic headspace adsorption)收集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花气味,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其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算盘子花气味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物,主要包含单萜和倍半萜类物质;芳樟醇(38.06%)和β-榄香烯(23.84%)相对含量最高,占总相对含量的61.9%,为主要的气味成分,推测这两种物质可能是吸引传粉头细蛾的重要气味成分。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触角电生理检测和生物行为试验来筛选吸引传粉头细蛾的活性物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